又是臘八時節,一年年的時日過得也算是極快的,轉眼春節將至。每個節日,總是會懷念起很多人,很多事。臘八節,想起奶奶,我想不是因為奶奶記在心裡有多深,斯人已逝,已放下;只是這舌尖要比心還要深情,說起臘八飯,其僅以奶奶做的臘八飯為所有之參考標準,時光流逝,放下了生老病死,卻放不下回憶裡的味道,人生百味,且不如回味吧!
鄉下的臘月,暖暖的火炕,安靜的院落,公雞叫過幾遍後,再無督促的意思,假期的早晨我們總是起得遲些。只是今日臘八,奶奶早已把火爐燒得很旺,爐蓋上的黑色茶罐熬得咕嘟響,茶葉的清香浸滿屋子。爺爺不緊不慢地用雙手梳理著他銀燦燦的大北頭,笑嘻嘻地看著我和弟弟:「下雪了!」我們便像鬆開的皮筋,翻轉,收縮,彈開……爬回被窩。雪讓我們欣喜,而嚴寒讓我們懶惰,冬天的一切都不及火炕親切。
太陽剛翻過東廚的後牆,奶奶已經燉好了一鍋酸菜洋芋粉條,麻利地倒進搪瓷盆裡,又開始了燒水下米。
「剛吃過早餐喝過茶,就開始做午飯了!」爺爺訓話奶奶,坐在方桌的前面,指著冒著熱氣的茶杯。
「你把你坐著,你不吃,我狗娃們吃!」奶奶白了一眼爺爺,「今兒臘八尼,要早早吃!」爺爺瞅瞅我們,閉上眼睛微笑著點了一下頭。
一個像旋風,一個像神仙,一輩子一個修不了仙,一個下不了凡,卻都活成了故鄉極有威望的好人。
奶奶做臘八飯,簡單卻很特別。小時大米雖少,但很正,加上自家種的黃米,糝成糝飯,微調一些麵粉,增加糝飯的柔韌感。奶奶還準備了冬藏的土豆,自種的胡蘿蔔,還有年豬的新肉臊子,加之蔥姜蒜,一股腦糝進糝飯裡,趁著爐火順攪逆攪:攪團糝飯若要好,三百六十攪。奶奶糝飯的樣子滿滿地生活感,糝飯板擦著鍋裡的飯唰唰唰,熱氣從鍋底衝過縫隙,在糝飯板划過的一瞬間發出破破破的聲音,奶奶的屁股畫著圓圈,小腳站得穩穩噹噹。
等到臘八飯快熟的時候,奶奶在飯鍋中間插一根紅蔥,鍋裡的香味便被這根蔥引得滿屋子瀰漫。寒假作業宣告暫停,桌子收拾得乾乾淨淨,碗筷擺好,一盆酸菜洋芋粉條,一鍋臘八飯,一方木桌一家子,日子熱氣騰騰的……
以前的冬天雖然冷,我們都貓著過冬,但總覺得家是無比的溫暖。如今,家分成了小家,溫暖依舊,只是總覺得無以釋懷地悵然。也許人生本如此,有得到必然有失去,追逐和品嘗新的味道,必然要失去舊的味道,倘若人生不曾經歷失去,那麼也不會有情深以往的牽念了。
這些年,吃著母親做的臘八飯,自然是母親的味道。平時我學著奶奶的手法,也偶爾做做,除了果腹,其味不知何味。手藝本是不錯的,只是已經不再是趴在桌前刨飯的「狗娃」了,疼你的人越來越少,你操心的人越來越多……
又是一年臘八時節,過了臘八就是年,真正意義上的新年也漸漸地近了,只希望像我這樣的每個人,翻過年,我們翻過所有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