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的一首勞動詩,入選高一課本,90%的人讀錯題目

2020-12-15 古典文學與詩詞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宜讀勞動詩詞。

在高一的語文課本中,收錄了一首三千年前勞動的讚歌,可是,幾乎90%的人把名字都讀錯了。

慚愧的是,隱娘第一次也不會讀,這首詩就是來自詩經的《芣苢 fú yǐ 》。

《國風·周南·芣苢》

採採芣苢,薄言採之。

採採芣苢,薄言有之。

採採芣苢,薄言掇【duō】之。

採採芣苢,薄言捋【luō】之。

採採芣苢,薄言袺【jié】之。

採採芣苢,薄言襭【xié】之。

芣苢【fú yǐ 】,野生植物名,可食用,多認為是車前草。

這是一首農事詩,描寫婦女採芣苢時唱的歌曲。

我們可以想像詩中的情境,一個晴朗的日子,一群婦女互相招呼著,到野外去採芣苢。一邊採集,一邊唱歌,充滿了歡樂之情。

有人會問,從哪裡看出歡樂。且把這首詩翻譯過來看:

鮮豔繁盛的芣苢呀,採呀採呀採摘起來。鮮豔繁盛的芣苢呀,採呀採呀收藏起來。

鮮豔繁盛的芣苢呀,一枝一枝撿拾起來。鮮豔繁盛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取下來。

鮮豔繁盛的芣苢呀,手提衣襟兜起來。鮮豔繁盛的芣苢呀,腰裡別好衣襟兜回來。

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個動詞——採、有、掇、捋、袺、襭——是不斷變化的,其餘全是重疊的。

要搞懂這首詩,我們必須弄清楚這六個詞的含義。

採,採摘。有,收藏。

掇【duō】,拾取,伸長了手去採。捋【luō】:用手握著條狀物,順著移動採取。

袺【jié】:用手提著衣襟兜東西。襭【xié】:把衣襟插在腰帶上兜東西。

這六個動詞都是勞作時的動作,通過這些動作,也可以窺見人們勞作時的情形。

全詩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唱出發和開始採摘的情形。「採採芣苢,薄言採之」可見女子們的興致勃勃。

第二部分具體描寫採摘的動作,「掇」是用手指摘取,寫出採摘嫩小芣苢的動作。「捋」是用手成把成把地把芣苢採下,寫出採摘長得非常繁茂的芣苢的動作。

通過這兩個字,可知芣苢的不同長勢,還可想像出婦女們採摘時的嫻熟靈巧的動作。

第三部分寫芣苢越採越多的情景,「袺」與「襭」兩個字形象地表現出了婦女們的敏捷和手巧。

整首詩只有六個動詞,其餘都是重疊,多用疊字,會產生往復迴環的音樂感。這一特點在《詩經》其他篇章中普通存在。

當我們讀懂了這些動詞的含義,確實可以感受到三千年前,先民們在田野採摘、勞作的歡快喜悅。

在《詩經》中,勞作和愛情、友情等是緊密相連的。

如《關雎》中的「參差荇菜,左右採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一邊勞作,一邊想著心中喜歡的姑娘;

《女曰雞鳴》中的「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丈夫將射中的鴨雁帶回家,妻子做好菜餚,兩人飲酒多歡暢。

有人說,在中國古代典籍中,獨愛《詩經》,普通的勞作,也自有一份喜悅和歡快。

是啊,先民們或許沒有華麗的語言,卻是謳歌自然與情感,卻真實可觸。

喜歡、愛情都浸潤在生活的柴米油鹽、生活勞作中,想起三毛的一句話:愛情如果不能落實到柴米油鹽吃飯睡覺這些瑣事上是不能長久的。

三千年過去了,為什麼《詩經》依然打動人,不只是美麗的詞句,更是其中在普通生活、日常勞作中,譜出的詩意歌曲,更讓人感動。

相關焦點

  • 唐伯虎畫了一隻大公雞,還題寫了一首很俗的詩,但是卻入選了課本
    我們對於一位歷史人物,不應該僅僅依靠影視劇,這樣反而無益,會讓人差生誤解,在這裡並不是要批評影視,一種美好的想像,戲說那是可以,但有的時候還是要尊重歷史。這也是一種人生態度,不應該把歷史和現實搞混,畢竟現實和歷史是有差距,對於一段歷史更多的儘管可能去還原。當然影視劇也有它的好處,至少在傳播上很快,受眾也更加廣泛。
  • 一首杜甫都仿不來的詩,有水平有千古名句,家長卻不願它入選課本
    有這麼一首唐詩,全詩短短四句,有水平也有千古名句。這樣的詩,作者本應被我們大家記住。但是很多人在讀此詩時,都不願意提及作者。這是為何?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首詩,五言四句,二十個字,估計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一首,小時候讀過。估計還有不少朋友能夠背出後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一個「怯」字寫得真情出;「不敢問來人」,以反筆寫出苦況,令人為之動容。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的「長久」指什麼?百人團裡91個都錯了
    今天要說的就是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出現的一道題目,這道題目源自我們都非常非常熟悉的,蘇軾的《水調歌頭》。但是,就是這樣一首膾炙人口、人人皆知、流傳千古的經典佳作,出現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卻難倒了百人團中91位選手。具體的題目是這樣的:蘇軾名句「但願人長久」中的「長久」所指是?A.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大秦賦》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何意?專家:多數人理解錯
    其實這首詩入選中學課本已經多年了,大家也都是比較熟悉的。但對於這句「與子同裳」的意思,其實一直都是有爭議。我們先來讀一讀全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 席慕蓉入選課本的一首詩,一開篇就是大手筆,寫盡青春的酸甜苦辣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現代詩是很多人瞧不上的一種詩體,甚至被一些文化名人公開貶低。韓寒先生就曾先後在多種場合表達過對現代詩的輕視,對此小編並不想反駁什麼,畢竟品詩是很個人的事,每個人都有喜惡的權利。但對於有些人說的「只要願意,一天能寫幾十首」這種言論,小編確實是不信的。
  • 徐志摩的一首經典情詩,多次入選課本,老師卻不願提是寫給誰的
    古詩中提到:「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思量意」。愛情在人們看來一直都很美好,但是有很多人用「忠貞」去形容一段美好的愛情,其實這不符合現實。不論是古代、還是今朝,大家會發現一段感情難以匹配「忠貞」這樣的形容詞。因為有太多人的愛情,經不起「忠貞」的考驗。
  • 只聽她讀這兩個字,就已不簡單
    在前幾期中,對龍洋的表現也並不覺得有多好,甚至發現了她的幾個錯處。比如用「黑雲壓城」來形容失明的大學女生,比如用「生生不息」來形容傳統文化的傳承,這都是欠妥的。但對於很多人說的,用「執之之手,與之偕老」來形容一對耄耋夫妻這個問題,筆者其實覺得她並沒有用錯。雖然這詩最開始確實是用來形容友情的,但經過2000多年的歲月,它的意義已經被引申了。
  • 《詩經》最粗鄙的一首詩,言辭直白備受指摘,如今讀來卻令人叫絕
    《詩經》中最粗鄙的一篇 《詩經》內含三百多首詩,故而又名詩三百。可事實上,《詩經》中有一篇詩的內容和用詞在千百年來一直飽受詬病,它雖然經典,但也被人們認為是《詩經》中最粗鄙的一首!這篇毀譽交加卻又十分經典的詩作就是《相鼠》。 《相鼠》的內容 在《詩經》中老鼠一直一種是惹人厭惡、人人喊打的意象,但《相鼠》全篇都以老鼠起興,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首情感取向並不積極的詩作。
  • 不少經典古詩被刪,但周杰倫《蝸牛》卻穩穩地入選課本,憑什麼?
    多年後,大多數人不再會背元素周期表,也早忘了微積分是怎麼回事,唯一忘不掉的是當年「被逼」著背下的一首首經典古詩詞。從幼兒園開始背第一首古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開始,到中學背了許久才會的《滕王閣序》、《嶽陽樓記》,有些文字就像刻在腦子裡了一樣,我們總是會在不經意間說出來。正是因為古詩詞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回憶,所以我們對課本中經典古詩被刪總是不太能接受。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大家還記得,自己在上小學語文課的時候,或者翻語文課本的時候,讀到的第一首詩是哪一首嗎?懵懵懂懂的少年時代,走進陌生的校園,見陌生的小朋友,學習世界上早已存在的陌生的知識和規則。第一次接觸到詩歌這種東西,應該是會在心中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的吧。
  • 白居易一首詩歌雖然不知名,但是很有道理,應該入選小學語文課本
    白居易有很多的詩歌都是寫生活的情趣,他說自己是一個「閒」人。正是由於這種「閒適」心情的存在,才會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自然界當中的一切,寫出許多精美的詩篇。這些詩篇當中還注入了一些人生感慨,甚至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有了環保保護動物的概念,在這一首不太知名的唐詩當中寫得最為清楚。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 《詩經》那麼美,讀不懂多可惜!
    本周六(3月14日)12:30,我們邀請到《陪孩子讀詩經》的繪者葉媛媛老師做客「中少直播間」,講講這套專為孩子創作的《詩經》啟蒙繪本是怎麼畫出來的。  在直播開始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陪孩子讀詩經》。
  • 《詩經》的第一篇,好多人能背誦,但大多理解錯了
    本來一直認為這是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直到前一段時間讀了一本書,才知道過去的理解錯了,而且我相信大部分人理解都錯了。那本書叫《詩經:越古老,越美好》,是曲黎敏老師寫的。        作者提到她初學《詩經》時,有三個疑惑:其一,一本書的第一篇是影響全書的定位、格調的,也是開宗明義、統攝全書的,孔子在刪定其他五經(《書》、《禮》、《樂》、《易》、《春秋》)時首篇的選定皆有講究,那麼,他為何將《關雎》列為《詩經》的第一首呢?其二,這是一首簡單的「男追女」的愛情詩篇嗎?其三,《毛詩》(1)為何說這首詩的主旨是「后妃之德」?
  • 《簡兮》‖《詩經》中一首讚美舞者的歌
    日之方中,在前上處。碩人俁俁[yǔ],公庭萬舞。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簡,鼓聲;一說形容舞師武勇之貌。方將,將要。萬舞,舞名。文舞和武舞組成的多人舞。方中,正好中午。碩人,魁梧高大、身材高大之人。俁俁,形容人美,這裡指舞姿,魁梧健美的樣子。公庭,公爵的庭堂。,馬韁繩。組,絲帶。
  • 高一物理複習策略
    一、複習時應該側重知識點的複習,分清重點和非重點期末考試對於高一的同學來說是最重要的考試,大家都很重視,可能甚至準備了很多的複習資料來複習。但是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有的同學在學習的時候就對課本上的基本知識點掌握的不太清楚,導致在複習的過程當中也沒有解決這樣的問題,所以帶著這樣的問題去參加考試,最終成績一定不會很好。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花費了很多時間複習的高一學生,成績不一定會很好。所以說複習之前要把每一個知識點都弄清楚,弄透徹,在此基礎上分清楚哪些是考試的重難點,在這些重點難點的地方各個擊破,就可以考出一個比較理想的成績。
  • 《詩經》中的一首詩,被詩作者顛來倒去反覆用,結果成千古絕唱!
    讀過《詩經》的應該都知道「風雅頌」和「賦比興」,風、雅、頌分別指的是《詩經》的三個組成部分,而「賦比興」則是《詩經》中詩歌的三種常見的表現手法。其實《詩經》中的表現手法還有很多,比如「重章疊句」也是詩人們經常用到的,如果把「賦比興」和「重章疊句」結合在一起用,那樣的藝術效果會更好。
  • 沒想到《詩經》中還有這麼露骨的詩,女孩子都不好意思讀
    幾多怨恨、幾多情深,都在《詩經》。《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其中收錄了311篇詩歌。很多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篇目,比如《關雎》、《蒹葭》、《桃夭》等等。本期筆者為大家介紹一首非常露骨的詩,這首詩可算得上是《詩經》中最大膽的詩歌,女孩子都不好意思讀,這首詩就是《野有死麕》。
  • 《孔雀東南飛》已從課本中刪除,那麼讓女生恐婚的《氓》為何不刪
    所以說,把這篇文章放在高中語文課本上實在不明智,刪除掉也是理所應當。 不過,也有一部分理智的網友認為不能刪,《孔雀東南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與《木蘭詩》並稱為「樂府雙璧」,它能夠流傳至今並且入選高中語文課本,就已經證明這篇文章的價值。
  • 讀詩經:小雅至先1:我情至深,於《詩經》深處見《鹿鳴》
    《詩經·小雅·鹿鳴》一直想細膩而乾淨地讀詩經,邊讀邊做記錄,把自己能從中汲取出來的一些營養,以筆記的方式存放在一個地方。《國風》開篇是《關雎》,講的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故事,不太符合我想呼朋引伴的意願,所以,我選擇從小雅《鹿鳴》開讀,學習一隻鹿,發出呦呦呼聲,交一些喜歡《詩經》的朋友,和我一起細品品這部偉大的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