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龍井、碧螺春,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說起綠茶,很多人就懵了:綠色的茶嗎?茶不都是綠的嗎?……
蘇茶掃盲班又開課啦!
01.
什麼是綠茶?
茶葉長在茶樹上當然都是綠色的,但是經過不同的工藝製作出來卻風格迥異。
按照工藝中發酵程度不同(不是顏色),茶分為六大基本茶類: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青茶(烏龍茶)、黑茶。
無論什麼茶,原料茶青都是綠色的
綠茶是中國人最喜歡喝,最普遍飲用的一種茶類。綠茶未經發酵,經殺青、揉捻、乾燥製成,具有「綠湯綠葉」的特徵,講究一個「鮮」字。
02.
怎麼知道這是不是綠茶?看茶名?看顏色?
這個還真不好說,嚴格說按發酵程度區分,但製作過程一般人也看不到看不懂啊。所以……就靠大家的知識儲存吧。(這也是為啥蘇茶孜孜不倦科普)
中國絕大部分茶都是綠茶,一般幹茶顏色為綠的基本都可以判定是綠茶。(也有些幹茶顏色偏黃,像浙江龍井,還有的顏色偏深綠、黛青)
龍井
比較容易混淆的:清香型鐵觀音顏色就比較綠,它卻是烏龍茶;白茶裏白毫銀針也跟綠茶很像。黃茶如果黃得不明顯,也跟綠茶相似。
清香型鐵觀音
白毫銀針
說到茶名必須提一下,安吉白茶是綠茶!不是白茶!江浙滬皖一帶產的茶基本都是綠茶(除了小部分紅茶)。
03.
哪些地方產綠茶?
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大,栽種和飲用範圍最廣的一類茶。
綠茶在我國的種植範圍非常廣,北至山東的日照綠,南至海南的五指山綠茶,西至西藏林芝的西藏綠茶,東至臺灣的山峽綠茶。總之,在我國,只要產茶的地方就一定有綠茶。
海南的五指山茶園
其中,產量比較大的省份有浙江、安徽、四川、貴州、湖北等。
04.
為什麼中國人對綠茶情有獨鍾,
老外都喜歡紅茶?
歷史原因。茶發源於中國,最早茶是「煮」著吃的,後來由「煮」發展到「清飲」,綠茶的歷史最久遠,文化淵源更深厚。
茶最早通過貿易的方式從中國傳至世界,紅茶的出現可以說是為了早期遠程貿易運輸而誕生。外國人最開始接觸的就是紅茶,所以久而久之習慣就養成了。
英式下午茶
也不是所有老外都喜歡紅茶,摩洛哥人就喜歡綠茶。摩洛哥是世界上進口中國綠茶最多的國家。3000萬人口年消耗7萬餘噸的茶葉,飲茶成風,綠茶中加薄荷、方糖是他們的獨特飲法。
05.
都是綠茶,碧螺春、龍井……
都有什麼區別啊!
雖然通稱綠茶,但是產地、茶樹品種、製作工藝,每款茶都不盡相同,乃至口感、價格上有差異。所以我們看到茶葉命名上各有各的鮮明特色,一些名茶還會有地理保護標誌,不是隨便可以亂用的。
06.
為什麼有的茶用大鍋炒,有的茶卻要烘?
因為它們的乾燥方式不一樣啊。
綠茶的殺青方法有兩種:炒熱殺青、蒸汽殺青。乾燥方法有三種:炒幹(手工鍋炒或機械滾炒)、烘乾(炭火或烘乾機烘乾)、曬乾。
所以綠茶我們按工藝不同又細分為四類:
●炒青綠茶
代表: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都勻毛尖、蒙頂甘露
●烘青綠茶
代表:黃山毛峰、安吉白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敬亭綠雪、天山綠茶、顧諸紫筍、高橋銀峰
烘茶
●曬青綠茶
代表:雲南大葉種所制的滇青,也是製作普洱茶的優質原料。此外還有陝青、川青。
曬青綠茶大部分都用作緊壓茶的原料。
●蒸青綠茶
代表:恩施玉露、仙人掌茶、江蘇宜興的陽羨茶,日本生產的綠茶大部分屬於蒸青綠茶。
07.
開水泡茶,不對嗎?
一般稍專業點都不會一律用開水衝泡綠茶。
品質越好的綠茶越細嫩、鮮爽,越不能用沸水衝泡。所以記住了,好茶別急著泡,開水稍稍放涼,80~90℃衝泡最宜。
另外綠茶最好用玻璃杯泡,也可以用蓋碗,但不要用紫砂壺。可使用留根法,每次喝剩1/3即衝泡下一杯,避免濃度下降得太快,保證每一杯的味道比較均勻。
08.
綠茶有保質期嗎?
任何入口的食品、飲品都有保質期,綠茶當然有。綠茶建議一年內飲用完。時間太久香氣、口感都會流失,如果保存不當還會有異味。
綠茶的存放環境要避光、乾燥、陰涼,有條件的可以放冰箱單獨冷藏儲存。
「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