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高鵬
「只要溫度超過30℃,哪裡有空調我往哪扎。只要一出汗,我就覺得自己好髒,黏糊糊的……」天氣一熱,大家恨不得天天躲在空調房裡,這就導致了本該是出汗的季節,你卻出不了汗。
其實這些做法完全違背生理規律,花盡心思讓自己不出汗也是錯誤的。出汗少,感冒、關節炎、失眠就會找上你,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發病率也成倍上升……
哪些方式能健康出汗?出多少汗合適?不妨聽專業的健身教練來說說。
你知道嗎
流汗有「十大利好」
說到流汗,除了享受流汗時酣暢淋漓的快感外,還有實實在在的好處,玖體健身高級私人教練盧清說,流汗可以排毒,並能調節身體體液的平衡,還能調節體溫。
來聽聽出汗的十大好處。排毒防癌:汗液是體內砷、鎘、鉛、汞等有害物質的排出途徑之一。比如馬拉松運動員得癌症的很少,就是因為他們身體裡的鉛、汞、砷這些致癌元素通過出汗排了出來。
潤膚護膚:汗液能去除堵塞毛孔的毒素,消除皮膚上的粉刺和痘痘。減肥防慢病:出汗能消耗身體多餘能量,有助於促進脂肪的分解,有一定的減肥作用。提高免疫力:每天運動30~45分鐘,身體微微出汗,每周5天,長期堅持,免疫力就會增強。
促進消化。增強記憶力:出汗會讓人體細胞處於旺盛的狀態,保持精神集中,讓大腦更有活力。穩定血壓。保護骨骼:出汗有利於鈣質的有效保留,防止體內的鈣質隨尿液排出,預防骨質疏鬆。防止結石。預防感冒:出汗有助於抵抗結核病菌和其他危險的病原體。
能做到嗎
胖子每天要出汗5000毫升
鄭州白領小劉坐在辦公室有些傷神,「吹著空調怪舒服,肚子上的贅肉咋弄?」小劉決定當一個「漢子」,要出汗。
如果體質不易出汗,那該怎麼辦呢?盧清說,夏天來了,大部分健身方式都可以出汗。「選擇運動的方式出汗更健康,也更安全。最好通過有氧運動,保持50%到60%的運動強度。」
提到有氧,第一可以選擇高強度間歇的健身方式,讓身體加快流汗。第二,每天保持30~40分鐘的跑步,或通過練瑜伽,也能達到理想的出汗效果。
正常來說,一個成人每天的流汗量從2000到7000毫升不等,如果你是個胖子,應該優先考慮5000毫升以上的出汗量。對於小劉這樣的情況,盧清說,健身房訓練方式最多,每天15點至19點最為適宜。世嘉健身連鎖品牌總監程通昊也認為,酷暑階段,早上和傍晚都可以進行一些運動,達到減脂美容的效果。不過,晨練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不適合。
還要注意
這些流汗方式不可取
出汗越多、越痛快越好嗎?其實不然。比如汗蒸就不太靠譜。汗蒸室密閉性較高,空間較小,人處於該環境下呼吸氧氣的能力會降低,患有心血管類疾病的人是萬萬不可取的。
此外你也不能悶著頭只管出汗,出現這些症狀時,應當立即停止:輕度脫水時會口渴;中度脫水時嚴重口渴,心率加快,體溫升高,血壓下降,運動能力下降,易疲勞;重度脫水時,在上述症狀外,呼吸會加快,噁心,易怒,肌肉抽搐出現幻覺,甚至導致昏迷。
除了排汗,還需要考慮攝入多少水量最為適宜。對於成人來說,8杯水屬於「標配」,而且不要等到渴了再去喝水,「有渴的感覺時,說明身體已經在脫水了。」出汗前就應補充水分,出汗的過程中也要保持每15至20分鐘補充150毫升到300毫升的水量,「要小口抿,不能大口喝。」盧清說。
出汗更健康別忘這些細節
1.運動前喝些熱水。
2.在40℃左右的水溫下泡澡或泡腳。
3.巧用生薑促出汗(不得不在空調環境上班的人,可以堅持喝點生薑水,比如茶葉加生薑片泡水、生薑紅棗水等,促進排汗)。
4.不要長期吹空調(長期在空調房間中會導致人體汗腺關閉,影響正常的代謝和分泌。不得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的人可以多喝溫水,也能有效促進排汗,對消暑也很有幫助)。
5.曬15分鐘太陽(每天上午9~10點和下午4~5點,曬15分鐘左右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