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夏天已經接近尾聲,即將迎來秋天,但是很多人的身體卻還是生活在夏天,經常出汗,我們常說出汗對身體有好處,但是究竟有什麼好處,沒幾個人能夠說得清楚,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出汗的好處,以及汗水和身體健康的關係,感興趣的朋友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出汗的好處
1、排出毒素:專家表示,主動出汗能加快人體的體液循環和代謝過程,將體內堆積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排出,還能保障鼻子、皮膚、肺臟、大腸這一系統暢通。
2、控制血壓:高血壓是一種由於血管內徑變窄、變硬,單位血流量受到限制而出現的一種現象,運動出汗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壁彈性,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3、促進消化:不出汗、氣血運行慢了會影響消化,導致人吃不香;神經活動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導致人晚上睡不香。
4、防骨質疏鬆:不少人以為出汗會導致體內鈣質隨汗液流失,對此,專家同指出,只有水溶性的維生素才會隨汗液流失,鈣雖然溶於水,但溶解度很低,不太會隨著汗液排出。相反,出動汗有利於鈣質的有效保留,防止骨質疏鬆。
5、增強記憶:美國針對2萬中學生進行的一項長期教育實驗表明,主動運動流汗對學生會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果,記憶力、專注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6、護膚美容:總不出汗的人,皮膚代謝緩慢,一些廢棄物難以排出。出汗可以清潔毛孔,達到美容護膚的功效。
7、減肥:當人體運動並達到一定強度時,脂肪便會燃燒轉化成熱量,通過汗液排出體外。
8、讓男人更有魅力: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男性流汗的氣味能使女性心情愉快並感到精神放鬆。
汗水和身體健康的關係
自汗
自汗主要有三大原因引起,其一外感風寒後,冒虛汗。其二是肺氣不足,面色蒼白。其三是內熱蒸騰,腸胃熱。這類人群喜歡喝冷飲,面色偏紅,常常煩躁不安,有時還會出現低熱、大便乾結,時不時也會冒汗出來,要注意補氣健脾。
溼熱
有些人出汗,衣衫上沒有任何痕跡,但有一些人出汗,白色的汗衫或襯衣上留下黃色的印記。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黃汗,流黃汗的人多屬溼熱體質。
腋下出的是「壓力汗」
壓力過大時,人體植物神經功能容易紊亂,表現為焦慮、抑鬱、出汗。美國研究發現,當人承受巨大壓力時,大汗腺就會促使汗水產生。
由於大汗腺分布於腋下、乳暈、肛門等特定部位,因此這些地方更易出「壓力汗」。這種汗水含有脂肪和蛋白質,混合皮膚上的細菌後,更容易產生汗臭味。
專家指出,如果想減少 「壓力汗」,人們應該學會緩解壓力。出「壓力汗」時深呼吸、喝點水、吃水果、喝牛奶等也利於緩解壓力。
頸後大汗淋漓當心血糖過低
飯前血糖正常值為70毫克/分升~110毫克/分升。由於糖尿病或者劇烈運動等原因導致血糖低於70毫克/分升時,就會出現低血糖症狀,其典型症狀就是大汗淋漓、發冷或皮膚溼冷,特別是脖頸後及髮際線部位。同時還應該注意是否出現心跳加快、顫抖、噁心、頭暈、視力模糊等症狀。
有時中暑還會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馬上補水、休息,如症狀無法得到迅速緩解,就需緊急送醫。作為預防,應減少在上午。
愛出汗怎麼辦
虛的人愛出汗,不光是天熱出汗,即使是在秋冬季節,稍微活動一下身上就會有汗,而且還總覺得累,容易感冒,這是氣虛了。氣虛的人要注意日常飲食,要多吃些補氣、健脾的食物,如南瓜、山藥、蓮子、黃豆、薏米仁、香菇、牛肉、糯米、小米、桂圓等都有補氣、健脾胃的作用。
可以用黃芪、枸杞泡茶喝,補氣、養血效果非常好;還有桂圓、紅棗茶也是補養氣血的好茶飲。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補氣靠日常飲食效果最好,用山藥50克、粳米150克、大棗6個,加適量的水一起煮粥,每天晚上喝,能夠補氣健脾胃。
還有一個適合早晨喝的粥:黃芪30克煮水,最好煮兩次,把兩次煮的水合在一起用來煮小米粥,黃芪是補氣的,小米也有補氣的作用,每天早晨喝,一般喝一個星期出汗就會明顯減少。
黃芪的用量一般在25—50克 ,如果出汗少用25克就行,出汗多的可增加到50克。需要注意的是,補氣的同時,要少吃空心菜、白蘿蔔等蔬菜,這些菜有洩氣的作用。
總結:愛出汗,仿佛是夏天必備的事情,但是夏天已經過去了,您還是在出汗,那很有可能是身體有了疾病,如果身體異常出汗,那麼,您一定要注意觀察是否是疾病的徵兆,如果到了秋冬季節,身體依然處於出汗狀態,那麼您就要多加注意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