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居住在都市裡的上班族,出門開車有空調,上班地方有冷氣,回家睡覺又是空調開著一整夜。整整一個夏天,可能一滴汗都沒出!
中醫自古就有「出汗養生治病」之說,主張:出汗可以通經活絡,疏通血脈。《黃帝內經》也認為,夏天「天地氣交,萬物華實」,順應天地氣機,人體就得「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使氣得洩」的意思就是讓體內的氣能夠洩出去,不要閉汗。汗液排不出去,溼邪就會被關閉於體內,從而導致頭暈腦漲、四肢無力,甚至會出現發熱、頭痛等症狀。特別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還有誘發腦卒中的危險。
如今患空調病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年輕人紛紛中招,輕者畏冷不適、四肢乏力,重的還可能導致口眼歪斜,造成面癱,這都是因為人體內的寒邪排不出去了。
在本該出汗的夏天,你如果人為幹擾,讓身體不出汗,就會導致「逆之則傷心,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傳統文化講究陰陽五行,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活方式。生命就是一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過程。夏天的植物沒有長好,秋天就會歉收,冬天過冬家中的儲備就會告急。人體也是如此。比如一些人到秋天總愛拉肚子,就是因為夏天身體的「長」沒有長好,以至於秋天「收」不起來,臟腑缺少陽氣溫煦的緣故。
傳統文化講究陰陽五行,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活方式。生命就是一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過程。夏天的植物沒有長好,秋天就會歉收,冬天過冬家中的儲備就會告急。人體也是如此。比如一些人到秋天總愛拉肚子,就是因為夏天身體的「長」沒有長好,以至於秋天「收」不起來,臟腑缺少陽氣溫煦的緣故。
汗為「心之液」
人體天然補藥
汗為心之液。人體除黏膜外,全身都分布著汗腺。
很多人問夏天怎麼保養和養生 ,其實「出汗」就是伏天最好的保養品。出汗可以調節人體體溫和帶走體內廢物,排出體內的熱毒和溼邪,讓人精神愉悅。如果夏天出汗少,高血壓、皮膚病、感冒、關節炎、失眠等各種疾病就會找上你。
老中醫:夏天出汗的四大好處
1,美容養顏
汗液是最好的天然美容液。正常人皮膚表面汗液與皮脂腺分泌到體表的油脂會形成一層乳化膜,防止了體表水份的丟失,從而使皮膚顯得光滑潤澤。
總不出汗的人,皮膚代謝緩慢,一些廢棄物難以排出。出汗可以清潔毛孔,達到美容護膚的功效。
2,排出毒素
主動出汗,能加快人體的體液循環和代謝過程,將體內堆積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排出,保障鼻子、皮膚、肺臟、大腸這一系統暢通,還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腎臟的代謝負擔。
3,促進消化、睡眠
出汗促進消化睡眠。中醫強調勞逸有度,過勞會傷元氣,過逸會導致氣血運行緩慢。不出汗、氣血運行慢了會影響消化,導致人吃不香;神經活動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導致人晚上睡不香。
4,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由於血管內徑變窄、變硬,單位血流量受到限制而出現的一種現象,運動出汗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壁彈性,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那麼如何才能正確出汗?
人的出汗方式分為兩種:主動出汗和被動出汗
主動出汗:主動出汗靠運動,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能量的消耗。如健步走,慢跑,健身等等都很適合。
被動出汗:被動出汗是通過熱環境,促進人體出汗,這種出汗的方式適合身體不適宜運動的人。如泡腳、汗蒸、桑拿等。
分享4個輕鬆出汗小訣竅,趕緊學起來:
1、運動前喝熱水
運動前喝杯熱水或喝點熱粥,讓毛孔進入蓄汗的狀態,運動後就會讓毛孔全部打開,這樣內外通透,汗出透了,身體自然無比輕鬆。
2、巧用生薑
生薑在夏季是個好東西,既散溼暖脾胃,又走表開汗孔。不得不在空調環境上班的人,可以堅持喝點生薑水。比如茶葉加生薑片泡水、生薑紅棗水等,促進排汗。
3、曬15分鐘太陽
夏日陽光一直是人體出汗最佳的動力,應每天上午9至10點或下午4至5點,曬15分鐘左右的太陽,做點舒展運動,或者散散步,都能輕鬆出汗。
4、多喝溫水
長期坐在空調房,會讓毛孔變遲鈍,影響正常排汗。
所以要多喝溫熱的水,保持微微發汗的狀態,既能防感冒,還能防中暑。
事實上,除了患有心力衰竭等嚴重疾病的人群外,大多數人都適合主動出汗,不過要依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最適合主動出汗方式。為了夏天有個健康好身體,所以適當走出空調房,夏天不妨參加一些運動,讓身體適量出些汗吧。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很多人說,我都不用你說的辦法,我本身就是愛出汗體質,一到夏天,啥事都不做,汗如雨下!這主要是因為溼熱體質和氣虛體質所致,我們下期再講。
公眾號《藥膳寶典》是國內藥膳第一號,收錄近1000道藥膳!還在不斷更新中!希望更多喜歡中醫藥膳的家人們匯聚於此,弘揚中醫文化,傳承藥膳經典!也希望大家多多轉發,讓更多有需要的家人們看到!
古人有云「醫食同源、藥食同根」。藥膳發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藥膳配方,將中藥與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相配,採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而成的的美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