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父母,年紀越大,在子女面前卻越來越卑微?原因很現實

2020-12-21 星星媽育兒說

導語

小時候,我們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很多讓我們頭疼的問題,父母卻能輕而易舉就能化解,父母能完成我們認為不可能的挑戰。在孩子們的眼裡,父母無所不能。我們尊敬,崇拜著自己的父母。

我們在意父母對我們的看法,年少時,也做過不少別出心裁的事情,哄父母高興。父母的讚揚,讓我們覺得很滿足。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有了自己的交際圈,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們在一天天成長,父母卻一天天變老,我們嫌棄父母跟不上潮流,而父母在我們面前變得更加的卑微。

父母每次打電話都很克制,總是囑咐孩子要注意身體。孩子回家過年,父母也不敢讓孩子做一次家務,怕累著孩子,更怕照顧不周,孩子會討厭回家。

以前是孩子追著父母要關愛,如今是老人在極力討好年輕人,雙方的地位在悄然互換。老人年紀越大,反而在子女面前,過得小心翼翼,生怕得罪兒女。

為什麼很多父母,年紀越大,在子女面前卻越來越卑微?

1. 擔心自己成為兒女的累贅

趙阿姨的女兒和女婿都是普通的工人,兩人婚後生了兩個孩子。趙阿姨沒有退休金,她幫著女兒帶孩子,房租貴,生活開支也大,一家四口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生活壓力大,女婿對她也有怨言。

如今,孫子上了幼兒園,她趕緊找了一份鐘點工來做,她想著趁著自己身體還允許,多掙點錢,不想自己以後幹不動了,成為女兒的累贅。

2. 害怕子女不養老

韓大爺有兩個兒子,他給大兒子帶大了兩個孩子,後來小兒子的媳婦也生了孩子,也是他去照料孩子。等孩子們都陸續小學畢業,韓大爺已經白髮蒼蒼,原本硬朗的身體,經過這幾年的操勞,已經變得孱弱。

雖然韓大爺幫忙兩個兒子帶孩子,但是等到他真的需要子女們照料的時候,兩個兒子卻因為哪家贍養而爭論不休。

韓大爺覺得都是自己的孩子,住大兒子或者是小兒子家都一樣,他不敢挑剔,只是害怕子女不給他養老。

然而,大兒子辯解說家裡房間不夠,老人來了沒地方住。小兒子說,我們平時要上班,沒有時間伺候老人。兩家人推來推去,都只想讓老人住到對方家去。

以前韓大爺年輕力壯,能幫忙帶孩子,兩家人搶著要老人過去住,如今老人需要年輕人的照顧,他們反而極力把老人往外推。最後,韓大爺的大姐把年輕人都訓斥了一頓,讓他們輪流照顧老人,事情才得以最終解決。

儘管知道年輕人不待見自己,韓大爺也只能硬著頭皮,跟孩子們住在一起,雖然孩子不需要他,但是他離不開兒女,哪怕在他們面前,活的沒有底氣。

3. 兩代人溝通有代溝。

老人和年輕人成長的年代不同,交際方式也有差異。

老人跟不上年輕人的步伐,年輕人感興趣的事情,他們一無所知。老人跟年輕人交談,說來說去都是那些老舊的話題,兩代人溝通有代溝,導致老人很敏感,擔心年輕人會因此疏遠自己。

知名主持人撒貝寧,初到北京工作的時候,他主動把父母從武漢接到身邊來,想讓父母感受下大城市的繁榮,他也可以照顧父母。

然而,撒貝寧的工作實在太過忙碌,他抽不出時間來陪父母,父母遠離熟悉的家鄉,在這陌生的城市,他們舉目無親,也不認識路,只好在家呆著。

老人覺得孩子有自己的事業要忙,但是他們無處可去,也沒有別的消遣,無人交流,過得特別的孤單,想回老家又捨不得孩子,更加不敢過多打擾孩子,畢竟孩子需要工作。

4.不想子女嫌棄自己。

霍大媽的老伴去世得早,她養育孩子吃過不少苦,落下一身老毛病,如今老眼昏花,沒法照顧自己,她只好投奔城裡的兒子。

媳婦的家境殷實,學歷也比兒子高,城裡的房子也是在丈母娘的資助下,才買的房子,所以兒子對媳婦一直很尊重。霍大媽的到來,打破了兒子和媳婦的平靜生活。

孩子有保姆帶,霍大媽完全插不上手,媳婦雖然同意她住下來,但是處處嫌棄她是農村人,過得邋遢。

為了不給兒子添麻煩,她在家裡一直過得小心謹慎,儘量少說話,降低存在感,也從不敢打擾媳婦。

她曾經想過回老家,但是兒子也不放心,她只能這樣將就著過日子。好歹每天能看到自己的孫女和兒子,她覺得日子也不那麼難熬了。

老人和年輕人在一起生活也是無奈之舉,年輕人也有自己的經濟壓力,沒有辦法時刻陪伴老人,兩代人的代溝仍然會存在。

父母過得戰戰兢兢,年輕人也會覺得自責,年輕人可以通過這些方式,讓老人晚年過得開心。

年輕人如何讓老人活得更自在?

1. 幫助老人適應城市生活。

大城市沒有老人的親友,所以老人會覺得很寂寞,年輕人要上班,不可能長時間陪伴老人,但是城裡也有很多老人在帶孩子。

年輕人要多帶老人去公園或者是老人活動中心去走走,讓他們認識一些朋友。如果老人喜歡跳舞或者是畫畫,也可以給老人報一些興趣班,讓老人在閒暇之餘,也能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老人交了新朋友,有新的愛好,也能慢慢融入城市的生活。新的通訊方式,如果老人想學,年輕人要耐心地教會老人。

2. 給老人高質量的陪伴。

老人最渴望的是年輕人的陪伴,年紀越大,反而表現得越像個老小孩,渴望孩子們的關心和重視。

《一路成年》裡,徐錦江哽咽著說,我一個人簡直生活不下去了,我不合群,什麼都不會,太沒用了!

徐錦江的自責,讓人心疼又心酸,像極了我們的父母,責怪自己的無能,厭惡自己拖累孩子。

徐錦江開冰箱忘記關門,煮雞蛋忘記插電;電腦出問題,手機不會關機,他也不會生火,只好讓兒子來幫忙。

徐錦江的兒子徐菲不但不埋怨,反而經常盡心盡力照顧父親。

徐菲外出時,給爸爸訂了最愛吃的雞胸肉;爸爸沒點燃柴火,沮喪生氣的時候,他極力安慰爸爸,有我呢。他還會給爸爸按摩腰部,爸爸難過自責的時候,他開導爸爸,還打算摟著爸爸睡。

3. 選擇合適的贍養方式。

如果老人願意一起住,那麼年輕人可以把父母接過來。如果一起住存在婆媳矛盾,那麼可以給老人在附近租房,也不影響贍養老人。

結語

父母和孩子,一直都是需要和被需要的關係,兒時孩子依靠父母,老了父母依賴孩子。徐錦江故意去麻煩兒子,想要兒子多陪陪他,因為他總是覺得很孤獨。

徐菲也覺得爸爸的形象跟想像的不一樣,爸爸像一個孩子,需要我去照顧他,照顧父母他不覺得是負累,反而是一種幸福。

如果兒女們能像徐菲一樣,儘自己所能去關心父母,不因父母的「過時」而嫌棄,不苛求父母得事事全能,包容父母的一切,也許父母不用活得那麼卑微,反而能過得舒心和自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老人不願幫子女帶孩子?這4個原因後,現實又心酸
    為了在工作和孩子之間,做到平衡,很多年輕人都直接把孩子給老人帶,從未問過老人願不願意帶。在年輕人眼中,覺得老人整日無事做做,帶帶孩子是應該的,還能打發時間。但是,那只是年輕人的想法,其實,老人的內心也是拒絕帶孩子的。那麼我們來聊聊為什麼現在老人不願幫子女帶孩子?了解這4個原因後,會明白理由既心酸又現實。
  • 中國式父母的卑微,無數人淚奔:年輕時付出所有,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因為天太熱,等得有點久,我沒忍住發了句牢騷:爸爸張了張嘴想說點什麼,最終還是低下了頭,小聲說了句「對不起」。那一整天,只有在我拍照的間隙,爸爸才肯急急忙忙拍幾張,生怕會讓我多等一分鐘。可等它日漸衰老後,獅群中出現了一頭年輕力壯的獅子,它三下五除二就把獅王轟下了臺、逐出了獅群。年老的雄獅,只得像孤魂野鬼般在草原上飄蕩,只有時不時看向獅群的雙眼中能看到一點點光彩,只是它再也沒有能力回到獅群了,只得孤獨等死。因為村落極端貧困和食物匱乏,以致於老人活到70歲的時候,就會由兒子親自背著送到村子後面的楢山上去,任其老人自生自滅。
  • 楢山節考|中年人最大的失敗,就是讓父母在自己面前卑微地活著
    看了「楢山節考」這部電影,佩服今村昌平導演對性,生存,生命的描寫之殘忍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中年人最大的失敗,就是讓父母在自己面前卑微的活著。人上了年紀,就會自然熄滅往常誤以為燦爛的浮火,靜靜地去體味人生的厚味。
  • 就算子女混得再差,也別讓他們從事這3種工作,年紀越大越吃虧
    就算子女混得再差,也別讓他們從事這3種工作,年紀越大越吃虧 如今社會,就業壓力非常大,想必很多朋友應該深有感觸。雖然說找一份工作不難,但想要找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卻難比登天。有些人想法很簡單,先解決燃眉之急,然後再去想辦法跳槽。
  • 為什麼愛一個人時,越在乎越卑微?原因有3個
    並不是對方故意高你一等,而是你越愛一個人,越不自覺地要低下來。 張愛玲說,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她愛上胡蘭成,是因為他對她的「懂得」,兩人初次見面便相談甚歡,儘管那時候她已經是名譽上海灘的奇女子,但她在他面前骨子裡還是小姑娘。
  •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感情就變淡了,3個現實原因讓人無奈
    世上除了父母是骨肉血親,兄弟姐妹也是這個世上和我們最親的人。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會發現,小時候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們,長大後會越走越疏遠。等到父母離世後,很多兄弟姐妹也斷了聯繫。除了逢年過節回家看父母,他們平時很難有時間聚在一起。小林一想到父母離世後,兄弟姐妹幾乎斷了聯繫,心裡很不是滋味。曾經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如今都快成了陌生人,不論是誰想起來心裡都會難過。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感情就變淡了,慢慢疏遠了呢?這3個原因很現實,讓人無奈。
  • 為什麼年紀越大,找合適的對象就越困難?
    有人說她的眼光太高,也有人說她的性格太怪,甚至還有人說她根本不想結婚,而她卻說,也並非全是這些原因,只不過一年一年的過去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找對象這件事也越來越難了!2為什麼年紀越大,找合適的對象就越困難?我認同一個觀點:年齡越大越喜歡清淨,遇到合適的概率越低。
  • 為什麼孩子長大後,開始嫌棄父母了?
    可是慢慢的孩子長大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漸漸的不再依靠父母,這兩座堅不可摧的高山似乎也不再偉岸。父母在孩子面前說話都小心翼翼的,話也不敢多說,當父母因為一些簡單的事情沒有搞清楚問起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是很不耐煩地,大聲的說:「跟你說了多少次了……」而這時的父母也只能低下頭默不作聲,或者心情難過,變得越來越弱勢。
  •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疏遠了,這4個原因太過於現實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疏遠了,這4個原因太過於現實"手足情深",兄弟姐妹之間互相陪伴成長,成年之後彼此幫襯照顧,這是人之常情。不過有一個現象也很現實,很多兄弟姐妹小時候親密,長大之後有了家室開始彼此疏遠,甚至在父母離開人世之後,孩子們之間就互不往來了,這其中的原因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案例小萍出生在多子女家庭,在她上頭還有一個哥哥和姐姐,作為家裡的老么她一直都很受寵。小時候她和哥哥姐姐的感情還可以,哥哥對她尤其照顧。
  • 為什麼有些男人年紀越大,反而越容易花心?
    人都說隨著年紀的增加,會對情愛的需求變淡變得沒有那麼在意,但現實生活中很多男人越是人到中年,反而越發的花心,甚至最後弄得自己後院起火不得不面對婚姻的重組問題,有些女人憤怒的說這是男人好色的天性,也有些人說是現在小妖精太過不知恥,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那麼到底出於什麼原因,為什麼男人年紀越大
  • 為什麼很多的女生年紀越大,在結婚的時候就越是獅子大開口?
    那天一個在和一個網友聊天的時候我突然時間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這個事情如果不是有對婚姻進行過了解到人應該很難知道的,我那天在網友聊天的過程中,突然之間發現很多的大齡剩女之所以嫁不出去很大的原因是她們在要彩禮的時候都是獅子大開口。
  • 為什麼父母離開後,兄弟姐妹就疏遠了?彼此不往來的原因很現實
    都說父母在,家就在。對於一個大家庭來說,孩子是維繫夫妻感情的紐帶,父母也是維繫一個大家庭的關鍵。 我們的父輩和祖輩大多是多子女家庭,那時雖說生活艱苦,但日子也還是過得熱熱鬧鬧的。
  •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這幾句話,很現實
    導致孩叛逆是多種因素,父母忙於工作,而疏忽了孩子。當孩子想要溝通的時候,父母卻說「我工作忙,待會再說。」孩子的熱情一下子被澆滅,而垂頭喪氣。長此以往,孩子缺少關愛,孤獨而又無助。因為缺少溝通,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就逐漸變得冷漠。當孩子叛逆,不願跟你溝通的時候,父母應該先想一想,孩子為什麼不跟你溝通。其實溝通都是雙向的,都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一下。
  • 心理學:為什麼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
    為什麼許多從小不被父母寵愛的孩子,往往越懂事、越處處為他人著想、越懂得付出和貢獻?這其實是一種迎合。沒有人願意接受父母不愛自己這個事實,所以就會拼命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會通過「表現好」來獲取父母的關注,所以現實中越不受寵愛的孩子反而越懂事,原因是他們對愛的渴求。父母冷淡孩子,又是源於什麼呢?
  • 為什麼晚婚晚育的人越來越多?原因很現實,不得不知道
    這個年齡,在很多人看來,真的是很年輕了,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就要結婚了。而一旦過了25歲,就要被排入晚婚的名額中了。而有不少人,趕在後頭,在臨近30歲,甚至30歲以後才結婚。在最青春年華的年紀結婚不好嗎?為什麼晚婚晚育的人越來越多?原因很現實,不得不知道。
  • 為什麼說女人年紀越大,反而越招男人喜歡,原因是下面四點
    根據社會學家調查,生活中很多男人,都越來越喜歡比自己大一點的女生,非常希望和她們談戀愛,來一段"姐弟戀"。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通過研究發現,男人喜歡年齡大的女人的原因主要就是這四點。1、經驗多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她們在各個方面的經驗會越來越多。男人別看嘴上說著不用幫忙,事實上,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如果有人能幫助他們,自然會得到更多的機會。因此,年齡大對女人來說不一定是壞事,她們經驗豐富,魅力提升得越快,男人自然會喜歡。
  • 為什麼佛山製衣廠大量消失,三個原因,很現實
    為什麼佛山製衣廠大量消失,三個原因,很現實佛山,前身為管轄珠江三角洲的粵中行署、佛山專區,現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廣東重要的製造業中心,在廣東省經濟發展中處於領先地位。
  • 為什麼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越長大關係越冷漠?原因很現實
    文|秘籍君昨天,朋友問了我一個埋藏在他心裡的困惑:為什麼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越長大關係越冷漠?記得小的時候,他和哥哥的關係很好,有好吃的東西必須一人一半,有好玩的東西也一起玩,還有不管誰在外面挨打了,兄弟倆一定要結伴打回來。
  • 年紀不大,白髮卻越來越多,和哪些原因有關?如何改善好?
    當然,在如今,還會遇到這個情況,一些人年齡並不大,但是,白髮卻越來越多,不由納悶,造成這個情況發生,與哪些原因有關?希望你能提前了解。很多疾病與遺傳有關,出現白髮,也需要考慮遺傳,在遺傳過程中,父母身上的白髮基因,會傳遞給子女,造成他們即使年紀不大,但是頭髮卻變白了。
  • 7歲女童因父母二胎大哭,原因很現實
    對於多子女家庭的父母來說,不能一碗水端平就不要考慮生二胎,可有些夫婦卻不懂得這道理,總覺得生孩子是大人的事,與孩子無關,不經大寶同意就懷上二胎,美名其曰「給大寶找個伴兒」,完全忽略了大寶本人的意見。這不,我去派出所接老公,正看到他哄孩子,對方是一個7歲的小女孩,離家出走沒飯吃,找上了路邊的警察局,把一眾警察逗得直樂,已經聯繫家長來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