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談薪,是一個重要環節。談得好,雙方滿意,將來開展工作也會更加順心。談得不好,求職者可能喪失工作機會,而招聘者可能會失去一個優秀者。所以,把握好談薪的技巧,都雙方都很重要。
然而,有些求職者對自己認識不足,談薪是胡亂要價,最終導致雙方談判破裂,不僅達不到自己的心理預期,還失去了機會。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相關的例子。
劉鑫,26歲,典型的「90後」。去某公司應聘銷售崗位時,面試官對其個人信息進行了了解,過去的經歷進行了分析,認為他基本能勝任崗位。到談薪的步驟時,面試官直接告訴劉鑫:「公司的工資構成:基本月薪+績效工資+餐飲補助+話費補助,其中,基本月薪是固定的,每個月4000元,其它三部分視具體工作情況而定。」
聽完面試官的分析,劉鑫當即說道:「對於其他部分我沒有任何意義,但我希望基本月薪能夠達到6000元。」隨即,他向面試官展示了自己過去的工資情況,並告訴面試官,自己每個月還要付房租、贍養父母,各項開支都不低。面試官說:「這些是你個人的事,你得自己想辦法,工資的規定就是4000元,不能再多了。」劉鑫繼續爭取:「我會努力創造超過6000元的價值,哪怕績效標準調低一點都行,您看可以嗎?」面試官很生氣,直接喊道:「不可能。想幹就幹,不想幹就滾。」劉鑫悻悻地離開了。
劉鑫與面試官的談話,很快在朋友間傳開了,大家紛紛為他鳴不平。有人將其發布到了網絡上,網友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1、 既然是談薪,雙發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面試官可以說公司的標準,求職者也可以說自己的心理標準,雙方都沒有錯。
2、 劉鑫爭取高薪,並沒有錯。工作就是為了生活,工資太低了無法解決生活問題,哪還有動力好好工作?
3、 面試官也是個水貨,提前不知道了解人家的心理預期月薪啊?既然滿足不了人家,還通知人家來面試,這不是耽誤時間沒?
4、 一個「90後」,開口就要6000元月薪,也不拿鏡子照照自己,看自己值這麼多錢嗎?
5、 劉鑫也真是夠了,人家都說了,還有績效。做銷售的人都懂得,一般績效都比底薪高,你還要求那麼高的底薪幹嘛?是對自己不自信嗎?
讀者朋友們,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呢?歡迎討論。
(圖片摘自網絡,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