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位網友留言,說他在面試的時候,明明是月薪一萬,到最後卻變成了四千,這讓他非常生氣。
其實這種手段是職場招聘的常用手段,尤其是對於那些剛剛步入職場且急需換工作的人,是非常容易上當的。
事件參考:
他由於急著急換工作,所以在招聘網上看到崗位工資一萬的招聘信息,於是他精心準備了很多天的簡歷和資料準備面試。就在面試當天他就通過了初審和覆審,面試官讓他先回去等消息。
第二天,他便收到了這家公司的入職邀請,就當他要籤合同的時候,發現工資縮水少了4000,這才知道原來試用期只有6000塊錢,雖然有些不開心,但心想6000工資的試用期也還可以,而且轉正之後便漲回來了,所以就籤了字。
可萬萬沒想到,在第1個月發工資的時候,到手的工資卻變成了4000塊,財務告訴他:公司交的社保和公積金要很多(後來發現只是公司扣得多,並不是交得多)。這真是讓他感到非常無奈,合同已經籤了,沒辦法只能暫時就這樣了,反正社保也是自己的,於是他便硬著頭皮繼續上班。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按說入職三個月就可以轉正。他便提交了轉正申請,但卻遲遲沒有收到通知。按照以前的經驗,他在試用期的表現沒有問題,轉正也只不過是走個過場。他便找老員工去打聽,老員工卻告訴他:這家公司需要3-6個月轉正時間,有突出貢獻的員工會在3個月轉正,表現良好的也得4個月,一般的就得5-6個月了。
最後好不容易熬到了轉正,看到的工資表的他,感覺好笑至極,在這5個月裡,可以說是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貓晚,卻只拿到5000塊。
經過5個月的時間,他終於看透了這家公司到底有多坑人,於是下定決心離職。可領導卻在離職信上寫著:態度極為不好,工作很不配合。氣得他火冒三丈,直接衝進辦公室,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當初說好了工資1萬,轉正後卻變成了5000,任勞任怨給你幹了小半年,最後你還給我寫這樣的評語!狗才給你打工!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經常出現,很多人會因為沒有看清楚或者在面試的時候不好意思問工資多少,最終導致被騙。
作為面試者來說本身就非常弱勢,所以一定要在面試時或面試之前,問清楚這家公司的薪資狀況以及帳面工資和實際工資的差距?
我們在招聘網上看到的工資基本上都是有加班費、提成、社保加入的。如果裡面不包括提成,那麼你就需要問清楚提成的具體結構和計算方式,有些公司沒有明確的計算標準,就很可能出現你加班的時候,會以各種理由進行搪塞。
如果轉正員工之間存在價格差異,那麼就需要問清楚,評判標準是什麼?如果在面試的時候出現對工資避而不談或者打太極,請慎重選擇。
薪資是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視的問題,大家工作都是為了賺錢,你只有清楚地了解這家公司的薪資,才能了解這家公司是否為員工考慮。不要遇到一個吸血鬼公司,這樣的公司只會讓你的努力,變成公司的利益,而且你還得不到應有的報酬。
如果是你遇到了這樣的公司,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