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兩種人,容易獲得菩薩相貌

2020-12-11 紅塵禪緣

世間最美的相貌不是美女,而是有菩薩相貌的人,面如滿月,目若青蓮,低眉生慈,回眸肅穆,步步生蓮,吐氣若蘭,行則上善,動則若水,都是具有菩薩相的表現。菩薩相貌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期不斷的修煉而來,那麼什麼樣子的人才更容易生出菩薩相貌呢?

菩薩相貌的人慈愛端莊、溫文典雅,胸懷寬厚,博愛無私。生活中這兩類人容易獲得菩薩相貌。

善良的女人

善良的人有一顆菩薩心,有菩薩相的女人都擁有一顆菩薩心。善良的人容易呈現菩薩相貌,菩薩相貌的人五官端莊,外表慈善和藹,平易近人,讓人不由自主的靠近,越是善良的人相貌越是好,越是善良的人越是年輕,菩薩修已慈悲心,普度眾生,你的善心就會和菩薩有感,越是善良越會有菩薩相貌;所以養臉要先養心,要好心面貌自然就會好,心善就是最好的保養劑,心存善念你的面貌會越來越慈善,餘生你一定要常行善事,不存惡念!

心寬的女人

心寬的女人也最美麗,最具有菩薩相,心寬一分,內心的煩惱就會少一分,心寬萬丈福氣自然萬丈深,對待他人懂得包容,用慈悲去解決矛盾的人更容易獲菩薩的相貌,你要學會寬恕眾生不然你只會是害苦了你自己,懂的原諒包容才可以讓你的心平靜,不嫉妒,不抱怨,心靜才能返照自己,心靜才可以貌美,每天考慮太多,事事都放不下的人自然不會有真正的快樂,你有多心寬,就有多少福,就會多貌美!越是心寬越是端莊,越是慈悲!

有菩薩相貌的人心是善良的,一切根源源於心,心善才有下面的事情,心善才會貌美,心寬才不會受到世俗所幹擾,才不會煩惱不斷,心中沒有煩惱,自然就會憂少,煩惱少一些,心中慈悲就會多一些,慈悲心是菩薩的根!

相關焦點

  • 佛教:有這兩種「福相」的人,命好福厚,一定要修出來
    在佛教中相由心生一般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說心內所想影響對外在事物的看法。一個意思是,人的相貌都是自己修出來的,你的相貌其實也代表了你的修養,你心中的善惡,都寫在你的臉上。相由心生,確實如此,人們的日常心理狀態可以引起相貌的變化,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心理發生了變化,他的頭部尤其是面部五官組織也會發生變化。一個心地慈悲的人,他的心地是善良的,心態是陽光的。
  • 佛教:「陰德」厚重之人,有這3種相貌,看看你有嗎?
    《了凡四訓》裡有句話: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如果一個人公開行善,會受到大眾的稱讚和誇獎;若一個人暗地裡偷偷做好事而不欲為人所知,這樣的人上天會給他善報的。陰德厚重的人,會有善神護佑加持,任何傷害不可靠近。與其為後輩留有家財萬貫,不如多積攢陰德、惠及子孫。
  • 佛教中佛、菩薩、羅漢有什麼區別?
    一般人的意識中大概認為這三者是佛家修煉眾的地位高低。人世間的修者,即和尚。到了羅漢,就有了金身和法術,就好像少林寺十八銅人一樣,而且各自帶了屬性。比如「降龍羅漢」、「伏虎羅漢」、「睡夢羅漢」等等。也就是說,在佛教的領域中,只有一尊佛。現世來說就是如來佛,即釋迦牟尼佛,喬達摩悉達多。其實「如來」也只是佛的一種稱號,我們可以稱釋迦牟尼為「如來佛」,並不代表「如來佛」就是釋迦牟尼一人。大乘佛教認為人人皆可成佛,在大乘佛教那裡,「佛」只是一種果位,通過修行就可以獲得。
  • 佛教:命好的人,會有這3種面相,看看你有嗎?
    人若心術不正,相貌就會醜陋粗鄙;人若心善慈悲,相貌自然莊嚴美好。雖然人根本的樣子是遺傳父母,但人的相貌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成年之後,人自身的能動性變強之後,人的相貌就會隨心而轉變。「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心有多好,命就有多好;心有多淨,福有多深。心若在極樂,無處不是淨土;心若在顛倒,無處不是地獄。
  • 佛教 地藏王菩薩
    其實目蓮是佛陀(本師釋迦牟尼佛)住世時的印度人,並且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神通第一),讀者可參考佛教內所出版的目蓮傳,就可明白了。第二點要澄清的是,一般佛教徒所供奉的地藏菩薩,有兩種造型,一為現比丘像,另一是頭戴五方佛帽子的地藏王菩薩。而我們常會看見佛教徒所供奉的地藏畫像中,中央是頭戴五方佛帽的地薩王菩薩,隨侍在旁的,一為老者,另一邊為年輕比丘。
  • 佛教:陰德深的人,會有這3種相貌,你有嗎?
    俗話說:有心無相,相遂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相由心生」,一個人的相貌並不是從出生就永久不變的,它是會隨著一個人自身的心念善惡而改變的,積德行善能使相貌變得美麗端莊。如果一個人原來面露兇相,但後來棄惡從善,變得越來越良善,這樣的人相貌就會慢慢轉變成慈悲相。
  • 佛教:命好之人,臉上會有這3種福相,看看你有嗎?
    心中有什麼,往往臉上就會呈現出什麼,這個瞞不了人。一個人的命運如何,其實也都寫在了臉上。佛說「一切唯心造」,心能轉萬境,一個人的相貌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人內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越是慈悲的人,相貌必然柔和,令人容易親近;戾氣越重的人,相貌必然粗鄙,令人心生厭惡。一個人最根本的相貌是靠自己修持來的,修什麼?修心。
  • 佛教:觀世音菩薩,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
    觀世音菩薩在佛教是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之菩薩。觀世音菩薩單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眾生的聲音」的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楊柳淨瓶,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世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他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
  • 菩薩化現是迷信?還是真實體驗?兩種人常常有此感應
    每當佛教節日來臨、或者在朝聖、禮佛、誦經、持咒、念佛等內心清淨的時候,許多佛友都有感應佛菩薩的現象,這本是佛教徒常見的一種宗教體驗,但是有的人則一次都沒有感應過。尤其是對於無任何信仰追求,只把佛教當做業餘愛好、學術研究、裝點門面的人來說,認為佛菩薩的化現就是迷信、幻覺、編造......
  • 佛教:大隨求菩薩,隨眾生所求而給如願;般若菩薩以智慧渡到彼岸
    佛教的歷史文化如今已經得到全世界推崇,然而很多人在求神拜佛的同時,只知寺廟中的神像,而不知眾位佛菩薩代表的意義,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大隨求菩薩,隨眾生所求而給如願;般若菩薩以智慧渡到彼岸:大隨求菩薩大隨求菩薩的形象為:身呈深黃色,有八臂,作貢高無畏狀。
  • 佛教「五蓋」及除蓋障菩薩
    除蓋障菩薩是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又名除一切蓋障菩薩、降伏一切障礙菩薩、棄諸陰蓋菩薩等。屬於密教胎藏界壇城除蓋障院之主尊,密號為離惱金剛。除蓋障菩薩之名,據《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記載:「除一切蓋障菩薩者,謂障為眾生種種心垢,能翳如來淨眼,不能開明,若以無分別法,滅諸戲論,如雲霧消除日輪顯照,故曰除蓋障。」蓋,是煩惱的別名,因為像有東西對心識進行覆蓋,所以稱之為蓋。五蓋是佛教關於修行次第上的一個重要概念,指貪慾蓋、嗔恚蓋、昏沉蓋蓋、掉舉惡作蓋、疑心蓋。
  • 觀世音菩薩法力並不是最高,為何卻在漢化佛教中最受歡迎?
    觀世音菩薩,佛教中最著名的菩薩,「觀世音」為梵文的意譯,也有譯作「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的。又因在唐代避諱唐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而略稱「觀音」,故「觀世音菩薩」又常常被人簡稱為「觀音菩薩」。菩薩,在佛教中是僅次於佛一等的,據說釋迦牟尼未成佛時,就曾以菩薩為稱號的。
  • 佛教:有這3種面相的人,往往命好福深,看看有你嗎?
    一個人的起心動念是會呈現在相貌上的,也是內心活動的映射,掩蓋不了。好命還是苦命,觀相即可知。欲修好相貌,先修好己心,心正了,命自然就好。當然,有福報的相貌不是刻意修出來的,不是靠外物,而是內秀。胭脂水粉再厲害,也掩蓋不了一個人的內在氣質。
  • 「觀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為何有兩種叫法?
    手執淨水瓶、雍容華貴的觀音菩薩,是大家最熟悉,也是大家最為喜愛的慈祥菩薩。常見的「標準像」是:容貌端莊,頭戴寶冠,身披天衣,造型優雅。觀音菩薩,有時又叫觀世音菩薩;有時又稱「聖觀音」、「正觀音」,這是怎麼回事呢?觀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二者所指的都是同一佛,只是稱謂不同而已。
  • 最有情的菩薩,男身女樣三十三相,普度眾生過難關
    如果說中國有哪些神祇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無人不知。觀音菩薩毫無爭議地位列前三位。佛教並非中國本土宗教,但傳到中國,已經深入到中國人的骨子裡。在千百年的佛教演變中,觀音菩薩以其獨特的魅力,深受中國人的喜歡與尊敬,成為最具人格魅力的菩薩。
  • 農曆十月二十日,又逢佛教文殊菩薩出家日
    農曆十月二十(2020年12月4日)是佛教中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出家日。這一天,佛教信徒紛紛以香花、燈燭、茶果、珍餚供養文殊菩薩像,並用各種香料浸泡文殊菩薩像,以示對文殊菩薩的尊重和敬仰。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又稱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佛教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 同時與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並稱為「佛教四大菩薩」。文殊菩薩又稱法王子,被視為智慧之象徵,形象一般為仗劍騎獅之像,為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坐騎為獅子。
  • 佛教 入世擔當的孔子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大菩薩也是!
    君子有度,小人無度。李白愛喝酒,據說酒量也很大。所謂「李白鬥酒詩百篇」嘛!不但能喝還能吹。喝得暈暈乎乎,吹得天花亂墜,名曰詩仙,實為酒鬼。所以能喝,有才,但當不起「聖賢」的威名。所以都是識兩字的人,有的人就是聖賢,而有的人就非聖賢了,或流於狂放,或泯於普通。非關造化弄人,實在是和自身的修養有關吶!
  • 普陀山佛教協會傳授在家菩薩戒法會圓滿
    普陀山佛教協會舉行傳授在家菩薩戒法會(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寂戒法師)傳戒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寂戒法師)2018年12月10日,農曆十一月初四,普陀山佛教協會舉行傳授在家菩薩戒法會,禮請道慈律師為菩薩戒法師,六十六名善信圓受在家菩薩戒。
  • 佛教:遇到大事,如何在家求觀音菩薩,如何還願、回向?
    佛教:遇到重大事情,在家如何求觀音菩薩,如何還願、回向?| 文:金剛智慧海佛教:遇到重大事情,在家如何求觀音菩薩,如何還願、回向?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百求百靈,無願不滿,但是很多人不懂得在家裡祈求供養的方法。
  • 佛說:「相由心生」,有福之人常有這3種相貌,看看你有嗎?
    所以,佛門裡認為有一種可以改變命運的法門就是轉念、修心。真正美好的容顏是不需要用外在的東西去裝飾和雕琢的,它必是由內而外顯現的。我們都知道一個詞叫「相由心生」,就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樣子都會通過他的相貌呈現出來,甚至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一個人的相貌來預知他的人生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