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不說「重慶辣子雞」的傳說,因為辣子雞的故事網上眾說紛紜,說什麼樣的都有,胖哥不去研究哪種傳說是真的,也沒有資格去評說。今天我們也不說雞肉對人體的好處,因為在別的菜裡,胖哥已經對雞肉的好處和功效寫得非常詳細了,有需要的童鞋可以去看胖哥寫的其他有關雞肉的文章,裡面有詳細的介紹。
今天咱們說說川菜的烹飪方法,(也就是川菜的製作手法。)這個非常重要哦,對大家今後學做菜非常有用的,如果能舉一反三,不敢說成為一代名廚,但幫你留住她(他)的胃還是綽綽有餘的。川菜的烹飪方法有多達幾十種,最常見的有:炒、熘、炸、爆、蒸、燒、煮、煸、燉、煎、熗、燴、醃、滷、燻、拌等等。其中炒、爆、煎、燒最有特色,和其他菜系的做法不太一樣。
我們先說說炒,炒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烹調方法。因為其簡單而又快捷,炒出的成品無論從顏色、香氣還是味道都非常完美,非常符合國人做菜的習慣,所以炒的手法在整個中國烹飪史上也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炒的特點是時間短、火候急、出汁少、口感鮮嫩。具體手法是:炒菜不需要過油,不需要換鍋,芡汁現炒現加、急火快炒、一鍋成菜。(炒的菜品非常多,這裡胖哥就不舉例子了。)
然後我們說說爆,爆是一種類似於炒的手法,是一種典型的急火短時間加熱,迅速成菜的烹飪方法。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勾芡,要求芡汁要包住主料,從而使主料更加油亮。爆的手法更適合加工脆性比較大,容易成熟的材料。(最典型的就是老爆三,不過老爆三好像不是川菜。我還真不知道老爆三是什麼地方的菜,北京或是天津?知道的可以告訴我一下。)
再次我們說說煎,煎是以溫火將鍋炒熱,倒入能夠鋪滿鍋底的油量,再加入適合加工或是扁平形狀的食材,用溫火煎好一面,再煎好另一面,撒上調味料,反覆煎熟而成。
最後我們來說說燒,燒的手法又分為幹燒和家燒兩種。幹燒就是用溫火慢燒,使湯汁中的濃厚味道滲透到加工的原料中,自然出汁,味道醇厚濃鬱。家燒是用中火熱油,加湯燒沸,放調料,再用小火慢燒至熟透入味,然後勾芡出鍋而成。
今天的硬貨已經不少了,該做菜了,我們今天這道四川名菜就應該是炸和炒的手法。
重慶辣子雞
原料:雞腿肉300克、幹辣椒200克、花椒5克、白芝麻5克、蔥段、薑片各少許;
調料:鹽3克、雞精4克、料酒4ml、生抽5ml、植物油適量;
製作方法:
1、將洗淨的雞腿肉加入適量鹽、雞精,淋入料酒、生抽、攪拌均勻,(我建議還是抓勻,感覺更入味。)醃製20分鐘;
2、將醃好的雞腿肉切成小塊;
3、鍋中倒油,油溫燒至六成熱,將雞腿肉放入,攪拌至散開;
4、將雞肉塊炸至變色,撈出控油;
5、轉大火將油溫提高到八成熱,再將雞腿肉倒入熱油復炸,炸至雞腿肉變酥脆,撈出控油,裝盤備用;
6、鍋內留底油,燒熱,加入花椒、蔥段、薑片、幹辣椒、白芝麻炒香;
7、將雞腿肉倒回鍋中,快速翻炒片刻,加入少量鹽、雞精,翻炒均勻,出鍋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