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知識必學:橘核

2021-03-04 中國藥店

橘核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種子。主產於福建、浙江、江西。加工為收集種子,洗淨,乾燥。炮製鹽橘核為藥材洗淨乾燥後置鍋內加熱,炒至微顯火色,隨即噴淋鹽水,炒至微幹,取出放涼。鹽炒後能引藥下行,加強治療疝氣疼痛和睪丸腫痛的作用

本品味苦,性平,歸肝、腎經,功於理氣,散結,止痛。主用於疝氣疼痛,睪丸腫痛,乳癰乳癖。橘核入足厥陰與青皮同功,故治腰痛潰疝在下之病,不獨取象於核。治諸疝痛及內潰卵腫偏墜,或硬如石,或腫至潰,有橘核丸用之有效。

婦人瘕疝,小腹攻疼,腰胯重滯,氣逆淋帶等疾,以一兩,白水煎服立定,蓋取苦溫入肝而疏逆氣之功也。《本草圖經》記有凡橘核皆治腰及膀胱腎氣,炒去皮,研末酒送服可止腰痛和腎痛

清朝張璐在《本草逢原》中如下評價橘核:惟實證為宜,虛者禁用。以其味苦,大傷胃中衝和之氣也可資參考。

頹疝系因中下虛寒,致使肝木鬱陷,下衝少腹,結於陰囊所致,多見老年人,因腹壁鬆弛導致小腸墜入陰囊所致的一種疝氣。中醫則認為頹疝是由於感受寒溼,肝經氣滯導致。橘核辛溫行肝氣,暖腎寒,所以能夠治療頹疝。此方後來被清朝醫家汪昂編入《湯頭歌訣》而廣為流傳。

自濟生方橘核丸之後,橘核幾乎成了治療疝氣的專用藥。濟生橘核丸為處方藥,主要適應症及功能主治為行氣軟堅,散寒止痛;用於疝氣偏墜,睪丸脹痛。疝病由於寒溼,或在氣,或在血,證雖見乎腎,病實本乎肝。橘核、木香,能入厥陰氣分而行氣;桃仁、延胡,能入血分而活血;川楝、木通,能導小腸、膀胱之熱,由小便下行,所以祛溼;官桂能平肝暖腎,補命門之為,所以祛寒;厚樸、枳實,並能行結水而破宿血;昆布、藻、帶,鹹注下而軟堅,寒行水以洩熱,同為散腫消堅之劑,此乃治疝專方,理氣、破血、軟堅、行水之法俱備。

民間用於治療疝氣疼痛、睪丸腫痛、乳癰乳癖,亦有驗方:此方名為香橘散,取鹽橘核30克,鹽小茴香30克,青皮30克,醋三稜30克,炒檳榔30克,木香15克,以上藥材為細末。每次服6克,加入鹽1捻,溫水送服。

本品略呈卵形,長0.8-l.2cm,直徑0.4-0.6cm。表面淡黃白色或淡灰白色,光滑,一側有種脊稜線,一端鈍圓,另端漸尖成小柄狀外種皮薄而韌,內種皮菲薄,淡棕色,子葉2,黃綠色,有油性。氣微,味苦。

鹽橘核表面淡黃色,多有裂紋,略有鹹味。

橘核偽品為柚子核,比橘核大,種仁黃白色藥材以粒均勻、飽滿、色黃白者為佳。處方寫橘核、炒橘核、鹽橘核均付鹽橘核。

相關焦點

  • 橘核(橘子籽),專治蛋疼……
    今天給大家橘核,也叫橘子仁,橘米。
  • 中藥知識必學:橘紅
    橘紅最早記載於《本草綱目》,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外層果皮。在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後採摘,然後用刀削下外果皮,曬乾或陰乾,切碎,生用。本品苦、辛,性溫。歸肺、脾二經。主理氣寬中,燥溼化痰,用於咳嗽痰多及食積不化等症而無熱象者。《本草新編》有載橘皮宜於補藥同行,忌於攻劑共用。
  • 每日一藥 | 橘核:理氣,散結,止痛!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種子。橘子仁、橘子核、橘米、橘仁。小喬木,枝葉密茂,刺多,徒長枝的刺長達8釐米。葉色濃綠,質地頗厚,翼葉倒卵形,基部狹尖,長1~3釐米,寬0.6~1.5釐米,或個別品種幾無翼葉。
  • 認識中藥——橘
    俱無酸味而少核,皆為佳品。然多食生痰聚飲,風寒咳嗽及有痰飲者,勿食。味酸者,戀膈滯肺,尤不益人。並可糖醃作脯,名曰橘餅。以其連皮造成,故甘辛而溫,和中開膈,溫肺散寒,治嗽化痰,醒酒消食。橘皮:解魚蟹毒,化痰下氣。治咳逆、嘔噦、噫噎、脹悶、霍亂、疳、瘧、瀉痢、便秘、腳氣諸病,皆效。去白者名橘紅,陳久愈良。福橘皮為勝,或瀹茗時入一片,亦妙。惟化州無橘,俗尚化州橘紅,其色不紅,皆柚皮也。
  • 中藥知識必學:西瓜霜
    ▲西瓜霜按胡嬌於回紇得瓜種,名曰西瓜。公元四世紀時,此瓜由西域傳入中國,故名西瓜。潤喉藥一般都有清熱利咽作用,金嗓子喉片有橘紅、八角和茴香油等偏溫中藥,適合於苔膩色白之症狀,若苔黃厚膩不宜用。複方草珊瑚含片主要成分是腫節風和薄荷,適合外感風熱所致的咽喉腫痛。西瓜霜清咽含片清熱弱,但滋陰生津,如西瓜霜、麥冬、烏梅等。因此特別適合於口咽乾燥之症狀。潤喉片應含在舌根,靠近咽喉含服效果更好。各種潤喉片畢竟是藥不宜亂用。
  • 中藥知識必學:白頭翁
    我對白頭翁的認識也僅限於那個毛茛科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中藥,她的宿存花柱銀絲狀如白頭,故得名。《中藥大辭典》描述:「本品根部密生白色長絨毛,狀如白髮老翁,故名。或雲其花果密被長柔毛,如白髮老翁,亦通。」所以百年以來南北藥行,用這些來當作白頭翁使用有一定的歷史原因的。 白頭翁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乾燥。白頭翁生於山野、荒坡及田野間,主產內蒙古、遼寧、河北,此外,河南、山東、吉林、江蘇、安徽、陝西、山西、黑龍江等地亦產。
  • 中藥知識必學:枸杞子
    有統計表明,從漢朝到清朝的32部代表性醫學著作中,記載枸杞子有延年益壽作用的補腎處方共384方,而單味中藥使用較多的藥物中就有枸杞子,實是千百年來人們實踐經驗之總結。中藥袋:枸杞子直解本品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LyciumbarbarumL.的成熟果實。主產於寧夏,內蒙古、甘肅等地亦產。夏、秋二季果實呈橙紅色時採收。
  • 中藥知識必學:翻白草
    近年來,市場上時有中藥飲片公司生產的翻白草不合格。之前媒體所關注的飲片公司生產和銷售的炙甘草、翻白草問題亦是沸沸揚揚。中藥發展,產品質量這一關必須嚴守。整個中藥產業鏈亟待制定一套標準,按照標準進行生產、採購、流通、倉儲、銷售。喜歡的話就點讚吧!↙
  • 中藥知識必學:白蘞
    在中藥裡,很多帶白字的中藥具有美白肌膚的功效,上面我為大家羅列的部分帶白字的中藥。這一期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白蘞。
  • 中藥知識必學:薄荷
    薄荷,大家都比較熟悉,有的牙膏,有的糖果,或者有的護膚品裡面都加了薄荷油,或者薄荷腦,那氣味呀,應該說大家有親身的感受,但是你知道它在中藥裡的應用嗎?本期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中藥薄荷!薄荷為芳香性草本,並以全草入藥用。薄,言近於;荷,指荷葉。此草葉小形圓,近似幼荷之葉,故名薄荷。「石欄繞水自悽清,幾點荷錢任意生。」
  • 中藥知識必學:荊芥
    六月蓮燦,七月蘭漿,八月詩禪,九月浮槎,時節不一樣,雲兒不一樣,同樣中藥的採收也是這樣。中藥的採收是比較講究時節的,必須依時而動。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砍來當柴燒。春秋挖根夏採草,漿果初熟花含苞。大家知道中藥組方在於兼顧左右,中國人講究和諧,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一種包容的哲學態度。而西方人則講究對抗哲學,陰就是陰陽就是陽,其實世界並非是直的,沒有絕對的熱和冷,沒有絕對的是與非,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尤其中醫大夫必須凡事遵守陰陽之道,互根互用,對立統一,方能生化無窮,何來醫患如此之矛盾! 荊芥:揀淨雜質,用水略泡,撈出切段。
  • 中藥知識必學:金錢白花蛇
    本期我為大家介紹的也是一個外形像銅錢的中藥——金錢白花蛇。 金錢白花蛇是我國陸地常見毒蛇之一,是銀環蛇幼蛇乾燥體。夏季捕捉到銀環蛇的幼蛇後用適量黃酒潤透後曬乾,加工時將頭盤在中央,蛇體圈成盤狀,形如古錢。加之通體有黑白相間的環紋,故稱「金錢白花蛇」。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因為這個蛇比較金貴所以用金錢來定義。
  • 中藥知識必學:夏天無
    我們的中藥名稱有些事按採收季節來命名的,各種植物藥都有特定的採收季節,按時採收即可入藥,過季採收便是雜草。如今餘江縣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夏天無種植區,年產藥材450多噸,當地以夏天無為龍頭,著力實施中藥現代化產業化發展步伐,其「夏天無中藥產品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已經被列入國家發改委中藥現代化產業化重大專項,可帶動全縣藥材種植產業使數萬農民受益。
  • 讓中藥養生成為「啟蒙」知識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注重用中醫知識養生,由於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效果不盡如人意。這也使得許多消費者對於「中醫養生」存在懷疑的態度。 王秀琳說,到她店裡的客人,至少有三成是來「踢館」的。「我一聽他們的問題,就知道他們是不信任的。
  • 中藥知識必學:石決明
    一天有病家前來配方,方中有一味中藥:草決明。店員疏忽誤配了青葙子,病家發覺後,氣勢洶洶來藥店交涉,並故意恫嚇說:「病人服後病情惡化,藥店要承擔一切責任。」藥店配錯藥味,事關人命,如果事情鬧大,藥堂聲譽將大受影響。藥店老闆是個精通醫道的行家,他懂得草決明與青葙子都有平肝明目的功效,即使誤服也決不會使病情惡化,病家藉故發難是企圖向藥店勒索錢財。
  • 中藥知識必學:蠶砂
    龍涎香、白丁香、黑冰片、雞矢白、左盤龍、蠶砂、夜明砂、五靈脂、金汁是什麼中藥?鯨魚屎,麻雀屎,野豬屎,雞糞,鴿子糞,蠶糞,蝙蝠糞,鼯鼠糞,人糞便。是不是看不下去了?有潔癖的你是不是感到一陣難受?中藥處方寫晚蠶砂、蠶砂均應付蠶砂。酒蠶砂為淨蠶砂文火炒至有特殊氣味時,邊炒邊噴酒,炒幹,取出而得。炒後色變深,微香,酒炒能矯味,提升藥力,通經活絡,增強祛風燥溼之作用,處方寫酒蠶砂均應付酒蠶砂。本品常用於風溼痺痛、頭風、頭痛、皮膚瘙癢、腰腿冷痛、腹痛吐瀉等。
  • 中藥知識必學:藁本
    明末清初作家周清源在《西湖二集》中僅僅用了幾十味中藥名,就生動地描寫一位小姐病入膏肓的相思病:這小姐生得面如紅花,眉如青黛,並不用皂角擦洗,天花粉敷面,黑簇簇的雲鬢何首烏 藁本為較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藁本味辛性溫,歸膀胱經,可祛風勝溼散寒止痛。主風寒頭痛;巔頂疼痛;風溼痺痛;疥癬;寒溼洩瀉等。 藁本味辛溫無毒,入膀胱經。感天之陽氣,兼得地之辛味而生,故味辛氣溫。辛能達表溫可行經。止頭痛巔頂上,散寒邪巨陽經,兼通督脈,為發散風寒祛除寒溼之藥。其氣力雄壯,寒氣鬱於本經頭痛必用之藥,顛頂痛非此不能除。
  • 【每周一味】荔枝核
    但今天的主角不是荔枝, 而是被「拋棄」的荔枝核。 中藥·荔枝核 《本草衍義》 來源
  • 中藥知識必學:合歡
    湖北十堰地處鄂西北山區,秦巴山腹地,秦嶺、大別山、武當山環抱,有華中藥庫神農架,盛產中藥材。十堰為全國最大的合歡皮產區,年產量大品質優。
  • 中藥知識必學:海藻
    而羊棲菜也是中藥海藻的來源之一。本品為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棲菜的乾燥藻體。前者習稱大葉海藻,後者習稱小葉海藻。夏、秋二季採撈,除去雜質,洗淨,曬乾。炮製為除去雜質,洗淨,稍涼,切段,曬乾。海藻性味苦、鹹寒,歸肝、胃、腎經。功於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主用於癭瘤,瘰癧、睪丸腫痛,痰飲水腫。為軟堅散結之要藥,且消痰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