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網際網路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驅動力

2020-12-21 中國電力網

能源網際網路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驅動力

發布時間: 2020-07-07 12:23:11   來源:能源研究俱樂部  作者:

  我國提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信息基礎設施為基礎,帶有鮮明的融合和創新特徵。本文先概述信息基礎設施發展過程和現狀,提出信息和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理念,認為能源網際網路是融合基礎設施的典型代表,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驅動力。

  一、基礎設施與信息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一詞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被用作公路、電網、電話、橋梁以及鐵路等類似公共設施的總稱,為工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支撐作用。

  傳統基礎設施的概念更偏向能源、交通類似的物理系統,新型基礎設施的提出反映出數字和知識經濟時代的新要求,具有鮮明的信息物理融合特徵,即在信息基礎設施的基礎上,發展智慧能源基礎設施、智慧交通基礎設施等融合基礎設施,並鼓勵和提倡創新。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陸續資助先進計算技術的研究,包括在特定領域推動相關的應用,建設了數十個面向特定領域的信息、計算和數據的網絡環境。隨著美國這方面的需求急劇增加,美國2003年提出了信息基礎設施(Cyber infrastructure,簡稱CI)的理念,對照現實世界中基礎設施的重要性,CI是從基礎設施的角度,重新審視數字空間資源的結果。在數字空間中,有計算、數據、網絡、軟體、傳感等資源,CI淡化物理資源的概念,通過構建邏輯資源層,實現資源的透明訪問,而不必關心資源具體的物理地址,是基礎設施視角的體現。

  信息技術的發展事實上直到近十年才具有基礎設施實現的可能,比如雲計算提供計算和存儲等資源的公用性,而數據中心是其基礎設施層面的載體;5G未來會提供無所不在的人和物聯網的接入服務,而鐵塔基站等構成相應的基礎設施,同時數據中心和鐵塔基站的建設又離不開能源電力基礎設施的支撐。

  我國數據中心發展迅猛,近年來在數量和規模方面都形成20%以上的年增長。數據中心應用僅次於美國,位於世界第二。數據中心作為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經歷了自計算機發明出來後的多個發展階段,我國能夠在幾十年後趕超世界先進,取得目前的成就實屬不易。我國數據中心的發展也存在問題,比如能效方面,直接影響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總體上我國數據中心能效水平還有差距,也是未來制約數據中心發展的主要問題。隨著數據中心規模越來越大,對能耗的需求也令很多城市(負荷中心)望而生畏,極大地限制了數據中心的發展。

  數據中心經歷了規模化發展的階段後,目前呈現出新的趨勢,例如分布式微型數據中心的發展,在距離應用和用戶比較近的地方,發展邊緣數據中心,以提升對實時性要求比較高的應用的支撐;另外就是提升數據中心本身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例如Google的一項實驗表明通過運用新一代人工智慧方法對數據中心各項運行參數進行調節,可以提升能效15%。

  反過來5G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落地也深刻影響數據中心的發展。比如5G為未來大規模物聯網和傳感器的接入提供了無所不在的通信基礎設施,應用採集的數據量會大幅度上升,這樣就需要數據中心的支持,同時因為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比如圖像處理、虛擬實境等應用場景由於實時性要求高,對基礎設施的要求前移,因而傳統大規模集中式的雲數據中心不一定能夠滿足新型應用的需要,因此會出現靈活和無所不在的邊緣數據中心的發展。

  信息基礎設施與傳統基礎設施的發展不能割裂開來,應該互相補充,因此融合基礎設施的發展至關重要。清華大學率先提出信息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理念,主要體現為發展能源網際網路。

  二、能源網際網路——信息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

  2014年我國明確提出了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的長期戰略。同時,國際上提出第三次工業革命是能源與信息技術碰撞的結果,以能源網際網路為主要標誌。2016年2月29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制定的《關於推進「網際網路+」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由此能源網際網路發展迅速走上快車道,成為我國踐行能源革命和「網際網路+」戰略的有力抓手。

  能源網際網路是以網際網路理念構建的新型信息—能源融合「廣域網」,它以大電網為「主幹網」,以微網、分布式能源、智能小區等為「區域網」,以開放對等的信息—能源一體化架構真正實現能源的雙向按需傳輸和動態平衡使用,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適應新能源的接入。能源網際網路借鑑網際網路理念的開放、對等、互聯、分享,希望實現能量的交換像網際網路信息交換一樣方便快捷,最終為用戶提供更多價值服務。能源行業的體量加上網際網路模式的創新,能源網際網路一經誕生就引起了廣泛關注。

  基於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先進信息通信技術的支撐,能源網際網路對數據的採集、傳輸、處理、決策、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區域能源網際網路涉及地域範圍小,實時監控要求高,更加適用基於大數據的新型傳感與量測、深度數據挖掘,在線決策處理等。另一方面,信息基礎設施如數據中心和5G基站等的運行本身也需要能源網際網路的支撐。兩方面形成了有機互補的信息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趨勢。

  借鑑信息基礎設施中的網絡路由器原理,能量路由器對能量進行存儲轉發,是能源網際網路運行與控制的具體實施裝置,在實際應用中執行能量管理系統的調控指令。從電力電子技術的角度,能量路由器代表通用化、標準化、集成化的系統解決方案,具有硬體通用化、軟體定製化和即插即用等技術特徵;從信息物理融合技術的角度,能量路由器既是能量管理控制又是能量計量的終端,同時可以跟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有機結合,是信息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的核心裝備,實現能源網際網路能量層面的「局域消納在先、廣域互聯在後」。

  能源網際網路能量管理平臺,是構建於基礎設施之上的信息管理系統,具有多元主體接入、全景數據展現、能量信息透明、智能分析應用、價值閉環驅動等特徵。能量管理平臺不僅僅是用能終端用戶的入口,還是供能方、網方、運營方、服務方、中間方等多方主體的入口。因此能量管理平臺最終構建的是能源網際網路生態圈,以此為載體實現能源網際網路的用戶服務和價值創造。

  能源網際網路實現信息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是融合基礎設施的典型代表。能源基礎設施支撐下的信息化、數位化和智能化,才能進一步支撐智慧交通基礎設施等其他垂直領域融合基礎設施的發展,因此能源網際網路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驅動力。

  三、融合基礎設施典型場景

  本節舉例說明信息、能源和交通基礎設施融合發展的典型落地應用場景,有助於對未來新型基礎設施的新模式有個直觀和感性的認識。

  多站合一。通過發展能源網際網路,將數據中心、能源站、變電站、儲能站等基礎設施實現多站合一,進而提高多種基礎設施融合的整體效率。多站合一的優勢包括:實現資源優化互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成化設計節省空間、增加運營面積、提高收益率;減少供電備用、減少靜默成本;智慧化設計提高運維效率;集中維護成本降低等。

  基站微電網。5G時代通信基站用電量成倍增長,同時現有鐵塔基站還有供電可靠性受天氣等條件變化的影響較大,電源及電池巡檢和應急成本很高等問題。發展基站交直流混合微電網,可以接入光伏和儲能等分布式電源,面向峰谷差利用,控制充放電特性,實現合同能源管理。

  光儲充。面向電動汽車充電應用,基於能量路由器實現光儲充集成化系統,可以通用化實現光伏逆變器、儲能PCS、電動汽車充電功率模塊、併網變流器等,上層實現能量調度管理、電能質量治理以及電量交易等高級應用。

  城市軌道交通。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面臨可持續發展難題,基於能量路由的理念,可以將電網供電、列車牽引供電、再生制動能量回饋、儲能充放電、新能源發電、廠站冷熱電三聯供等集成實現,搭載電網調峰控制、電能質量調節等高級應用,達到提高全系統效能、降低生命周期成本的目標。

  四、未來發展建議

  我國提出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智慧能源基礎設施、智慧交通基礎設施等內容,信息基礎設施納入基建範疇,會在更廣泛的層面上動員政府、資本等各方面的投入,勢必會形成新一輪的投資熱點和建設熱潮,進而成為下一輪新經濟發展的引擎。

  信息、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具有廣泛密切的聯繫,而不是相互割裂,因此需要相互影響,加強頂層設計。一方面政策上應鼓勵基礎設施的融合發展,另外也應該以應用效果為導向,而不是一味追求投資和建設規模,比如鼓勵分布式、微型和邊緣數據中心等新形式和商業模式的發展。另外應最大程度提高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維的技術水平,鼓勵模塊化、智能化和軟體定義等新技術的應用發展,在基礎設施大發展的同時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的產業隊伍。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要強調創新驅動,具體實施層面關鍵是要從更廣泛的基礎設施的視角去審視,在布局方面應該順應信息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的大趨勢。結合能源網際網路的發展,盡最大程度與能源基礎設施相結合,解決數據中心能效等方面的瓶頸問題;在市場需求方面,既要看到當下典型的應用需求,又要有基礎設施的長遠眼光,著力於未來公用事業場景的要求;在技術層面上應該打破條條框框鼓勵創新,不應該受制於現行的技術標準,而應該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發展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

  電網是傳統基礎設施的典型代表,切入新基建應該走融合基礎設施的道路,與信息基礎設施的融合是主要方向,能源網際網路是主要載體。但關鍵是觀念和視角的轉變,更多從基礎設施的角度去深刻理解電網企業的業務和場景。

  因此電網企業的價值應該從更好地服務用戶角度出發去體現,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儲能發展、電動汽車充電等都是具體的形式,甚至可以跨出能源電力領域,與信息和交通基礎設施融合發展,激發平臺效應。因此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到的是更廣泛和更融合的智慧能源基礎設施,應該更多地跳出電網本身看電網,從能源互聯的角度、從信息能源交通融合的角度去發揮電網作為核心與其他相關基礎設施融合併為終端用戶「賦能」的作用。

中國電力網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德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德陽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
    完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安全保障機制,嚴格落實《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等相關規章機制,加強安全防護設施建設,確保網絡、平臺、應用、數據、人員等全方面安全可控。,新型基礎設施成為德陽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城市高效治理的重要支撐。
  • 面向「十四五」謀篇布局統籌推進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經濟社會發展對新型基礎設施的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發展作出部署,強調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18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 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納入新型基礎設施範疇。
  • 貴州「十四五」規劃:加快推進現代化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
    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及配套電網改造,推動城區、高速公路服務區和具備建設條件的加油站充換電設施全覆蓋。構建「貴州能源雲」智慧管理系統,申建國家新型綜合能源戰略基地和國家數字能源基地。畢水興要立足資源優勢,重點發展基礎能源、清潔高效電力和基礎材料產業,加快建設全國重要能礦資源走廊。「三州」等民族地區要立足生態優勢,重點發展民族醫藥和生態特色食品產業,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工業基地。加快貴陽市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集群、銅仁市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和六盤水市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
  • 交通、水利、能源、信息,麗江基礎設施建設大踏步前進!
    「十三五」時期,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投運或開工建設。隨著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麗江以更加開放、更有活力的姿態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臘姑河、頭臺河、金足等水庫相繼建成,龍開口電站水資源綜合利用一期工程灌渠全程通水,滇中引水工程建設全面加速,寧利、紮實德等水庫開工建設。
  • 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溫州之變」!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兩新一重」的一項重要內容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我市共有102個項目列入省新基建項目清單計劃總投資1836.2億元其中實施類項目43個年度計劃投資今年,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戰略目標溫州電力局正積極探索能源網際網路的溫州模式構建具有清潔低碳、安全可靠、泛在互聯高效互動、智能開放等特徵的智慧能源系統利用電力大數據推出「企業復工電力指數」等大數據產品
  • 貴州省十四五規劃:要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畢水興要立足資源優勢,重點發展基礎能源、清潔高效電力和基礎材料產業,加快建設全國重要能礦資源走廊。「三州」等民族地區要立足生態優勢,重點發展民族醫藥和生態特色食品產業,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工業基地。加快貴陽市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集群、銅仁市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和六盤水市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
  • 深刻認識新型基礎設施的特徵(思想縱橫)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在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供給的同時,也對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出新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建設。」我們要深刻認識新型基礎設施的特徵,科學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 王夏暉:基礎設施建設如何實現「綠色化」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總工程師王夏暉認為,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現「綠色化」,將成為未來我國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方向。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要求現代基礎設施要達到「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要求。
  • 應對能源高質量發展需求,浙江率先建設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當下,以電為中心、以新能源大規模開發應用和電動汽車等新型用電設施廣泛發展為標誌的新一輪能源革命蓬勃興起,我們同樣迫切需要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國家電網公司將國網浙江電力作為「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的示範窗口」,在浙江率先建設國際領先的區域能源網際網路,全面支撐「重要窗口」建設。
  • 「新基建」背景下我國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及對策
    美國總統柯林頓在1993年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計劃,又被稱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計劃;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的高速鐵路系統,都是在信息化領域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國關於「新基建」的概念早在2018年就被提出,當時將5G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以及城際軌道交通、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統稱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 國家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落戶中衛
    近日,在寧夏中衛市召開的「2020雲天大會」上,國家(中衛)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正式揭牌。中衛市成為繼杭州後,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同意開展國家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試點的第二個城市。  據了解,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是匯集各類網際網路企業互聯互通的基礎平臺,具備「一點接入、多點連通」優勢,可稱為網際網路時代信息高速公路交通樞紐,它可以實現多類網際網路主體的全方位接入,進一步實現更便捷的數據、信息、資源互通,降低應用企業多點部署難度,是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發展的助推器。
  • 陝西「十四五」規劃:加強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電力外送規模
    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體驗經濟等,促進新型業態健康發展。加快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推廣智能製造、個性化定製、協同製造、服務型製造等「網際網路+」新模式。(十四)推動能源化工產業清潔化高端化發展。實施煤化工延鏈強鏈行動,拓展煤油氣鹽多元綜合循環利用途徑,加快發展精細化工材料和終端應用產品,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 國家(中衛)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在寧夏中衛掛牌
    12月16日,國家(中衛)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在寧夏中衛掛牌。 於晶 攝中新網中衛12月16日電 (於晶)12月16日,國家(中衛)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在寧夏中衛掛牌。這標誌著又一國家級網際網路關鍵基礎設施誕生,進一步夯實了我國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網絡基礎。寧夏中衛成為繼杭州之後國家網際網路體系中的第二個「直轄市」,這將為中衛打造「一帶一路」上的西部地區信息樞紐中心奠定基礎,進而使寧夏成為網上「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對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有效、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 起底「BATH」網際網路巨頭新基建版圖
    來源| 財經十一人(id:caijingEleven)文 | 謝麗容編輯 | 馬克總部位於北京西長安街的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是中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代名詞。根據國家發改委對新基建的解讀,新型基礎設施可大致分為三個方面內容。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 臨港新片區發布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0-2025)
    金融投資報訊(記者 張璐璇)4月20日下午,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上海市通管局對外發布《臨港新片區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0-2025)》,同時,新成立的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臨港新片區辦事處正式揭牌。
  • 騰衝中國基礎能源試運營|福建中國基礎能源承接LNG流動配送
    這標誌著中國基礎能源在騰衝境內的基礎建設工作暫時告一段落,進入業務發展的新階段。據了解,2015年9月,中國基礎能源成功取得騰衝縣經濟開發區管道燃氣30年特許經營權,並開始進入項目建設階段。2015年底,根據國家、雲南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保山猴橋邊境經濟合作區與騰衝經濟開發區合併,成立保山市騰衝邊合區中和產城融合新區。
  • 工業網際網路如何補信息安全短板
    近年來,以5G、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成為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同時也帶來了諸多信息安全風險挑戰。在11月30日舉辦的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高峰論壇上,綠盟科技相關負責人詮釋了新基建中網絡安全產業的重要作用和價值,特別是在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方面補短板的路徑與成果。
  • 回眸「十三五」「五網」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
    "十三五"期間,雲南的綜合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物流等"五網"基礎設施發生根本性變化,為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回眸「十三五」 「五網」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過去的五年,雲南在綜合交通網方面實現了"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主骨架網絡基本形成,"八出省五出境"鐵路網不斷延伸,"兩網絡一樞紐"航空網加快推進,"兩齣省三出境"水路網持續拓展。
  • 「網際網路+」加速融入能源業 能源網際網路爆發可期(附股)
    能源網際網路的產生並不是單向降低電能成本,而是有升有降,更加充分地體現電能的商品屬性;  能源信息天生具備大數據分析和價值挖掘的潛力,能源網際網路是為解決「能源痛點」而生:  在新型電能來源和波動電力需求之間創造和諧,推動電能清潔替代:風電、光伏等可持續的新興清潔電能產生技術的革新和快速發展,但其發電過程中的信息複雜,需要通過能源網際網路進行信息和電能的傳輸、處理和反饋實現可靠
  • 2020年全國兩會能源輿情報告
    四是抓住「兩新一重」機遇,培育能源發展新動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0年投資的重點是「兩新一重」,即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項目。明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數據中心,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五是深化行業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