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老布鞋,它比耐克更珍貴!

2021-01-14 杭後新聞

一雙老布鞋

我腳上穿的鞋子,是一雙黑顏色條絨布鞋,這雙布鞋是多年前母親做的。

鞋子以白棉布為底,用拈的細細的麻繩一針挨一針納成的,有一指厚,顯得十分結實。鞋幫是黑色條絨貼面,質地柔軟。鞋口用青布沿邊,鞋眼處縫了鬆緊帶。

這雙鞋大小、肥瘦都很合腳。穿之前,母親用楦頭楦過,一穿上就不夾腳。剛穿了幾天,我怕磨破了鞋底,特意找了個手藝好的修鞋匠,給鞋釘了橡膠掌。

一年中,每當天氣轉暖的時候,我也不買涼鞋,就穿這雙條絨布鞋。不管是在單位、去下鄉,或是平素常,這雙條絨鞋幾乎不離我的腳。穿上它感覺挺舒坦的,透氣性很好,即便在三伏天,穿上它走一天的路,鞋眼裡十分乾爽,脫去鞋子,腳上沒有任何氣味。

有好幾次,熟人見了都說:"把你的這鞋換了去,土得很,別再穿了。"我笑著說:"這鞋是老人做的,別看它不洋氣,穿上可真是舒服,鞋店裡買的鞋還真沒它好。"

如今,這雙布鞋我已穿了三年多了,其間洗了兩水,鞋面仍無破損,鞋底略有磨損,但並不礙事。

看來這雙布鞋,我還能穿好幾年。不過還是要存著穿,因為母親已是八十七歲的人了,風燭殘年,她老人家再也無力給我做鞋了。母親做的布鞋,這輩子恐怕只能穿這一雙了。

心中的甘甘草

從前在家鄉的學校就讀時,我的書學費是用甘甘草換得的。

在過去那些年月,家裡窮得叮噹響,能夠變騰錢的東西實在是少得可憐。那時,荒山上、地埂邊生長的甘甘草助我完成了學業。這個植根於家鄉的野藥,從此也就長在我的心田了。

我對甘甘草的了解其實不多,我只知道它是藥材,中藥湯藥裡常用到的。藥片片裡有一味叫甘草片的,十分便宜,一毛錢可以取到一小把。小時候感冒咳嗽時,家裡人從村裡的赤腳醫生那裡取來,我們喝上幾片後病就奇蹟般的好了。有時家裡人也拿一小截甘甘草自己加工一下,辦法是在灶火裡燒一燒,用刀刮去表層焦黑的部分,用嘴嚼嚼,再喝點水衝衝就是喝藥了。夏秋之際,拿把钁頭或鐵鍁,帶根繩子,獨自走出家門去尋寶。

挖甘甘草是要有經驗的,長在荒山坡地的甘甘草,樹上結滿莢的,根就粗。嫩苗子下面的甘甘草比小拇指還要細,那樣的甘甘草賣不上好價錢。但如果運氣好,一天中也許還會挖到像娃娃胳膊一般粗的甘甘草。挖得的甘甘草拿回家,按照粗細、長短分等,晚上,母親下地回來後,幫我捆綁好,掛在屋簷下,慢慢陰乾,就可以變賣了。上好的甘甘草在村裡的代銷店,一斤能賣到一塊多,次的幾毛錢,也有幾分錢一斤的。

一年一度的暑假,我能挖到不少甘甘草,可以賣到十多塊錢。現在看來,這點錢不算多,連一本稍厚點的小說都買不來。但在那時,它可是我的書本,我的筆墨紙硯。有了它,我才有機會念書認字,才得以完成我的小學到初中的學業;有了它,我的心田因此沒有荒蕪,長出馬齒莧、狗尾巴和蒿草。

甘甘草,這黃土旱塬上的普通野藥,讓我實在不能忘懷。

來源:隴上芳草地、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不慎侵權,請聯繫小編立刻刪除

相關焦點

  • 【視頻】河北永清:粗針麻線千層底 納就一雙老布鞋
    【視頻】河北永清:粗針麻線千層底 納就一雙老布鞋 2020-09-05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眾籌丨一雙老布鞋,中國人堂堂正正穿了3000年!
    幾千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就是穿著老布鞋,堂堂正正、踏踏實實闖天下的。老布鞋柔軟舒適、透氣吸溼,穿起來舒服,但做起來難,所以曾經沒落過一段時間。但是時尚的風水輪流轉,如今的老布鞋,早已不是很多人印象中的「老頭鞋」了,已逐漸變得更為年輕、時尚,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很多商業大佬(比如馬雲)、明星,私下都喜歡穿一雙老布鞋——因為穿著舒服,讓人放鬆。
  • 烙入我靈魂中的老布鞋
    但令我永世難忘的烙在靈魂深處的還是媽媽做的千層底的老布鞋。自我記憶起,對媽媽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之一,就是她納鞋底熟練的動作和深夜裡伴我睡夢的麻線在鞋底中抽動發出的摩擦聲。每當稍有閒暇而又天氣睛朗的清晨,媽媽便坐在院子中央一張大大的竹篾席上,把破舊衣服的布片用打熬得黏稠的漿糊一層一層的疊著粘成厚薄適中的一大張,然後在正午強烈陽光的炙烤下變得堅硬結實。
  • 走的再遠,舒服不過老布鞋.
    用一雙手工老布鞋,守護著心頭的那份牽掛。 老布鞋,也叫「千層底」。泛指手工納制的布鞋。它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詩經》中就有記載:「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摻摻女手,可以縫裳。」 二三十年前的流行歌曲《中國娃》裡還唱道:「最愛穿的鞋,是媽媽納的千層底,站得穩走得正,踏踏實實闖天下。」
  • 手工做的非遺老布鞋,每一步都養腳
    走在街上抬頭望,你或許找不到一絲千年前的氣象和痕跡,可低下頭看,偶爾身邊走過的人,他的腳上不正是延續下來的古老智慧——老布鞋。只不過,它雖未消失,卻也被所謂的時尚衝擊到了視線的邊緣。3000年來,為什麼老布鞋從未改變?因為中醫講究,百病始於腳,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
  • 老布鞋「走」出致富新路子
    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今年62歲的賴淑芳已經做了40年的「唐昌布鞋」。打布殼、打堂底、捶底……要經過32道工序後,一雙唐昌布鞋才會最終成形。目前,在唐昌鎮,只有賴淑芳一家還在堅持做手工布鞋。
  • 【三秦文學】馮蕾:【老布鞋】(散文)
    從我記事起,接觸的最多的就是這種手工布鞋,它有兩種款式,男式的是鞋面包住整個腳背,兩側有「鬆緊」一腳蹬;女式的是方口的,腳背上有一根帶子綁起來。二十年前的農村,物質匱乏,在我的記憶裡,絕大多數人都穿的這種老布鞋。翻鞋樣、糊背子、做邊子、納底子,家裡女眷耗費兩三天功夫,再拿到村上的鞋匠那裡上釘,一雙鞋就算是完成了,成本不足十元。
  • 逆襲的「破布鞋」,馬雲不愛巴黎世家偏愛它,屬於中國人的驕傲
    平時出街,也經常就是一雙老北京布鞋。就在國內推出了京味 Gucci 布鞋,一雙定價 530,據說賣了 20 萬雙。你看,這時候怎麼就沒人說老布鞋 Low 了?皇帝御鞋起家比 LV、巴黎世家更尊貴很多人不知道,今天誰都能穿的老布鞋,在一百多年前,還是皇帝御用。
  • 甘肅瓜州傳統老布鞋「重回視野」:一針一線「繡」傳承
    藺佳 攝中新網蘭州7月28日電 (鄧曉旭 藺佳)從甘肅甘南「西漂」至酒泉市瓜州縣的丁永華夫婦,憑藉祖傳手藝,在戈壁上開起了「老丁鞋店」,因其純手工精細製作,受到當地民眾追捧。因現代工廠生產出的各類時尚潮流的鞋子,而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一雙老布鞋」,他們計劃將其重新帶回大街小巷,並通過開設網店等途徑,帶動鄉鄰致富。
  • 這雙30年老匠人,20個日夜,130餘道非遺工序打造的老布鞋,穿上健康又養腳,保暖又輕盈,別提多舒服!
    老布鞋的歷史可以說和整個華夏文明一樣久遠,3000年來不管服裝怎麼變,它卻從未改變,它被現代人視為「活」化石,更是歷史的見證者。要知道一雙純手工打造的老布鞋工序是有多麻煩能數得過來的就有130道剪裁底樣、填底、糊底、納底切底邊、剪裁鞋梆、鞝鞋、楦鞋、子修抹邊、
  • 逆襲的「破布鞋」,馬雲不愛巴黎世家偏愛它,屬於咱中國人的驕傲
    比如一雙鞋子,我們認阿迪、認耐克,也認奢侈如巴黎世家。卻不認,中國人穿了 3000 多年的「破布鞋」,老祖宗就是穿著布鞋,在神州土地上一步步闖天下的。巴黎世家的「老爹鞋」,是時尚,是奢侈品。而我們的「老布鞋」,就只能是「老頭樂」。
  • 菏澤巨野:老布鞋「納」出致富新路,網銷過百萬
    「疫情期間,網店生意越來越好了,春節過後這段時間,老布鞋的銷售數量也在持續上升。」4月12日,巨野縣柳林鎮的崔莊村老布鞋「達人」,「90」後崔化雷對自己的老布鞋事業發展信心滿滿。有一次他很想穿母親親手做的老布鞋,於是打了電話。沒幾天,崔化雷便收到了母親寄來的老布鞋。看到鞋子,崔化雷悲感交加,兒時的記憶開始浮現在眼前。崔化雷稱,小時候經常穿媽媽納的「千層底」,那時候從沒有仔細打量過它們,覺得只是一雙普通的布鞋。現在看來它更像是一件藝術品,是凝聚著傳統工藝和母親辛勤勞動的結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養生。
  • 行走的風景——母親做的那雙千層底布鞋
    習慣穿手工布鞋,自己納鞋底、做鞋面子,看著老人的滿頭銀髮,手下細緻做著的鞋面子,想起了母親。記得小時候,母親也是這樣,常常在燈下一針針納著鞋底,那千層鞋底是用做衣服剩下的邊角邊料和舊衣服一層層的鋪上剪裁而成,每一層用熬得粘稠的米糊粘上,鞋底包邊用一層白布,一針針納得緊緻密實,手上的頂針箍得指關節都有些變形。
  • 布鞋逆襲!陳佩斯穿平價「老布鞋」配襯衣很時髦,馬爸爸也帶頭穿
    除了耳熟能詳的旗袍、刺繡之外,北京老布鞋也火了一把,輕巧舒適的體驗讓它直接走逆襲路線,備受青睞,著名演員陳佩斯也有這麼一雙!但他卻沒有選擇闊腿褲搭配布鞋,而是用褲腳收緊的休閒褲搭配布鞋,完全露出腳面,讓畫面充滿力量感。
  • 《愛穿布鞋的馬雲》,為何馬雲愛穿布鞋?因為布鞋真的很好穿
    繼續瀏覽新聞,意外發現馬雲外出總愛穿一雙黑色老布鞋。諾,長這樣。樸實無華的老布鞋,印象裡農民伯伯就經常穿這種布鞋,馬爸爸腳上這雙鞋底磨得開膠了都。身價上千億的大老闆,腳踩普通民眾也穿的布鞋,也是格外接地氣了。再看看自己腳上的布鞋,這大概是我離大佬距離最近的一次。這雙黑布鞋恐怕是馬雲的致愛鞋,平日裡出行愛穿。
  • 非遺工藝老布鞋,本草納底能抑菌!
    養身先養腳,護足不畏老。要說怎麼才能好好養腳,一雙舒服的鞋至關重要。
  • 國產「破布鞋」的逆襲:馬雲一生只愛它,易烊千璽、吳亦凡公開穿
    商界大佬,明星,博主,網紅,私下都喜歡穿一雙老布鞋,因為穿著舒服,讓人放鬆。好多運動鞋號稱有種「踩 Shi 感」,但穿過老布鞋的都懂,咱們中國人都踩快 3000 年了。簡單結合老布鞋的樣式和 Gucci 元素,定價 530 元一雙,據說國內已經賣了超過 20 萬雙。所以,誰說國產布鞋就是「老又 Low」了?吳亦凡在去年的演唱會上,一雙老北京布鞋就鎮住了身上的白色羽毛大衣。百搭!
  • 鄉土散文:老布鞋
    我也拿了一把鐵鍁,幫著父親鬆土。穿著皮鞋實在礙事兒,母親聽我抱怨,讓我稍等會兒。一會兒,她竟變戲法一樣從裡屋拿出幾雙布鞋,居然還做了二女兒的。算算二十多年沒穿布鞋了,也很多年不見母親做布鞋,我很好奇什麼時候母親又幫我們做了鞋子。
  • 微小說:一雙新布鞋
    圖文無關「這是一雙新布鞋,姥姥親手給你縫的,穿上吧。」母親手裡拿著一雙小碎花的紅布鞋,跟她小時候穿的差不多,千層底,那是姥姥的一片心意。「回家再穿吧,」劉曉娜有點難為情地看著母親,她實在無法想像這樣的穿著搭配上一雙千層底會是什麼奇異畫風。母親愣了一下,嘴巴張了張,露出幾顆有點發黃的牙齒,想說什麼,但還是什麼都沒說,只是眼神裡閃過一絲失落。
  • 布鞋/徐玉蓮
    我卻不這麼認為,我是穿著母親做的布鞋走過了童年,走進了少年,直到現在。我雖然穿過各種款式的皮鞋、皮靴,可大多時仍喜歡穿著娘做的布鞋上下班,因為它穿在腳上不僅舒適輕巧,結實透氣,更重要的是,每當穿上它,仿佛又看到娘在昏黃的燈光下把針在頭上划過做鞋的神情,頓時溫情和感動溢滿全身……使我無時不感受到娘的溫暖和希冀……前幾天天變暖了,朋友約我出去走走,偏讓我穿上高跟鞋,說穿布鞋會讓人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