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你對「意義」的錯誤認知,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

2021-01-09 千萬別讀書

專注選書300天,幫你省錢省時間。

今天的書是《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

這是2021年千萬別讀的第4本書。推薦指數:4千萬,難易程度:2千萬

關鍵詞:執行力,習慣。

大家好,我是好書種草機、爛書排雷器:千姐。開篇之前例行警告:

千萬別讀《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因為你會發現原來實現目標竟然沒有想像的那麼難,你也可以幹啥啥都行!

昨天在學習《做事的常識》時,我們提到要把行動變成習慣,這樣才能堅持下去,對吧?(想不起來也不要緊,天天跟著千姐學習,遲早你都會知道的)。

今天我們聊一下,如何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

千姐身邊有個牛人,幾乎是「心想事成」型的。想學遊泳,不到倆月學會了;想做培訓,辭職之後用一年時間,火的到處去講課;今年年初疫情原因,又從培訓轉微商,要說微商現在都不好做,可這姐們兒又做成了。

上次見面,說她投資200萬都收回來了,今年的目標是再掙200萬。

聽到這些,千姐瞬間化身檸檬精,現在敲字的時候還很酸很酸。

為啥人家幹啥啥都行?千姐吃啥啥不剩?

看完美國小老頭伯納德·羅斯寫的《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千姐才發現,原來達成目標也可以成為習慣,成功就跟肌肉似的可以鍛鍊,煉好了,你也幹啥啥都行!

關鍵在於,你要改變1個錯誤認知。

事物沒有意義,是你為它賦予了意義

千姐還在上小學的時候,當年大家都住在小平房裡面,一間挨著一間。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發現鄰居家門口人頭攢動,圍了裡三圈外三圈。

鄰居家的姐姐,因為失戀,自殺了。

那個姐姐長頭髮,待人很溫柔,本來千姐從小就打算成為那樣的人來著(後來跑偏了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件事對千姐刺激很大,很長時間都對戀愛抱著很恐懼的想法,當然,那些年我屬於沒人追的女孩。

為什麼人會為情所困,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呢?

因為陷入愛情的人,認為愛情有很重要的意義,自己的愛人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旦對方要分手,你就會因為失去了這份意義而惶恐不安,怎麼辦?天都要塌了!他竟然不愛我了??

只可惜,這種意義只是你自己賦予的,它本身重要嗎?並不重要,只是你單方面的認為它重要。

這個世界每天有那麼多人失戀,你抬頭看看天真的塌了嗎?

天都笑了。

再說你視若珍寶的男朋友,外人看來可能就是個摳門兒媽寶愛扯謊的摳腳大漢,他不愛你了,可怕嗎?

他愛你才可怕好不!

人活著,就喜歡給什麼事情都賦予意義,好像沒意義就沒法活了一樣。其實這是對的,活著總得有個奔頭不是?

只可惜,就怕你鑽牛角尖,給一件事、一樣東西、一個人,賦予了過於重要的意義。

樊登老師講過一個故事,說拍賣會上,有人賣美國總統用過的錘子(千姐沒有罵人,別想歪了謝謝),五金店買也就十幾塊錢,硬是拍出了十幾萬的高價。

其實也很常見對吧,你看拍賣會上不經常有這種事。

問題是,拍賣會結束了,這哥們兒喜滋滋拿著總統用過的錘子打算回家呢,被一個工作人員給叫住了。

工作人員說:「哥們兒,不好意思,錯了!」

他:「啊?」

工作人員:「錘子拿錯了,你拿的那把不是美國總統用過的,我這把才是,給,拿著!」

說完塞給這哥們兒一把一模一樣的錘子,走了。

留下這位老哥在風中凌亂。手裡十幾萬買的錘子,忽然就不香了。

錘子就是錘子,美國總統用過的又咋樣呢?有什麼意義?

說這麼多,其實很多人邁不開手腳去實現夢想的原因,就是給失敗賦予了太過重要的意義。

怎麼辦,太害怕失敗了,我失敗了,這輩子就完了,我爸媽再也不會看得起我了,我女朋友會把我甩了,我就是個loser!

你醒醒啊喂!你戲這麼多,奧斯卡評委會同意了嗎?

那失敗沒意義,成功有意義嗎?

也沒有。

把達成目標變成習慣,就是平常心對待你要幹的事:老子就是想幹這件事,沒有任何理由,就這麼霸氣!

失敗、成功都只是一種經歷,失敗了擦乾眼淚吸取經驗,重新再來,成功了歡天喜地吸取經驗,再去幹其他想幹的事。

糾結個錘子!

可有人要說了,我就是很喜歡給事物賦予意義啊,怎麼破?

作者小老頭早料到有此一問,「無意義練習法」都給你想好了:

1.先在屋子裡做幾次深呼吸,再閉目片刻,然後睜開雙眼,讓你的注意力在屋子裡的每一件物品上掃一圈兒。

2.每當你注意到一件東西,就說它沒有意義,比如:這把椅子沒意義。

3.然後再想想你的家人、想想曾在你生命中出現過的人以及你所珍視的一切事物,比如曾取得的重大成就、擁有的寶貴的財產,一樣一樣講出它們的名字,大聲說它們沒有意義。

4.練習結束之後,請坐下平靜幾分鐘,然後反思一下自己的經歷。

千姐練習的時候,發現我很難接受說我很重視的人,比如孩子,沒有意義。也很難接受我很重視的事情,比如寫作,沒有意義。

可是作者小老頭非常有先見之明的說,練習的目的不是讓你變成一個,認為一切都是虛無的神經病,也不是讓你以後眼高於頂,對誰都看不上眼。

練習是要讓你認識到,你賦予事物的各種意義其實是自己選擇的結果,自己有能力改變這些事物對你的意義,也就是,你說了算,你能掌控。

這就避免了你又瞎作,覺得什麼特別重要,鑽進牛角尖出不來。

而且,你會逐漸意識到一個人或一件事物,對你來說真正的重要性,讓珍視的更受珍視,不配的滾一邊兒去。

多爽。

新的一年,對哪些書感興趣,評論裡留言呀!

選書之前,先來「千萬別讀書」!

專注選書300天,幫你省錢省時間,明天見!

相關焦點

  • 如何快速得到多種達成目標的方法:彈性習慣的操作步驟
    在目標達成的路上,普遍會遇到挫折,但不要說「我失敗了」,而是「在這個環節我暫時零成功」。
  • 《認知覺醒》:用你的認知,開啟自我改變之旅
    真正看到同乘電梯的,手裡夾著菸蒂,在電梯裡就這麼燃著,你也不敢開罵,只是覺得二手菸真是受不了。原來,在我們不吸菸的人當中,我們是如此討厭煙味,如此厭倦二手菸,不只是「吸菸危害健康」這麼簡單,而是根深蒂固地絕緣,這就是認知。吸菸上癮的人,把吸菸變成了一種習慣,變成了舒適區,不吸菸就是不舒服的。
  • 定個小目標,一點一滴地改變
    我們很難改變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錯誤地認識了改變發生的過程。以為改變就是做到某一種樣子,而後就可以煥然一新地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殊不知從平庸到完美的轉變不僅需要情感和理智的較量,還需要超乎我們想像的堅持。例如,大多數的人在減肥伊始信心滿滿,堅信自己可以堅持節食和鍛鍊。但現實情況通常是三四個星期後都沒有顯著效果,甚至常常還會在美食麵前屈服而有所反彈,最終無可奈何地放棄。
  • 《認知升級對人生的意義》?成功者不好意思說偶然,卻說成認知
    某為著名的大佬「輝-哥」,在2020年9月有發布了一個關於認知的東西——《認知升級對人生的意義》。其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認知升級,是我們改變自身命運的關鍵。這種文章細看有些道路,但是其實《認知升級對人生的意義》是一個偽命題:成功者不好意思說偶然,卻說成認知。下面的圖也就是認知的示意圖。下面就是這一篇自相矛盾、邏輯都不能自洽的《認知升級對人生的意義》。
  • 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認知領域)
    解析:布魯姆將教育目標劃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操作領域三個領域,共同構成教育目標體系。其中認知領域教學目標分為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等六個層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階梯。(1)知識:記住所學材料,包括對具體事實、方法、過程等的回憶;可使用的描述動詞:定義、敘述、背誦等。(2)領會:領悟所學材料的意義,但不一定將其與其他事物相聯繫;可用描述動詞:解釋、辨別等。
  • 年輕人,別急著跳出舒適區,改變先從升級認知開始
    而它的引進者正是《深度改變》的作者澤陽老師,除了引進《自控力》,澤陽老師還合作出版過暢銷書《拆掉思維裡的牆》、《人工智慧》,銷量均超過百萬。-2-關於改變,認知升級的書籍看過不少,相關的文章我也寫過很多,但閱讀《深度改變》,還是更新了3個對我很重要的理念。
  • 讀書筆記:《高效達成目標》
    今天讀完一本很實用的小書,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海蒂 格蘭特 霍爾沃森寫的《高效達成目標 就這9招讓成功率提高3倍》,書中主要內容如下:一、 把目標具體化把你的目標具體化,還需要把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礙也具體化。
  • 改變看待事物的角度,讓生命更具意義
    無論周遭發生了什麼,我們永遠都有方法,讓我們的生命對自己和他人都具有深刻的意義。 要達到這樣的狀態,需要做的就是改變看待事情的角度。透過憶念起相互依存的法則,我們就能夠把對自我的認知,擴展到超越身體和經驗的狹隘範圍,將所有和我們生命有關的一切都包含在內。如此,我們的視野就能夠超越自身的目標,也把他人的目標視同自己的目標一樣,欣然含納在內。 當自己的關注和對他人的關注能夠協調時,我們的生命就得到了平衡。
  • 如何提高目標的達成率(三)
    接上次未完的部分,來繼續聊聊目標達成率不高的問題。5.重視目標的可衡量性目標的可衡量性是包含在smart原則裡的,道理大家都知道,這裡就不再贅述了。但在實操中,我們仍然會傾向於使用模糊的狀態詞來替代精確的指標。比如在新的一年裡我要「保持積極的心態」、「身體更健康」、「苗條起來」……這樣做的原因很多。
  • 【講解系列】20170713 錯誤認知的毒害(下)
    因為你不是父親,不是母親。你擔當起這些,是假的責任感,是無奈,是被逼的,不是正常的角色所要擔當的,不是屬於你的責任。就像有的家人要這要那,我們都給,這也是假的責任感,都不正常。        往往這樣的孩子就無法接受別人給他的幫助,因為他只習慣幫助別人。別人給他幫助,他受不了。當神給我們一些祝福和愛的時候,我們都認為自己不配,不能要。
  • 微習慣是如何改變一個人的?
    良好的習慣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而微習慣則是改變一個人的開始。
  • 目標達成了」
    有些年輕人表面上驕傲得很,背地裡正對著年初定下的小目標懺悔打滾——-「如果你不愛我,就不要把我寫出來!」-「小目標,真的很對不起,下次還敢。」咋辦呢,到底應該如何才能實現小目標,讓自己切實行動起來呢?到底如何才能聽到:「叮!目標達成了!」的聲音呢?今天,動辦分享的這本書:《達成小目標》,或許可以出謀劃策。
  • 學會把握目標四要素,執行才有依據
    本節是專欄的第六節,從本節開始講高效的學習方法,也是關鍵的點,掌握學習方法、有成體系學習習慣的孩子學習成績不會差,學習方法也是逐漸拉開學習差距的關鍵點。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孩子養成習慣。怎麼制定目標才算合格,讓行動有依據,而不是亂努力。認知前提在開始之前,需要認知上的一些改變。第一,我們所說的很努力,是主觀感受還是客觀事實,確實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時間?有沒有進行量化?量化就是自己記錄時間和做的事情,比如你在學習數學上你做了多少練習題,花了多少時間。
  • 錯誤的刷牙習慣,如果說的不是你,算我輸!
    市面上也出現了很多牙膏的種類和許多所謂的刷牙方法推薦等,那麼你知道最適合你的刷牙方法是什麼嗎?在如此之多的方法之中,有些常見的認知其實是錯誤的,那麼你又有沒有中招呢?下面就和大家詳細說說關於刷牙及其他生活用品一些錯誤的坊間傳聞,一起來看看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吧!大眾錯誤認知1「牙膏蘸水後效果更好」?
  • 彭于晏自律就是避免認知偏差陷入積極思考,MORS法則樹立明確目標
    而小王就是想要一步登天的達成效果,並沒有一個持續性的目標鍛鍊。產生這種問題原因是人的認知偏差,過分相信自身的能力,現實情況是任務執行不到位,導致目標失敗。絕大多數的人制定任務的時候,就是憑藉著一時衝動,根本就不考慮現實情況,導致現實和預期產生了嚴重的衝突。
  • 通過製造認知不協調,不打不罵,改變孩子不良行為
    肯定式教養,一種顛覆你原有教育理念的教養方式。一直以來,我們父母們都是習慣採用「否定式教育」,就是通過指出孩子都錯誤缺點,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到錯誤,然後要求改正。通俗到說,就是先改變孩子的錯誤認知,然後讓孩子修正錯誤的行為。
  • 稻盛和夫:想達成人生目標,就用這個公式,計算你的未來收入
    最近打工人大火,只要不是老闆,你我都是打工人。這樣就有個問題,打工是為了什麼?打工為了賺錢,為了養家餬口,那除了這些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同樣是打工,怎麼才能超越自我,達成更好的成就。每個人對於人生工作的方式有不同的理解,稻盛和夫在《幹法》裡面總結了他創辦京瓷,成為大企業家的人生工作公式。
  • 世界會客廳·跨年場|包剛升:從改變認知到改變世界
    如果你是當時的決策者,你會怎麼思考問題?這裡有兩種認知模式,第一種(預設A)強調,需要強化邊境管理,打擊偷渡,大陸不能像香港那樣搞資本主義經濟。但以吳南生為代表的改革派幹部還有另一種預設(預設B),怎麼才能讓人掙錢,如何正視圍牆兩邊的發展差距?所以,人想流出去,其實可以理解,因為兩邊的發展差距實在太大了。
  • 如何突破心智重圍,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下面,我將通過「人生定位、認知優化、心境調頻」三個主題,來與你共同探討和學習,如何通過心智突圍,由內而外重構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01人生定位迷茫,是人生的周期性常態。每過一段時間,它就會爬上你的心頭,讓你焦慮、恐慌、懷疑自己。
  • 有些錯誤認知一直在影響你
    玩短線的散戶朋友,幾乎都對市場有錯誤認知,而且沒有精力研究,玩了幾年還原地踏步。雖然,我平時也常提吸籌,洗盤,拉升,出貨,因為這些是本質,也容易讓大家理解,更容易得到新手小白認可。只是現在時代進步了,玩法更多變了,這些東西在深扒,感興趣的人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