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住建局: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喚醒濟南城市活力

2020-12-12 中華網山..

城市更新伴隨著城市建設的全過程,是城市持續發展和繁榮的驅動器。不久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首次出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裡,上升為一項國家行動。近年來,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堅持以人為本、和諧宜居的理念,持續推進老城區有機更新、城市空間重新梳理整合,不搞大拆大建,實施溫和漸進的「微改造」,通過棚戶區改造、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城市品質提升等一系列舉措,推進城區高質量建設、高顏值改造,激發了濟南老城區的新活力。

獲評山東省唯一「全國棚改激勵支持城市」

寬敞的道路、半弧形燈杆、LED照明、無障礙通道、會「喝水」的地磚、能「呼吸」的草坪……在全市體量最大的村莊整合項目——郭董片區城中村改造回遷現場,郭店街道山頭村村民李義生高興地說,八十多歲了還能住上新房子,得感謝黨的好政策。

李義生對新家的讚嘆也是我市30餘萬戶棚改家庭共同的感受。近年來,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目標,高標準實施棚戶區改造,最大限度保障了百姓居住權益,提高了群眾生活質量,也確保了市民共享更多改革發展成果。

「近幾年,我們的棚改舊改工作已經不再是過去的『一刀切』形式,而是通過堅持『留、拆、改』並舉,將過去的『大拆大建』逐步過渡到以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傳承歷史文脈為核心內容的城市有機更新階段。」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棚戶區改造建設過程中,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安置房與同地段商品房「一視同仁」,統一規劃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確保安置房小區菜市場、超市、醫院、學校、商場、公交線路等配套功能和公共服務一應俱全,讓回遷群眾從「有的住」變為「住得好」。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僅今年前三季度,濟南市便有2萬餘戶「李義生」拿到了高品質安置小區的鑰匙,即將入住新家。與此同時,成大片區城市更新項目、濟南高新區東區安居工程等一大批棚改舊改項目也進入了開工建設階段。其中,成大片區項目創造了籤約拆遷速度最快、規劃批覆速度最快、多元融資速度最快、建設實施速度最快、群眾滿意度最高「四個最快一個最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濟南市棚改工作因成效顯著,被國務院列為全國十個、山東唯一的國家「棚改激勵支持城市」,為濟南再添了一張「國字號」金字招牌,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出臺首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地方性法規

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築,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也是濟南市實施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內容。

走進歷下區明府城片區,映入眼帘的是黛瓦青牆、雕花門帘的老宅古街和十足文藝範的青年旅社、咖啡店,古樸靜謐與現代時尚相得益彰,老城區變得更有濟南味兒。作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濟南市正有一批百年歷史街區在有機更新中重煥生機。

「今年10月1日,我市首部針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地方性法規《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其中明確了保護規劃、保護名錄、保護措施等具體內容,極具操作性和實用性。」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不是單純為守住老、舊,也不是把歷史文化寫進檔案裡,而是要處理好新與舊、改造與建設的關係,在傳承與保護中,進行城市更新。

保護好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是建設「文化濟南」的重要舉措。為此,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一方面建章立制、強化監管,指導區縣住建部門成立專門工作機構,並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另一方面加大宣傳、提高意識,通過開展以「進街區、進單位、進社區、進村鎮、進住戶」為主題的「五進」宣傳活動,使社會各界廣泛知曉、自覺遵守《條例》。

據了解,目前濟南市明府城等部分歷史文化街區已經啟動了以《條例》為依據的「微改造」「微更新」,下一步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還將繼續探索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更新的有機結合,尋求城市功能完善、品質提升、文化傳承的最大公約數,為建設文化濟南貢獻力量。

聚力「中優」探索有機更新「濟南模式」

今年召開的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從「中疏」到「中優」,優化中心城區城市肌理和風貌,提升綜合承載功能,加快產業迭代升級,進一步凸顯泉城特色,再現「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獨特魅力。

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作為牽頭部門,擬定了濟南市「中優」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專班和三個專班工作組的組成架構,研究起草了《關于堅持「留改拆」並舉深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的通知》、《濟南市舊區改建類城市更新項目實施流程(試行)》兩個政策文件,目前已印發實施。

「要在品質提升上有更多的舉措,堅持精準規劃、精美建設、精緻管理,從細處著手的『繡花功夫』,夯實「中優」戰略背景下城市更新的工作基礎,堅持「留改拆」並舉、分類實施的總體思路,強化規劃引領和政策保障,規範項目運作流程,破解安置房源和改造資金難題,積極協調相關主體,形成全市工作合力,提升城市更新運作管理能力。」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城市有機更新不僅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而且是激活老城區活力的經濟工程,更是助推城市高質量的發展工程。下一步,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持續推進這項工作,精心謀劃、精細實施、耐心推進,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的同時,真正讓濟南老城「活」起來。

  責任編輯:竇靜

點擊查看全文(剩餘0%)

相關焦點

  • 濟南城市文創空間正式落戶龍湖冠寓
    城市文創空間是將年輕人的文化思維注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式,這是龍湖冠寓與濟南市旅遊聯合會的共識。秘書長安伯收為冠寓授牌濟南市旅遊聯合會秘書長安伯收表示,希望藉助城市文創空間在濟南冠寓的落地,為企業與城市青年搭建橋梁,為文化創意產業注入活動。授牌儀式上,濟南市旅遊聯合會文創分會會長牛曉菲向大家介紹了濟南城市文創空間發展情況並表達了對將冠寓作為城市文創空間的美好期待。
  • 南寧城市建設進入「城市更新」新階段
    11月26日下午,由南寧日報社主辦的「南寧向新」——南寧舊城改造發展對話會在江南區政府舉行,南寧市住建局城市更新管理科、南寧市自然資源局國土空間詳細規劃科、南寧日報社、南寧市房地產行業協會、中共江南區委宣傳部、江南區舊改辦相關負責人,以及積極參與南寧城市更新的地產企業代表和主流媒體代表齊聚一堂,見證南寧城市更新的大時代。
  • 瞭望|探索城市有機更新
    生態、生產、生活、生意「四生合一」的更新路徑是什麼?……圍繞城市有機更新中的熱點焦點,南京市副市長邢正軍、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黃輝、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葉斌、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局長蔣冰進行了深入討論。
  • 智慧城市萬裡行|看濟南如何繪好智慧泉城底圖
    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信息資源。
  • 錨定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定位!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大事記來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慧麗 王皇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0年大事記來了!近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永斌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介紹今年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規劃編制、保障項目用地、推動生態修復、提升城市品質、改革創新等方面亮點工作。
  • 莒縣住建局:加快精緻城市建設 推動新型城鎮化實現高質量發展
    莒縣住建局立足部門職責,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動員全局黨員幹部職工上下聯動、背水一戰全面保持文明城市創建攻堅「戰時狀態」,高標準、高質量做好小區物業、公園、城區綠化等各項工作,堅定不移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加快精緻城市建設,推動全縣新型城鎮化實現高質量發展。
  • 山東:濟南市花增選 市花不僅僅是一朵花 花朵裡是包容的濟南
    「玫瑰與荷花不是對立的關係,市花也不僅僅是一個產業的產品,它更重要的是其承載的文化內涵與濟南這座城市的性格相吻合」、「市花從荷花到玫瑰,這也是濟南走向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的符號」、「康養濟南發展中醫藥產業,具備疏肝解鬱功效的玫瑰是一個很好的研究對象」……今年以來,多名濟南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了將玫瑰增設為濟南市花的建議
  • 濟南三院在「濟南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表彰...
    12月8日下午,濟南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表彰大會召開,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獲評「濟南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濟南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張玲、趙秀麗、段單單、馮曉彤四名同志獲評「濟南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 微笑青島丨青島市公共空間藝術促進中心團隊:城市有機微更新,以建築設計喚醒一座城
    在這裡,城市的前世今生盡收眼底,青島市公共空間藝術促進中心團隊更是以「城市微更新」讓越來越多的歸屬感如約而至。正如團隊成員們所言,城市的有機更新是沒有終點的,精細的「工筆畫」期待更多成果,也讓生活在青島的朋友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推進城市有機更新 讓老城實現「華麗轉身」
    為改善老城居民的生活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近年來,溮河區持續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挖掘城市發展潛力,大力開展「城市有機更新」,讓「髒亂差」成為過去式,「淨靚美」成為新代言,一個老城區即將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 山東省「最有潛力」的城市,現已經成功的趕超淄博市,緊追濟南市
    ,緊挨著濟南市和煙臺市, 那麼,為什麼那是最有潛力的城市?青島作為旅遊大城市,這裡的經濟水平完全是水,是省內其他城市的幾條街,濟南市作為山東省的省會。應該是最發達的城市,但濟南市確實比不上青島, 離煙臺也差一點, 濟南北連首都經濟圈、南連長三角經濟圈、東西連山東半島和華中地區、交通也非常發達, 但是,以前最討厭的是交通, 因為濟南市作為省會確實堵車很多,堵車也會持續很長時間, 所以濟南也叫全程, 這裡也有72名泉水, 素有四面蓮的三面柳, 還有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稱, 地鐵沒有開通, 交通限制也限制了濟南市的發展, 那麼,省會濟南市、
  •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年度測評三連冠 濟南是這樣幹出來的
    濟南市再獲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繼續位列省會、副省級全國文明城市第一,實現了自2018年以來年度測評「三連冠」。 濟南市於2017年以第一名的成績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城稱號後,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牢固樹立並自覺踐行「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制定出臺《濟南市文明城市建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抓好理想信念的大事、群眾身邊的小事、城市發展的實事、社會治理的難事,著力建設更高水平全國文明城市,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 濟南煙火氣更濃了!「地攤+夜經濟」聚人氣拉動消費彰顯城市特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傑6月2日,濟南公布了《關於推動濟南夜間經濟提質升級打造「夜泉城」2.0版的若干措施》。根據規劃,濟南將提升寬厚裡、融匯老商埠等七大夜間經濟IP品牌;培育泉城路商業街、芙蓉街等九大特色商業街區。
  • 打造濟南田園城市的綠色發展路徑
    2019年3月16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調研城市綠化提升工作時提出「種樹就是種福、種德、種財、種空間」的「種綠植綠理念」,既是「兩山理論」的偉大實踐,也為推動濟南市田園城市建設,打造「兩山理論」踐行的濟南樣板夯實了基礎。
  • 新增綠色建築5177.2萬㎡ 濟南發起成立黃河流域綠色裝配式建築城市...
    12月17日上午,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圍繞住房保障、城市建設、建築業等方面,介紹「十三五」時期住建事業成就。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2019年濟南實現建築業總產值3514億元,增加值1107.98億元。
  • 信陽市溮河區:推進城市有機更新 讓老城實現「華麗轉身」
    為改善老城居民的生活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近年來,溮河區持續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挖掘城市發展潛力,大力開展「城市有機更新」,讓「髒亂差」成為過去,「淨靚美」成為新代言,一個老城區即將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 璀璨星空——濟南市街頭藝人展演活動在印象濟南啟動
    11月28日晚,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槐蔭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濟南市文化館、槐蔭區文化館、濟南魯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璀璨星空——濟南市街頭藝人展演活動啟動儀式」在槐蔭區印象濟南·泉世界隆重舉行。演出在愛濟南客戶端、天下泉城、海報直播、壹直播、新時報客戶端、濟南市文化館微信平臺進行同步直播,線上線下觀眾達23萬人次。圖為「風組合」帶來的歌曲《我們的時代》。
  • 【深化文明城市創建 加快打造魅力泉城】濟南市工商聯餐飲協會...
    為進一步提升全市燒烤行業的誠信經營水平,規範行業健康發展,在市市場監管局和市工商聯餐飲協會指導下,濟南市工商聯餐飲協會「燒烤行業聯盟」今天正式成立,首批11家燒烤餐飲單位「入盟」。  濟南市工商聯餐飲協會會長韓震表示,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燒烤店數量已達上千家。希望聯盟成立後,能夠不斷凝聚行業企業力量,不斷提高會員服務和管理水平,不斷推動濟南燒烤行業健康發展,共同打造濟南燒烤「金招牌」。  「聯盟意味著‘材真、價實、量足、環保’,希望各聯盟單位承載起消費者的信任,用更好的品質和服務吸引更多消費者。
  • 濟南成立綠色建築協會裝配式建築產業專業委員會,53家企業入會
    濟南綠色建築協會裝配式建築產業專業委員會成立後,將圍繞推進建築產業化的中心任務,為本市從事裝配式建築項目的開發企業、設計企業、施工企業、預製構件和部品材料企業、裝修裝飾企業、技術諮詢服務等會員單位搭建服務平臺,努力推動會員企業共同健康發展。同時,協助濟南綠建協會做好協會章程規定的業務範圍內的工作,維護會員單位權益。
  • 桔子財經|濟南先行區「北起」,如何選對城市合伙人?
    一周前,濟南市組織了2020年濟南市重點項目觀摩會,四天觀摩55個重點項目,集中展現濟南在這一年中的建設成績單。12月8日,膠東五市在京舉行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介大會。此前青島當地媒體發布一系列預熱文章稱,中國經濟版圖需要膠東半島經濟圈成為南北經濟均衡發展的戰略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