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藝術家用牛仔布拼貼肖像畫

2020-12-21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土耳其女藝術家德妮茲·薩德奇用牛仔布拼貼肖像畫。在她巧手之下,一幅幅畫作有著意想不到的光影效果,畫中形象栩栩如生,有的作品中連眼睫毛這樣的細微之處也清晰可見。

薩德奇現年38歲。美國奇趣新聞網站16日報導,她父親是彩色玻璃製作大師,家中其他長輩中有木雕師和裁縫,因此她從小就接觸手工藝品,受到藝術薰陶。薩德奇1999年進入梅爾辛大學學習藝術,畢業後前往伊斯坦堡,在那裡開辦工作室。她起初在畫布上作畫,但發覺傳統油畫受眾範圍較小,因此決定用新表現形式來開拓受眾群。

薩德奇嘗試了多種日常生活中常見材料,比如舊硬幣、磁帶盒蓋等,最終選定牛仔布。她認為,如果用常見材料創作,人們更容易被吸引,「沒有什麼能像牛仔布那樣」如此常見。

創作前,薩德奇總是先選定要「複製」的照片,然後挑選適合的牛仔布,考慮布料顏色、紋路、磨損程度等因素,之後藉助剪刀和膠水,將深淺不一的牛仔布或裁減、或螺旋擺放,製成獨特的肖像畫。這些作品有的像是經過濾鏡處理,有的像原子筆畫成,有的像用電腦軟體繪製的板繪。從裁減到擺放,她研究出8項創作牛仔布拼貼畫的技術。

薩德奇起初從二手貨店購買牛仔褲,有時也用自己的舊牛仔服,後來與土耳其一家牛仔褲廠商取得聯繫。對方驚嘆於她的作品,同意向她提供創作所需的各種牛仔布料。不過,薩德奇創作時從不浪費,牛仔服上的扣子甚至褲腰上的商標牌也會派上用場。

薩德奇有時一天工作16個小時。肖像畫視大小和複雜程度創作時間不一,一般耗時兩天到一個月不等。美國已故流行歌星麥可·傑克遜、已故影星瑪麗蓮·夢露等都是她的創作對象。

薩德奇已在全球多座城市舉辦作品展。她還在社交媒體照片牆上開設帳戶,分享牛仔布肖像畫,獲得眾多網友點讚。(完)(喬穎)

關鍵詞:德妮茲·薩德奇(Deniz Sagdic)、牛仔布(denim)

相關焦點

  • 痴迷直線藝術 藝術家用縫紉線 「網」出肖像畫
    斯洛維尼亞藝術家薩索·克拉因茨藉助類似繡花繃子的圓形框架,僅用一根普普通通的縫紉線,就創作出全部由直線構成的細節肖像畫。  如果仔細看,肖像畫包括眼睛和嘴唇曲線等在內的面部特徵,全部由重疊程度不同的直線構成。
  • 天才藝術家用牛仔布片作畫,遠看如神來之筆,近看方能發現其奧妙
    土耳其藝術家丹尼茲(Deniz Sa d )用牛仔布片創造了令人驚豔的細節肖像,在這些畫作中她使用不同色調的牛仔布面料突出即使是最微小的細節。
  • 平面中的拼貼世界
    今日關鍵詞 【平面設計靈感|拼個藝術】音樂 (配合特工精選食用效果更佳哦) 乾貨 | 同色系時尚拼貼 製作collage是運用已有的素材進行多材質的再造藝術過程,這不僅僅可以培養大家的色彩敏感,也能夠更快捷的幫助大家創造出有趣的藝術作品
  • 詩意的粘合 | 拼貼藝術簡史
    我們將分上下兩期,以圖片為主,帶大家感受拼貼藝術的魅力。第一期是拼貼的歷史,第二期是現代藝術家多元的拼貼實踐。拼貼(collage)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直到20世紀初才被立體派的布拉克和畢卡索命名為collage,來源於法語單詞「coller」,意指膠黏。從而說明該類藝術作品是由多個維度的物品組合而創造的全新整體。
  • 拼貼藝術的魔幻現實夢境
    拼貼是一種藝術創作技術。將紙張、布片或其他材料進行糅合、重組、疊加,從而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藝術整體,使其在視覺上具有敘事性,呈現出一種由原始素材而拼接形成的全新概念內容。立體派拼貼(Collage) 一開始產生的靈感據說來自於著名的畫家畢卡索和布拉克偶然看到的巴黎街頭貼滿層層海報的牆面,而法文Coller也就是黏貼東西的意思。
  • 拼貼藝術——廢棄素材碰撞出的靈感
    大家小學的時候都上過美術課,美術課上我們練習過拼貼畫,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的紙片,拼貼在繪畫本上。拼貼不僅是一種表現手法,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對現代藝術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拼貼藝術是怎麼火起來呢?讓拼貼藝術火起來的正是畢卡索老大哥《有藤椅的靜物》,拼貼藝術非常適合開腦洞,把無關的事物拼合在一起,尋找新的意義,因此被廣泛用來表達個人藝術想法。
  • 拼貼藝術,是不是得從娃娃抓起?
    就像最近我們的小夥伴荼又出品的拼貼繪本《誰偷走了我的睡眠?》,一部運用拼貼藝術完成的作品,非常精彩,很好地呈現了插畫在筆繪之外的一種表達方式。伴隨新書的發售,荼又也開始新一輪的拼貼藝術傳播路,伴隨一場接一場的活動,不僅讓粉絲們現場體驗了拼貼製作,更帶給不少家庭以歡樂,讓小朋友們可以很小便接觸到這門兒有趣的創作手法。
  • 拼貼藝術,也能玩出不同的花樣~
    更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對現代藝術產生過不可忽略得影響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幾位現代拼貼藝術家Riikka FRANSILA芬蘭拼貼藝術家她的作品現代又復古作品中體現了濃濃的懷舊感 反諷和幽默感Riikka經歷了一段很低落的時期她希望可以尋找一種方式把思想集中到別的地方便試著用照片拼湊一些圖案沒想到嘗試後立馬就迷上了它「拼貼藝術」慢慢變成了Riikka
  • 牛仔褲終結者:她把一條牛仔褲剪碎,耗時3天,創作出人物肖像畫
    我們來看看土耳其這位女畫家對牛仔褲做了什麼吧!丹尼斯·薩格迪克是土耳其知名女畫家,可以說她出生在一個被藝術薰陶的大家庭裡。她的老爸是一位彩色玻璃大師,專門把彩色玻璃搞成藝術品的那種。她的叔叔是一位木雕藝術家,就是把木頭搞成藝術品的那種。
  • 藝術檔案| 當代藝術家帶你玩轉拼貼藝術,純英式Research課程預告
    上篇咱們聊到拼貼藝術發展線的重要時期及代表藝術家如果沒有看到上篇的小夥伴可以在公眾號中查收翻閱拼貼藝術專欄的下篇讓我們看看當代藝術家們是怎麼玩轉拼貼 創意無限今天,許多年輕的藝術家繼續從事拼貼藝術。Zoubok繼續指出拼貼可以被理解為數字體驗的基礎——它的分層和插值植根於拼貼文化。他解釋說:「混合的藝術創作和思考是當代美學和當代生活如何運作的基礎。」接下來將會介紹幾位拼貼風格主題創作的藝術家,分享他們的作品,相信會給你不同豐富的視覺體驗。
  • PS教程:製作藝術拼貼
    製作藝術拼貼嗨嘍大家好~我是愛知趣教育的二魚老師。今天給大家更新一個有趣的製作藝術拼貼的教程。1、首先我們先打開一個素材文件。
  • 他用碎紙屑拼貼作畫,竟然呈現出油畫質感,你的眼睛被騙了麼?
    沒錯,整幅畫面是由數千張碎紙片拼貼而成,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拼貼畫。拼貼畫,顧名思義,是指在平面空間或很淺的浮雕中,把紙、織物、或任何天然或人造材料粘貼到畫布或畫板上來創作圖像合成物的技法。有時整幅拼貼作品全部使用拼貼的方法製作,有時則混合使用油畫或者其他技法。它被稱為「20世紀最富靈性和活力的藝術形式之一」。在西方,拼貼畫屬於現代派藝術範疇。
  • 《看門狗:軍團》全飲酒飛鏢拼貼藝術攻略 收集圖詳細介紹
    導 讀 《看門狗:軍團》中的飲酒、飛鏢和拼貼藝術是非常難找的,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些飲酒、飛鏢和拼貼藝術到底在什麼位置
  • 英國畫家雷諾茲和庚斯博羅,共同將英國的肖像畫藝術推向了頂峰
    #在18 世紀的英國,有兩位著名的肖像畫大師,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雖然藝術風格有所不同,卻共同將英國的肖像畫藝術推向了頂峰;他們一個推崇典雅、理性的古典藝術,一個追求風格自由、唯美淳樸的自然氣質;他們在藝術上各執己見,卻又惺惺相惜,在相互較勁中催生出了不少傳世精品畫作。
  • 神秘未知的拼貼藝術,會讓你的設計水平上一個層次?
    拼貼(collage)一詞翻譯自法國的papiers collés(粘性紙)。當人們還在研究這種帶粘性的紙是源自中國,還是日本的時候,畢卡索和布拉克就已經把拼貼這種藝術形式帶入現代了。達達主義者和超現實主義者發現拼貼很對他們的胃口。還有什麼更好的方式來表現達達的虛無主義呢?超現實主義者則認為超越現實的「無意識」世界才能擺脫一切束縛。
  • 彩飾畫師富美子在最新作品中融合了土耳其和日本藝術
    致力於傳統土耳其彩飾藝術的日本畫師富美子(Fumiko Takahiro)在自己的最新作品中融合了土耳其和日本藝術。這位藝術家用阿拉伯字母和日本風格的玫瑰圖案描繪了先知穆罕默德的名字。藝術家在接受阿納多盧通訊社(AA)的採訪時表示,她對用阿拉伯字母寫成的先知穆罕默德的名字印象深刻。
  • 藝術家裝選畫指南 | 還在選照片嗎?這可是私人定製肖像畫的時代!
    肖像畫的創作從人類拿起畫筆來應該就沒有停止過,大師們都以傳神凝練準確完美的描繪出眼前的對象作為通往藝術道路的不二法門。隨著社會的變遷,我們的審美和肖像畫的創作動機都發生了改變,肖像畫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徵,既有藝術品本身的收藏價值,又兼具裝飾性和實用性,相較於影像則更富有創造力。本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定製和選擇肖像畫,打造一方真正屬於自己的「家」空間。
  • 亮瞎世界的肖像畫!
    那麼小編就和大家聊聊肖像畫的發展歷史。肖像畫的由來肖像畫,人物畫的一種,專指描繪人物形象之畫,可分頭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十五世紀,肖像畫逐漸成為西方藝術中的一種藝術類型,用以流傳被畫人物的形象、身份和地位。在整個十五世紀,只有那些君主、高階的神職和政界人士等王公貴族們,才允許被畫成肖像,並公諸於世。
  • 拼貼與創造——英文通識課「藝術:插圖與設計」結課匯報展開展
    1月7日下午,由南京大學教務處、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共同策劃的「南大面孔——拼貼藝術創意展」在南京大學逸夫館8樓的藝術研究院展廳拉開帷幕。200多位來自南京大學不同專業的同學們奉獻了60餘幅拼貼藝術作品。南京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紀達夫處長、蔣佩曄老師,教務處邵進處長、蔡穎蔚副處長,藝術研究院康爾副院長、童強教授蒞臨現場,與本次展覽的指導教師Gary Adams教授以及同學們一起共襄盛舉。
  • 讓·克魯埃父子,法國文藝復興時期肖像畫藝術最傑出的代表畫家
    #說起法國16世紀的肖像畫藝術,讓·克魯埃和他的兒子弗朗索瓦·克魯埃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人物。這件作品也被世人認為是一幅精美絕倫的「外交式」肖像畫,自然也顯示出了讓·克盧埃首席宮廷畫師的藝術水準。他的藝術受到上流社會的廣泛歡迎,被譽為「法蘭西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