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貼藝術的魔幻現實夢境

2021-02-08 藝述life

拼貼是一種藝術創作技術。將紙張、布片或其他材料進行糅合、重組、疊加,從而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藝術整體,使其在視覺上具有敘事性,呈現出一種由原始素材而拼接形成的全新概念內容。

立體派拼貼(Collage) 一開始產生的靈感據說來自於著名的畫家畢卡索和布拉克偶然看到的巴黎街頭貼滿層層海報的牆面,而法文Coller也就是黏貼東西的意思。

畢卡索和布拉克

畢卡索和布拉克興趣相投,風格相似,在油畫中都摒棄了直接表現自然的手法,誇大並扭曲了物體及其各個面的幾何圖形,「立體主義」風格因而得名。成為摯友後的倆人對於立體派拼貼的共同投入促進了立體主義早期的發展與建立。

畢卡索第一副純粹精緻的拼貼畫作品《藤椅上的靜物》模糊了藝術中真實與幻象的區別,引領了拼貼藝術的潮流。

畢卡索著名的作品《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中,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都以剪貼的報紙來呈現。

布拉克的《單簧管》畫面結構既樸素又嚴謹,不同的紙片和輕淡勾畫的線條,都成為一種特殊的元素。使紙片有了依託,甚至還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特殊的情感。

畢卡索和布拉克開創的拼貼畫,打破了藝術家的傳統創作風格。各種不同的元素進行整合重組,將一個個看似不相干的元素、不同材質的事物放在同一個畫面上來體現一個主題,這一藝術創作方法受到大眾和設計界推崇。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達達的藝術家們更豐富拼貼概念,不論是文字片語、殘缺圖片、大量製作的廣告印刷品、報紙雜誌上的黑白或彩色照片,動手剪貼都可以成為很好的材料。

達達主義代表作《波蘭騎士》

事實上,拼貼的手法多元化,不僅僅在創作的顏色、肌理和質感上有變化,其中遊戲的性格和反諷的趣味,非現實的重組和敘述手法,在後來都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新的藝術創作形式和觀念 。

在《用達達餐刀切除德國最後的魏瑪啤酒肚文化紀元》中的分裂與碎解,漢娜·霍克用照片拼貼的方式反映了魏瑪德國多樣化的社會斷面,展現出她作為女權主義達達先鋒的面貌。

拼貼畫利用剪報、廣告畫、攝影相結合的方式,將殘破、瑣碎的元素嫁接,不同質感的畫面、強烈色差和畫風的對立營造出奇妙的立體空間感,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包裝下是對構圖搭配能力的考驗。

Lara Lars的風格是當下網絡當紅的「蒸汽波」&「復古」情懷,藍粉相間好比應援色的調調,搭配著建築與上個世紀的女神,透露著野獸派藝術的氣息。誇大化的手法表現人物在建築之間的穿梭,與畫面的色調呼應的看出了趣味。

如今拼貼的手法和工具也越來越多,原本的手工製作也可以由PS來輔助完成,與流行文化的貼合也更加緊密,拓寬了拼貼的敘述路徑,並廣泛運用於平面設計、景觀、插畫、攝影等各個領域,賦予更加豐富的超現實性與創意性。

平面設計

北京藝術家賀翀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將拼貼作為主要創作手段的藝術家。賀翀在生活中的另一個身份便是與Lomo相機打交道,就如同Lomo的理念一樣,復古與迷幻是他的專屬風格。

景觀

INS設計師Diviine Designs將城市景觀與自然風景結合在一起的夢幻作品,加入了自己天馬行空的創意,賽博朋克式的浪漫與蒸汽波的超現實主義令人恍如夢境。

插畫

Morgana創造了精美細緻的混合媒介拼貼畫。 她的作品以廣泛的神話和寓言中的人物為特色,與永恆的人類對幻想和魔法的迷戀進行對話。 在這個最新的系列中,夜晚和黑暗的是複雜作品的立體模型背景,她從豐富多彩的歷史故事中剖析和創作。

攝影

歌手Ariana Grande 用各種濾鏡和拍立得 app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獨家潮流。其團隊在名為 「Sweetener」 的 ins 帳戶上持續更新其ins長卷,用拼貼的方式記錄A妹的工作日常,宣傳單曲和專輯。用既有審美又有創意的方式,結合媒體平臺的特質,給其職業生涯打造一幅永不完結的視覺長卷,記錄其中的高光時刻。

歐洲平面設計大師柯裡莫夫斯基說過:

「在各種藝術形式走到盡頭的時候,對片段的截取與整合,成為後現代的標誌之一。」

拼貼藝術會不會是一種終極指向呢?不得而知。重拾記憶的碎片,在偷來的蛋糕上抹上自己的奶油,這不僅是在創作,而是全新的創造。無限次切割再經無限次的重組,藝術自身的概念極端的擴大。

小心,其實藝術,就在你的身邊,或許就是你自己而已。

相關焦點

  • 藝術檔案| 當代藝術家帶你玩轉拼貼藝術,純英式Research課程預告
    上篇咱們聊到拼貼藝術發展線的重要時期及代表藝術家如果沒有看到上篇的小夥伴可以在公眾號中查收翻閱拼貼藝術專欄的下篇讓我們看看當代藝術家們是怎麼玩轉拼貼 創意無限今天,許多年輕的藝術家繼續從事拼貼藝術。Zoubok繼續指出拼貼可以被理解為數字體驗的基礎——它的分層和插值植根於拼貼文化。他解釋說:「混合的藝術創作和思考是當代美學和當代生活如何運作的基礎。」接下來將會介紹幾位拼貼風格主題創作的藝術家,分享他們的作品,相信會給你不同豐富的視覺體驗。
  • 詩意的粘合 | 拼貼藝術簡史
    我們將分上下兩期,以圖片為主,帶大家感受拼貼藝術的魅力。第一期是拼貼的歷史,第二期是現代藝術家多元的拼貼實踐。拼貼(collage)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直到20世紀初才被立體派的布拉克和畢卡索命名為collage,來源於法語單詞「coller」,意指膠黏。從而說明該類藝術作品是由多個維度的物品組合而創造的全新整體。
  • 拼貼藝術——廢棄素材碰撞出的靈感
    大家小學的時候都上過美術課,美術課上我們練習過拼貼畫,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的紙片,拼貼在繪畫本上。拼貼不僅是一種表現手法,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對現代藝術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拼貼藝術是怎麼火起來呢?讓拼貼藝術火起來的正是畢卡索老大哥《有藤椅的靜物》,拼貼藝術非常適合開腦洞,把無關的事物拼合在一起,尋找新的意義,因此被廣泛用來表達個人藝術想法。
  • 藏在愛馬仕「創新神話」裡的魔幻現實
    「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用剪紙層層拼貼而成的一片還未被「定義」的叢林世界裡,刑天和未來人正在用某種神秘的語言對話,仿佛在說:「飛毯(字符)與直升飛機(字符)」,共同設計著這個新世界。在男性櫥窗兩側的叢林中,還棲息著從神話故事中走來的遠古神獸。一頭白底藍紋的三頭虎和彩色斑馬條紋的馴鹿遙相而望,頭上盤旋著金剛鸚鵡和翠鳥。動植物身上的馬賽克「圖騰」似乎意味著它們即將在刑天和未來人的規劃下成型。
  • 神秘未知的拼貼藝術,會讓你的設計水平上一個層次?
    拼貼(collage)一詞翻譯自法國的papiers collés(粘性紙)。當人們還在研究這種帶粘性的紙是源自中國,還是日本的時候,畢卡索和布拉克就已經把拼貼這種藝術形式帶入現代了。達達主義者和超現實主義者發現拼貼很對他們的胃口。還有什麼更好的方式來表現達達的虛無主義呢?超現實主義者則認為超越現實的「無意識」世界才能擺脫一切束縛。
  • 拼貼藝術,是不是得從娃娃抓起?
    就像最近我們的小夥伴荼又出品的拼貼繪本《誰偷走了我的睡眠?》,一部運用拼貼藝術完成的作品,非常精彩,很好地呈現了插畫在筆繪之外的一種表達方式。伴隨新書的發售,荼又也開始新一輪的拼貼藝術傳播路,伴隨一場接一場的活動,不僅讓粉絲們現場體驗了拼貼製作,更帶給不少家庭以歡樂,讓小朋友們可以很小便接觸到這門兒有趣的創作手法。
  • "雲智造」——「發現時間的形態」第二期拼貼工作坊活動回顧
    答案是——無數種其實,不論是碎片的幾何圖案還是殘缺的圖片都能成為拼貼的藝術品6月10日下午,「發現時間的形態」第二期拼貼工作坊依舊準時開始~▼我們同觀眾一同賞析了抽象藝術先驅——瓦西裡·康定斯基的幾何語言,
  • 詩意在夢境中照進現實,電影《路邊野餐》關於人生的回味與思考
    夢境裡一事一物,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一絲蹤影,現實與夢境的界限就在於看待人生的心境不一樣。夢境與現實的結合,能夠吸引觀眾深入電影當中,成為電影美學中的成功典範,畢贛執導的電影《路邊野餐》就是這樣。這部於2016年7月15日在國內上映的電影,敢於嘗試用魔幻現實主義的拍攝手法,將時間巧妙地動態線性化,將電影拍成了詩性,而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則在迷幻的夢境中通過時空層面一一展現。
  • 拼貼藝術,也能玩出不同的花樣~
    更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對現代藝術產生過不可忽略得影響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幾位現代拼貼藝術家Riikka FRANSILA芬蘭拼貼藝術家她的作品現代又復古作品中體現了濃濃的懷舊感 反諷和幽默感Riikka經歷了一段很低落的時期她希望可以尋找一種方式把思想集中到別的地方便試著用照片拼湊一些圖案沒想到嘗試後立馬就迷上了它「拼貼藝術」慢慢變成了Riikka
  • 究竟是夢境進入了現實,還是現實其實就是夢境
    在夢境中,輝孤身一人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一輪皎潔溫潤的圓月,幽靜地懸掛在樹影婆娑的枝頭。在黑暗裡心裡隱隱有些不安,但還是選擇屈服於這聖潔的月光。幽靜的環境讓輝緊張的情緒鬆弛了許多。別無選擇,只能沿著滿是素雅花紋縫製的嶄新棉被鋪成的小路,一直朝前走,路的盡頭是風平浪靜的海邊。
  • PS教程:製作藝術拼貼
    製作藝術拼貼嗨嘍大家好~我是愛知趣教育的二魚老師。今天給大家更新一個有趣的製作藝術拼貼的教程。1、首先我們先打開一個素材文件。
  • 插畫畢業秀 | 坎伯韋爾(Camberwell)藝術學院 · 新改革屆插畫畢業展(上)
    魔幻現實主義一直是我最喜歡的文學類型和我創作熱情的來源。在一年的研究生課程當中,我一直在嘗試尋找我的對於魔幻現實主義的藝術敘事角度,這同時也是我對自身藝術風格的探索過程。畢業創作我選擇了為魔幻現實主義畫家馬爾克斯的作品 I Sell My Dreams創作系列插畫。這篇短篇小說從「我」的角度,回憶和敘述了一位以賣夢為生的頗有傳奇色彩的一位女人的故事。
  • 《看門狗:軍團》全飲酒飛鏢拼貼藝術攻略 收集圖詳細介紹
    導 讀 《看門狗:軍團》中的飲酒、飛鏢和拼貼藝術是非常難找的,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些飲酒、飛鏢和拼貼藝術到底在什麼位置
  • 拼貼與創造——英文通識課「藝術:插圖與設計」結課匯報展開展
    1月7日下午,由南京大學教務處、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共同策劃的「南大面孔——拼貼藝術創意展」在南京大學逸夫館8樓的藝術研究院展廳拉開帷幕。200多位來自南京大學不同專業的同學們奉獻了60餘幅拼貼藝術作品。南京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紀達夫處長、蔣佩曄老師,教務處邵進處長、蔡穎蔚副處長,藝術研究院康爾副院長、童強教授蒞臨現場,與本次展覽的指導教師Gary Adams教授以及同學們一起共襄盛舉。
  • 《販賣過去的人》:靈魂跟水一樣,都會流動,安哥拉式的魔幻
    在《販賣身份的人》中,阿瓜盧薩運用虛構與存在並行的內容銜接,夢境和現實穿插的謀篇布局,把故事中人放在歷史與當下之間的夾縫裡,讓他們在虛實之間奔波,在夢與現實中徘徊。故事中的壁虎,全程目睹了販賣過去的白化人營業過程,及一場兇殺案與認親戲的終結,與此同時它還恍惚攜著前生記憶入夢交流,這掩埋過去的人還從回憶與現實中拾取了自己的親生女兒。這魔幻的設定,虛實相加的情景,讓人感覺全程都是夢境,但其實又都是真實發生的事,果然是只有現實才是最不真實的事實。
  • 夢境和現實是相反的嗎?
    也有人發現,當自己做了一些不好的夢境的時候,現實其實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也就印證了夢是相反的一個說法。那麼,為何又有人說,夢好真,夢見什麼發生什麼呢?這個時候,夢又成正的了,到底夢是正是反呢?夢和現實是相反的嗎?首先,我們要了解夢境的構成,夢不會是無緣無故的產生,夢不會是憑空而來,每個夢,都有著它最重要的信息。
  • 《一千零一夜》簡介,夢境與現實的相互照耀
    手環中功能磁共振儀器發生故障,誤將凌凌七的腦電波數據傳輸到了柏海的夢境模型中,這一失誤,讓凌凌七獲得了進入柏海夢境的能力。由於只是在對方的夢裡,凌凌七暫時放下了現實生活中自卑懦弱的缺點,努力幫助柏海克服童年時候留下的心理陰影。夢想照進現實,夢境中的勇氣讓凌凌七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缺陷,她積極努力的改變自己,逐漸變得自信和勇敢。
  • 夢境與現實,到底哪個世界才是真的?
    我用手撐著岸邊,從湖內跳出來,站到草地上,風吹過身體,剛出水被風吹的那種涼嗖嗖的感覺都與現實世界別無二致,這到底是夢境嗎?真的不是現實麼?還是難道說我的現實,其實是個夢境?我推開這兩個夢中的NPC,然後凝聚視力向前想儘量努力的看清此刻的這夢境世界,我席地而坐,感受身體坐在草地上的感受,此時此刻的這個夢,到底與我所謂的現實世界有什麼分別呢?是觸覺嗎?不,這觸覺一模一樣,並無分別。那難道是視覺嗎?不,此時我夢中的視覺,就連近視眼都模擬的與我現實世界視覺一樣,這也無分別。那難道是聽覺?
  • 「夢境」是平行世界的真實投影?有沒有想過也許夢境才是現實世界...
    人們在夢境裡總是迷失自己,感覺無比真實,根本不會有所懷疑自己是在做夢,醒來後卻可以恍然大悟:原來是個夢!可你認為的「現實」生活不也如此嗎?你又何曾產生過懷疑呢? 人的一生,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夢境裡度過的。夢境顯然已經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電影《花千骨》:讓「魔幻」類型有現實關切
    而這一場充滿瑰麗想像力的魔幻之旅牽動著廣大觀眾的情緒,故事中少女經歷懵懂和傷痛、蛻變和重生後煥發新生的成長故事也深入人心。時隔5年,一手打造劇版《花千骨》的製片人唐麗君再次出發,集結金牌製作班底,將這一經典IP搬上大熒幕。  或許在眾多電視劇觀眾眼中,難以辨別「魔幻」與「仙俠」的區別,但唐麗君卻對此有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