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代是我們國家歷史上經受苦難最多的一段時間了,尤其是在和西方人相比的時候,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農業文明更是落後的厲害,就算是當時的朝廷重臣李鴻章在面對這種世界巨變的時候,都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可以說那個時候的我們確實是閉門謝客太長時間了,完全對世界失去了了解,這對於我們來說真的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
1896年,這一年是中日甲午海戰後的第二年,也是徹底宣告了晚清的洋務救國運動的失敗的一年。這一年,為了加強和世界的聯繫,也為了緩解對日海戰失敗帶來的嚴重惡果,李鴻章奉命前往歐洲訪問,順便參加沙俄皇帝的加冕典禮。在出發以前,當時主要負責對外交往的官員上門想給李鴻章講解一些關於西方禮儀的問題,但是當時的李鴻章沒上門心思了解這些問題,只是簡單的問了問,就把這些人打發走了。到了歐洲以後,李鴻章作為東方最大國家的一個重臣,確實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歐洲很多國家的報紙都爭相報導,在國外算是風光了一把。
但是這趟旅程也鬧出了不少笑話,因為東西方很多地方都不一樣,尤其是在禮儀方面。當年的四月,李鴻章首先到達俄國。當時的沙俄皇帝尼古拉二世對這位來自清朝的大臣很重視,把他安排在了來賓的首批賀禮的人當中,不過這樣的重視也因為禮儀差點鬧出一些笑話來。因為很重視,皇帝和皇后親自接見了李鴻章。初次見面,難免不習慣,因此行禮很重要。
皇后是一個女人,因此先伸出手。大家也知道西方的貴族以前是流行吻手禮的,但是李鴻章哪裡知道,還以為是在索要禮物。儘管有些生氣,以為已經給過賀禮了,但還是把身上的一枚戒指拿出來給了她。但皇后接過後,又伸出手。這下李鴻章臉色很難看了,覺得這俄國人太貪婪了。一時局面有點僵持,幸好站在一邊的翻譯反應了過來,趕緊和李鴻章解釋了一下。結果,聽了解釋以後,李鴻章反而是更加的尷尬了。因為中國一直是男女授受不親,一下子實在是不能接受在大庭廣眾之下,親吻一個女人的手,還是這麼大年紀。在宴會結束以後,他還警告身邊的人,不許他們把這件事傳出去,嫌丟人。
儘管在這次的訪問當中,李大人還鬧出來不少笑話,但是也為東西方的交流開了一個好頭,這是不能否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