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李鴻章借沙俄皇帝加冕出訪歐洲,見皇后時鬧出了笑話

2021-01-15 包子君盤點

晚清時代是我們國家歷史上經受苦難最多的一段時間了,尤其是在和西方人相比的時候,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農業文明更是落後的厲害,就算是當時的朝廷重臣李鴻章在面對這種世界巨變的時候,都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可以說那個時候的我們確實是閉門謝客太長時間了,完全對世界失去了了解,這對於我們來說真的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

1896年,這一年是中日甲午海戰後的第二年,也是徹底宣告了晚清的洋務救國運動的失敗的一年。這一年,為了加強和世界的聯繫,也為了緩解對日海戰失敗帶來的嚴重惡果,李鴻章奉命前往歐洲訪問,順便參加沙俄皇帝的加冕典禮。在出發以前,當時主要負責對外交往的官員上門想給李鴻章講解一些關於西方禮儀的問題,但是當時的李鴻章沒上門心思了解這些問題,只是簡單的問了問,就把這些人打發走了。到了歐洲以後,李鴻章作為東方最大國家的一個重臣,確實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歐洲很多國家的報紙都爭相報導,在國外算是風光了一把。

但是這趟旅程也鬧出了不少笑話,因為東西方很多地方都不一樣,尤其是在禮儀方面。當年的四月,李鴻章首先到達俄國。當時的沙俄皇帝尼古拉二世對這位來自清朝的大臣很重視,把他安排在了來賓的首批賀禮的人當中,不過這樣的重視也因為禮儀差點鬧出一些笑話來。因為很重視,皇帝和皇后親自接見了李鴻章。初次見面,難免不習慣,因此行禮很重要。

皇后是一個女人,因此先伸出手。大家也知道西方的貴族以前是流行吻手禮的,但是李鴻章哪裡知道,還以為是在索要禮物。儘管有些生氣,以為已經給過賀禮了,但還是把身上的一枚戒指拿出來給了她。但皇后接過後,又伸出手。這下李鴻章臉色很難看了,覺得這俄國人太貪婪了。一時局面有點僵持,幸好站在一邊的翻譯反應了過來,趕緊和李鴻章解釋了一下。結果,聽了解釋以後,李鴻章反而是更加的尷尬了。因為中國一直是男女授受不親,一下子實在是不能接受在大庭廣眾之下,親吻一個女人的手,還是這麼大年紀。在宴會結束以後,他還警告身邊的人,不許他們把這件事傳出去,嫌丟人。

儘管在這次的訪問當中,李大人還鬧出來不少笑話,但是也為東西方的交流開了一個好頭,這是不能否認的。

相關焦點

  • 70多歲的李鴻章訪美時自創「李鴻章雜燴」,令外國人讚不絕口!
    眾所周知,李鴻章是晚清重臣,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他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軍」。李鴻章的一生可謂是不平凡的一生,曾參與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
  • 晚清9大名人的真實相貌:李鴻章老態龍鍾,圖9是收復新疆的左宗棠
    【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她是鹹豐皇帝的妃子。鹹豐皇帝駕崩後,慈禧太后聯合慈安和恭親王等人發動政變,誅殺「顧命八大臣」,開始垂簾聽政。慈禧太后執掌大清最高權力長達半個多世紀,使得光緒皇帝成為傀儡的存在。
  • 晚清老照片:坐在輪椅上的李鴻章,盛裝華服的皇家格格
    京張鐵路的測繪技術人員。坐在輪椅上的李鴻章。1896年,李鴻章奉慈禧太后之命出訪歐美各國,歷時190天,目的是「聯絡西洋,牽制東洋」。盛裝華服的皇家格格。晚清的皇宮內廷侍衛。內廷侍衛直接保護皇帝的安全,不僅是兵,也是官,被譽為「皇室親軍」,一般只有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的壯士才有資格擔當這個差使。
  • 晚清老照片:李鴻章自己撐傘沒了官威,官府衙役摁倒犯人打板子
    旗人貴婦合影。這些人來自官宦之家,個個盛裝華服,打扮精緻,她們代表了晚清上流社會的女性形象。最後一排中間那位女士穿洋裝,顯示出她對外來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敢於領風氣之先。李鴻章出訪歐美時的珍貴留影。1896年,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奉慈禧太后之命出訪歐美各國,成為清朝第一個進行環球訪問的外交特使。
  • 晚清老照片:李鴻章中彈傷愈後露面,光緒皇后相貌普通還駝背
    1889年起,晚清朝廷明確了修建鐵路的戰略目標,等到各條鐵路陸續通車,列車事故接二連三地發生。相關原因多種多樣,簡要說來有二:一是鐵路修築過程中偷工減料,路基不穩,軌道不堅;二是養路工疏忽大意、沒有認真巡查軌道,相關負責人玩忽職守、有章不遵。
  • 晚清最大島嶼庫頁島土著們:毛髮濃密,身材矮小,被沙俄屠殺殆盡
    庫頁島上資源極其豐富,可惜晚清中國喪權辱國,結果被沙俄割佔。(這是一組反映庫頁島最後的土著阿伊努人真實情況)【阿伊努人老人側身照】19世紀中後期,沙俄先後通過《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迫使清廷割讓庫頁島。晚清時期,庫頁島生活著以阿伊努人為首的土著,他們最終都被沙俄以及日本屠殺殆盡,目前還有少量阿伊努人生活在庫頁島和北海道、千島群島附近。
  • 不多見的彩色老照片:李鴻章訪問紐約、北洋政府銷毀鴉片
    打傘坐轎的人是晚清重臣李鴻章,他在1895年籤訂了《馬關條約》後背負罵名。為了躲避麻煩,慈禧太后讓他出國避風頭,李鴻章趁機做了迴環球旅行,這是到達美國紐約的場景。李鴻章第二目的地是加拿大。1896年9月6日,李鴻章來到加拿大溫哥華鐵路公司考察。
  • 沙俄的東方戰略:在沙皇尼古拉二世野心中破產的「黃俄羅斯計劃」
    這一時期沙俄擴張全靠純粹的武力徵服,將當地原住民殺光了、殺服了,這塊地方自然納入沙俄版圖,在雅克薩一帶沙俄人甚至於吃人,可見其野蠻程度,這也是當時清朝民眾管沙俄人叫「吃人的羅剎鬼」的原因。1853年到1856年的克裡米亞戰爭中沙俄被英國、法國聯手設計,俄軍損失52.2萬餘人,沙俄主導的「神聖同盟」解散,沙俄在巴爾幹半島、高加索等地區的擴張勢頭被打斷,可以說是沙俄軍事、政治、外交等領域的全面失敗。克裡米亞戰爭讓沙俄意識到自身已經落後於時代,單純依靠自己的武力在歐洲擴張非常艱難,因此一面進行國家改革、建設,一面專心向東方擴張,彌補損失。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用沙俄時三色旗作為國旗,此國旗有何來歷?
    1991年12月25日晚上19時20分,戈巴契夫把核按鈕移交給葉爾欽,19時38分,在克裡姆林宮飄揚的鐮刀和鐵錘的蘇聯國旗降下,俄羅斯白藍紅國旗升上,至此蘇聯完成使命,俄羅斯獨立建國開始。對於俄羅斯使用的白藍紅國旗,當時外界很陌生。
  • 為何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只有李鴻章惡評最多?
    晚清時期,由於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被迫與列強籤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使我國逐漸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左宗棠自幼聰穎, 在左宗棠還沒有什麼名望時,為了抓住時機展示自己的才能,他經常為了一件小事就與人大吵大鬧;然而,在他在當上巡撫,官及三品時,脾氣卻越來越小。"窮困潦倒之時,不被人欺;飛黃騰達之日,不被人嫉。"這句著名的話就是他說的。
  • 1879年晚清老照片:年輕帥氣的李鴻章,美麗驚豔的偏房小妾
    圖為一組1879年的晚清百姓生活老照片,彼時的晚清正處於貧窮又落後的悲哀時期,不但備受西方列強的欺凌,就連清朝的百姓亦是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痛苦深淵之中
  • 大清腐敗宰相李鴻章:後代出了三個億萬富翁,圖4是最漂亮的小妾
    【壯年李鴻章】李鴻章,大清宰相,晚清名臣之一,洋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李鴻章的一生充滿爭議,他自嘲為大清的「裱糊匠」,可他確實代表了清廷與列強籤下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封建社會娶妻以傳宗接代為第一目的,周氏去世後,李鴻章娶了太湖望族趙小蓮,她為李鴻章生下了女兒李經述、女兒李菊耦。趙小蓮有旺夫相,自從嫁到李家後,李鴻章官運亨通。除了趙小蓮外,李鴻章還有側室莫氏,侍妾冬梅,其中冬梅是最漂亮的一個。【李鴻章在日本馬關】在李鴻章一生中,代表清廷去日本馬關籤訂《馬關條約》被他視為最大的恥辱。
  • 榮耀時刻:拿破崙的皇帝加冕禮
    拿破崙在先後穩定了法國混亂的政局,擊潰了第一次、第二次反法同盟,頒布了《拿破崙法典》之後,使法國政體由共和國變為帝國,其國力在歐洲大陸最為強盛,並被法國公民投票選為「皇帝」。終於,拿破崙迎來了他加冕的日子。
  • 李鴻章出訪,外國人竟將李鴻章當成了中國皇帝,還說慈禧嫁給了他
    在十九世紀的中期,高官李鴻章曾經去美國訪問,並帶去了一件御賜的黃馬褂,作為表示無上榮光的標誌進行炫耀。因為,根據當時清朝的相關規定,只有對朝廷立下了非常大功績的元老級人物,才能被賜予黃馬褂,而看看大清歷代臣子當中,有這樣榮譽的人也沒幾個。 李鴻章因為之前在絞殺太平天國暴亂,以及消滅捻軍的戰功,獲得了皇帝的賞賜。
  • 晚清「最有能力」的中國人:將遺棄多年領土收回,相當於4.5個日本
    然而清政府裡卻有一位能人,在晚清頹敗下,毅然地站了出來,通過自己的努力,力排眾難、親自掛帥把一片被清政府遺棄的土地給收回,此人便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左宗棠,湖南湘陽人,晚清重臣,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 189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為何仰頭長嘆?李鴻章意識到了什麼?
    儘管李鴻章此時已經變成了一個老人,但是可千萬不要小瞧這個老人。因為李鴻章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在清朝時期被稱為中堂的人,我們稱之為李中堂,那麼同樣的還有被稱為中堂的人是誰呢?
  • 李鴻章訪問美國: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他說了一句讓人心酸的話
    李鴻章作為晚清重臣,始終代表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也歷來備受後人的爭議,有人說他是賣國賊,代表清政府籤訂很多不平等條約。但作為當時的執政者慈禧太后,說他是「再造玄黃之人」,李鴻章去世的消息傳到慈禧太后耳中,她都流下眼淚:我大清再無能人與外國人外交。
  • 歐洲王室「一世二世」是什麼關係,他們如何起名排輩
    猶記得初中歷史課,每當學到《歐洲近代史》時,總感覺他們的名字破有意思,特別是從發現新大陸到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那些舊有的歐洲國王名字都十分特別,似乎每個國王都以數字命名。都鐸才是伊莉莎白的姓氏,她所處的時代是英國都鐸王朝時期,他的父親是英王亨利八世。都鐸王朝的皇位繼承人者原本是伊莉莎白的姐姐瑪麗一世,瑪麗一世不幸早夭,都鐸王朝的繼承權便落在伊莉莎白的身上。伊莉莎白一世的本意應該是,伊莉莎白一脈首位國王。其次,「世」未必是上下代人。
  • 為何晚清名臣李鴻章死不瞑目?周馥用手撫其眼瞼,李鴻章才閉上眼
    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一生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
  • 晚清老照片: 嬰兒時的溥儀, 光頭溥儀, 溥儀婉容一起洗浴處
    晚清老照片: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晚清最後幾年,紀錄了當時的皇宮真實場景,圖為溥儀,打扮的十分的洋氣,溥儀當上皇帝後十分喜歡攝影,看起來有點消瘦,營養不良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