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歲的李鴻章訪美時自創「李鴻章雜燴」,令外國人讚不絕口!

2020-12-13 木頭人侃歷史

眾所周知,李鴻章是晚清重臣,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他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軍」。李鴻章的一生可謂是不平凡的一生,曾參與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也曾代表清政府籤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日本首相曾稱李鴻章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慈谿太后也稱其為「再造玄黃之人」。

1896年,也就是光緒二十二年,李鴻章奉命前往沙俄帝國,慶祝俄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之後他又輾轉於德意志帝國、大英帝國等歐洲國家,來進一步宣傳他的洋務運動。最後,他於8月抵達美國紐約。李鴻章的此次出訪,雖行程緊湊,但得到了美國的高度重視。李鴻章被認為是東方來的第一位高官,為了迎接他,美國在港口並列了30艘白色軍艦,並由前總統格蘭特之子和美國盧傑將軍親自迎接,其接待規模超乎想像。

李鴻章此次出訪美國,除了例行公事外,還要發表演講,抗議美國的排華法案及美國歧視華工的行為,並與美方商討合作政策。他曾說:「我們必須保護國家主權,不允許任何人危及我們的神聖權力。我將牢記格蘭特將軍的遺訓,所有資本,無論是美國的還是歐洲的,都可以自由來華投資」。

談判進展得還算順利,李鴻章也受到了美方的熱情款待,但作為一名典型的中國人,天天吃西餐已讓70多歲的李鴻章沒有胃口。於是,不拘小節的李鴻章吩咐廚師將西餐的原料和蔬菜都扔進鍋裡煮,燒成了一鍋大雜燴。香味讓美國官員垂涎欲滴,連忙打聽做的什麼菜。當看到端上桌的大雜燴時驚嘆不已,嘗過味道後更是讚不絕口。李鴻章作為一名中國使臣,在美國人面前不但沒有卑躬屈膝,而且還宣傳了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自那以後,美國的很多飯店就多了一道菜,名曰「李鴻章雜燴」。

相關焦點

  • 外國人眼裡的李鴻章
    這在許多外國人對晚清重臣李鴻章的回憶文字中,可以得到印證。  身高對打造良好印象,作用不言而喻。李鴻章個子很高,是妥妥的加分項。約翰·拉賽爾·楊格是19世紀美國著名記者和作家。他也是外交官,與同時代的多國政要都有接觸,還擔任過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知識淵博、見多識廣。1879年,美國第十八任總統格蘭特在卸職後攜家帶口作週遊世界之旅,楊格陪行。
  • 李鴻章宴請外國人,端上一盆邊角料糊弄老外,成為美國名菜
    01晚清名臣李鴻章李鴻章是個安徽合肥人,是晚清名臣,後人多稱他為李中堂,這位晚清傳奇人物留給我們的不止是他那富有爭議的一生,還留下了一道安徽名菜但是您如果吃這這道菜的時候,在好吃之餘是否好奇其於李鴻章的關係,為什麼會被叫做李鴻章雜燴呢?
  • 從殘羹冷炙到人間美味 徽菜名品「李鴻章大雜燴」的前世今生
    這道被冠以李鴻章大雜燴之名的徽菜風靡中外,以至於七年之後,梁啓超赴美,發現除了李鴻章大雜燴外,遺留在這個遠隔重洋國度的,還有李鴻章掛麵、李鴻章炒飯等諸多飲食。  靈氣與意外的美味  與海絕緣的安徽,徽菜自然鮮有海鮮。唯獨李鴻章大雜燴被打上「直隸總督」的烙印。1896年,被褫奪官位的李鴻章,頂著「頭等欽差大臣」的帽子,從天津負命出發,出訪歐洲轉而到美。
  • 李鴻章逢人就愛問的三個怪問題是什麼?
    甲午戰爭中,實際有很多趣聞,比如李鴻章碰到陌生的外國人就愛問:你兒女幾個?你收入多少?你家產有多少? 一,甲午戰爭前,河南省巡撫曾經在德國訂做了一座一丈多高的李鴻章銅像,本來準備做好後安放在威海衛或者旅順的北洋艦隊軍港內,但等到銅像做好後,日軍已經佔領了這兩處軍港,本想把這銅像運回北京或者天津,李鴻章當時又因為打敗了仗權力根基動搖。結果這銅像一直丟在德國。
  • 李鴻章訪問美國: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他說了一句讓人心酸的話
    李鴻章作為晚清重臣,始終代表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也歷來備受後人的爭議,有人說他是賣國賊,代表清政府籤訂很多不平等條約。但作為當時的執政者慈禧太后,說他是「再造玄黃之人」,李鴻章去世的消息傳到慈禧太后耳中,她都流下眼淚:我大清再無能人與外國人外交。
  • 123年前的李鴻章
    凌晨3點,李鴻章的廚子就起床做飯,攪得「大飯店」的廚師也得起來做幫手,一早就得提供數隻雞,而且非活的不要,要現宰現做,搞得人家雞飛狗跳。這一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美國某位第一夫人出國訪問,攜帶了大量的飲用水,也讓受訪國憤青的情感很受傷害。  除了雞和雞蛋,李鴻章的126個大行李箱也震驚了巴黎。飯店的英國人和法國外省的客人都跑來看熱鬧,對李鴻章的行李要支付的費用大感興趣。
  • 歷史冷知識:大清重臣李鴻章有多高
    鴉片戰爭時,列強的堅船利炮,讓幅員遼闊的大清帝國,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在國際上的地位堪憂。而李鴻章則憑藉著先「身」奪人的身高優勢,為大清國挽回一點點頹勢。愛爾蘭人濮蘭德,在1883年來到大清後,曾考入海關,任總稅務司錄事司。
  • 張佩綸彈劾李鴻章、馬尾戰敗,李鴻章為何將女兒嫁給他?
    (慈禧太后)主和派當時清廷的決策人物慈禧太后、李鴻章,都力主和平談判,告誡福州官員,不準先下手,否則「雖勝亦斬」。李鴻章甚至要張佩綸先炸毀船廠(沒有執行),以免被敵人奪去。(李鴻章)馬江之敗光緒十年七月初三(1884年8月23日),法艦隊在馬尾突然發動襲擊,法艦趁退潮時,憑藉船頭炮(火力極猛)正對清艦船尾的優勢,出動魚雷艇,在馬江參戰的11艘清水師艦全被擊毀。
  • 李鴻章出訪,外國人竟將李鴻章當成了中國皇帝,還說慈禧嫁給了他
    在十九世紀的中期,高官李鴻章曾經去美國訪問,並帶去了一件御賜的黃馬褂,作為表示無上榮光的標誌進行炫耀。因為,根據當時清朝的相關規定,只有對朝廷立下了非常大功績的元老級人物,才能被賜予黃馬褂,而看看大清歷代臣子當中,有這樣榮譽的人也沒幾個。 李鴻章因為之前在絞殺太平天國暴亂,以及消滅捻軍的戰功,獲得了皇帝的賞賜。
  • 李鴻章 大雜燴英文叫啥名?
    安徽商報   分享到:   麻婆豆腐翻譯成Tofumade by woman withfreckles(一臉雀斑的女人做的豆腐),童子雞翻譯成Chickenwithout sex(還沒有性生活的雞),這些讓人忍俊不禁的英譯菜名,不僅讓中國菜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沒準還會讓外國人嚇一大跳
  • 不多見的彩色老照片:李鴻章訪問紐約、北洋政府銷毀鴉片
    打傘坐轎的人是晚清重臣李鴻章,他在1895年籤訂了《馬關條約》後背負罵名。為了躲避麻煩,慈禧太后讓他出國避風頭,李鴻章趁機做了迴環球旅行,這是到達美國紐約的場景。李鴻章第二目的地是加拿大。1896年9月6日,李鴻章來到加拿大溫哥華鐵路公司考察。
  • 盛宣懷是李鴻章在商場上的代言人?和張之洞比,李鴻章的實業更強
    後來左宗棠和李鴻章關於塞防和海防發起了爭論,李鴻章主張放棄新疆,他認為有這個錢,還不如多買幾艘軍艦去壯大他的北洋艦隊。 這話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當時清朝的主要對手是從海上過來的。不過說放棄新疆這麼大一塊地盤,李鴻章差點成了千古罪人。幸虧左宗棠固執己見,這才收復了新疆。
  • 李鴻章鍾愛的西式補品「牛肉汁」,到底是什麼來頭?
    若場前買牛肉精一打、兩打培補之,可令身速強而病癒速也。」1906 年在上海出版的餘姚頤安主人所撰竹枝詞《滬江商業市景詞》中,有《牛肉汁》一詩,略做介紹:肥牛蒸肉製成漿, 小巧洋瓶取汁藏。蛋白質多推妙品, 功能補胃潤枯腸。但牛肉汁對我來說,仍然是個抽象的概念。究竟是什麼樣的,我仍然搞不清楚。
  • 姜鳴|李鴻章飲用的鐵酒、鐵水是什麼?
    基永兄解釋說,廣東和香港人從前習慣把葡萄牙的波特酒(Port),稱為「砵酒」,這令我豁然開朗。我查百度,確實如此。需要說明,波特酒也是葡萄酒,是一種高酒精度的甜型加強葡萄酒。波特酒同樣從老報紙上的廣告中看到,「鐵精」是一種進口藥水,當年屈臣氏大藥房有售,全名叫做「鐵精補血藥水」。屈臣氏大藥房出售「鐵精補血藥水」說起來有點拗口,但這確是一款經典外國酒精飲料。
  • 189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為何仰頭長嘆?李鴻章意識到了什麼?
    當時的李鴻章狀態 李鴻章出生於公元1823年,死亡於公元1901年,按照這個時間算的話,是李鴻章1896年風燭殘年並且訪問德國的時候,距離李鴻章去世也僅僅有5年之遙。 換句話來說,這個時候的李鴻章早已經變成了老人,一個老人究竟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
  • 日本外交官穿西服求見李鴻章,李鴻章說了8個字,成警世名言
    而他們要見的人,就是已經53歲,但權重望崇的李鴻章。他們之所以前來求見李鴻章,是因為幾個月前發生在朝鮮的一件大事。森有禮似乎看出了李鴻章的心思,於是自豪的和李鴻章說:「我們易改服飾,對我們的民族只會有著極大的好處。」李卻不以為然的說:「服制乃祖宗之遺風,易服恐怕不妥。」
  • 千古誰知李鴻章?李鴻章有如此吏才,曾國藩不能不刮目相看
    千古誰知李鴻章?李鴻章有如此吏才,曾國藩不能不刮目相看 許多在想像中似乎十分完美的事情,一旦進入現實社會當中,則變得不怎麼完美起來,有時甚至還會大相逕庭。到了曾國藩幕府後,李鴻章也不甚得意。
  • 李鴻章都一把年紀了,還有腿疾,慈禧太后為什麼還送小美女給他?
    那麼慈禧太后為什麼要賜給李鴻章宮女紅兒,而李鴻章接到賞賜後,為什麼又欲言又止呢?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29期:聽說李鴻章有腿寒症,慈禧太后為什麼不送藥,卻送了個美女給他?比如風流才子紀曉嵐,乾隆帝也曾經賞賜給他四個宮女,這老頭,七十多歲了還納了十六歲的玉臺為妾。
  • 中日談判時,李鴻章說錯一句話,讓日本人鑽了空子,清朝因此衰亡
    文|武品文史一句話可以興邦也可以引來禍端,李鴻章就是這樣,雖然他說過許多興邦之言,但他在和日本使者談判時說錯的一句話,不僅讓他辛苦籌建的海軍覆滅,也把大清帝國拖向了滅亡的深淵,那麼這是一段怎樣的話?到底錯在哪裡?
  • 馬忠文丨李鴻章致李瀚章家書二通釋讀
    前一年六月捻軍被鎮壓,李鴻章以湖廣總督拜協辦大學士,功高勳隆,朝野矚目;八月初,奉旨北上入京陛見,兩宮太后召見四次,詢問軍事甚詳,又與樞臣討論要政;九月十七日離京,沿運河南下,十月二十六日抵達江寧,與曾國藩討論議籌餉裁撤之事;年底在皖陪老母度歲,兄弟子侄團圓,新年過後便赴任武昌。該信即寫於此時,時李瀚章在浙江巡撫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