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 大雜燴英文叫啥名?

2021-01-10 中安在線網站

 2012年03月15日 02:10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分享到:

  麻婆豆腐翻譯成Tofumade by woman withfreckles(一臉雀斑的女人做的豆腐),童子雞翻譯成Chickenwithout sex(還沒有性生活的雞),這些讓人忍俊不禁的英譯菜名,不僅讓中國菜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沒準還會讓外國人嚇一大跳。近日,北京市出版了《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為2158道中餐飯菜「正名」。那麼,咱安徽的特色菜呢?其實早已經有英語愛好者給它們起了英文名,只是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

  臭鱖魚、符離集燒雞英文名叫啥?

  去年,英國曼徹斯特小夥Adam第一次來到中國,在合肥享受到第一頓正宗的中國菜。但令Adam疑惑的是,沒人能用英語給他解釋到底吃了什麼菜。 「我吃了臭鱖魚、李鴻章大雜燴、三河米餃、石耳燉雞。菜的味道都很不錯,但是我的朋友只告訴我吃了些什麼,卻沒法描述這道菜,未免有些遺憾。 」

  Adam告訴記者,自己最愛吃的是臭鱖魚和符離集燒雞,可朋友告訴他,兩者分別叫做「Smelly mandarin fish」和「Fuliji chicken」,「我覺得這個翻譯不對」。

  徽菜各有英文名 但沒統一標準

  記者採訪中獲悉,幾年前,合肥的翻譯愛好者就開始為徽菜正名,比如徽州桃脂燒肉叫做「Braised Streaky Porkwith Huizhou Glue」,石耳燉雞叫做「Stewed Hen withStone Fungus」,砂鍋豆腐叫做「Braised Bean Curd inMar-mite,李鴻章大雜燴叫做「 LiHongzhang Assorted Dish」,朱洪武豆腐叫做「Zhu Hong-wu Bean Curd 」,符離集燒雞叫做「Fuliji Braised Chick-en」。一位翻譯愛好者告訴記者,這些翻譯可以很好地把菜的製作特色展現出來,「像劉安點丹被譯為『Liu An To-fu』,劉安是西漢時的淮南王,他信道教,為求長生不老藥,在八公山上煉丹,一天深夜不小心把石膏粉碰翻,灑進漿液裡,結果成了豆腐。 『LiuAnTofu』這一譯法,既點出了菜品的原料和實質,也說明了這道菜的創造者。 」

  一些翻譯愛好者介紹,作為全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英譯還停留在商討階段,並未出臺統一譯法。 「我們也希望能出版一本《徽菜譯法》,有助於徽菜系走出安徽,走向世界。」(錢曉伶 簡雅潔)

相關焦點

  • 從殘羹冷炙到人間美味 徽菜名品「李鴻章大雜燴」的前世今生
    這道被冠以李鴻章大雜燴之名的徽菜風靡中外,以至於七年之後,梁啓超赴美,發現除了李鴻章大雜燴外,遺留在這個遠隔重洋國度的,還有李鴻章掛麵、李鴻章炒飯等諸多飲食。  靈氣與意外的美味  與海絕緣的安徽,徽菜自然鮮有海鮮。唯獨李鴻章大雜燴被打上「直隸總督」的烙印。1896年,被褫奪官位的李鴻章,頂著「頭等欽差大臣」的帽子,從天津負命出發,出訪歐洲轉而到美。
  • 70多歲的李鴻章訪美時自創「李鴻章雜燴」,令外國人讚不絕口!
    眾所周知,李鴻章是晚清重臣,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他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軍」。李鴻章的一生可謂是不平凡的一生,曾參與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
  • 李鴻章宴請外國人,端上一盆邊角料糊弄老外,成為美國名菜
    而這種事情講究就是緣分二字,而這其中筆者認為最有故事性的莫過於李中堂和「李鴻章大雜燴」這道菜的故事了!但是您如果吃這這道菜的時候,在好吃之餘是否好奇其於李鴻章的關係,為什麼會被叫做李鴻章雜燴呢?02「李鴻章大雜燴」的由來其實這道菜的創建於李鴻章關係是來自於這段故事的:話說當年啊,李中堂奉旨去參加俄國的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而且順道還拜訪一下英美
  • 外國人眼裡的李鴻章
    格蘭特一行在天津見到李鴻章後,李鴻章偉岸的身形給楊格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寫道:「李鴻章的身高讓你頭一眼的印象就很深刻,他高大的身材在歐洲人看來很是與眾不同,在他那些中國隨員中尤為顯眼,稱得上鶴立雞群。」1879年,美國前總統格蘭特訪華與李鴻章合影  清末民初,中國人還因為普遍身形矮小瘦弱,被一些西方人稱為「東亞病夫」,作為記者的楊格不可能沒有聽聞。
  • 李鴻章出訪,外國人竟將李鴻章當成了中國皇帝,還說慈禧嫁給了他
    在1898年,美國發布的一期《紐約時報》中,就有這麼一則新聞,是關於慈禧跟李中堂之間的故事,說他倆是夫妻,還說李是「中國總統」,這在中國人眼中看來頗為滑稽的新聞,竟然,成為了該報刊發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一期英文報紙。
  • 盛宣懷是李鴻章在商場上的代言人?和張之洞比,李鴻章的實業更強
    李鴻章也是一樣,很多人表示,李鴻章家裡之所以那麼有錢,那是因為人家自己有家族產業,可不是貪汙來的。這可真的要笑死人了,你手裡有權,誰敢不買你的帳? 這就是為什麼現代嚴禁公職人員,參與市場競爭的原因。
  • 123年前的李鴻章
    邊芹在《文明的變遷:巴黎1896·尋找李鴻章》中寫到,當年,李鴻章從巴黎北站下車,居然帶了活雞,裝在一個柳條編的籠子裡。
  • 189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為何仰頭長嘆?李鴻章意識到了什麼?
    當時的李鴻章狀態 李鴻章出生於公元1823年,死亡於公元1901年,按照這個時間算的話,是李鴻章1896年風燭殘年並且訪問德國的時候,距離李鴻章去世也僅僅有5年之遙。 換句話來說,這個時候的李鴻章早已經變成了老人,一個老人究竟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
  • 千古誰知李鴻章?李鴻章有如此吏才,曾國藩不能不刮目相看
    千古誰知李鴻章?李鴻章有如此吏才,曾國藩不能不刮目相看 許多在想像中似乎十分完美的事情,一旦進入現實社會當中,則變得不怎麼完美起來,有時甚至還會大相逕庭。到了曾國藩幕府後,李鴻章也不甚得意。
  • 張佩綸彈劾李鴻章、馬尾戰敗,李鴻章為何將女兒嫁給他?
    (慈禧太后)主和派當時清廷的決策人物慈禧太后、李鴻章,都力主和平談判,告誡福州官員,不準先下手,否則「雖勝亦斬」。李鴻章甚至要張佩綸先炸毀船廠(沒有執行),以免被敵人奪去。張佩綸接二連三的碰釘子,乾脆破罐子破摔,全都聽李鴻章的。在當時,清軍的軍事科技本就落後於法國,在加之迷信和談、戰備鬆懈,軍民的抗戰積極性不高;反觀法軍,奪取福州、基隆的決心倒是十分堅定。此時的局面,中方十分被動。
  • 大快朵頤大雜燴
    但是本地的「佛跳牆」我還是有得吃,並且吃得比較早,吃得比較多,吃得比較開心,感覺是屬於自己的一道美味,那就是丹陽大雜燴。託父親的福!在我家丹陽大雜燴是我父親私家秘制。開始下鍋的時候,灶膛裡的火要大火猛火,柴禾要用老樹根這樣的硬柴,後來要用老樹根的灰燼餘火文火慢慢煨,經過鍋底火舌幾個小時的緊咬慢舔,把稀湯熬成稠汁,濃縮成精華,把各味串成一味,那就是膏腴之極,美味無比的大雜燴。灶間瀰漫香味的時候,父親的拿手菜大雜燴就可以出鍋上桌了。
  • 日本外交官穿西服求見李鴻章,李鴻章說了8個字,成警世名言
    而他們要見的人,就是已經53歲,但權重望崇的李鴻章。他們之所以前來求見李鴻章,是因為幾個月前發生在朝鮮的一件大事。02給不速之客的八字警世名言此時的李鴻章正在書房研讀西學,聽到通報後李鴻章心知肚明,當然知道日本外交官前來的目的
  • 太平天國叛將死於李鴻章之手,愛女被洋人所得,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而此時,李鴻章已經和戈登的常勝軍聯合,並且決心攻打蘇州,一場關於蘇州城的命運之戰即將到來。客觀來說,當年李鴻章進攻的很不順利,蘇州城防禦很堅固,久攻不克,而且淮軍傷亡慘重。但李鴻章是一個智將,既然強硬手段打不穿,那麼就使用間諜的手段來從內部攻破。
  • 為何晚清名臣李鴻章死不瞑目?周馥用手撫其眼瞼,李鴻章才閉上眼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空前屈辱、賠款最大的一個不平等條約,慶親王奕劻和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代表清政府在條約上簽字,李鴻章為此背負賣國賊的惡名。其實,《辛丑條約》源於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慈禧、光緒兩宮逃亡,中國面臨被佔領和瓜分的民族危機。八國聯軍入京,源於義和團攻打使館,各地濫殺教民,清政府還向西方各國宣戰。
  • 李鴻章在日本的預言終於言中
    「中日兩國必成世仇」似乎有點牽強,但李鴻章在甲午戰敗後與日本的談判過程中確實說過這樣的話:1895年4月1日,日方向中方提出了議和條款:「要求中國承認朝鮮完全獨立自主;割讓奉天南部地方、臺灣全島及其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領土給日本;以白銀三萬萬兩交日本作為賠償軍費,分五年交清,按年加每百抽五之利息……」,並限定「在三四日內」作出「肯定的答覆」。
  • 李鴻章鍾愛的西式補品「牛肉汁」,到底是什麼來頭?
    我2015年出版的拙著《秋風寶劍孤臣淚》中提到,李鴻章是某些西式補品的擁躉。四川總督劉秉璋的兒子劉聲木記載,李鴻章晚年頤養之品,只日服牛肉汁、葡萄酒二項,皆經西醫考驗,為泰西某某名廠所制,終身服之,從不更易。牛肉汁須以溫水衝服,熱則無效,葡萄酒於每飯後服一小杯,以助消化。
  • 這棟建築,是20世紀30年代的「海上名樓」,原主人是李鴻章之子
    這裡原是英資泰興銀行大班1900年建造的花園住宅,後來由李鴻章的小兒子李經邁買下,陶馥記營造廠施工,並修建此樓。說到李鴻章,就不得不先岔開話題,讓子彈飛一會,說一說李家在華山路的家產,老上海曾有一種說法:半條華山路都是晚清北洋大臣李鴻章家的。
  • 中國近代史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李鴻章
    李鴻章——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來形容李鴻章的絢麗一生。李鴻章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袖之一,洋務運動期間,做出許多貢獻,如下列舉幾例:同治二年(1863),李鴻章設外國語文學校於上海同治四年(1865),曾國潘,李鴻章設江南機器製造局於上海,附設譯書局同治九年(1870),李鴻章設機器製造局於天津;籌通商日本並派員往駐
  • 姜鳴|李鴻章飲用的鐵酒、鐵水是什麼?
    我曾經寫過李鴻章喜歡飲用保衛爾牛肉汁以作滋補的文章。李氏晚年的滋補之品,除了牛肉汁外,還飲鐵酒鐵水。晚年李鴻章曾紀澤的女婿吳永甲午戰爭失敗後,李鴻章出使日本,籤訂《馬關條約》,回國後被免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以總理衙門大臣身份,閒居北京賢良寺。曾國藩的孫女婿吳永,以通家子弟身份,在他身邊隨侍一年。
  • 歷史冷知識:大清重臣李鴻章有多高
    而李鴻章則憑藉著先「身」奪人的身高優勢,為大清國挽回一點點頹勢。愛爾蘭人濮蘭德,在1883年來到大清後,曾考入海關,任總稅務司錄事司。他曾見過李鴻章本人,並在《李鴻章傳》中,將李鴻章形容為「像是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仁慈的異鄉人」。而此時的李鴻章已經是一位74歲的老人,遠沒有年輕時身材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