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只有李鴻章惡評最多?

2020-12-15 騰訊網

晚清時期,由於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被迫與列強籤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使我國逐漸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然而亂世也是孕育英雄的時代,我們中華民族也從來不缺少英雄,雖然是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雖然是大地主階級,為了拯救民族國家於水火之中,清政府中還是湧現出了使之中興的四大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他們領導的洋務運動,可以說是中國開啟自身工業化的開端。

在中國的農民階級掀起太平天國運動,佔領了清政府的半邊河山,就要一舉覆滅清政府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拯救了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許多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清政府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左宗棠也是著名的湘軍將領,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湘軍與太平天國的戰鬥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左宗棠自幼聰穎, 在左宗棠還沒有什麼名望時,為了抓住時機展示自己的才能,他經常為了一件小事就與人大吵大鬧;然而,在他在當上巡撫,官及三品時,脾氣卻越來越小。"窮困潦倒之時,不被人欺;飛黃騰達之日,不被人嫉。"這句著名的話就是他說的。

張之洞也是洋務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為國家的教育、軍事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教育上,張之洞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湖北武昌蒙養院、湖北工藝學堂、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廣雅書院等諸多學堂,為國家培養出了許多的優秀人才。軍事上,左宗棠創辦了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軍事企業,促進了清朝軍隊的現代化進程。

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領袖之一,他淮軍的創始人,是清政府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時,李鴻章還是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這支水師曾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的強大水師。李鴻章一生經歷了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等晚清重大歷史事件。

然而,同是功績卓著的四個人,為何人們對李鴻章的惡評最多呢?在小編看來,這還是因為李鴻章的才能在哪個時期是最卓越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李鴻章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稱李鴻章為"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則視李鴻章為"再造玄黃之人"。人們常說,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李鴻章大概就是因為太有才能,而成了晚清最大的"背鍋俠"。

在甲午中日戰爭中,隨著北洋水軍的全軍覆沒,也宣布了清政府的戰敗。李鴻章作為北洋水軍的最高統帥,這個戰敗的"鍋",自然也要李鴻章去背,不僅被撤去了花翎,還被收去了象徵著榮耀的黃馬褂。然而這還不算完,甲午戰爭戰敗之後,在與日本的和談中,由於以張蔭桓為首的和談代表團沒有能力與日方完成談判,且日方表示只願意與李鴻章進行和談,清政府只能恢復李鴻章的全部官職與榮耀,前往日本進行和談,並且籤下了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割讓土地、巨額的戰爭賠款,都讓李鴻章背上了更大的賣國的"鍋"。

然而,我們站在今天的角度理性的分析當時的形勢,這些"鍋"其實不應該全部由李鴻章來背。李鴻章雖然是北洋水軍的最高統帥,但是,北洋水軍真的能讓李鴻章事事做主嗎?答案顯然是否認的。購買戰艦,更換裝備等等都是需要銀子的,而這些銀子是需要清政府來出的。當時的北洋水軍雖然是亞洲第一,在排名上也是在日本的水軍之上的。然而,李鴻章深深地明白北洋水軍的缺陷,北洋水軍的戰艦和武器都太過的陳舊了,這是很大的隱患。為了消除這一隱患,李鴻章曾經很想購買那艘於1893年剛剛竣工的新銳穹甲巡洋艦,這艘巡洋艦可以說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快的速度。然而,最後用於購買這艘巡洋艦的經費被慈禧太后用來修建她的避暑聖地頤和園了。最終這艘巡洋艦被日本買下變成了日本的吉野號,在甲午中日戰爭中變成了擊敗北洋水軍的重要力量。

所以說,李鴻章充其量不過是清政府的大管家而已,他的手中沒有拍板決定事情的權利。即使他有經天緯地之才,有好的方針政策,決策者不聽他的,政策無法進行實施,或者說無法徹底的實施,也是無濟於事的。李鴻章曾在私人信件中嘲弄自己是大清國的裱糊匠,他一生辛苦不過糊了個紙房子,就是對此的感嘆吧。沒有一個好的主子,可以說是所有有才之士最大的遺憾了。

相關焦點

  • 闢謠: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和晚清四大名臣,其實不是同四個人
    最近看一些網友寫的文章,注意到有些網友直接說張之洞這位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其實這麼說有些問題。或許大家提的比較多了,那就是晚清四大名臣,不就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麼?但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和晚清四大名臣,其實不是同四個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書法欣賞
    現於大家分享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書法作品,請欣賞! 1、李鴻章書法
  • 每人一句話,看透「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各自的立足之本
    所謂「中興」,顧名思義就是指王朝中途振興,轉衰為盛,語出《詩·大雅·烝民序》:「任賢使能,周室中興焉。」從漢光武帝,到唐憲宗,再到明孝宗,歷朝歷代向來不乏中興之主,但晚清的短暫中興,仰仗的卻是四位漢族大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當大清王朝搖搖欲墜之時,是他們挺身而出,憑藉著驚人的才能與忠心,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那麼,同為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四人,到底誰的官最大?誰的爵位最高呢?
  • 清朝官員真實形象,他們被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你認識幾個
    張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領,晚年為洋務派代表人物,1863年,張之洞中進士第三名,後官至體仁閣大學士。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張之洞精通儒學和經學,主張「通經致用」和「經世致用」。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誰才是慈禧太后真正的心腹?曾國藩差點被殺
    說起晚清,就不得不提到慈禧太后和中興四大名臣,一個是掌權近半個世紀的女強人,一個是延續清王朝國祚半個世紀的四位漢臣;而更為關鍵的是,他們所處的時代實在太過於複雜,長期閉關鎖國帶來的落後和日益激化的階級矛盾,都在那半個世紀爆發了。
  • 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到1912年清朝宣告滅亡,被稱為晚清七十年。晚清七十年,出現了不少力挽狂瀾的中興名臣。其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這4人,被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 晚清八大名臣
    中國清朝時期的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中興名臣」之一,也是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二、李鴻章(1823~1901),號少荃、儀叟,別名李中堂、章桐,晚清重臣,曾任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封爵一等肅毅侯。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官職和貢獻誰更勝一籌
    關於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有說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和張之洞的,也有說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胡林翼。呼聲較高的還是張之洞同志,恭喜他,挺進四強。那就毫無疑問啦,張之洞可能在後面的排名就顯而易見了。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於1874年授文華殿大學士,兼任直隸總督(看到這猜也猜得出和曾國藩已經很接近了)及北洋通商事務大臣。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於1874年8月授予東閣大學士。1881年任軍機大臣,兼總理衙門行走,管理兵部事宜。
  • 清末的「中興四大名臣」都是誰?你知道幾人?
    清末的「中興四大名臣」都是誰?你知道幾人?清朝末年,因為閉關鎖國的原因導致中國經濟軍事社會遠遠落後於西方列強,因為當時的西方列強處於資本主義帝國時期,為了資本的發展從而熱衷於殖民侵略,當時的清朝不斷受到列強的侵略和凌辱,但是統治者為了自己的利益,並不思進取改變現狀,而是繼續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我們國家並不缺乏賢明能士,其中就有著名的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四人。
  • 曾左李張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官職最大?誰的地位最高?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當大清王朝搖搖欲墜之時,是他們挺身而出,憑藉著驚人的才能與忠心,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平定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晚清重大歷史事件都是在他的主導或參與下進行的,《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也是由他代表清政府籤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評曰:「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 晚清四大名臣該如何排序?
    我們都知道晚清有四大名臣,那麼這四人誰的貢獻最大,該怎麼排序呢?先看看四人的主要貢獻。左宗棠,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領導人之一,鎮壓陝甘回變和收復新疆等重要歷史事件,利用晚清大量的軍隊平定了太平天國的運動。
  • 「晚清四大名臣」合力為清朝續命半個世紀
    熟知歷史的朋友大都知道晚晴有著名的「四大金剛」為,若無此四人,晚清政府恐怕會提早50年滅亡。這四位名人即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他們四人讓晚清多存在了半個世紀,歷史上把他們稱為「晚清四大名臣」,今天就為大家講講他們的功與過?
  • 晚清名臣張之洞當過哪些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晚清有四大中興名臣,分別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張之洞。在這四大中興名臣中,張之洞是唯一沒有獲得爵位的人。 張之洞有一個很帥氣的名號,叫「張香帥」。這是因為他號「香濤」。張之洞祖籍直隸南皮,時人又稱「張南皮」。不過,張之洞雖然祖籍是直隸南皮,但卻生於貴州,並在貴州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
  • 瀏陽人賀祥麟、賀宏勳因瀏陽古樂結識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
    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 「四大名臣」的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湘軍統帥湘鄉人曾國藩跟瀏陽頗有淵源。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 「四大名臣」的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湘軍統帥湘鄉人曾國藩跟瀏陽頗有淵源。他曾為道光十四年同科舉人瀏陽鄒焌傑(道光二十年進士)的母親劉氏六十、七十、八十三次大壽贈作壽序。他提拔重用的瀏陽人李興銳,後官至閩浙總督、兩江總督。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精神導師陶澍,經歷一場離奇的騙婚,堪比聊齋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導師,陶澍的婚姻,給人一種真實版《聊齋志異》的玄幻感覺,我們先從一次兩位官太太的閒談說起。 鄭氏無意中發現,黃德芬「右手之背有凸起一疣」,疣就是一種毒瘡。鄭氏關切地問了一嘴怎麼搞的?黃德芬輕描淡寫順嘴說了句,「我出身微賤,少常操作,此手為磨柄所傷耳。」 一句話把鄭氏炸懵了:出身微賤?誰不知道你是大家閨秀,這是哪兒跟哪兒的事?黃德芬一陣慌亂,見說漏了嘴,只好對閨蜜說出了一個驚天秘密:她居然是個冒牌貨!
  • 左姓名人——民族英雄、民族靈魂脊梁,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左姓在長期的繁衍生息中,不斷建立起左氏郡望。濟陽郡(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部),西漢時期置郡,東晉時期被廢黜。西周時期,左姓就已經有名人左儒、左鄢為周朝大夫。春秋時期魯國有左丘明、左師展。先秦時期,左姓族人已經活動於山東、山西、河北等地。魏晉時期,左氏族人在濟陽成為名門望族。後來北方戰亂,左氏族人南遷,分布在中國各地。
  • 1900年,清政府還沒有垮臺,張之洞為何推舉李鴻章當總統?
    在西方列強通過鴉片戰爭開始殖民清帝國時,落後的封建地主階級也曾試圖去自救,以至於一度出現了所謂的「同光中興」。在晚清的歷史舞臺上,「四大名臣」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忽視的。具體是哪四位目前仍有一些爭議,但支持較多的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這四位。不僅如此,這四人也是歷史課本上倡導「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
  • 合肥市「十大景點」之一,晚清名臣李鴻章的家宅
    來到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淮河路步行街中段208號,遠遠望去是一處古色古香的晚清江淮地區民居建築。這就是合肥市的「十大景點」之一和市民心中的首選景點,晚晴名臣李鴻章的故居。李鴻章故居又名李氏家族舊宅、李府、李鴻章府,總佔地面積3500平方米,由李府和淮系展館組成。
  • 70多歲的李鴻章訪美時自創「李鴻章雜燴」,令外國人讚不絕口!
    眾所周知,李鴻章是晚清重臣,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他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軍」。李鴻章的一生可謂是不平凡的一生,曾參與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