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左李張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官職最大?誰的地位最高?

2020-12-15 騰訊網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當大清王朝搖搖欲墜之時,是他們挺身而出,憑藉著驚人的才能與忠心,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湖南長沙府湘鄉縣人,晚清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家。他文能提筆安天下 ,有《治學論道之經》、《持家教子之術》、《冰鑑》、《曾國藩家書》傳世,武能上馬定乾坤,組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為清朝續命50年。後世評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曾國藩像)

左宗棠,字季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軍事家、政治家,湘軍名將,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戰功赫赫,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 晚年抬著棺材出兵新疆,武力收復170萬平方公裡失地,堪當「民族英雄」美譽。潘祖蔭評曰:「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

(左宗棠像)

李鴻章,本名章銅,字漸甫、子黻[fú],號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安徽合肥人,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平定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晚清重大歷史事件都是在他的主導或參與下進行的,《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也是由他代表清政府籤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評曰:「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李鴻章像)

張之洞,字孝達,號香濤,祖籍直隸南皮,出生於貴州興義府,晚清名臣,清流派首領,一生主要貢獻在于洋務運動。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教育上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工業上創辦了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為推進中國近代化進程做出傑出貢獻。《申報》評曰:「固卓乎近數十年漢大臣中不可多得之人才,抑亦光緒朝三十四年有數之人物也。」

(張之洞像)

那麼,同為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四人,到底誰的官最大?誰的地位最高呢?

若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明確曾左李張各自的主要官職、爵位、諡號、榮譽銜。陳列如下:曾國藩,官至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追贈太子太傅。

李鴻章,官至直隸總督、文華殿大學士,封一等肅毅伯,諡號「文忠」,追贈太子太傅。

左宗棠,官至兩江總督、東閣大學士,封二等恪靖侯,諡號「文襄」,追贈太子太傅。

張之洞,官至兩江總督、體仁閣大學士,沒有封爵,諡號「文襄」,追贈太子太保。

(曾國藩)

接下來我們再一一說明比較:

總督(官職):曾左李張都做過清朝的封疆大吏,即總督。清朝的總督,一般是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者為從一品,另大學士銜者為正一品。九大總督,地位由高到低依次是東三省總督、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其中,東三省總督因位於大清龍興之地,故為疆臣之首,緊隨其後的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也是名臣輩出的職位,含金量極高。這一項上,四人排序為: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大學士(官職):清朝沿用明朝內閣制,設有三殿三閣大學士,官職都是正一品,但地位和實權有所差異,由高到低依次是: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這一項上,四人的排序為: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

爵位:古代的爵位,由高到低分為「王、公、侯、伯、子、男」六級,康熙平定三藩之後,立下漢人不可封王祖訓,雍正之後,漢臣基本也不再封公,晚清時期,漢臣所能獲得的爵位只剩下「侯、伯、子、男」四級,其中每一級又分為「一、二、三」等。這一項上,四人的排序為: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諡號:所謂諡號,就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在注重死後哀榮的古代,諡號甚至比官職還重要。「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涉及到的諡號中,曾國藩的「文正」為文官最高諡號,縱觀整個歷史,也只有27人有幸獲此殊榮。李鴻章的「文忠」次之,左宗棠和張之洞的「文襄」再次之。這一項上,四人的排序為: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榮譽銜:東宮三師三少是清朝最常見的榮譽銜,地位由高到低依次為: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這一項上,四人的排序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

(李鴻章)

通過以上各項比較來看,官職最大的應該是李鴻章,他與曾國藩都官居直隸總督,但他的文華殿大學士要比曾國藩的武英殿大學士地位稍高。但綜合地位最高的當屬曾國藩,以上五項排名中,他四項居首,一等毅勇侯獨領風騷,「文正」諡號更是獨一無二。相比之下,左宗棠與張之洞的官職和地位要稍微遜色一些。

參考資料:《清史稿》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當大清王朝搖搖欲墜之時,是他們挺身而出,憑藉著驚人的才能與忠心,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那麼,同為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四人,到底誰的官最大?誰的爵位最高呢?
  • 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晚清七十年,出現了不少力挽狂瀾的中興名臣。其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這4人,被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一、官職曾國藩做過的最高官職是武英殿大學士,李鴻章做過的最高官職是文華殿大學士,左宗棠做過的最高官職是東閣大學士,張之洞做過的最高官職是體仁閣大學士。清朝時期,所有的大學士都屬於正一品。官員當上了大學士,就等於「位極人臣」了。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官職和貢獻誰更勝一籌
    關於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有說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和張之洞的,也有說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胡林翼。呼聲較高的還是張之洞同志,恭喜他,挺進四強。那就毫無疑問啦,張之洞可能在後面的排名就顯而易見了。Round 1」官職比拼」: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在1868年4月授予武英殿大學士,同年8月兼任直隸總督。
  • 闢謠: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和晚清四大名臣,其實不是同四個人
    最近看一些網友寫的文章,注意到有些網友直接說張之洞這位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其實這麼說有些問題。或許大家提的比較多了,那就是晚清四大名臣,不就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麼?但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和晚清四大名臣,其實不是同四個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清末的「中興四大名臣」都是誰?你知道幾人?
    清末的「中興四大名臣」都是誰?你知道幾人?清朝末年,因為閉關鎖國的原因導致中國經濟軍事社會遠遠落後於西方列強,因為當時的西方列強處於資本主義帝國時期,為了資本的發展從而熱衷於殖民侵略,當時的清朝不斷受到列強的侵略和凌辱,但是統治者為了自己的利益,並不思進取改變現狀,而是繼續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我們國家並不缺乏賢明能士,其中就有著名的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四人。
  • 晚清名臣張之洞當過哪些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晚清有四大中興名臣,分別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張之洞。在這四大中興名臣中,張之洞是唯一沒有獲得爵位的人。 張之洞有一個很帥氣的名號,叫「張香帥」。這是因為他號「香濤」。張之洞祖籍直隸南皮,時人又稱「張南皮」。不過,張之洞雖然祖籍是直隸南皮,但卻生於貴州,並在貴州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誰才是慈禧太后真正的心腹?曾國藩差點被殺
    說起晚清,就不得不提到慈禧太后和中興四大名臣,一個是掌權近半個世紀的女強人,一個是延續清王朝國祚半個世紀的四位漢臣;而更為關鍵的是,他們所處的時代實在太過於複雜,長期閉關鎖國帶來的落後和日益激化的階級矛盾,都在那半個世紀爆發了。
  • 清朝官職最大的漢臣是誰?晚清四大名臣無人能及,他憑藉的是什麼
    晚清是一個漢臣群體崛起的年代,比如我們熟知的「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縱觀他們的官職,都會發現一個共同的頭銜:內閣大學士,比如李鴻章就做過文華殿大學士,而曾國藩則是武英殿大學士。說起大學士,這是到了明朝才確立的制度,明朝之間,中國曾通行了近兩千年的宰相制度,雖然各個朝代稱呼有所不同。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直接管理六部,但皇帝一人處理政務顯然力不從心,所有招攬了一批學士協助皇帝。
  • 左姓名人——民族英雄、民族靈魂脊梁,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左姓文化左姓,中華古老姓氏之一,是一個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期,關於左姓的姓氏來源,一般認為有三:01、源出官位1、《姓考》記載:上古時期左國的後代左徹是黃帝的臣子,由於左國無人傳王位,其後裔子孫承襲先祖之國名為姓氏,世代稱左氏至今。並奉左徹為其得姓始祖。
  • 每人一句話,看透「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各自的立足之本
    所謂「中興」,顧名思義就是指王朝中途振興,轉衰為盛,語出《詩·大雅·烝民序》:「任賢使能,周室中興焉。」從漢光武帝,到唐憲宗,再到明孝宗,歷朝歷代向來不乏中興之主,但晚清的短暫中興,仰仗的卻是四位漢族大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書法欣賞
    現於大家分享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書法作品,請欣賞! 1、李鴻章書法
  • 為何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只有李鴻章惡評最多?
    然而亂世也是孕育英雄的時代,我們中華民族也從來不缺少英雄,雖然是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雖然是大地主階級,為了拯救民族國家於水火之中,清政府中還是湧現出了使之中興的四大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他們領導的洋務運動,可以說是中國開啟自身工業化的開端。
  • 清朝官員真實形象,他們被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你認識幾個
    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張之洞精通儒學和經學,主張「通經致用」和「經世致用」。24歲那年,張之洞在一首敘輩詩中寫道:「仁厚守家法,忠良報國恩,通經為世用,明道守儒珍」。這不僅表明了其「通經致用」思想的形成,也預報了他今後所要從事的事業。左宗棠湖南湘陰人。晚清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
  • 和珅、紀曉嵐、劉墉誰官職最高?網友:難以置信!
    那麼和珅、紀曉嵐、劉墉誰官職最高?網友:難以置信。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寵臣,雖然他是一個大貪官,但也確實是個有才華的人。據說和珅當年奉命去賑災,但是災民源源不斷,越來越多,聰明的和珅發現,有很多人並不是災民,只是為了領取救濟糧。於是和珅將救濟糧中混入了沙土,那些真正的災民仍然會領取,而那些想要混吃混喝的人就不願意再來了。
  • 左宗棠籌集軍費,三家銀行願有償借貸,左大人放話:誰利息高用誰
    左宗棠將軍,是晚清時期「中興四大名臣」。他一生致力於通過實幹,拯救搖搖欲墜的滿清。可以這麼說:左將軍是中國近現代,貢獻最大的幾位人才之一。慈禧太后將收復新疆的重任,放置於左宗棠的肩上,同時左宗棠還要面對歐洲侵略者的襲擾。只可惜晚清年間國庫空虛,左宗棠不得已四處向外國銀行借錢。
  • 他們誰的官職最大
    那麼,這八位政治家的官職如何,誰的官職最大呢?下面就來說說這個話題。(以下按出生年齡排序)一、首先是韓愈,他的輩分最大,同時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但是,他的官職不是八大家中最高的。韓愈官至禮部侍郎,死後被追贈禮部尚書,並從祀孔廟。翻譯過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生前官至外交部副部長加教育部副部長,死後追贈部長職位。
  • 晚晴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
    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他和曾國荃、曾國華帶兵殺人。他的父親和四弟在家鄉依勢橫行,無惡不作,誰要是不合他們的意,就被加上會黨的罪名,送到縣裡,教縣官立即執行死刑,不許釋放或監禁。縣官熊某心知冤屈太甚,對自己不利,隔幾天總要私哭一次。有人問他,他說:「曾四爺又欲假我手殺人矣。」縣裡設立碼頭,照例殺豬祭神,曾家父子以為不夠虔誠,殺十六個人代豬,表示敬意。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精神導師陶澍,經歷一場離奇的騙婚,堪比聊齋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導師,陶澍的婚姻,給人一種真實版《聊齋志異》的玄幻感覺,我們先從一次兩位官太太的閒談說起。 誰不知道你是大家閨秀,這是哪兒跟哪兒的事?黃德芬一陣慌亂,見說漏了嘴,只好對閨蜜說出了一個驚天秘密:她居然是個冒牌貨! 原來陶澍早年在家鄉讀書時,父親替他與當地一家豪門大戶黃氏定了一門親事,女方就是黃德芬。待字閨中的黃德芬,是當地有名的美人。按正常軌跡,佳人配才子,一段美滿姻緣。只可惜一個地主老財的介入,讓這段婚姻波瀾迭起。
  • 劉墉、紀曉嵐、和珅,誰的官最大?他們在乾隆朝的真實地位如何?
    大清王朝268年(入關後),話題度最高的皇帝是乾隆,而乾隆朝最家喻戶曉的臣子當屬劉墉、紀昀(字曉嵐)、和珅。但是,我們對三者的了解大多來自影視劇,而對於真實歷史中的他們卻知之甚少。
  • 晚清四大名臣該如何排序?
    我們都知道晚清有四大名臣,那麼這四人誰的貢獻最大,該怎麼排序呢?先看看四人的主要貢獻。左宗棠,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李鴻章,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核心人物之一,淮軍創始人及靈魂人物,他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為曾國藩的學生。個人認為排第一位的是左宗棠,如果沒有左公抬著棺材收復新疆的壯舉,那麼我們今天很可能過了敦煌就算出國了。其次應當是曾國藩,創立湘軍,鎮壓了太平天國,穩固了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