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期的粉彩有什麼獨有的特徵?

2021-01-12 文藏玉器

乾隆粉彩還有一個獨有的特徵,即在粉彩瓷器的口部和底部都施有松石綠釉,俗稱「綠裡綠底」。松石綠釉非常淺淡光潤,釉面猶如粥皮,由於是一種低溫彩釉,釉面常帶有細小的紋片,像微風吹過平靜的湖面而形成的細波,綠彩附著在白釉上非常緊密,幾乎沒有爆釉現象,這一特點,乾隆時期首先出現,一直延續到晚清。

乾隆粉彩器的紋飾主要以纏枝蓮花做主體,分別加飾夔龍、夔鳳、蝙蝠或瓔珞、八吉祥等,組成各種祥瑞吉慶,美意延年的內容圖案,其造型更是精益求精,不論是大型陳設瓷,還是小至幾釐米的扳指、鼻煙壺,造型都非常規整,很少出現夾扁和歪曲現象。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奇精巧的鏤雕瓷為乾隆時期所創,各式鏤雕瓶,包括轉心瓶、轉頸瓶、套瓶及各式轉足碗等,千姿百態,其他時代是無法比擬的。

百鹿尊是清代乾隆年間流行的陳設瓷。因器腹上繪有粉彩百鹿圖而得名。由於鹿與「祿」諧音,又稱為「百祿尊」。祿及俸祿,是朝廷給予各級官吏的俸金和祿米。百祿形容俸祿之豐厚,所以說百鹿題材紋飾是祝頌加官進祿的吉祥圖案。

粉彩百鹿紋尊

粉彩百鹿圖常於淺綠色山坡上,有深綠色的參天古樹,遠處山巒疊翠,近處百餘種各色梅花鹿在山坡上或奔跑、或嬉戲、或覓食、或小憩,千姿百態,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之景,如上圖。

百花不露地是乾隆時期又一具有代表性的裝飾題材,其繁美的花紋彰顯了18世紀大清帝國的昌盛與統治者追求完美的審美嗜好。百花不露地為乾隆朝彩瓷之集大成者,花紋裝飾華麗至極,窮盡能工巧匠之能事,令後世嘆為觀止。

粉彩萬花獻瑞大葫蘆瓶

《陶雅》稱:「至乾隆,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致,幾於鬼斧神工。」此類瓷器通體裝飾雍容華貴,畫面中百花爭妍,千姿百態,奼紫嫣紅。或低枝傾斜垂弓而復昂,取勢自然;或花團錦簇,嬌態盈盈,聚散有致。構圖嚴謹,繁而不亂,意趣鮮活。花朵通常以重彩鋪填,層次豐富,明淨典雅;花葉大小、向背深淺不一,穿插合理。花卉種類繁多,不勝分辨,使人仿佛置身百花叢中,目不暇接。此種裝飾出現於雍正一朝,自乾隆發展到極致,嘉慶初年仍見燒造。其製作工序之繁縟,設色之豐富,繪畫之多彩,當為彩瓷之翹楚,見上圖。

乾隆粉彩器的款識有青花、紅彩、金彩等種類,官窯器大多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少數為「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民窯器有書六字或四字篆書款的,但是字體極不工整。

相關焦點

  • 耿寶昌:深度解析乾隆粉彩瓷,這幾點「關鍵」鑑定特徵要記住
    ,又有色彩豔麗的傳統繪畫,所以粉彩瓷的升值是不容置疑的。 清康熙年間,粉彩作為瓷器釉上彩繪藝術已開始了萌芽。到雍正時期,已趨成熟,並形成粉彩裝飾的獨特風,乾隆時期粉彩已非常興盛。
  • 乾隆時期的粉彩——幾乎完全取代五彩的地位
    乾隆時期,為清代瓷器製作的鼎盛期,從乾隆開始,粉彩在彩瓷的領域中幾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這個時期的粉彩瓷雖不如雍正時期那樣的清新雅致,但在裝飾工藝上漸趨繁縟,形制上豐富多樣,特別是用於陳設的各大器型,如轉心瓶、轉頸瓶、燈籠瓶、天球瓶、葫蘆瓶等甚為流行。
  • 賞析康熙時期粉彩瓷器的基本特徵與基本特色
    《陶雅》說:「軟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紅為淡紅,綠為淡綠,故曰軟也」。「康熙彩硬,雍正彩軟。」從這說明,軟彩的特點和時代特徵就表明了。《說瓷》中對比解釋:「硬彩,華貴而深凝。粉彩,豔麗而清逸。青花,幽靚而雅潔。硬彩、青瓷,均以康熙為極軌。粉彩,以雍正為絕色。
  • 斷代清粉彩瓷器各時期的特點
    粉彩初創於康熙晚期,盛燒於雍正、乾隆,成為清代瓷業生產的一個主要品種。而雍正、乾隆、嘉慶等各朝代中制瓷上藝上又有其不同的特徵。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粉彩折枝花燈籠瓶底部第四,常見的乾隆粉彩有一個常見的特徵,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綠釉。松石綠釉非常淺淡光潤,釉面猶如粥皮,山於是一種低溫彩釉,釉面常常帶有細小的紋片。
  • 盤點各時期粉彩主要特點
    粉彩瓷繪藝術始於清代,是在陶瓷古彩繪畫的基礎上,汲取琺瑯彩製作工藝而形成的釉上彩瓷裝飾藝術,有「始於康熙,精於雍正,盛於乾隆」之說,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 收藏乾貨:康熙、雍正、乾隆粉彩瓷器特點及真偽鑑定
    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詳述古瓷史話(收藏乾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粉彩瓷器特點與真偽鑑定,通過本篇通俗易懂的語言,使您對清代鼎盛三朝的粉彩瓷器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一、 康熙時期粉彩瓷器的特點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宮廷匠人在琺瑯彩瓷器的啟發下,創燒了一個新品種-粉彩瓷器。
  • 賞析清代道光時期的手繪粉彩瓷器的基本特徵
    從此以後,中國社會就進入了半殖民地的歷史時期。隨著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經濟社會的解體和閉關自守的社會門戶逐漸對外開放,清政府的國力就日益衰退,民力也隨之耗竭。此時,景德鎮的瓷業和前朝比,生產規模驟縮,無論官窯還是民窯質量都明顯下降,特別是前一代優秀的工匠及制瓷工藝的藝術家先後辭世,御窯的人才青黃不接,產品特點是「黃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
  • 清雍正時期的粉彩
    清代雍正粉彩瓷器是中國陶瓷的一顆明珠,具有胎細釉潤、筆意俊秀、色彩明豔、格調清雅的藝術特色。粉彩出現於清代康熙晚期,雍正、乾隆二朝達到鼎盛,直至清代晚期仍繼續生產,由於它表現力強,深受人們的喜愛,整個清代都沒有間斷過,成為釉上彩瓷生產的主流。粉彩最初是受琺瑯彩製作工藝影響而創造出來的,其燒制溫度較五彩瓷低,約700℃-750℃左右,在烤花爐內完成。
  • 【品香閣】乾隆粉彩長頸瓶
    導 讀粉彩,「始於康熙,精於雍正,盛於乾隆」,在工藝技巧上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造型上則別出心裁地進行了發明創造,所以收藏價值是非常高的
  • 嘉慶、道光時期的粉彩瓷賞析
    嘉慶早期的粉彩還有乾隆朝的特點,比較精細,既有「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彩地軋道開光的。 清嘉慶粉彩御製詩茶壺 「百花不露地」相當精細,個別的甚至是「金地百花」;彩地軋道開光品種的不如乾隆時的精細規整,所繪紋飾有的也顯呆滯。
  • 粉彩瓷器各時期特點綜述
    粉彩瓷器由清代康熙時期所創燒,直到清代晚期仍有燒造,是清代釉上彩瓷的主流品。粉彩瓷器色澤柔和淡雅,顏色明顯多於五彩,十分具有藝術感染力。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清代各時期粉彩瓷器特點,通過知識綜述使您對粉彩瓷器有基本的了解。一、粉彩瓷器-知識概述粉彩是一種低溫釉上彩。粉彩瓷器是康熙時期在燒造五彩瓷器的基礎上創新而成的一個瓷器新品種。
  • 彩瓷之美——清乾隆粉彩瓷
    清乾隆 粉彩福壽紋雙耳瓶精緻的粉彩瓷器釉面堅緻,細潤如脂似玉,光潔無瑕疵。一般粉彩瓷器釉面或瑩潤,或不夠乾淨,釉面常有均勻似漣漪的小皺紋,以陶瓷板畫表現最明顯,但沒有晚清時期釉面不平的波浪釉嚴重。清乾隆 粉彩花果大碗紋飾:乾隆粉彩器紋飾種類眾多,有山水、人物故事、花鳥、嬰戲、仕女、花果、花卉、題詩,均以當時名畫家的繪畫為藍本,兼糅西方繪畫技法
  • 清三代粉彩的工藝與鑑別
    乾隆粉彩 乾隆粉彩有一個獨有的特徵,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綠釉。這一特點乾隆時首先出現後,一直延用到晚清。乾隆官窯粉彩的紋飾一般是「大內」送來的圖樣,主題紋飾按不同時節都有嚴格規定。除以粉彩繪畫為主,還常加繪料彩、金彩或黑彩,或與青花、五彩、鬥彩並施於一器,這種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種彩或同時以各種彩繪工藝製作的乾隆粉彩,可說是集多種陶瓷工藝成就於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藝的精湛。
  • 淺談清代嘉慶/道光時期粉彩瓷器的發展和影響
    淺談清代嘉慶/道光時期粉彩瓷器的發展和影響。嘉慶早期的粉彩還有乾隆朝的特點,比較精細,既有「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彩地軋道開光的。「百花不露地」相當精細,個別的甚至是「金地百花」;彩地軋道開光品種的不如乾隆時的精細規整,所繪紋飾有的也顯呆滯。嘉慶粉彩瓷常見紋飾有花卉、八寶、雲龍、羅漢、嬰戲、石榴等。器型有瓶、筆筒、洗、盤、碗、茶壺、戟耳瓶等。粉彩器中有部分器物的內壁和底部施豆瓣綠釉,壓鳳尾紋粉彩器則仍多見各種色地,如黃、紅、綠等。
  • 【乾隆御製粉彩九桃專場】 | 爛桃斑是啥?御用美器上面竟然會有瑕疵?
    火熱開啟的【乾隆御製粉彩九桃專場】中,很多朋友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特有名詞「爛桃斑」,並且它還是乾隆九桃天球瓶的標誌性特徵
  • 清 乾隆 琺瑯彩粉彩歲寒三友執壺
    由於琺瑯彩運筆難度大,清代又創立粉彩,之後很多瓷器上既有琺瑯彩也有粉彩,有的還有五彩。因此有些大咖們把琺瑯彩粉彩都具備的瓷器稱為「洋彩」。只是這樣的說法本身不完善,也沒有獲得官方認可,我們今天這件就是乾隆青花款琺瑯彩粉彩結合的一件瓷器。
  • 百年民國時期粉彩的特徵與仿品特點!五分鐘告別打眼
    粉彩瓷是琺瑯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民國時期大量燒制。趙哲老師將帶大家了解民國時期粉彩瓷器鑑定特徵。點擊觀看視頻:鑑定專家傾囊相授民國粉彩瓷鑑定要點,看完就能去撿漏!我們觀察一件瓷器,首先要看它造型做的是不是規整。
  • [粉彩] 粉彩瓷簡析介紹
    粉彩瓷的彩繪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勾畫出圖案的輪廓, 然後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將顏料施於這層玻璃白之上,用乾淨筆輕輕地將顏色依深淺濃淡的不同需要洗開,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濃淡明暗之感。在風格上,其布局和筆法,都具有傳統的中國畫的特徵。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並與繪畫技法緊密結合,這是景德鎮陶工們的一項新的創舉。
  • 清三代的粉彩瓷各有什麼特點?
    「 非常時期,再多的錢再大的房,你也只能宅家無聊的發呆,而收藏人一家正在快樂地欣賞把玩,你收藏了數字而他卻藏了文化」---禪古茶人 粉彩瓷與青花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並稱為「清代四大名瓷」,其做工細膩、色彩豐富、清雅柔潤,充滿著詩情畫意,富有強烈的藝術感和觀賞價值,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寶」,是清三代重要的御用瓷器
  • 琺瑯彩之外的又一燒造大作——粉彩瓷器
    黃釉器製作方法有二: 一是燒成的白瓷釉面上塗以含鐵色料,再低溫燒成; 二是在素燒過的澀胎上直接施黃釉,但釉色不及前者潔潤。清乾隆官窯粉彩瓷器傳世品非常多。它綜合了康熙與雍正兩朝的制瓷工藝,進一步發展本朝瓷器,從而創造出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