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期的粉彩——幾乎完全取代五彩的地位

2021-02-08 寶瓷林

乾隆時期,為清代瓷器製作的鼎盛期,從乾隆開始,粉彩在彩瓷的領域中幾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

(清乾隆 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

它在康、雍兩朝制瓷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創造出許多格調新穎的粉彩瓷器。

乾隆帝對部分粉彩器物的用途、形體、花紋等常有御旨,製作前須進呈畫樣或木樣,審定後才交景德鎮御窯廠燒制。這個時期的粉彩瓷雖不如雍正時期那樣的清新雅致,但在裝飾工藝上漸趨繁縟,形制上豐富多樣,特別是用於陳設的各大器型,如轉心瓶、轉頸瓶、燈籠瓶、天球瓶、葫蘆瓶等甚為流行。

(清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

這些工藝繁複,色彩濃豔明麗的器皿是乾隆彩瓷製品中的傑出代表,同時,裝飾工藝的發展使得仿生瓷器的成功燒製成為可能,利用粉彩粉潤柔和的質感,層次分明的色澤,石,木及各種動植物的色調和質感都能夠準確細緻的加以表現。

(乾隆粉彩羅漢圖燈籠瓶)

【器型】

乾隆粉彩的造型多樣,除傳統器型如碗、盤、杯、瓶、罐、面盆、文房用具、瓷塑以及玩賞品外,又新創轉心瓶、轉頸瓶、賁巴壺、交泰瓶、燈籠瓶、帶託爵、鹿頭尊等。《陶冶圖編次》介紹,乾隆時制瓷有拉、印、鞋、菱、接、錐、拱、削、鑲籛等諸多工藝,分工極細,成型工藝更為精湛,這一時期的鏤雕、凸雕工藝較前朝更為新奇精巧。仿生瓷製作酷似真品,無論是人物、動物、植物均十分成功。

(清乾隆 粉彩雕瓷鴨)

仿生瓷有瓜、果、桃、梨、瓜子、花生、核桃、海螺、荷蓮、螃蟹、鴨子、貝殼、觚、鍾、鼎、簋等仿青銅器造型,此外還有仿漆器、石器、玉器、木器、竹器、假山石等粉彩器物,無論是形態、質感,還是色澤幾乎以假亂真,惟妙惟肖。民窯粉彩器物成型技術不及官窯。

【胎釉】

乾隆粉彩胎質潔白,器型規整、厚薄適度。乾隆早期瓷胎還是保持雍正時期細潤光澤的特點,晚期由於督陶官的更換和經濟原因,胎質逐漸變得粗糙。

【彩繪】

乾隆粉彩的彩繪裝飾工藝有著獨特表現。首先從色地看,除了白地還有多種不同色地「開光」粉彩,如紅、黃、藍、綠、紫、粉紅、金、醬色,以及粉青釉、豆青釉、窯變釉等多達十餘種,超出了前朝的種類範圍。其次,用色及施彩工藝也有新的發展,除以粉彩繪畫為主外,還常加繪其他料彩,如加繪青花或黑彩,又或與五彩、鬥彩並施於器,集多種彩繪工藝於一身。

此外,乾隆粉彩琢器內壁及底足內施松石綠釉,俗稱"綠裡綠底"。松石綠釉非常淺淡光潤,釉面猶如粥皮,由於是一種低溫彩釉,釉面常常帶有細小的紋片。這一特點乾隆時首先出現,一直延用到晚清。在用彩方面利用粉彩粉潤柔和的質感,仿製各種工藝品,能準確細緻地仿製出所仿之物的色彩和質感。

(清乾隆松石綠釉粉彩花鳥杯)

【紋飾】

乾隆粉彩的紋飾圖案方面有嚴格規定,必須按照皇帝的旨意和內務府送的圖樣進行設計,不得隨便改動。在色地上常借用琺瑯彩的軋道工藝或「錦上添花」圖案,採用纏枝寶相花或洋花做紋飾主體,並加飾龍鳳、蝙蝠、蟠螭、八仙、八吉祥、三友、折枝花果或多種花卉、魚、方勝、盤腸、瓔珞等寓意紋樣,組成各種符合聖意的寓意祥瑞吉慶、延年益壽的圖案,並常配以花鳥、山水、人物、百獸的通景畫面或開光瓷畫。大量如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九日太監傳旨,燒造「年節用三陽開秦,上元節用五穀豐登,端陽節用艾葉靈符,七タ用鵲橋仙渡,萬壽用萬壽無疆,中秋節用丹桂飄香,九月九用重陽菊花之類,尋常賞花用萬花獻瑞,俱按時令花樣燒造。」這些都是乾隆粉彩常見的開光紋飾,結合瓷畫內容配以乾隆御詩。

【款識】

乾隆粉彩款識基本上以青花、紅彩或金彩書寫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或「乾隆年制」四字款。多數不加圈框,書寫形式為由右至左橫書式,也有篆刻六字陽文的。篆款字體工整,無論大小款都一樣。乾隆御題詩器物多在詩後書「乾隆宸翰」、「古稀天子」、「惟精惟一」、「五福五代堂」,也有少數齋堂款。

( 清乾隆 粉彩開光四季山水蓋罐)

罐口內斂,豐肩,肩以下收斂,圈足。罐附二節塔式鏤空描金蓋。罐體淡粉紅色地上滿繪纏枝蓮紋,腹部四面設圓形開光,內繪四季山水人物景觀。圈足內施豆瓣綠釉,外底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清代瓷器圖案中開光法運用較多,在粉彩瓷器中非常常見。乾隆朝大多使用4個圓形開光,且靈活多變,主題突出。此罐造型新穎,色彩絢麗,尤其是鏤空罐蓋,玲瓏剔透,將罐體襯託得格外精緻。開光內所繪山水景物意境深遠,景色宜人,筆意老道精練,顯示出乾隆朝高超的瓷器繪畫水平。

(清乾隆 款識)

相關焦點

  • 【品香閣】乾隆粉彩長頸瓶
    導 讀粉彩,「始於康熙,精於雍正,盛於乾隆」,在工藝技巧上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造型上則別出心裁地進行了發明創造,所以收藏價值是非常高的
  • 鬥彩、五彩、粉彩、琺瑯彩的區別
    我國彩瓷分類眾多,有鬥彩、五彩粉彩、琺瑯彩,它們都有什麼區別呢?一、鬥彩鬥彩瓷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因其紋飾中釉下青花色與釉上彩色同時出現好似爭奇鬥豔而得名。鬥彩瓷於明代成化時期,由江西景德鎮窯創燒。
  • 粉彩瓷器各時期特點綜述
    粉彩瓷器由清代康熙時期所創燒,直到清代晚期仍有燒造,是清代釉上彩瓷的主流品。粉彩瓷器色澤柔和淡雅,顏色明顯多於五彩,十分具有藝術感染力。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清代各時期粉彩瓷器特點,通過知識綜述使您對粉彩瓷器有基本的了解。一、粉彩瓷器-知識概述粉彩是一種低溫釉上彩。粉彩瓷器是康熙時期在燒造五彩瓷器的基礎上創新而成的一個瓷器新品種。
  • 粉彩瓷:瓷器界的美麗精靈!
    粉彩瓷自清康熙開始出現,雍正時步入巔峰,乾隆繼續繁榮,而後逐步衰落,民國時期得到恢復和發展。粉彩瓷最顯著的特點是富有層次感,並且和中國傳統的詩書畫印相結合,高雅柔潤,創造出獨特的瓷器美。,在一些裝飾部位打底,以增加色彩的明暗對比,而五彩不用;粉彩繪製圖案採用渲染法,注重表現題材的陰陽向背,而五彩則單線平塗,層次感較差;粉彩的顏料中,至少有一部分用的是西洋配方,而五彩用的是傳統的中國彩料;粉彩的彩料較五彩豐富,繪製時,粉彩以釉調色,而五彩用的是清水或膠水;粉彩的烘烤溫度約為700度,低於五彩的800度。
  • 粉彩瓷:清代陶瓷燒造的創舉!
    粉彩瓷自清康熙開始出現,雍正時步入巔峰,乾隆繼續繁榮,而後逐步衰落,民國時期得到恢復和發展。粉彩瓷最顯著的特點是富有層次感,並且和中國傳統的詩書畫印相結合,高雅柔潤,創造出獨特的瓷器美。提起粉彩,總繞不過五彩,其生產製作技藝是在繼承五彩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兩者的差異具體如下:粉彩要用「玻璃白」即在含鉛的玻璃質中加入砷,在一些裝飾部位打底,以增加色彩的明暗對比,而五彩不用;粉彩繪製圖案採用渲染法,注重表現題材的陰陽向背,而五彩則單線平塗,層次感較差;粉彩的顏料中
  • 如何區分粉彩和五彩
    五彩特徵介紹 五彩又叫硬彩,始於明嘉靖時期,它是通過將不同顏色帶玻璃質的彩料,在瓷器釉面上進行作畫,二次進窯燒造完成。基本色調以紅、黃、綠、藍、紫五色彩料為主等帶有玻璃質的彩料。
  • 清雍正時期的粉彩
    雍正時期所燒制的瓷器今天讓人們大開眼界,雍正官窯就是世界藝術的顛覆,特別是在琺瑯彩和粉彩的創新上,雍容華貴的琺瑯彩、粉彩問世,雖與「康熙盛世」有關
  • 清三代的粉彩瓷各有什麼特點?
    ,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粉彩瓷是在琺瑯彩的影響下和五彩的基礎上創燒成功的一種釉上彩瓷,是景德鎮陶工一項新的創舉。粉彩瓷自清康熙開始出現,雍正時步入巔峰,乾隆繼續繁榮,而後逐步衰落,民國時期得到恢復和發展。粉彩瓷最顯著的特點是富有層次感,並且和中國傳統的詩書畫印相結合,高雅柔潤,創造出獨特的瓷器美。
  • 盤點各時期粉彩主要特點
    粉彩瓷繪藝術始於清代,是在陶瓷古彩繪畫的基礎上,汲取琺瑯彩製作工藝而形成的釉上彩瓷裝飾藝術,有「始於康熙,精於雍正,盛於乾隆」之說,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 乾隆時期的粉彩有什麼獨有的特徵?
    乾隆粉彩還有一個獨有的特徵,即在粉彩瓷器的口部和底部都施有松石綠釉,俗稱「綠裡綠底」。松石綠釉非常淺淡光潤,釉面猶如粥皮,由於是一種低溫彩釉,釉面常帶有細小的紋片,像微風吹過平靜的湖面而形成的細波,綠彩附著在白釉上非常緊密,幾乎沒有爆釉現象,這一特點,乾隆時期首先出現,一直延續到晚清。
  • 粉彩、五彩、鬥彩的區別,你造嗎?
    因其線條明朗,燒成溫度稍高於粉彩,且不及粉彩柔和,故又稱之為「硬彩」。 五彩為明清時期景德鎮窯的新品種,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皆以青花代之,稱「青花五彩」,成為獨特的時代特徵,以嘉靖、萬曆五彩為代表。  康熙五彩盤  粉彩是景德鎮窯在五彩的基礎上及「琺瑯彩」的影響下創製成功的又一種彩瓷。
  • 細說乾隆琺瑯彩碗和不同地位的碗與壺
    常在「綠地紅龍瓷盤二,各色瓷盤八;五彩紅龍瓷碟二,各色瓷碟四,五彩紅龍瓷碗四,各色瓷碗十。」這幾段文獻記載清楚地說明了清宮等級制度的嚴明,可以看出從釉色、紋飾、數量上都是按等級來分配的。不同等級用不同的碗,讓我們盡情地欣賞那個時期畫在瓷器上的藝術!
  • 粉彩瓷器的前世今生,弄懂粉彩瓷,一文就夠用
    瓷器在藝術品收藏市場中地位絕對數一數二,真正賦予瓷器炫麗色彩的當屬這種彩料——粉彩。毫無疑問,粉彩瓷器創燒於景德鎮,正是有了景德鎮師傅們一代代的努力,制瓷工藝才會不斷地革新,發展到粉彩,已經是集大成之作的天之驕子。
  • 斷代清粉彩瓷器各時期的特點
    新奇精巧的鏤雕瓷為乾隆時期新創,各式鏤雕瓶包括轉頸瓶、轉心瓶、交泰瓶、套瓶、冠架以及各式轉足碗等,千姿百態,其他時代是無法比擬的。故宮博物院藏清嘉慶皇帝粉彩勾蓮紋萬壽無疆碗(一)延續生產乾隆粉彩的各類產品,以色地勾蓮器皿為主如各種色地勾蓮夔風紋的各式瓶、罐、壺、盤,以及黃地勾蓮白裡飛蝠紋碗等。這此器物幾乎與乾隆粉彩一樣。
  • 五彩、琺瑯彩和粉彩你真的分清楚了嗎?
    五彩、琺瑯彩和粉彩,這三種瓷,長得有點像,不少人還真未必分的清。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下吧。清康熙 五彩蝴蝶紋瓶故宮博物院清乾隆 琺瑯彩山石花卉紋小瓶故宮博物院清雍正 粉彩桃花紋直頸瓶故宮博物院琺瑯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宮廷御用瓷器。
  • 粉彩瓷,中國最貴的瓷器!
    ,使得釉上彩的色調品種大大的增加,遠超過五彩。雍正粉彩 過枝福壽盌粉彩瓷器發展到雍正時期極為盛行,並在康熙朝基礎上有進一步的發展,當時景德鎮御窯廠呈現出全面繁榮的景象,出於雍正帝的愛好和宮廷陳設、使用的需求,大量燒制粉彩瓷器,並取代了五彩的地位,成為釉上彩的主流
  • 耿寶昌:乾隆瓷器如何鑑定入手,乾隆瓷器鑑定要領,值得收藏
    乾隆時期瓷器在造型和釉色方面,不惜成本,力求精巧、奇特和繁縟華貴。特別是在彩瓷方面,幾乎將所有可以用來和瓷器相結合的工藝都嘗試了一遍,也樂於將完全不同的工藝,用在同一個器皿之上,以達到足夠新奇、貴重、華麗的特點。
  • 五彩、鬥彩、琺瑯彩和粉彩?琺瑯彩瓷器價格一路猛漲
    今天小古簡單說說五彩、鬥彩、粉彩、琺瑯彩都有什麼區別,學好了就再也不怕別人忽悠你啦!五彩五彩瓷器,明嘉靖時期產生,有五彩和青花五彩。粉彩粉彩始於康熙時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粉彩是古彩(即康熙彩或康熙五彩)的基礎上,受琺瑯彩製作工藝的影響創作的一種釉上彩的新品種,初創時,彩繪方法與古彩很相似,多沿用古彩的才會方法,僅在紅色的染色中運用了琺瑯彩中才能見到的胭脂紅,光彩較足。特徵:色彩鮮麗而持重;粉潤柔和而淡雅。
  • 瓷器知識:五彩瓷器為什麼出現在明清時期?
    康熙五彩曾成為陶瓷裝飾的主流形式盛行一時。但到了雍正時期,由於粉彩瓷更符合中國畫的表現意蘊,五彩於是退隱江湖,出於對前朝視為「古」的傳統觀點,所以,五彩又稱「古彩」。在制瓷工藝中,燒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景德鎮陶錄》云:「白瓷加彩後,復須燒煉,以固顏色。爰有明暗爐之制。小器則用明爐,口門向外,周圍炭火,置鐵輪其下,託以鐵叉,以鉤撥輪使轉,以勻火氣。
  • 五彩,鬥彩,粉彩,淺絳彩都是釉上彩作品嗎?
    但對於釉上彩的分類,卻有很多人不甚了解,比如,五彩,鬥彩,粉彩,淺絳彩,這些瓷器,都是釉上彩瓷器嗎?應該怎麼對釉上彩瓷器進行分別呢?下面我們就來一一探索。首先,從大分類上來說,這四樣瓷器,五彩也好,鬥彩也好,或是粉彩與淺絳彩,甚至還可以包括琺瑯彩,它們都可以被分類於釉上彩作品。但如果細分來說,又各有不同,甚至可以說區別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