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代的粉彩瓷各有什麼特點?

2020-12-13 騰訊網

「 非常時期,再多的錢再大的房,你也只能宅家無聊的發呆,而收藏人一家正在快樂地欣賞把玩,你收藏了數字而他卻藏了文化」---禪古茶人

粉彩瓷與青花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並稱為「清代四大名瓷」,其做工細膩、色彩豐富、清雅柔潤,充滿著詩情畫意,富有強烈的藝術感和觀賞價值,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寶」,是清三代重要的御用瓷器,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粉彩瓷是在琺瑯彩的影響下和五彩的基礎上創燒成功的一種釉上彩瓷,是景德鎮陶工一項新的創舉。粉彩瓷自清康熙開始出現,雍正時步入巔峰,乾隆繼續繁榮,而後逐步衰落,民國時期得到恢復和發展。粉彩瓷最顯著的特點是富有層次感,並且和中國傳統的詩書畫印相結合,高雅柔潤,創造出獨特的瓷器美。

清康熙 外胭脂紅內粉彩果實紋馬蹄杯

提起粉彩,總繞不過五彩,其生產製作技藝是在繼承五彩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兩者的差異具體如下:粉彩要用「玻璃白」即在含鉛的玻璃質中加入砷,在一些裝飾部位打底,以增加色彩的明暗對比,而五彩不用;粉彩繪製圖案採用渲染法,注重表現題材的陰陽向背,而五彩則單線平塗,層次感較差;粉彩的顏料中,至少有一部分用的是西洋配方,而五彩用的是傳統的中國彩料;粉彩的彩料較五彩豐富,繪製時,粉彩以釉調色,而五彩用的是清水或膠水;粉彩的烘烤溫度約為700度,低於五彩的800度。

清雍正 粉彩過枝八桃五蝠福壽雙全盤成對

由於原料和製作的特點,相對於五彩瓷,粉彩瓷的圖案更加清雅柔秀、細潤嬌媚。 清三代粉彩瓷的特色 康熙粉彩數量極少,粉彩的特點也欠明確。到雍正,粉彩大得帝王及社會上層青睞,取代了五彩的地位,成為燒造數量最多的釉上彩品種,藝術也達到了頂峰。特別是官窯作品,圖案題材豐富,繪製精細考究。最受推崇的花卉和花鳥題材,柔婉多姿,清綺優雅,顯示出很高的藝術造詣,胎體的潔白細膩更烘託了器物的柔秀。

清乾隆 粉彩花蝶紋如意耳尊

乾隆時代的粉彩雖仍保持了較高的水平,但在藝術上比雍正時已經遜色,裝飾表現出繁縟瑣細的趨向,造型也妄求奇異。乾隆後期,粉彩同其他陶瓷品種一樣,不論技術、藝術,都走上了下坡路。 瓷界的美麗精靈粉彩瓷集合了瓷器與中國傳統的詩書畫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深受皇帝和貴族的喜愛,精美的作品多是帝王的御用品。鼎盛時期,其造型、技法、紋飾,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造型多變、裝飾題材豐富,以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為主,技藝精湛,花紋立體感強。融匯中國工筆重彩的構圖與技法,線條工細流暢,色彩豐富鮮豔,形象極其生動,在中國瓷壇上演繹著別樣美。

去偽存真 淨化收藏 藝術源於生活

(圖文源自網絡 版權屬原作者)

(聲明:尊重作者原創。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時,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創好文章。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請另取標題,以免讀者誤會。如使用本刊標題,必須註明:轉自公眾號:「清江晚吟」。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光緒粉彩瓷的主要特點
    為了滿足腐朽的生活需要,朝廷曾撥款到景德鎮燒制皇宮用瓷,包括日用瓷、陳設瓷、為慈禧太后做壽用的壽瓷、賞賜大臣的用品、仿三代青銅禮器的祭器、有吉祥如意的洗餐具等。這一時期的粉彩瓷器燒造量非常大,品種及傳世品都極為豐富,既有日常生活用瓷,也有陳設瓷及文房用瓷,多承襲傳統形制,其胎體較薄,成型工藝較好,釉質細膩均勻,有近代瓷的特徵,紋飾的繪工雖不甚精細,但色彩的過渡較為自然;而此時民窯燒制的粉彩瓷器,質量不是特別高,胎質有點粗松,胎體也較厚重,器物紋飾多是類同官窯器物。
  • 斷代清粉彩瓷器各時期的特點
    粉彩初創於康熙晚期,盛燒於雍正、乾隆,成為清代瓷業生產的一個主要品種。而雍正、乾隆、嘉慶等各朝代中制瓷上藝上又有其不同的特徵。它綜合了康熙與雍正兩朝的制瓷上藝,進一步發展本朝瓷器,從而創造出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乾隆時記事檔中記載了許多乾隆時景德鎮御廠為宮廷制瓷的史實,也反映出皇帝直接關注制瓷的情況。乾隆帝對有此粉彩器物的用途、型體、花紋的要求常有御旨,製作前要有畫樣或木樣,審查後才能正式燒制。器物的款識或有或無,寫什麼樣的款識以及配合紋飾的詩句等都須經過乾隆皇帝的批准。
  • 粉彩瓷,中國最貴的瓷器!
    這些傳世品的特點是構圖趨於疏朗,施彩較厚,色彩變化少,製作還不太精,胎體比較厚重,工藝簡單,官民窯均有,圖案和繪畫風格比較簡樸,有書本朝六字楷書官款「大清康熙年制」的,也有的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書仿款。
  • 粉彩瓷器各時期特點綜述
    粉彩瓷器由清代康熙時期所創燒,直到清代晚期仍有燒造,是清代釉上彩瓷的主流品。粉彩瓷器色澤柔和淡雅,顏色明顯多於五彩,十分具有藝術感染力。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清代各時期粉彩瓷器特點,通過知識綜述使您對粉彩瓷器有基本的了解。一、粉彩瓷器-知識概述粉彩是一種低溫釉上彩。粉彩瓷器是康熙時期在燒造五彩瓷器的基礎上創新而成的一個瓷器新品種。
  • 2019雍正粉彩瓷的市場價值
    >  崇寧,大觀通寶各2枚  隕石(石隕石,玻璃隕石各500克)  前期有少部分廣告費用,介意者勿擾!  粉彩瓷器在藝術效果上獨樹一幟。裝飾上更多地吸收了中國繪畫的表現方法,以淡雅柔麗為特色,粉潤柔和見長,感覺上比五彩要柔和細膩,因此又有「軟彩」之稱。  粉彩瓷器的特點:  粉彩瓷器在藝術效果上獨樹一幟。裝飾上更多地吸收了中國繪畫的表現方法,以淡雅柔麗為特色,粉潤柔和見長,感覺上比五彩要柔和細膩,因此又有「軟彩」之稱。
  • 盤點各時期粉彩主要特點
    粉彩瓷繪藝術始於清代,是在陶瓷古彩繪畫的基礎上,汲取琺瑯彩製作工藝而形成的釉上彩瓷裝飾藝術,有「始於康熙,精於雍正,盛於乾隆」之說,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 中國最貴的瓷器:粉彩瓷
    在眾多的清宮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簡單率直,濃筆豔抹,富貴豪華而別具一格。紅鳥牡丹富貴罐是其風格的經典之作。此後,有君王之才的袁世凱於1915年底稱帝,年號「洪憲」。喻其大法制,倡導國民新生活,公正透明等。按慣例,新皇帝即位要燒新瓷貢賀。袁世凱粉彩玉壺春瓶,採用瓷石作胎,模具成型,材質單一,稀薄透光。
  • 粉彩瓷:清代陶瓷燒造的創舉!
    清雍正粉彩葫蘆瓶 大英博物館館藏粉彩瓷與青花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並稱為粉彩瓷自清康熙開始出現,雍正時步入巔峰,乾隆繼續繁榮,而後逐步衰落,民國時期得到恢復和發展。粉彩瓷最顯著的特點是富有層次感,並且和中國傳統的詩書畫印相結合,高雅柔潤,創造出獨特的瓷器美。
  • 粉彩瓷:瓷器界的美麗精靈!
    清雍正粉彩葫蘆瓶粉彩瓷與青花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並稱為「清代四大名瓷」,其做工細膩、色彩豐富、清雅柔潤,充滿著詩情畫意,富有強烈的藝術感和觀賞價值,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寶」,是清三代重要的御用瓷器,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耿寶昌:粉彩瓷有何特別之處?詳細分析粉彩工藝之特色,牢記收藏
    總體來講,網絡上有關粉彩的文章有很多,但大多都是介紹鑑定粉彩瓷器的一些技巧,或是寫的各時期粉彩瓷的特徵,通常都是圍繞鑑定去寫,這個出發點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鑑定真假新老的前提基礎是,對於收藏品的了解,這也是收藏的樂趣之一。所以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講講,粉彩瓷器為什麼能夠成為瓷器燒造的流行品種。
  • 清代中晚期粉彩瓷
    清代中晚期,清代瓷器逐漸走向衰弱之路,但是這段時期的粉彩瓷器工藝也是變化較大,紫色百合香為您逐一講解。一、清代中晚期粉彩瓷-知識綜述粉彩瓷以清三代-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製作水平最高,嘉慶時期之後,景德鎮官窯繼續燒造粉彩瓷,並且一直持續到清末宣統時期。雖然這段時期的燒造工藝與清三代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各有藝術特色。
  • 雍正粉彩瓷
    康熙晚期,在琺瑯彩瓷製作的基礎上,景德鎮窯開始燒制粉彩瓷,紋飾和施彩風格濃厚、簡樸,製作工藝稍顯粗糙,可以看出仍處於萌芽和成長階段,僅在紅花的花朵中運用以金著色的胭脂紅替代五彩中的紅色彩料,並運用渲染法繪製而成,胭脂紅則多與玻璃白調和後使用,其他色彩仍沿用五彩平塗法繪製,畫筆簡練,施彩較厚,色階不夠豐富,初創階段的特點明顯。
  • 新粉彩的興起——民國粉彩瓷
    在清晚期以後,傳統的粉彩瓷發展成了相互遞結的兩個分支:一個是以程門為代表的淺絳彩瓷,另一個就是以「珠山八友」為代表的新粉彩瓷。鹹豐、同治年間,程門、王少維等一批畫家把由黃公望當年首創的以淡赭石與水墨相間渲染而成的一種山水設色畫法,運用到彩瓷的繪畫上,在白瓷上繪上花紋,再染以淡赭色和少量的水綠、草綠和淡藍等色彩,經低溫燒成瓷器。民國 粉彩軋道纏枝蓮紋地開光花卉紋御題詩瓶 高40cm 成交價:1325000USD新粉彩瓷產生於民國後期。
  • 粉彩瓷器的前世今生,弄懂粉彩瓷,一文就夠用
    瓷器在藝術品收藏市場中地位絕對數一數二,真正賦予瓷器炫麗色彩的當屬這種彩料——粉彩。毫無疑問,粉彩瓷器創燒於景德鎮,正是有了景德鎮師傅們一代代的努力,制瓷工藝才會不斷地革新,發展到粉彩,已經是集大成之作的天之驕子。
  • 同治粉彩瓷器特點,如何鑑別
    同治皇帝在清代皇帝中在位時間比較短,而且被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所以同治皇帝一朝13年生產的瓷器比較少,同治粉彩瓷器主要他大婚燒造的瓷器以及為慈禧太后大壽燒造的瓷器,但是款識都是「同治年制」。雖然清代有同治中興,但是也改變不了清代晚期瓷器燒造工藝的沒落,樣子收藏介紹一下同治粉彩瓷器特點以及如何鑑別同治粉彩瓷器。
  • 重工粉彩仕女六角雙耳對瓶 粉彩瓷的極致之美
    藝術瓷廠對於所生產的粉彩瓷,常有普通、中級和高級等區分,對於當時扛起粉彩瓷生產大旗的藝術瓷廠來說,最能代表其水平的,便是這高級粉彩。
  • 清代皇室粉彩瓷,溫潤高雅!
    粉彩纏枝花卉紋三連瓶 清乾隆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是以粉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粉彩是一種釉上(在瓷胎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清雍正 粉彩錦雞牡丹圖蒜頭瓶  雍正粉彩官窯器多數有「大清雍正年制」兩行六字楷書款。民窯精品有私家堂名款,也有圖案標記,以器底繪青花筆、錠和如意,諧音「必定如意」等為突出。
  • 粉彩瓷和淺絳彩瓷有何區別?
    粉彩瓷裝飾畫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藝術中的營養,採取了點染與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繪的對象,無論人物,山水,花卉,鳥蟲都顯得質感強,明暗清晰,層次分明。採用的畫法既有嚴整工細刻畫微妙的工筆畫,又有滲入淋漓揮灑,簡潔洗鍊的寫意畫,還有誇張變形的裝飾畫風。甚至把版畫,水彩畫,油畫以及水彩畫等姐妹藝術都加以融匯運用,精微處,絲毫不爽;豪放處,生動活潑。
  • 淺絳彩瓷和新粉彩瓷的鑑賞要點
    淺絳彩瓷和新粉彩瓷的鑑賞要點當下淺絳彩和新粉彩瓷正成為古瓷藏家的一個熱點,作為民國時期的兩種重要瓷類品種的淺絳彩瓷和新粉彩瓷的藝術品位和經濟價值怎麼判斷區分呢?淺絳彩瓷,是因繪畫技法而名的一種彩瓷。鹹豐、同治年間,由程門等一批畫家把由黃公望當年首創的以淡赭石與水墨相間渲染而成的一種山水設色畫法,運用到彩瓷的繪畫上,在白瓷上繪上花紋,再染以淡赭色和少量的水綠、草綠和淡藍等彩,經低溫燒成。淺絳彩瓷色調清淡柔和,頗具文人雅趣。所繪題材已不局限在山水,更有人物、花鳥和走獸之類。民國淺絳彩壽星圖棒槌瓶淺絳彩瓷以深厚的文人繪畫風格,深受時人喜愛。
  • 彩瓷之美——清乾隆粉彩瓷
    一方面是由於乾隆對瓷器的製作非常重視,對部分彩瓷器物的用途、形狀、紋飾常有御旨,製作前需進呈畫樣或木樣,審定後方可燒造。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清宮派駐景德鎮的督陶官唐英,他一方面完成皇帝旨意製作精美的宮廷用瓷,另一方面又注意吸收西洋的工藝美術,創造了許多具有新意的粉彩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