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粉彩瓷的主要特點

2020-12-13 騰訊網

光緒年間(1875—1908),此時的滿清政府已經變成對內鎮壓剝削人民、對外投降帝國主義的腐敗政府。為了滿足腐朽的生活需要,朝廷曾撥款到景德鎮燒制皇宮用瓷,包括日用瓷、陳設瓷、為慈禧太后做壽用的壽瓷、賞賜大臣的用品、仿三代青銅禮器的祭器、有吉祥如意的洗餐具等。這一時期的粉彩瓷器燒造量非常大,品種及傳世品都極為豐富,既有日常生活用瓷,也有陳設瓷及文房用瓷,多承襲傳統形制,其胎體較薄,成型工藝較好,釉質細膩均勻,有近代瓷的特徵,紋飾的繪工雖不甚精細,但色彩的過渡較為自然;而此時民窯燒制的粉彩瓷器,質量不是特別高,胎質有點粗松,胎體也較厚重,器物紋飾多是類同官窯器物。

1.主要器型

光緒粉彩瓷的器型多仿效前朝,主要有天球瓶、百鹿尊以及各種規格的碗、盤、蓋罐、大缸、吸杯、花盆等。

2.主要紋飾

光緒粉彩瓷器除了傳統的裝飾花紋、吉祥圖案、龍鳳仕女外,還出現了綬帶鳥、杏林春燕、松竹梅、纏枝蓮、三星人、王秋獻瑞、野鶴圍獵、水仙、遊園仕女、富貴白頭、金石文字等,紋飾題材比較豐富,充分體現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內涵。

● 光緒粉彩瓷題材和風格探例

下面以河北博物院藏光緒粉彩瓷為例,對其題材和風格略作分析和探討:

清光緒黃地粉彩大雅齋花盆(圖1),長20、寬13、

高13釐米。長方形,斜直腹,底漸收,平底四足。內壁及底為白釉,外壁以黃釉為地,繪紫色葡萄、小鳥和紫藤蘿、牡丹花。藤蘿由一面延伸到另一面。畫風細柔,圖案精巧。外壁有紅彩款「大雅齋」,足內紅彩楷書「永慶長春」四字款。「大雅齋」是清景德鎮官窯瓷器堂名款,是光緒朝慈禧御用瓷。

清光緒粉彩百鹿尊(圖2),口徑19、腹徑32、高40釐米。直口,垂腹,圈足,肩部飾鹿頭耳,胎體厚重,造型端莊。底足書「大清乾隆年制」紅彩篆書款。通體以粉彩繪百鹿圖,百鹿神態各異,或奔跑,或嬉戲,或覓食,或休息,神態生動傳神,自然逼真,以遠山、近樹、花草樹木、瀑布溪流作襯託,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又「鹿」與「祿」諧音,百鹿內含受天百祿的吉祥含義,一直受到官宦的欣賞。此器為陳設器中的精品。

清光緒粉彩九桃紋天球瓶(圖3),高54、口徑12、腹徑41釐米。造型碩大挺拔,直口,圓唇、長頸、圓球腹,平底。底心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紅彩篆書款。器身繪桃枝,挺拔的枝幹,翠綠的桃葉,含苞待放的花蕾,怒放的花朵及累累果實,無前期費傭出手上拍:壹叭零,壹叭柒,伍柒,叭貳伍。腹部和頸部錯落有致地分布著九個豔麗豐滿的大桃子,將畫面渲染得喜慶祥和。傳說桃木可以驅鬼,桃為長壽之果,「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至尊之數,「九桃」寓意萬壽無疆,體現了人們祈盼長壽幸福的美好願望。

清光緒粉彩荷花形吸杯,長19、高7釐米。此杯通體作荷花瓣形,杯體釉色以粉色為主,勾勒有脈線。花梗翹起,為淡綠色,中空,做杯柄及吸管用,杯柄上豎寫墨字楷書「大清光緒三十四年安徽太湖附近秋操紀念杯」十九字,故又稱「秋操杯」。構思巧妙,造型、色彩運用恰到好處。

傳說蘇東坡守杭州時,常和賓客到湖邊樹林中避暑,命人取來大蓮葉,盛酒三升,用簪刺穿,使葉與莖相通,又將莖彎曲成象鼻狀,依次傳給每個人喝,名為「碧筒杯」。後來人們根據「碧筒杯」的原理,製成了瓷質吸杯。

這種吸杯,最早見於清康熙時期。這裡的太湖是安徽省的一個縣,與江西、湖北相近。清光緒三十四年是公元1908年,在這一年,清廷共有兩次秋季軍事操練,9月21日,清廷的江南湖北陸軍在安徽太湖秋操,陸軍部右侍郎萌昌、兩江總督端方為檢閱大臣。11月14日至18日在太湖舉行由湖北、江蘇、安徽新軍參加的秋操,「秋操杯」是為紀念清軍秋季操練而特製的紀念杯。

就在這年11月14日 光緒皇帝駕崩,所以,它是研究清史不可多得的一件實物資料。清光緒粉彩花鳥紋枕(圖4),長23.5、寬15.5、高19釐米。長方形,枕面前低後高,左右兩側鏤空雙錢紋孔,周圍繪粉彩折枝花卉。枕兩側露胎並以黃地梅竹紋為邊飾,正前麵粉彩繪荷花、蜻蜓、翠鳥,枕面繪花鳥、蝴蝶。造型規整,畫面清新。

清光緒粉彩軋道盤碗(圖5),盤為敞口,淺腹,圈足。碗為侈口,深腹,小圈足。盤內施黃釉,四個圓形開光內繪桃枝、蘭花等折枝花卉,富貴典雅。開光外採用軋道工藝,繪有不同的折枝花卉。盤外壁繪紅色蝙蝠。碗內壁施白釉,外壁圖案與盤心圖案相同。底足內均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紅彩篆書款。

開光是瓷器的傳統裝飾技法之一。在器物的主要裝飾部位,以線條勾畫出圓形、方形、菱形、花瓣形等多種形式的欄框,稱為「開光」,是借鑑古建築的開窗形式。在開光內描繪主題紋飾,可加強裝飾效果。

瓷器上的軋道工藝為乾隆首創,是先在未燒的坯體上用一種像針一樣的工具刻劃出非常精細的鳳尾紋、花卉紋。然後施釉燒成素胎,再在瓷胎上彩繪粉彩紋飾,構成一種十分華麗的錦地花卉紋飾。在錦地開光內繪山水、花鳥、人物,或題乾隆御製詩篇,故有錦上添花的美稱。

清光緒粉彩雲蝠紋賞瓶(圖6),口徑10、腹徑24、高39釐米。撇口,長頸,圓腹,圈足。足內書「大清光緒年制」六字兩行紅彩楷書款。口部、肩部、脛部分別繪如意雲紋、寶相花及壽字、蓮瓣紋,器身滿繪彩雲和紅色的蝙蝠,因蝙蝠的「蝠」和「福」諧音,故畫面寓意為「洪福齊天」。賞瓶是清代雍正朝新創造型,一直延續至清末宣統朝,多用於皇帝賞賜臣下,故有「賞瓶」之稱,為清官窯傳統器型。

清光緒黃地粉彩花卉紋瓶(圖7),口徑8、腹徑12、高24釐米。撇口,長束頸,斜肩分兩層,腹漸斂,圈足外撇。頸部兩側附變形夔耳,口部飾回紋,器身以黃色為地,繪粉彩牡丹花卉。造型精巧,色彩典雅。牡丹豔麗嫵媚、雍容華貴,有「百花之王」之稱,牡丹自古就受到人們的喜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越來越高,象徵著繁榮昌盛、美好幸福。

清光緒粉彩蓮荷紋鼓釘繡墩(圖8),口徑28、腹徑35、高47釐米。鼓形,平頂,折肩,弧腹中空,外壁上下各飾一周鼓釘,將墩分為三層。器足無釉並向內呈滾圓狀。鼓面平微內凹,以清代流行的抽象鏤空的錢紋作裝飾,上部繪變形如意雲紋,如意雲紋內繪纏枝紋,以「萬」字錦地紋與中部分開。器身中部滿繪荷塘景色,荷花盛開,荷葉碧綠。中間有相對的鏤空雙錢紋,下部飾蓮紋。

墩是一種坐具,它的出現可追溯到中國南北朝時期,多為木腔鼓造型。坐墩屬於高坐具椅凳類,明清時多作鼓形,平頂微凸,折肩,弧腹中空,外壁上下邊沿各飾一周鼓釘,故又稱鼓墩。由於它上面多覆蓋一方絲繡織物,又名繡墩。此墩造型大氣穩重、流暢簡潔,體現了中國古代質樸、自然、規整的審美情趣。

清光緒粉彩壽字紋鼓釘繡墩(圖9),口徑29、腹徑36、高46釐米。鼓形,平頂,折肩,弧腹中空,外壁上下各飾一周鼓釘,將墩分為三層。器足無釉並向內呈滾圓狀。鼓面平微內凹,以鏤空的錢紋裝飾,並繪福字和壽桃。上部分別繪藍地乳釘紋、黃地如意雲紋、席紋開光花卉紋。中部為黃地繪五蝠捧壽、壽桃,中間有相對的鏤空雙錢紋。下部繪蓮紋。通體畫面呈現出一種吉祥美好的氣氛。

相關焦點

  • 盤點各時期粉彩主要特點
    清雍正粉彩桃花紋直頸瓶清光緒粉彩江山萬代紋碗清光緒粉彩江山萬代紋碗受中國畫創作思潮的影響,他們用文人畫的表現形式、輔以豐富絢麗的粉彩色料,結合傳統的瓷繪技法,展現出粉彩瓷藝全新的風貌。較之從前重圖案表現、重裝飾效果的粉彩瓷,這種借鑑中國畫構圖形式,多以歷代名畫為藍本,且附加題款和印章的新型裝飾形式被稱之為新粉彩藝術。它少了舊粉彩的匠氣,多了文人的雅氣,成為粉彩瓷繪藝術的主流,影響至今。
  • 清代中晚期粉彩瓷
    二、清代中期粉彩瓷-嘉慶嘉慶早期的粉彩瓷器多帶有乾隆時期的精細風範。器形十分豐富,主要是日常用器、陳設用器、文房用器、供器和法器等,但是總體上不如乾隆時期的粉彩瓷秀美、精緻。此時施彩較厚,比較注重層次的渲染。各種色地、描金、開光、軋道、凸雕等也使用非常普遍。常見的紋飾主要是八寶、羅漢、雲龍、花卉、石榴、嬰戲等,尤其是百合紋使用非常多。
  • 清代皇室粉彩瓷,溫潤高雅!
    粉彩纏枝花卉紋三連瓶 清乾隆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是以粉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粉彩是一種釉上(在瓷胎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清嘉慶 粉彩開光萬年甲子內礬紅蝠紋碗  嘉慶粉彩早期的還有乾隆朝的特點,比較精細,既有「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彩地軋道開光的。嘉慶粉彩瓷常見紋飾有花卉、八寶、雲龍、羅漢、嬰戲、石榴等。
  • 2019雍正粉彩瓷的市場價值
    私下上門交易微信:Asixiajiaoyi  雍正粉彩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素以精巧細膩著稱於世,顏色具有鮮而雅,粉而柔的特點。粉彩瓷有以下這些特點:第一,在含鉛的玻璃質中引進了砷元素,發明晰「玻璃白」,用「玻璃白」打底,使得各種彩料有深淺濃淡甚至乳濁柔軟的改變;第二,使用進口的彩料,色澤淡雅柔軟,清逸豔麗;第三,使用芸香油調色,所以顏色柔軟清麗,有柔軟之感;第四,通常在700℃-750℃左右的窯爐中燒成,因為燒造溫度比較低,故又有「軟彩」之稱。
  • 清三代的粉彩瓷各有什麼特點?
    「 非常時期,再多的錢再大的房,你也只能宅家無聊的發呆,而收藏人一家正在快樂地欣賞把玩,你收藏了數字而他卻藏了文化」---禪古茶人 粉彩瓷與青花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並稱為「清代四大名瓷」,其做工細膩、色彩豐富、清雅柔潤,充滿著詩情畫意,富有強烈的藝術感和觀賞價值,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寶」,是清三代重要的御用瓷器
  • 中國最貴的瓷器:粉彩瓷
    目前主要發現有兩個品種: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綠、黃、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紅(金紅)彩。到了雍正朝,無論在造型、怡釉和彩繪方面,粉彩瓷均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繼承了雍正時期在肥潤的白釉上繪疏朗豔麗紋飾的特點,如常見的折枝花卉盤、碗、小瓶、面盆、人物筆筒和大件器物鹿頭尊等。鹿頭尊是乾隆時常見品種。其口直,口以下漸大,垂腹收底,圈足。尊的上半部飾兩個鏤雕的夔鳳耳、蟠螭耳或鹿頭耳,因器型像倒過來的牛頭或鹿頭而得名。
  • 粉彩瓷器各時期特點綜述
    粉彩瓷器由清代康熙時期所創燒,直到清代晚期仍有燒造,是清代釉上彩瓷的主流品。粉彩瓷器色澤柔和淡雅,顏色明顯多於五彩,十分具有藝術感染力。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清代各時期粉彩瓷器特點,通過知識綜述使您對粉彩瓷器有基本的了解。一、粉彩瓷器-知識概述粉彩是一種低溫釉上彩。粉彩瓷器是康熙時期在燒造五彩瓷器的基礎上創新而成的一個瓷器新品種。
  • 斷代清粉彩瓷器各時期的特點
    粉彩初創於康熙晚期,盛燒於雍正、乾隆,成為清代瓷業生產的一個主要品種。而雍正、乾隆、嘉慶等各朝代中制瓷上藝上又有其不同的特徵。它綜合了康熙與雍正兩朝的制瓷上藝,進一步發展本朝瓷器,從而創造出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乾隆時記事檔中記載了許多乾隆時景德鎮御廠為宮廷制瓷的史實,也反映出皇帝直接關注制瓷的情況。乾隆帝對有此粉彩器物的用途、型體、花紋的要求常有御旨,製作前要有畫樣或木樣,審查後才能正式燒制。器物的款識或有或無,寫什麼樣的款識以及配合紋飾的詩句等都須經過乾隆皇帝的批准。
  • 粉彩瓷的裝飾特點
    粉彩瓷(以複製粉彩為例)製作步驟主要分為繪畫和填色兩大步驟,而中間又有很多小的步驟:一、繪畫:1.描圖:先用濃墨仔細勾描圖稿(用過夜的濃墨,原因是其裡面的膠已經基本揮發乾淨,目的是之後過程中把圖複製清楚)。
  • 譽為「東方藝術明珠」的粉彩瓷,既然如此高價
    粉彩」一詞的出現,最早見於清末光緒三十二(1906)年寂園叟作《陶雅》一書中,「康熙硬彩、雍正軟彩」,「軟彩者,粉彩也,紅為淡紅,綠為談綠,故約軟也」。自此,「粉彩」的稱謂沿用至今。它絢麗奪目的色彩、溫文爾雅的韻味、卓爾不群的格調,融匯出迎合清代社會習俗的裝飾效果。
  • 粉彩瓷,中國最貴的瓷器!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是以粉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特點。至乾隆朝,粉彩仍有很大發展,各種表現手法綜合運用,總體上看,紋飾趨於繁縟,底用青花或紅彩,尤以色地粉彩居多。    雍正一朝雖僅有13年時間,制瓷水平突飛猛進,官、民窯俱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 粉彩瓷:清代陶瓷燒造的創舉!
    清雍正粉彩葫蘆瓶 大英博物館館藏粉彩瓷與青花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並稱為粉彩瓷自清康熙開始出現,雍正時步入巔峰,乾隆繼續繁榮,而後逐步衰落,民國時期得到恢復和發展。粉彩瓷最顯著的特點是富有層次感,並且和中國傳統的詩書畫印相結合,高雅柔潤,創造出獨特的瓷器美。
  • 粉彩瓷:瓷器界的美麗精靈!
    清雍正粉彩葫蘆瓶粉彩瓷與青花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並稱為「清代四大名瓷」,其做工細膩、色彩豐富、清雅柔潤,充滿著詩情畫意,富有強烈的藝術感和觀賞價值,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寶」,是清三代重要的御用瓷器,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雍正粉彩瓷
    康熙晚期,在琺瑯彩瓷製作的基礎上,景德鎮窯開始燒制粉彩瓷,紋飾和施彩風格濃厚、簡樸,製作工藝稍顯粗糙,可以看出仍處於萌芽和成長階段,僅在紅花的花朵中運用以金著色的胭脂紅替代五彩中的紅色彩料,並運用渲染法繪製而成,胭脂紅則多與玻璃白調和後使用,其他色彩仍沿用五彩平塗法繪製,畫筆簡練,施彩較厚,色階不夠豐富,初創階段的特點明顯。
  • 新粉彩的興起——民國粉彩瓷
    在清晚期以後,傳統的粉彩瓷發展成了相互遞結的兩個分支:一個是以程門為代表的淺絳彩瓷,另一個就是以「珠山八友」為代表的新粉彩瓷。鹹豐、同治年間,程門、王少維等一批畫家把由黃公望當年首創的以淡赭石與水墨相間渲染而成的一種山水設色畫法,運用到彩瓷的繪畫上,在白瓷上繪上花紋,再染以淡赭色和少量的水綠、草綠和淡藍等色彩,經低溫燒成瓷器。民國 粉彩軋道纏枝蓮紋地開光花卉紋御題詩瓶 高40cm 成交價:1325000USD新粉彩瓷產生於民國後期。
  • 粉彩瓷器的前世今生,弄懂粉彩瓷,一文就夠用
    瓷器在藝術品收藏市場中地位絕對數一數二,真正賦予瓷器炫麗色彩的當屬這種彩料——粉彩。毫無疑問,粉彩瓷器創燒於景德鎮,正是有了景德鎮師傅們一代代的努力,制瓷工藝才會不斷地革新,發展到粉彩,已經是集大成之作的天之驕子。
  • 淺絳彩瓷和新粉彩瓷的鑑賞要點
    淺絳彩瓷和新粉彩瓷的鑑賞要點當下淺絳彩和新粉彩瓷正成為古瓷藏家的一個熱點,作為民國時期的兩種重要瓷類品種的淺絳彩瓷和新粉彩瓷的藝術品位和經濟價值怎麼判斷區分呢?淺絳彩瓷,是因繪畫技法而名的一種彩瓷。此類作品衝破了以往官窯的陳規束縛,解放了繪瓷者的創作思路,開闢了在瓷品上題詩、落款、紀年等風氣之先河。早期多由文人畫家作畫,後來制瓷畫匠也紛紛加入,仿而作之。因此,鑑識這類瓷品,除了要看其胎釉特徵和老氣程度外,主要看其畫工畫意水平如何。如標有名家大名,更要從該作畫人的繪畫水平、繪畫風格上去進行鑑別。如發現寫有名家大名,畫工畫意卻明顯拙劣呆板者,必是仿品無疑。
  • 同治粉彩瓷器特點,如何鑑別
    同治皇帝在清代皇帝中在位時間比較短,而且被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所以同治皇帝一朝13年生產的瓷器比較少,同治粉彩瓷器主要他大婚燒造的瓷器以及為慈禧太后大壽燒造的瓷器,但是款識都是「同治年制」。雖然清代有同治中興,但是也改變不了清代晚期瓷器燒造工藝的沒落,樣子收藏介紹一下同治粉彩瓷器特點以及如何鑑別同治粉彩瓷器。
  • 粉彩瓷器的特點和裝飾手法
    在瓷器的歷史長河中,粉彩作為晶瑩透亮、美觀大方在眾多瓷器類別中脫穎而出,粉彩曾經也頗受皇家的寵愛,成為了景德鎮的四大名瓷之一。粉彩不僅在國內深受青睞,在海外也極富盛名,粉彩的內容豐富,裝飾十分廣泛,即適用於高級陶瓷工藝品,也適用於一般的日用瓷,具有欣賞和實用的雙重價值。根據不完全統計,粉彩的品種多大幾百個,花面更是上千種,內容涵蓋萬事萬物,製作精良,光彩奪目。
  • 耿寶昌:粉彩瓷有何特別之處?詳細分析粉彩工藝之特色,牢記收藏
    #關鍵詞:粉彩瓷粉彩瓷器的創燒就很具有傳奇色彩。粉彩的創燒是在五彩的基礎上,根據琺瑯彩的工藝來燒造的。琺瑯彩是清代的御用瓷,在流通上受到很大的限制,粉彩的創燒就彌補了這一缺點。粉彩是景德鎮四大名瓷之一,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時間仍然在燒造。在當下的收藏界,粉彩瓷是很受歡迎的一類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