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晚期粉彩瓷

2021-01-12 紫色百合香

清代中晚期,清代瓷器逐漸走向衰弱之路,但是這段時期的粉彩瓷器工藝也是變化較大,紫色百合香為您逐一講解。

一、清代中晚期粉彩瓷-知識綜述

粉彩瓷以清三代-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製作水平最高,嘉慶時期之後,景德鎮官窯繼續燒造粉彩瓷,並且一直持續到清末宣統時期。雖然這段時期的燒造工藝與清三代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各有藝術特色。

二、清代中期粉彩瓷-嘉慶

嘉慶早期的粉彩瓷器多帶有乾隆時期的精細風範。器形十分豐富,主要是日常用器、陳設用器、文房用器、供器和法器等,但是總體上不如乾隆時期的粉彩瓷秀美、精緻。

此時施彩較厚,比較注重層次的渲染。各種色地、描金、開光、軋道、凸雕等也使用非常普遍。

常見的紋飾主要是八寶、羅漢、雲龍、花卉、石榴、嬰戲等,尤其是百合紋使用非常多。

底部款識一般為青花篆款「大清嘉慶年制」。

嘉慶粉彩總體給人的感覺是小家碧玉,恬靜祥和。

三、清代中期粉彩瓷-道光

道光時期的粉彩瓷除了白地粉彩之外,還有各種色地開光粉彩,而且多與描金工藝結合。

此時主要的器形是以日常用器為主,還有一些文房用器和陳設用器等。

圖案紋飾多體現吉祥祝福的主題,如太平有象、吉慶有餘、麻姑獻壽、太獅少獅等,尤其是以風景或者「無雙譜」入畫較多。

除了專門為道光皇帝所燒造的「慎德堂」款器物還保持著很好的工藝水準之外,其他的粉彩瓷均缺乏創新,雖然傳世器物多,但是質量遠不如前朝。

道光粉彩總體給人的感覺是清麗淡雅,趨向平民化的風格。

四、清代中期粉彩瓷-鹹豐

鹹豐時期,無論官窯粉彩瓷還是民窯粉彩瓷都少有創新,少見非常精緻的瓷器,傳世器物少之又少。

此時的軋道工藝幾乎不見,粉彩瓷多以白地繪畫的大瓶出現,還有色地開光粉彩等。

造型笨拙,主要是以各式洗、碗、花盆、盒、香爐、杯、碗、壺、攢盤、罐等較為多見。

繪製工藝方面有細膩和粗糙兩種。細膩的粉彩瓷多用於宮廷使用。

官窯器物的紋飾多體現富貴吉祥的美好寓意,如喜鵲登梅、松鼠葡萄、鴛鴦蓮花、三羊開泰、四季花卉、十二生肖、纏枝花卉、八仙、羅漢、博古、八寶、雲鶴、雲龍、雲鳳、三果、壽星、「壽」字等。其中人物的比例繪製不均勻,如頭大身小等,衣著扮相如戲劇性人物。

五、清代晚期粉彩瓷-同治

同治時期的粉彩瓷不用玻璃白打底,所以表面無光,色彩不明快。但是民窯瓷器中有一種釉色濃重的「同治彩」也十分有特色。

此時的粉彩瓷以日常用器和陳設用器居多,官窯器物製作還算規整,尤其是同治皇帝大婚時訂燒的黃地粉彩器非常多。

民窯器物以碗、盤、罐、碟等居多,色澤由濃轉淡,常常在粉彩上加飾金彩。

紋飾方面多體現吉祥的寓意,如「喜」字是此時常見的紋飾。

六、清代晚期粉彩瓷-光緒

光緒時期的粉彩瓷數量增多,構圖清晰有層次,體現柔和淡雅,色澤清麗的藝術美感。

尤其是專門為慈禧訂燒的「大雅齋」瓷製作更為精良。官窯粉彩以白地粉彩居多,紋飾方面安排錯落有致,常見的紋飾主要是萬壽、龍鳳、牡丹等。

民窯粉彩瓷中既有精緻的,也有粗糙的。

七、清代晚期粉彩瓷-宣統

宣統時期的粉彩瓷已經具有現代瓷的一些特徵。雖然宣統時期短暫,但是也不乏有一些精品瓷器出現。

器形主要是日常用瓷、陳設用瓷和文房用瓷等。官窯胎釉與光緒時期相比更勝一籌。胎體輕薄,釉色均淨,民窯瓷器也十分有特色。白地粉彩器在此時非常多見。紋飾方面較光緒時期更加細膩生動。

我是紫色百合香,請您點擊關注,每天為您分享各類精華收藏知識。感謝您的每一次瀏覽、轉發及收藏文章!

相關焦點

  • 粉彩瓷:清代陶瓷燒造的創舉!
    清雍正粉彩葫蘆瓶 大英博物館館藏粉彩瓷與青花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並稱為「清代四大名瓷」,其做工細膩、色彩豐富、清雅柔潤,充滿著詩情畫意,富有強烈的藝術感和觀賞價值,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寶」,是清三代重要的御用瓷器,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新粉彩的興起——民國粉彩瓷
    在清晚期以後,傳統的粉彩瓷發展成了相互遞結的兩個分支:一個是以程門為代表的淺絳彩瓷,另一個就是以「珠山八友」為代表的新粉彩瓷。鹹豐、同治年間,程門、王少維等一批畫家把由黃公望當年首創的以淡赭石與水墨相間渲染而成的一種山水設色畫法,運用到彩瓷的繪畫上,在白瓷上繪上花紋,再染以淡赭色和少量的水綠、草綠和淡藍等色彩,經低溫燒成瓷器。民國 粉彩軋道纏枝蓮紋地開光花卉紋御題詩瓶 高40cm 成交價:1325000USD新粉彩瓷產生於民國後期。
  • 粉彩瓷,中國最貴的瓷器!
    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礎上,受琺瑯彩瓷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從康熙晚期創燒,後歷朝流行不衰。中國瓷器最高紀錄的瓷器而市場價與10年前相比,普遍上漲了10倍至100倍,可見中國瓷器價格漲勢如虹,特別是中國瓷器中的「粉彩瓷」牛氣沖天。
  • 清代皇室粉彩瓷,溫潤高雅!
    粉彩纏枝花卉紋三連瓶 清乾隆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是以粉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粉彩是一種釉上(在瓷胎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礎上,受琺瑯彩瓷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
  • 2019雍正粉彩瓷的市場價值
    粉彩瓷出現在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的基礎上,受琺瑯彩的直接影響而創燒的新品種,它以豔麗耀眼的顏色、溫文爾雅的韻味、卓爾不群的個性,融匯出迎合清代社會習俗的裝飾效果。五彩與粉彩雖有「硬」、「軟」之別,但都是繼承明代五彩而繼續發展的彩瓷,是清代瓷器的一個新成就。由於粉彩(將五彩的各種色彩加入一種白色彩料玻璃白)的出現,改變了色料的性能,因而繪瓷工人利用渲染手法,繪出比五彩更為精確、真實,色彩更加豐富的畫面,因此粉彩堪稱我國傳統彩瓷中瑰麗的晚霞。
  • 彩瓷之美——清乾隆粉彩瓷
    清乾隆 粉彩百子紋雙耳瓶乾隆期為清代瓷器製作的鼎盛期。一方面是由於乾隆對瓷器的製作非常重視,對部分彩瓷器物的用途、形狀、紋飾常有御旨,製作前需進呈畫樣或木樣,審定後方可燒造。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清宮派駐景德鎮的督陶官唐英,他一方面完成皇帝旨意製作精美的宮廷用瓷,另一方面又注意吸收西洋的工藝美術,創造了許多具有新意的粉彩瓷器。
  • 唐龍說瓷:粉彩和琺瑯彩的區別
    這兩種瓷,你分的清嗎?清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黃地琺瑯彩開光四季花卉紋碗在釉上瓷品類中,琺瑯彩瓷是集瓷、畫、詩、書、印為一體的高雅藝術品,它高貴奢華,在古代是皇宮專用的瓷器,平民難以窺見。琺瑯彩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複的雍榮華貴,使琺瑯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琺瑯瓷集中西風韻於一身,彰顯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  粉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也叫「軟彩」。粉彩是一種釉上彩繪經600-900℃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
  • 中國最貴的瓷器:粉彩瓷
    在眾多的清宮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簡單率直,濃筆豔抹,富貴豪華而別具一格。紅鳥牡丹富貴罐是其風格的經典之作。此後,有君王之才的袁世凱於1915年底稱帝,年號「洪憲」。喻其大法制,倡導國民新生活,公正透明等。按慣例,新皇帝即位要燒新瓷貢賀。袁世凱粉彩玉壺春瓶,採用瓷石作胎,模具成型,材質單一,稀薄透光。
  • 譽為「東方藝術明珠」的粉彩瓷,既然如此高價
    粉彩瓷器是釉上彩裝飾手法的一種,又名「軟 彩」。是在彩繪時摻加一種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濁效果,畫出的圖案可發揮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現一種粉潤的感覺。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礎上,受琺瑯彩瓷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從康熙晚期創燒,後歷朝流行不衰。
  • 雍正粉彩瓷
    粉彩,又稱"洋彩",是釉上彩瓷的一個品種,始創於清康熙晚期。
  • 粉彩瓷:瓷器界的美麗精靈!
    清雍正粉彩葫蘆瓶粉彩瓷與青花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並稱為「清代四大名瓷」,其做工細膩、色彩豐富、清雅柔潤,充滿著詩情畫意,富有強烈的藝術感和觀賞價值,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寶」,是清三代重要的御用瓷器,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光緒粉彩瓷的主要特點
    這一時期的粉彩瓷器燒造量非常大,品種及傳世品都極為豐富,既有日常生活用瓷,也有陳設瓷及文房用瓷,多承襲傳統形制,其胎體較薄,成型工藝較好,釉質細膩均勻,有近代瓷的特徵,紋飾的繪工雖不甚精細,但色彩的過渡較為自然;而此時民窯燒制的粉彩瓷器,質量不是特別高,胎質有點粗松,胎體也較厚重,器物紋飾多是類同官窯器物。
  • 盤點各時期粉彩主要特點
    粉彩瓷繪藝術始於清代,是在陶瓷古彩繪畫的基礎上,汲取琺瑯彩製作工藝而形成的釉上彩瓷裝飾藝術,有「始於康熙,精於雍正,盛於乾隆」之說,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 清三代的粉彩瓷各有什麼特點?
    「 非常時期,再多的錢再大的房,你也只能宅家無聊的發呆,而收藏人一家正在快樂地欣賞把玩,你收藏了數字而他卻藏了文化」---禪古茶人 粉彩瓷與青花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並稱為「清代四大名瓷」,其做工細膩、色彩豐富、清雅柔潤,充滿著詩情畫意,富有強烈的藝術感和觀賞價值,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寶」,是清三代重要的御用瓷器
  • 清雍正時期的粉彩
    清代雍正粉彩瓷器是中國陶瓷的一顆明珠,具有胎細釉潤、筆意俊秀、色彩明豔、格調清雅的藝術特色。粉彩出現於清代康熙晚期,雍正、乾隆二朝達到鼎盛,直至清代晚期仍繼續生產,由於它表現力強,深受人們的喜愛,整個清代都沒有間斷過,成為釉上彩瓷生產的主流。粉彩最初是受琺瑯彩製作工藝影響而創造出來的,其燒制溫度較五彩瓷低,約700℃-750℃左右,在烤花爐內完成。
  • 李文躍:粉彩瓷器中的外來元素
    「粉彩瓷」產生於淸代康熙、它不僅是中國傳統彩瓷藝術中一種典型的表現形式,也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商品之一,西方「畫琺瑯」與中國傳統「五彩瓷」文化元素的融合,對粉彩瓷產生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瓷胎畫琺瑯是清康熙晚期,宮廷內務府繪畫匠人在金屬琺瑯彩製作工藝的啟發和影響下,引進銅胎琺瑯不透明的白色彩料(玻璃白)並借鑑琺瑯彩多色階的配置技法,將景德鎮燒制的白胎瓷送進皇宮中,再由清宮造辦處畫師遵照御旨,於白胎瓷上以琺瑯彩繪畫紋飾與填色,然後在宮內再次入爐創燒的一種釉上彩陶瓷裝飾新工藝。
  • 粉彩瓷和淺絳彩瓷有何區別?
    粉彩瓷裝飾畫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藝術中的營養,採取了點染與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繪的對象,無論人物,山水,花卉,鳥蟲都顯得質感強,明暗清晰,層次分明。採用的畫法既有嚴整工細刻畫微妙的工筆畫,又有滲入淋漓揮灑,簡潔洗鍊的寫意畫,還有誇張變形的裝飾畫風。甚至把版畫,水彩畫,油畫以及水彩畫等姐妹藝術都加以融匯運用,精微處,絲毫不爽;豪放處,生動活潑。
  • 粉彩與琺瑯彩,有何區別?
    清代著名的盛世三朝,康熙的智、雍正的苛、乾隆的倜儻,在歷史長卷中揮下絢麗的一筆。而最受人寵愛的琺瑯彩瓷器和粉彩瓷器的故事也自此開始 。粉彩粉彩是釉上彩品種之一,也叫「軟彩」。是借鑑中國畫中的用粉及渲染技法,在素器上以「玻璃白」打底,彩料暈染作畫,再經爐火烘烤而成,色彩豐富,色調淡雅柔和。粉彩創燒於清康熙晚期。它是在康熙五彩瓷的基礎上,受琺瑯彩製作工藝影響而發明的一種釉上彩瓷器。
  • [粉彩] 粉彩瓷簡析介紹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是以粉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粉彩是一種釉上(在瓷胎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礎上,受琺瑯彩瓷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從康熙晚期創燒,後歷朝流行不衰。基本簡介粉彩也叫「軟彩」,是釉上彩的一個品種。
  • 耿寶昌:粉彩瓷有何特別之處?詳細分析粉彩工藝之特色,牢記收藏
    #關鍵詞:粉彩瓷粉彩瓷器的創燒就很具有傳奇色彩。粉彩的創燒是在五彩的基礎上,根據琺瑯彩的工藝來燒造的。琺瑯彩是清代的御用瓷,在流通上受到很大的限制,粉彩的創燒就彌補了這一缺點。粉彩是景德鎮四大名瓷之一,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時間仍然在燒造。在當下的收藏界,粉彩瓷是很受歡迎的一類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