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粉彩,「始於康熙,精於雍正,盛於乾隆」,在工藝技巧上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造型上則別出心裁地進行了發明創造,所以收藏價值是非常高的!
明清時期的彩瓷,在中國古代藝術品中,一直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尤其是康熙晚期創燒的粉彩。粉彩的「粉」是指在原來的五彩顏料中,加入了一種叫做「玻璃白」的物質,使原本硬朗鮮豔的彩出現了顏色的過渡,而這種表現形式更趨向於真實,也更趨於溫和。
乾隆時的粉彩甚為盛行,在彩瓷領域中,已取代了五彩,趨於主導地位。乾隆時期的器物以新、奇、巧而聞名,沒有明代瓷器的大氣典雅,沒有康熙的古樸渾厚,也不如雍正的秀美雅致,而呈現出一種雍容華貴、玲瓏精緻的風格,令人讚嘆。
粉彩的藝術效果,以秀麗雅致,粉潤柔和見長,這與潔白精美的瓷質分不開,它們相互襯託,相映成趣,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繪畫技法上,粉彩與明代及清初盛行的五彩完全不同,它一改瓷繪中的平塗法,改用具有層次變化的渲染法,能達到工筆畫的藝術效果,極具觀賞性。
直口,長頸,鼓腹,圈足。器形制別致秀美,釉質滋潤明亮。頸部粉彩繪花卉紋,腹部粉彩通景繪山水人物紋,所繪山水景物意境深遠,景色宜人,筆意老道精練,宛如一幅感染力極強的中國水墨山水畫,別具藝術魅力,展現出畫匠嫻熟的繪工和藝術修養。足牆繪回紋,底足白釉地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更多公眾號 點擊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