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泊遊隨筆畫典:《史記》典故裡的人之指鹿為馬

2020-12-13 中網資訊

【中網資訊書畫】《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通史,記載了上到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時期3000多年的歷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史記》為後人留下了極為豐富的史料。並著力寫了各個階層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因此《史記》裡許多篇章成了膾炙人口、百讀不厭、傳誦至今的典故和成語。

畫家仲泊遊用傳統水墨畫形式,把一個個歷史人物躍然紙上,生動地把《史記》繪成通俗易懂的畫面。以和讀者共享《史記》典故裡先人的智慧和魅力。

晉文公「取威定霸」

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看到進攻的楚軍來勢洶洶,下令主動後撤,避敵銳氣,有些將領不理解。問文公:為什麼還沒有交手就退兵,文公說:以前我見楚王的時候說過,如楚晉萬一發生戰爭,我退避三舍,我是守諾言的。不日晉、楚交戰,文公了解到楚軍右翼,是被迫來參戰的部隊,膽怯又紀律渙散,便決定讓胥臣率軍從這裡發動進攻。胥臣所率駕車的戰馬,都蒙上虎皮。向前衝擊,嚇得楚國右軍驚慌逃跑。楚國軍隊被打的大敗,晉文公成為霸主。從而成就「取威定霸」的功績。

田單大擺火牛陣

齊國田單的才幹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他善於迷惑和麻痺敵人。

經常出一些點子。這時的齊國都城已被燕軍包圍。田單在城中積極作著出擊的準備,他把城中一千多頭牛,收集起來,給它們穿上大紅色衣裳,畫上五顏六色的蛟龍圖,把鋒利的尖刀捆在牛角上,把塗了油的幹蘆葦縛在牛尾上。入夜,齊軍把牛放出城來,點上火,並派五千部隊緊跟牛的後邊,直向燕軍衝去。燕軍在朦朧中被突如其來的怪物嚇慌了手腳,被牛角刺後非死即傷,燕軍一下子潰不成軍。由此,齊國失去的城池全部收復,田單被封為安平君。

神醫扁鵲

扁鵲受高人指點,給人看病,可以清楚地看出五臟六腑的疾病所在。一次扁鵲來到齊國,對桓候說:你有病潛伏在皮肉裡,不將它治好了就會深入體內。過了幾天,又指出他的病由血脈潛伏到腸胃。可桓侯說,「我沒病」。十幾天後,扁鵲又去見桓侯,扁鵲說:「疾病在皮肉用湯藥可以治好,在血脈用針石可以治好。在腸胃用酒醪可以治好,如進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仙也無可奈何了」。桓侯還是不治,再過幾天桓侯果然不治病重,說明扁鵲識病和醫術的高超。扁鵲一直到處行醫,治好了許多有病的百姓,聲名傳遍天下。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趙國當時主力都是笨重的戰車,無法追擊輕捷的騎兵。趙武靈王開始改革軍制,實行改裝成蒙古式「胡服」騎兵部隊。趙國從此穿「胡服」練騎射,改掉過去笨重戰車為主的作戰方式。第二年趙國發動了對周邊國家的戰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勝利。

趙高指鹿為馬

趙高原是宮中太監,因得秦始皇信任,擔任車府令,朝中一切事務都由趙高控制。秦二世即位揮霍無度,由於當時階段矛盾激化,陳勝吳廣發動了起義。李斯上書揭露趙高:一手遮天,大權獨攬。秦二世看了卻以為是李斯對趙高的誣陷,因此李斯被害,趙高被任命為丞相。於是趙高為了測試各位官員對他的態度,決定做一次測驗,看看朝中人心向背。有一天他給秦二世說:我獻給階下一匹好馬,二世說:「明明是鹿,怎說是馬呢?」群臣跟趙高說「是馬」。指鹿為馬的典故因此得來。

鴻門宴

一次,項羽在鴻門招待劉邦,項羽的堂弟項莊進來勸酒,「讓我舞劍為大家助興」,項羽說「好」!項莊拔劍起舞,劉邦的隨同項伯知道項莊舞劍的目的,他拔劍掩護著劉邦,這時劉邦的壯士樊噲也闖了進來,項莊看到這個兇煞般的壯漢趕忙收起劍來。劉邦不辭而別回到了自己的大營。從此劉邦和項羽展開了四年多的戰爭。

相關焦點

  • 仲泊遊隨筆畫典:《史記》典故裡的人之「季札掛劍」
    【中網資訊書畫】《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通史,記載了上到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時期3000多年的歷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史記》為後人留下了極為豐富的史料。並著力寫了各個階層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因此《史記》裡許多篇章成了膾炙人口、百讀不厭、傳誦至今的典故和成語。畫家仲泊遊用筆墨形式,把一個個歷史人物躍然紙上,生動地把《史記》繪成通俗易懂的畫面。現發表數幅,以和讀者共享《史記》典故裡先人的智慧和魅力。
  • 指鹿為馬的主人公是誰?指鹿為馬出自哪 ?
    指鹿為馬的主人公是秦朝的趙高。趙高指鹿為馬的典故最早出自於司馬遷的《史記》中。 指鹿為馬故事簡介指鹿為馬的主人公是秦朝的趙高。趙高指鹿為馬的典故最早出自於司馬遷的《史記》中。當時趙高權傾朝野,他想要試探自己在朝臣中的威望,就送給秦二世一隻鹿,偏告訴秦二世這是馬,沒想到竟有的大臣附和趙高,指鹿為馬。《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了趙高自從幫助秦二世繼承了王位之後,對權力的欲望日益膨脹,甚至還流露出了不臣之心。有一日,趙高想要試探朝中的臣子有誰對自己是不服的,於是就找來了一批鹿獻給秦二世,並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告訴秦二世,說送給他的是一匹駿馬。
  • 一起來看,《史記》中的成語典故與常識考點
    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一下高頻考點《史記》中的成語典故及其考點。 典故 01 運籌帷幄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西漢剛建立時,漢高祖劉邦宴請群臣,他向群臣提出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會取得勝利?而項羽會失敗?」大家眾說紛紜。
  • 下列哪個成語典故不是出於《史記》?畫蛇添足出自《戰國策》
    下列哪個成語典故不是出於《史記》?00:00 來源:爆笑生活館 原標題:下列哪個成語典故不是出於
  •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的哪個成語最有名呢?至今沒有共識?
    邯鄲是一座擁有30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悠久的古城孕育了勤勞的人民和不朽的文明,湧現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被譽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都"。據專家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在邯鄲,你漫步街頭巷尾,隨處都能見到成語典故,每一個典故,都承載著一段歷史,或催人奮進,或引人深思。在邯鄲,有「路不拾遺」的風尚,有「完璧歸趙」的慷慨,更有「一枕黃粱」的春秋大夢。
  • 指鹿為馬的趙高是不是太監?只因這兩個詞,誤會了幾千年
    很多人知道趙高是因為「指鹿為馬」這個成語,也是作為一名權奸能混到的最高境界,明目張胆顛倒黑白而無人敢駁。很多文學作品影視劇中趙高的形象幾乎就是一副宦官模樣,長相陰險狡詐,沒有鬍鬚,如果要給中國最有名的奸臣們排個座次,趙高應該穩坐前幾把交椅。
  • 《史記》:為人誠信,當如季札
    出使晉國《史記》有云:「延陵季子將西聘晉,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慾之。延陵季子為有上國之使,未獻也,然其心許之矣,使於晉,顧反,則徐君死於楚,於是脫劍致之嗣君。從者止之日:「此吳國之寶,非所以贈也。"延陵季子日:「吾非贈之也,先日吾來,徐君觀吾劍,不言而其色慾之;吾為有上國之使,未獻也。雖然,吾心許之矣。今死而不進,是欺心也。愛劍偽心,廉者不為也。」遂脫劍致之嗣君。嗣君日:「先君無命,孤不敢受劍。」於是季子以劍帶徐君墓樹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日:「延陵季子兮不忘故回,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 世人皆知「指鹿為馬」,不知鹿紋瓦當,秦與鹿的淵源一定要看
    「指鹿為馬」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就是指著鹿說成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這個成語的典故源自於《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雖說,這是權謀之爭,但是可以證明一點就是大秦的皇宮是養鹿的。秦國都城的所在地在鳳翔雍城遺址,考古工作者在這片遺址發現了很多動物圖像的瓦當,其中鹿紋瓦當最讓人印象深刻。它在所有動物瓦當中佔數最多,而且形神兼備,動態各異,非常的生動。你一定會問,什麼是瓦當啊?
  • 【定州典故】負荊請罪、刎頸之交
    【定州典故】負荊請罪、刎頸之交 2020-06-06 0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代三大奸臣,個個都遺臭萬年,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盡皆知
    後人根據這三個奸臣的所作所為,總結出了三個成語,如今人盡皆知01指鹿為馬第一個成語便是指鹿為馬。國人對「指鹿為馬」這個成語都不會感到陌生,小學課本就學到過。這個成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趙高,何許人也?他是一名太監,因為靠著聰慧的頭腦和機敏的做事風格,受到秦始皇的青睞。
  • 帶「泊」字的寶寶名字,聽起來恬靜又淡泊!
    「泊」字的本意是指停船靠岸,湖澤;淡泊、恬靜。用作人名意指文靜、溫婉之義;寓指:一片冰心、精明能幹、光明磊落。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帶「泊」字的名字吧!【泊洲】[bó zhōu]洲字意為「洲」本作「州」,後人加水以別州縣之字。水中的陸地。【佰泊】[bǎi bó]佰:本義:百人之長。指會意,從人,百聲;也指積累,發散。用作人名意指心胸寬廣、財運、日積月累之義。
  •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2020-07-21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成語典故:見微知著
    典故出自春秋時範蠡所著的《範子》中對他的老師、商丘人計然的記述:「計然者;葵丘濮上(今商丘市民權縣)人,博學無所不通。為人有內無外(人品好,學問高,有修養,但是卻沒有與之匹配的相貌),形狀似不及人;少而明,學陰陽,見微知著;其志沈沈(深邃的樣子),不肯自顯,陰所利者七國,天下莫知,故稱曰計然。時遨遊海澤,號曰『漁父』,嘗南遊越,範蠡請見越王。
  • 《史記》裡10句經典名言,發人深省,讀到就是賺到!
    與《史記》是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中國人常說,以史為鑑,可以明得失。當我們讀《史記》時,不僅可以感慨興亡,亦可從中學到為人處世的道理。《史記》裡10句經典名言,發人深省,讀到就是賺到!
  •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文言閱讀 字詞挖空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者,齊人也。魯仲連者,齊人也。好(擅長)奇偉俶儻(卓異不凡)之畫策(制定計劃、策略),而不肯仕宦(做官)任職。 趙孝成王時,秦兵遂東圍邯鄲。趙王恐,諸侯之救兵莫敢擊秦軍。(選自《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前亡四十萬之眾於外/今又內圍邯鄲/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令趙帝秦/今其人在是勝也/何敢言事B.前亡四十萬之眾於外/今又內圍邯鄲而不能去
  • 趙高為什麼要指鹿為馬?如果他不這樣做會怎樣?
    趙高這個人,野心是非常大的。他為了篡奪皇位,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如:篡改始皇帝遺詔、指鹿為馬,排除異己、殘害忠良、逼殺胡亥等等,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趙高的野心之大。而今天我們來探討的問題就是趙高為何要指鹿為馬?他不這麼做會怎麼樣?
  • 文心織語隨筆【第 689 期】在突發事件面前(隨筆)文/萬嘉義
    有個士兵總覺得自己的身體暴露了,不安全,要找一處安全之地隱蔽。在他起身那一霎那,被冷彈擊中而身亡。 不動是最安全的,動是危險的。第二個故事,是吐番王朝第三十贊普時期仲年德贊普和他的夫人的。 仲年德贊普的夫人特別漂亮,漂亮得讓所有見過的人稱奇。仲年德贊普有次就問她:「你長這麼漂亮是什麼原因呢?
  • 隨筆|詩經與《釆薇圖》裡的薇到底是什麼?
    本文說的則是貨真價實的雜草與哨音——《詩經》與《採薇圖》裡的薇。這枝雜草其實寄意頗遠,又名「翹搖」——若見過此草於春日風中翹然飄搖,一種心性與自在之狀,當明白真是貼切。翹搖結實後可做哨,摘下去籽,置口中吹之,嗚嗚然,三四月間聽來,空氣裡也有著一種動人的清芬。
  • 司馬遷的《史記》是真實存在的嗎?竹簡證明《史記》再擺烏龍
    美麗的人傾國傾城,卻不愛笑。宣王令:有法子讓美女笑一次便賞千金!近旁佞臣打起防務重擔的主意。有一天,烽火臺燃起,諸侯國奔奔救主。千面刀從四面八方奔來,結果幽王褒姒在悠然看戲,個個氣得咬牙切齒。此時,褒姒笑了,臉上露出笑容。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千金買笑》、《一笑千金》等典故,出自此之後,由於皇后和太子的廢立問題。
  • 仲一晴 | 聊齋之 《嬌娜》
    空曠的廢棄房子裡,狐狸公子出現了。《聊齋志異》裡,不但狐女美,狐男也美:豐彩甚都,且都是翩翩少年,永不會衰老。往期精選仲一晴 | 江 城仲一晴 | 鴿 異仲一晴 | 仇大娘仲一晴 | 鞏 仙仲一晴 | 紅 玉仲一晴,70後,江蘇靖江人。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靖江日報社工作,常常讀書,愛好寫作,喜歡在文字裡取暖,希望知世故而不世故地成熟。著有報告文學《美味人生》、散文集《誰說的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