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泊遊隨筆畫典:《史記》典故裡的人之「季札掛劍」

2020-12-18 文化藝術視野

【中網資訊書畫】《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通史,記載了上到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時期3000多年的歷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史記》為後人留下了極為豐富的史料。並著力寫了各個階層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因此《史記》裡許多篇章成了膾炙人口、百讀不厭、傳誦至今的典故和成語。

畫家仲泊遊用筆墨形式,把一個個歷史人物躍然紙上,生動地把《史記》繪成通俗易懂的畫面。現發表數幅,以和讀者共享《史記》典故裡先人的智慧和魅力。

弦高假命犒秦軍

秦軍發兵到了滑國附近,有一個名叫弦高販牛的鄭國人,把牛群寄養在客棧。打聽到秦軍是來偷襲鄭國的,就一面派人回去報信。一面選十二頭肥牛向秦軍營走來,自稱是鄭國使者,並說,鄭國上下已做好了戰鬥準備,今派我以十二頭牛慰勞秦軍。秦軍元帥聽後轉變了主意,改打滑國。晉國是滑的同盟國,因此出兵襲擊秦軍,結果秦軍慘敗,弦高以假命犒秦軍,使鄭國轉危為安,後拜弦高為軍尉。

鮑叔牙讓賢

鮑叔牙輔佐齊桓公取得了君位,齊桓公要任他為國相,鮑叔牙推辭不受。並一再推薦管仲,說我有五點不如管仲,對民寬和,使民富裕不如他;治國嚴謹不失國家主權不如他;團結人民使百姓心悅誠服不如他,指定禮儀,使人人遵守不如他;臨陣指揮使將士勇往直前不如他。管仲當上齊國上卿後,鮑叔牙一直心甘情願在管仲手下工作。天下人稱讚鮑叔牙知人讓賢之事。

晉靈公不君

晉靈公大興土木,興建華麗的樓閣桃園,飲酒作樂,殘暴至極。一次在酒宴中,晉靈公想害主持正義的相國趙盾,但趙盾沒中他的圈套,靈公就放出惡狗咬趙盾,正在這時護衛祁彌明一個箭步上前將惡狗脖子扭斷。靈公惱羞成怒,令埋伏的武士追殺,祁彌明隻身掩護趙盾出走脫險。晉靈公橫行暴政,荒淫奢侈,人民對他早有怨恨,後被年輕將軍趙穿刺殺。

宋襄公的「仁義之師」

楚成王進攻宋國,當時宋國相國目夷對宋襄公說,楚國武器比我們鋒利,軍士比我們強悍,講和才是最好的辦法,不同意和楚國交戰。而宋襄公卻說,楚國雖兵甲厲害,但不講「仁義」,主張迎敵。雙方經過一番激戰,加上宋襄公為「仁義之師」,所立的軍規戒律:對已受傷的敵人不再攻擊,對白頭髮的老兵不準俘虜,要始終堅持我們是「仁義之師」,要守規矩,不要亂來。由此束縛了將士的手腳,結果連「仁義之師」的大旗也被楚軍奪去。

楚莊王問鼎

楚莊王即位三年,從不過問朝政。日夜沉浸在田獵、遊樂和酒色歌舞中,並規定敢提意見者斬首無赦。大夫武舉見朝政腐敗冒死進宮見楚莊王問道:山上有隻大鳥三年不飛,也不叫。不知是什麼鳥?楚莊王道:是平凡的鳥,三年不飛,飛必沖天。三年不叫,叫必驚人。過了幾個月楚莊王幡然醒悟,並任命武舉主持國政。楚王兵臨洛陽向周定王示威,周王派出大夫王孫滿,莊王便問,聽說大禹鑄九鼎,三代相傳,今在洛陽。不知大小輕重了。王孫滿說:如君王有德,鼎雖小亦重,如無德雖大也輕。所以鼎之輕重不必問了。楚王聽後乃率師而回。從此以後,人們就將企圖奪取政權稱為「問鼎」。

季札掛劍

吳王四子季札擔任吳國外事工作,參觀魯國、鄭、衛、晉等國,結交了一些朋友。當時在回國途中遇到朋友徐君,喜歡他身上佩戴的寶劍,但不敢開口。季札明白徐君的想法,這次又回來了,徐君已死,季札就把寶劍掛在他墳頭的樹上。於是後人把季札掛劍的事作為友誼、守信用的佳話流傳。

相關焦點

  • 仲泊遊隨筆畫典:《史記》典故裡的人之指鹿為馬
    【中網資訊書畫】《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通史,記載了上到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時期3000多年的歷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史記》為後人留下了極為豐富的史料。並著力寫了各個階層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因此《史記》裡許多篇章成了膾炙人口、百讀不厭、傳誦至今的典故和成語。畫家仲泊遊用傳統水墨畫形式,把一個個歷史人物躍然紙上,生動地把《史記》繪成通俗易懂的畫面。以和讀者共享《史記》典故裡先人的智慧和魅力。
  • 《史記》:為人誠信,當如季札
    在古代就有感人的誠信故事,比如「季札掛劍」,便是其中之一。出使晉國《史記》有云:「延陵季子將西聘晉,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慾之。延陵季子為有上國之使,未獻也,然其心許之矣,使於晉,顧反,則徐君死於楚,於是脫劍致之嗣君。
  • 季札:以千金一諾聞名,又三次拒絕王位的奇人
    季札明白徐國國君大約是看上了自己的佩劍,但自己還有使命在身,於是也沒有開口,只是暗自決定從晉國迴轉時,將寶劍贈與徐君。只是待他回程之時,徐國上下素衣白幡,一派治喪的景象——原來,徐君不久前已經去世。季札心下遺憾。他的隨從問:「既然徐君不在了,贈劍之事也就作罷了吧?」
  • 「聖人之師」季札:默許的事情也要照辦不誤
    其中,有一個叫季札的,曾留下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掛劍墓前」的故事。 聖人之師。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名札,吳王壽夢的小兒子子;孔子的老師,與孔子齊名的聖人,史稱 「南季北孔」。歷史上,我國南方的第一位儒學大師,也被稱為「南方第一聖人」。
  • 清風典歷 季子掛劍
    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
  • 南季北孔——孔子最敬仰的人,有三讓天下之美譽,你知道是誰嗎?
    被稱為「延陵第一人」「常州人文始祖」 周敬王三十六年,季札去世,時年九十三歲,葬於上湖(今江蘇省江陰市申港),孔子曾為之撰寫碑銘。他的四個兒子當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壽夢一直有意要傳位給他。季札的兄長也都認為季札的德行才幹,最應該繼承王位,所以都爭相擁戴他即位。但是季札自知自己不適合做王位,無論如何不肯接受,對比為了王位而兄弟相爭搞得你死我活的那些人,季札的厚德感動了吳國之人,他們如同眾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擁戴季札為國君。
  • 一起來看,《史記》中的成語典故與常識考點
    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一下高頻考點《史記》中的成語典故及其考點。 典故 01 運籌帷幄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西漢剛建立時,漢高祖劉邦宴請群臣,他向群臣提出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會取得勝利?而項羽會失敗?」大家眾說紛紜。
  • 下列哪個成語典故不是出於《史記》?畫蛇添足出自《戰國策》
    下列哪個成語典故不是出於《史記》?00:00 來源:爆笑生活館 原標題:下列哪個成語典故不是出於
  • 【定州典故】負荊請罪、刎頸之交
    【定州典故】負荊請罪、刎頸之交 2020-06-06 0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帶「泊」字的寶寶名字,聽起來恬靜又淡泊!
    「泊」字的本意是指停船靠岸,湖澤;淡泊、恬靜。用作人名意指文靜、溫婉之義;寓指:一片冰心、精明能幹、光明磊落。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帶「泊」字的名字吧!【泊洲】[bó zhōu]洲字意為「洲」本作「州」,後人加水以別州縣之字。水中的陸地。【佰泊】[bǎi bó]佰:本義:百人之長。指會意,從人,百聲;也指積累,發散。用作人名意指心胸寬廣、財運、日積月累之義。
  •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2020-07-21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1北京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常考題之成語典故_北京中公教育
    勤奮的你如果平時有關注我們的事業單位考試或者其他公考,你就會發現在常識考察中,優秀的傳統文化,尤其是歷史文化中沉澱下來的成語典故就是個常考點。常見的考法,有成語典故的出處、相關的人物或者戰役,甚至難度高一點,會考察所處時代的排序題。為了讓大家了解考察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本篇給大家分享考試中常見的成語典故相關的考題。
  •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常考題之成語典故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常考題之成語典故 2020-12-18 17:42:35|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2021山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即將發布,筆試預計
  • 成語典故:見微知著
    典故出自春秋時範蠡所著的《範子》中對他的老師、商丘人計然的記述:「計然者;葵丘濮上(今商丘市民權縣)人,博學無所不通。為人有內無外(人品好,學問高,有修養,但是卻沒有與之匹配的相貌),形狀似不及人;少而明,學陰陽,見微知著;其志沈沈(深邃的樣子),不肯自顯,陰所利者七國,天下莫知,故稱曰計然。時遨遊海澤,號曰『漁父』,嘗南遊越,範蠡請見越王。
  • 日本東京都門前仲町站周邊適合房產投資嗎?
    租客長期居住在房東的物件裡,房東才能看到每月帳戶中增加的租金收入。因此,進行房產投資前,有必要了解一下日本租客的普遍居住需求等因素。這次房產投資分析列舉的是在日本東京都江東區「門前仲町」站周邊。門前仲町站位於東京都江東區,是東京地鐵東西線和都營地鐵大江戶線的連接站。
  • 四季更迭,雅趣說「季
    圖片來自於網絡提到「季」字,大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季節」,然而實際上,「季」最初的意思並非如此,而是跟排行有關。這個意思從它的字形上就能看出端倪。「季」在甲骨文中寫成 等形狀。上面是「稚」的省略,下面是「子」。「稚」表示晚種的農作物,含有「時間在後」的意思,同時也兼表讀音。「子」則表示跟人有關。上下兩部分合在一起,表示「年幼的、排行在後的」等意思。
  • 《史記》裡10句經典名言,發人深省,讀到就是賺到!
    與《史記》是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中國人常說,以史為鑑,可以明得失。當我們讀《史記》時,不僅可以感慨興亡,亦可從中學到為人處世的道理。《史記》裡10句經典名言,發人深省,讀到就是賺到!
  •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文言閱讀 字詞挖空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者,齊人也。魯仲連者,齊人也。好(擅長)奇偉俶儻(卓異不凡)之畫策(制定計劃、策略),而不肯仕宦(做官)任職。 趙孝成王時,秦兵遂東圍邯鄲。趙王恐,諸侯之救兵莫敢擊秦軍。(選自《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前亡四十萬之眾於外/今又內圍邯鄲/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令趙帝秦/今其人在是勝也/何敢言事B.前亡四十萬之眾於外/今又內圍邯鄲而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