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一切都在朝著更好的設計方向發展,但這次Lawson「大變身」的PB(Private Brand 自有品牌)產品包裝事件卻在日本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件事的熱度從2020年3月PB包裝更新設計之後開始升溫,陸陸續續到現在,新聞、網絡、評論家、電視等等被搬出來討論。
最近,甚至連LAWSON的社長也出來為新設計說話了,為何PB的討論度可以如此之高?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那到底LAWSON對PB做了什麼調整?
這些PB其實是一個品牌差異化時很重要的元素,LAWSON對自家產品的有些口味做來了微調,但其中最重要的調整,應該就是一口氣把這680種PB自有品牌的外包裝做成了文青風格的新設計。
為什麼討論度這麼高?有新的設計不是不錯嗎?而且便利商店產品五花八門,那麼多的產品可以被討論,為何這一次的PB的新設計討論度會那麼高?主要會被消費者挑出來討論的應該跟下面幾個原因有關;
這次的設計看起來,用臺灣的觀點來看,就是走文青風。文青風的特徵就是簡單,不複雜,而且元素不多,還有版面上空空的留白會很多。
因為留白多,所以文字都比以前的還要小,所以在看標識的時候,需要靠近一點,才看得清楚。
另外,原本外面有照片設計的產品,照片的面積也比之前小,因此若想看到產品長什麼樣子,需要把產品拿在手上才能看得清楚。
可能也是有點太文青了,所以在部分產品捨棄了用漢字表示,像是豆腐,就用英文發音「TOFU」,或是納豆用「NATTO」等,英文字母標識對大部分的日本消費者,其實大部分都是沒問題的,但多了英文這一步。
對消費者來說,在頭腦裡還是需要切換到英文拼音模式再轉換回漢字。
雖然大部分的日本消費者OK,但對於某些高齡的消費者來說還是有無法閱讀的風險,變得比較不親切了。
之前的PB,大部分都是按照一個小LOGO來辨識,甚至每一個大分類(牛奶、茶飲料、加工食品、零嘴)等都還會有自己獨立的大分類基本設計。
但在這一次包裝更新設計,可是幾乎把所有大分類的基本設計都統一成類似的,包裝的底色也很多都選用同樣的淡米色。
所以,本來柳橙汁可能包裝可能是橘色,而咖啡可能是咖啡色,或是黑色。
但在這一次變更之後,因為底色以及基本layout的設計都類似,要是沒有仔細的看上面的文字,瞬間可能會不知道哪一個是牛奶,哪一個是茶飲料。
而大部分來便利商店的人,原本就希望能快速結帳,但如果還需要一個一個慢慢找,可能就失去原本便利商店當初快速的定位。
統一設計調性的原因?那為何LAWSON會想把所有的PB統一成同一個設計調性?根據LAWSON的說法,他們應該是想要把PB群聚化,增加整體PB 的品牌認知強度。
過去確實LAWSON有很多成功的PB,比方說極致蛋糕卷等,但畢竟強度很難擴散到其他PB,都只是停留在這個「極致蛋糕卷」 產品本身,但如果這些PB ,都可以看起來有類似設計調性的話,那只要有一個成功,因為設計看起來都很像,就更容易讓消費者聯想到。
擺在旁邊類似包裝的產品(比方說泡芙等)或許也會不錯,這個就可以把LAWSON原本這邊一個,那邊一個,多樣設計的的PB群聚化,讓PB本身不分產品,直接變成一個新的大分類。
此外,由於通路商本身就可以有決定PB產品的上架與擺放的位置,所以要怎麼擺出一系列感其實相對的容易,所以要只要PB好好做內容,要再做一個超級食品品牌也不是什麼難事。
從最強的PB再回頭看LAWSON但真的有這麼好的事,可以讓這些原本不相干大分類的PB,最後獨立成為一個超級食品品牌嗎?
其實,日本有這個成功案例,而且是30年前就有了,這個超級PB就是MUJI無印良品。
無印良品原本也是食品超市的PB,但越做越好之後,後來就自己從食品超市跳出來自己用PB的名字,開出了自己的店,而且現在遠比當初的食品超市生意好多了。
LAWSON這次的設計,乍看之下好像也有無印良品的氣氛,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他們研究過,要這種文青風格才比較適合日本市場呢?
文青風VS大圖簡單風,消費者會選擇哪一個?很有趣的是,最近日本的7–ELEVEN也在做部分PB的改版,而且完全走跟LAWSON不同的路線, 日本7–ELEVEN反而是把文字做得更大,還有產品照片也變更大了,兩邊的包裝看起來就完全不一樣。
如果你是消費者的話,你會選擇文青風的設計包裝,還是文字大、有圖片、簡單易懂的包裝設計呢?
© 版權聲明
內容由設計IN臺灣授權『標視學院』轉載發布,如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END-
長按關注我們哦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標視學院原創
轉載需回復「轉載」二字
更多資訊關注新浪微博 @標視學院
官網☞www.signage911.com☜
推薦設計單位:廈門無二設計
導視整體規劃設計、品牌設計
官網☞www.w2design.cn☜
商務合作:
伍先生
T 18950198706
WX:w446011068
投稿、轉載聯繫:
zoe
wx:mddpigeasy
E 2152884350@qq.com
一個為標識行業打造的高品質平臺
我們整合國內外優質的標識設計及製作團隊、媒體單位,並保持著長期合作的關係。輸出大量的標識設計案例、行業知識、經驗見解、品牌VI、趣聞,為設計師源源不斷的提供高品質的內容。我們是設計師靈感採集器,也是製作團隊及標識需求方的全方位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