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洗澡過勤易惹溼疹上身?怎麼辦?

2020-11-17 皮膚科醫生李雲峰

進入冬季,得皮膚問題的朋友日益增多。專家表示,這是因為冬季乾燥,一些中老年人及乾性皮膚人群的皮脂分泌不足,易得上「乏脂性溼疹」(乾性溼疹),而小孩冬季易發溼疹也主要與其天生肌膚柔嫩敏感以及氣候相關。

冬天溫度降低,人的皮膚調節功能減弱、出汗少,不易形成皮膚的油脂保護膜,天氣乾燥,空氣中的水分比較少,洗完澡後清潔走了對皮膚具有保護作用的油脂也消耗了身體的水分,更容易導致皮膚瘙癢、脫皮等現象。

所以,冬季洗浴次數過多、使用強鹼性肥皂、洗面奶或洗浴水溫過高等,也可引起人為性的皮膚脫脂。

面對這種狀況我們要小心防護,不要一癢就撓。因為皮膚撓破後,很容易引發感染,越抓越癢,最終導致破損處的皮膚快速擴散引發頑固溼疹,一旦形成溼疹,瘙癢惡性循環,破損處就會發展成滲液、乾燥、結痂、粗糙肥厚與裂口,瘙癢變成鑽心的癢,甚至夜裡難以入睡並影響日常生活。

冬季怎樣預防溼疹?

減少洗澡次數控制水溫常護膚

專家建議,在冬季洗澡的頻率最好減少,此外,洗澡的水溫應控制在40℃左右,不要搓澡,選用中性護膚浴皂。

在洗澡後,趁皮膚潮溼時塗上含油脂較多的護膚品。護膚品可選擇維生素E霜、凡士林、甘油等,保溼劑要長期使用。

避免空氣乾燥

乾燥的空氣是引發皮膚問題的重大因素之一,尤其是乾性溼疹。冬天室內常使用暖氣,容易影響健康,應儘量保持其室內溫度,考慮在每個房間放加溼器,且室溫不宜過高。

外出時要注意防曬,可以打傘來遮蓋陽光,做一些其他防曬措施。如果是寶寶的話,勤給嬰兒換衣服,衣服寬鬆些,不能太厚太緊,細布全棉織品的衣服最好。

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黴菌交叉感染是預防溼疹是重要措施之一。我們的身體存在很多黴菌,黴菌可以在皮膚表面、胃腸道、指甲內等地方大量繁殖。

如果家人或自己得了足癬、灰指甲等,就容易造成黴菌交叉感染。所以提醒朋友們,要注意生活中的日常生活習慣,儘量穿棉質的衣服,注意平時衛生,避免因交叉感染引起的溼疹。

避免外界各種刺激

外界的刺激無疑是誘發溼疹的關鍵所在。外界各種刺激因素如搔抓、熱水燙洗、洗澡時間過長、肥皂擦洗等應儘量避免。

飲食方面,儘量少吃或不吃易過敏與刺激性食物,如海鮮、咖啡、辣椒、酒等。

如果是敏感者應減少或避免接觸環境中的塵土、塵蟎、花粉、寵物皮毛等常見的過敏原。

皮膚剛出現問題時,一定要及時到皮膚健康機構進行檢查,確定溼疹類型。溼疹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型。不同類型的溼疹選擇相對應的產品,才能確保效果。

相關焦點

  • 可能是因為洗澡過勤
    可能是因為洗澡過勤      寒冬,洗個熱水澡最舒服了,可若洗得不得當,反而有損身體!洗完澡能不能立刻睡覺?早上洗還是晚上洗好?哪些情況不宜洗澡?6個習慣要當心!1.天天洗澡冬天寒冷乾燥,體表水分流失較多,皮脂膜明顯變薄,洗澡過頻繁、用沐浴露肥皂等清潔產品,會洗掉皮膚表層的大部分油脂,皮膚變得乾燥,熱被窩裡癢得更厲害。
  • 冬季皮膚瘙癢、手足皸裂怎麼辦
    特別是老年人,更易出現冬季瘙癢。另一方面,洗澡過於頻繁,水溫過高,使得冬天本來分泌就少的皮脂被洗掉,皮膚也就越容易乾燥瘙癢。皮膚瘙癢主要以雙小腿最為明顯,傍晚到到夜間瘙癢加重,病情嚴重的甚至影響睡眠,治療不當可泛發全身。洗澡不宜過勤,建議一周1-2次,水溫不要過高,40℃就可以了,雖然燙洗一時爽,但洗後癢算帳。少搓澡,搓澡不但使皮脂減少,嚴重時會破壞皮膚屏障功能,降低皮膚保溼功能。
  • 洗澡太勤快「冬季瘙癢症」找上門 可塗潤膚乳緩解
    皮膚發癢用力搓洗 越洗越癢還有裂紋洗澡太勤快 「冬季瘙癢症」找上門醫生建議:可塗潤膚乳緩解,長時間瘙癢應及時就醫指導醫生:泉州市皮膚病防治院副院長 江連枝泉州網1月13日訊 (記者 蘇瑋傑)凜冬已至,空氣乾燥,一些人容易出現皮膚瘙癢,結果一癢就洗澡
  • 這些「信號」提示,寶寶可能患乾性溼疹了!
    冬季皮膚水分缺失易發病、常伴有瘙癢 首先顛覆寶媽們一個認知:溼疹並不是只有潮溼的夏天才出現乾燥的季節會出現乾性溼疹,也稱乏脂性溼疹或裂紋性溼疹。 當下這個季節最易發,常伴有瘙癢。若孩子出現愛抓撓現象,媽媽們就要留意了。 查症狀: 皮膚發紅髮幹、瘙癢脫皮
  • 冬季身上癢怎麼辦
    冬季身上癢怎麼辦?多洗幾次澡?用手搔抓皮膚?這些做法只會讓瘙癢加劇!到底冬季身上癢怎麼辦呢?
  • 螞蟻莊園冬季頻繁洗澡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冬季頻繁洗澡的危害[多圖]
    螞蟻莊園冬季頻繁洗澡有什麼危害?12月17日的這個問題,讓很多玩家都不知道如何選擇,小編今天會將冬季頻繁洗澡的後果詳細的在下面介紹給大家,不懂的可以多看看,了解一下冬季頻繁洗澡所產生的危害哦!螞蟻莊園今日答案冬季頻繁洗澡的危害冬季頻繁洗澡會引起什麼後果?
  • 乾燥性溼疹
    有個21歲的姑娘卻因此惹了禍——21歲的張婷是個愛乾淨的姑娘,每天晚上都要洗個熱水澡再睡。半個月前,她突然覺得渾身瘙癢難忍,皮膚變得像魚鱗一樣,用手一摳白色皮屑譁譁直掉。醫生說,這種乾燥性溼疹恰恰是愛乾淨惹的禍。
  • 冬季「隔靴搔癢」不盡興? 七參連助您根治皮膚病!
    冬季皮膚病高發的原因相比於一年中的其他三個季節,中國的冬季較為乾燥、寒冷,且晝夜溫差較大。冬季的乾燥體現在空氣中水分含量的下降上,暴露在外的皮膚的水分容易流失,同時隨著人體新陳代謝在低溫下減緩,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功能減退,皮膚表面的油分也一併減少。這就造成了冬季的皮膚易開裂、易瘙癢的現象。
  • 冬季皮膚粗糙、脫屑、幹癢、瘙癢,可能是乏脂性溼疹,怎麼辦?
    因此冬季不限次數的外用足量皮膚保溼劑十分必要。很多人冬天都會出現這種皮膚粗糙、脫屑、幹癢的狀態,常見于于小腿部位皮膚,全身皮膚也常常受累,稱為乏脂性溼疹或冬季瘙癢症,老年人和遺傳性乾性皮膚(如魚鱗病)的人更容易患有該病
  • 了解寶寶冬季皮膚多發問題
    (2)生活環境中的物理因素如:氣候變化、室內溫度過高、衣著被褥過暖、過度溼熱或者寒冷,以及用肥皂熱水洗浴過勤、玩沙土等也刺激發病。另外周圍環境中的花粉、塵滿、動物皮毛或毛織品、甚至出牙、預防接種等都可引發或加重過敏症狀。溼疹的表現溼疹初起時為散發或群集的小紅丘疹或紅斑,逐漸增多,並可見小水皰,鱗屑及痂皮。
  • 冬季寶寶小臉皴紅怎麼辦
    冬季寶寶小臉皴紅怎麼辦 近來,論壇裡不少媽媽都為了一件同樣的事情而苦惱萬分,那就是天一冷,寶寶的小臉變得皴紅,以前水嫩嫩的臉蛋瞬間變得乾燥粗糙,小女神小男神秒變賣菜娃。其實,寶寶臉蛋皴主要原因還是水分丟失嚴重,皮膚的水油平衡被破壞後,自然膚質就會變得糙糙的。
  • 冬季皮膚脫屑、瘙癢怎麼辦?
    冬季皮膚脫屑、瘙癢怎麼辦?很多人冬天都會出現這種皮膚粗糙、脫屑、幹癢的狀態,常見于于小腿部位皮膚,全身皮膚也常常受累,稱為乏脂性溼疹或冬季瘙癢症,老年人和遺傳性乾性皮膚(如魚鱗病)的人更容易患有該病。這種全身瘙癢性疾病除了與季節、患者膚質相關,不良的護膚習慣也會導致瘙癢的加劇。
  • 寶寶乾性溼疹,怎麼辦?
    寶寶剛滿月就抱去母嬰店洗澡,幫寶寶洗澡的人搓的還特別仔細,把寶寶身上的髒東西全部搓下來了,我當時還誇了她。誰知道寶寶回到家後皮膚就特別紅、乾燥、皴裂、褪皮,摸著有點刮手,額頭和頭部還漸漸地出現密密麻麻的小紅團。等寶寶睡著了,我看了相關文章才知道那所謂的「髒東西」胎脂是保護寶寶皮膚不受損害的屏障,會隨著寶寶成長逐漸脫落。
  • 你可能是惹上乾性溼疹!
    皮膚科就診後,醫生說這是乏脂性溼疹,讓她塗抹尿素軟膏,平時儘量少接觸水和洗滌劑。自治區人民醫院皮膚美容科醫生張偉介紹,乏脂性溼疹,也叫乾性溼疹,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皮膚表面水分脫失,皮脂分泌減少,皮膚變得缺少彈性。手部乏脂性溼疹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偏愛女性。「因為女性做家務多,接觸水和刺激性化學物質的機會更多。」
  • 冬季皮膚起紅點發癢怎麼辦
    成功=艱苦勞動 正確方法 少說廢話導讀:冬季皮膚起紅點發癢怎麼辦?冬天到了以後,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皮膚上會出現一些紅點而且比較癢,想抓又不敢,今天就一起來看下冬季皮膚起紅點發癢怎麼辦才好?冬季皮膚起紅點發癢怎麼辦1、冬季皮膚起紅點發癢怎麼辦1.1、洗澡不洗太熱的水儘管人們喜歡洗熱水澡。
  • 秋冬季乾燥 洗澡莫太勤
    很多老人有著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夏季每天衝涼,秋冬季節也保持著較高的洗澡頻率。不過,太和醫院西苑院區老年科主任樂文隨表示,寒冷天氣洗澡過於頻繁可能導致皮膚乾燥引起瘙癢,應該減少洗澡次數。 李老太到醫院就醫,樂文隨接診後,仔細檢查發現其全身皮膚比較乾燥,身體有多處紅斑、脫屑,診斷為乏脂性溼疹 (又稱 「冬季瘙癢症」)。根據其病情,樂文隨給她開了止癢藥膏,並叮囑她減少洗澡頻率,注意保溼。 李老太很納悶:「勤洗澡明明是好事,為何卻洗成了皮膚瘙癢、脆裂呢?」
  • 溼疹止癢妙招,溼疹是什麼樣子的,應對溼疹要做對這四點
    寶寶的溼疹是哪一種類型的?  如何判斷寶寶是屬於哪一種溼疹?  嬰兒溼疹是好發於嬰兒的一種急性或亞急性溼疹,是嬰兒常見的一種皮膚病,俗稱為「奶癬」。嬰兒溼疹一般好發於寶寶兩頰、額頭、頭皮,也可發展至軀幹、四肢。家長肉眼能觀察到紅斑、米粒樣丘疹、皰疹,甚至糜爛、滲液等。根據皮損特點可分為脂溢型、滲出型及乾燥型。  脂溢型溼疹是什麼樣子的?
  • 溼疹癢的睡不著覺怎麼辦 長溼疹用什麼藥可以快速止癢
    原標題:溼疹癢的睡不著覺怎麼辦 長溼疹用什麼藥可以快速止癢談到溼疹你首先會想到什麼?我相信絕大多數與之打過交道的朋友會想到兩個字,那就是「痛」和「癢」,那種感覺真的難以用言語來形容,尤其溼疹發作起來,會讓人睡不著覺,真的讓人難以忍受。
  • 抓破皮,撓出血……一到冬天皮膚瘙癢怎麼辦?
    瘙癢為陣發性,常在飲酒後、洗澡後或被褥睡暖時發生,夜間比較嚴重。發生時全身皮膚瘙癢,部位不定,多在大腿內側、小腿伸側(即小腿前面)及關節周圍。一般開始不嚴重,漸漸地可能因為抓得過猛,導致皮膚發炎,引發溼疹、脫屑、皮膚變薄,甚至細菌感染。溼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共同引發的過敏性皮膚炎症。乾燥性溼疹多發於比較瘦弱的嬰兒,常見於眉間、頭皮等部位,患兒出現潮紅、脫屑、丘疹,但無明顯滲液。
  • 得了溼疹能不能洗澡?若是洗澡,有什麼注意事項?
    說到溼疹,很多媽媽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因為自己的寶寶就曾經飽受過它的困擾,媽媽們基本上都跟溼疹「鬥智鬥勇」過,關於溼疹寶寶的護理,很多人媽媽都表示,溼疹溼疹,就是因為皮膚潮溼才出現的,因此保持皮膚乾燥很重要,所以得了溼疹就不能洗澡了,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