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溫降低的時候,人體部分毛細血管床關閉,皮膚血流量減少,汗液、皮脂分泌也隨之減少,皮膚溼度降低,主要表現就是皮膚乾燥,容易出現瘙癢症狀。特別是老年人,更易出現冬季瘙癢。另一方面,洗澡過於頻繁,水溫過高,使得冬天本來分泌就少的皮脂被洗掉,皮膚也就越容易乾燥瘙癢。皮膚瘙癢主要以雙小腿最為明顯,傍晚到到夜間瘙癢加重,病情嚴重的甚至影響睡眠,治療不當可泛發全身。
洗澡不宜過勤,建議一周1-2次,水溫不要過高,40℃就可以了,雖然燙洗一時爽,但洗後癢算帳。少搓澡,搓澡不但使皮脂減少,嚴重時會破壞皮膚屏障功能,降低皮膚保溼功能。沐浴時儘量不用或少用香皂或沐浴露,沐浴後及時使用保溼產品,減少水分流失。
貼身衣物穿純棉寬鬆的,化纖、羊絨羊毛等材質對皮膚有刺激辛辣刺激食物、酒、咖啡等少食,多喝水,多吃蔬果,不僅幫皮膚補充水分,同時補充了足夠的維生素。
引起手足皸裂的原因有內外兩大因素,內因主要是手足掌側缺乏皮脂腺,角質層較厚,易發生開裂。外因主要有冬季天氣乾燥寒冷、局部摩擦刺激、外傷、手足經常浸泡於水中,經常接觸酸鹼等化學物質,另外手足原有皮膚病,如腳氣、溼疹皮炎等可破壞皮膚屏障,使得皮膚更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
1. 防寒保暖,戴手套穿棉鞋,洗手時應該使用溫水。
2. 戴手套,做家務或接觸化學洗滌用品時佩戴防護手套,避免化學物質對皮膚的刺激,同時可減少浸水時間,避免油脂丟失,乾燥後發生皸裂。
3. 喜歡泡腳的朋友,泡腳水溫不可過高,泡完腳需立即在腳上塗抹潤膚劑。
4. 避免頻繁洗手,過度洗滌會將皮膚內表面油脂徹底洗去,洗手後同樣建議使用潤膚劑,保持皮膚滋潤。
5. 飲食合理,在飲食上可多食用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蔔、魚類、肝臟、牛奶、綠葉蔬菜等。
6. 有時候開裂很深,難以自然癒合,可以使用愈裂貼,可以幫助裂口癒合。但如果是其他原因如腳氣、溼疹等造成的手足皸裂,一定要去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診斷明確後,再進行相應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