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置換術後周圍麻木沒有感覺,怎麼辦?
膝關節置換術後很多患者感覺傷口周圍麻木,特別是膝關節外側偏下的部位,由於切口不可避免的損傷到隱神經的髕下支,術後患者會出現「麻木感」、「過電樣」傳痛或「針刺樣」疼痛,隨著時間的推移,上述症狀會逐漸的消失,一般持續半年到一年左右,但是出現上述的症狀不影響患者的日常起居和康復訓練的進行。
換完關節,大腿還是沒力氣,不敢邁步走路?
人工關節置換術後很重要的功能鍛鍊,出院後更是要加強功能鍛鍊,特別是股四頭肌的鍛鍊,防止肌肉的萎縮,同時還有膝關節的屈伸訓練,需要持續半年以上。
鍛鍊完特別是練完屈曲關節很脹,周圍發熱怎麼辦?
在術後半年內功能鍛鍊期間關節可能產生一些不適,具有包括腫脹感、輕度疼痛、發熱等,這是由於功能訓練過程中膝關節活動刺激引起的炎症反應,只要程度不嚴重都屬於正常範圍內。這個時候你可以冰敷,每次半小時,一天2-3次。冰敷可以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神經傳導速率,減輕疼痛,防止痙攣,有降溫、止血、鎮痛和消腫的用。如果患膝有明顯的腫脹、發熱、發紅或者大量積液時應當引起注意,及時向專業醫生諮詢,判斷是否有術後晚期感染存在。
白天鍛鍊完,晚上酸痛及早晨發僵很明顯,怎麼辦?
如果白天活動及鍛鍊較為劇烈,晚飯後可以口服西樂葆等非甾體類消炎藥物來減輕疼痛及抑制炎症反應。
門診中經常遇到患者問傷口周圍緊繃,屈曲影響怎麼辦?
術後6-8周內,患者經常感覺手術切口周圍「發緊」,像一個金屬箍套束縛的感覺,這主要是是由於術後瘢痕形成導致的,通過功能鍛鍊逐漸「拉開」松解或瘢痕軟化後,這種感覺就會消失。也可以使用一些祛瘢的外用貼劑,如瘢痕靈。也可以用一些非甾體外用消炎藥來抑制炎症反應及結締組織的增生。
有的病人說走路感覺有膝關節響聲,是不是壞了?
假體安裝完之後髕骨與股骨踝假體間又一段適應過程,當兩者碰撞時會出現咯啦響聲。隨著軟組織自身修復平衡之後,咯啦現象會逐漸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療。
上述現象屬於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和功能訓練中的正常反應,患者不必對此過分擔心,繼續保持正常康復訓練。
溫馨提醒: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需要立即就醫,尋找專業醫生:1.出現不明原因的關節僵硬,且這種現象繼續進展;2.出現全身發熱,且發熱後關節紅腫、疼痛;3.換完關節,傷口處出現持續性的滲液;4.假體周圍出現骨折。
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十分重要,患者需要足夠重視,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