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二科護士教你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鍛鍊

2020-12-21 海報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通訊員 叢竹青 楊柳

當前,嚴重膝關節骨關節病需要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越來越多,膝關節置換術可解除膝關節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糾正膝關節畸形和獲得長期穩定。為了讓膝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及家屬對康復動作有更直觀的認識,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二科護士們製作了有關膝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康復鍛鍊的視頻。

一、早期功能鍛鍊指導(膝關節)

踝泵運動:臥床伸直雙下肢,雙踝自然放鬆,然後做背伸動作,背伸時一定要達到最大限度,堅持五秒,然後從最大背伸狀態,開始做趾屈,堅持五秒,趾屈也要達到最大限度,如此反覆進行,此次運動可在麻醉清醒後立即進行,直到完全康復。

踝關節旋轉運動:向內旋轉腳踝,靠近另一側腳,然後反方向旋轉腳踝,每個方向重複20次,可每天練習三次。

股四頭肌收縮運動:收緊大腿肌肉,儘量伸直膝關節,保持五秒,再放鬆兩秒,如此反覆練習,直到大腿感到疲憊為止。

直腿抬高訓練:收緊大腿肌肉,儘量伸直膝關節,用力抬高足部,並使其抬離床面10到20釐米,保持五秒,再慢慢放低,反覆練習,直到大腿感到疲憊為止。

二、恢復期功能鍛鍊指導(膝關節)

膝關節被動伸直訓練:將捲曲的小枕放於足後跟下方,使膝關節與床面有一定間隙,患者用力收緊大腿,協助者將會雙手放於患膝關節上方,伸直肘關節,用肩部力量下壓,儘量使膝關節下方接觸床面,保持充分伸直,5到10秒,每組5到10次,每天3組。

助行器的使用:首先使重心在健側10秒,再使重心放在患側10秒,使患肢逐漸恢復負重。先向前移動起步架,然後移動患腿,再移動健腿,逐漸進行患者的行走和身體平衡訓練,並逐漸過渡到上下樓梯的訓練。

坐位被動屈膝運動:坐在床邊,將健肢足後跟至於患肢足背,以提供支持,緩慢彎曲膝關節到最大限度,維持5到10秒,再充分伸直膝關節,反覆練習,直到疲憊或完全能彎曲膝關節為止。

相關焦點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歐陽元明:膝關節損傷與置換
    作者:杏林幫官媒專家簡介:歐陽元明,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從事臨床工作20多年,主攻關節外科。曾在韓國首爾,德國慕尼黑,加拿大及香港進修學習,掌握先進關節置換手術及關節鏡技術。
  • 【醫學之窗】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鍛鍊計劃,你知道嗎?
    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鍛鍊計劃,你知道嗎?      定期鍛鍊以恢復膝蓋的力量和活動能力對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的完全康復非常重要。外科醫生和理療師可能會建議你每天運動2到3次,每次20到30分鐘。另在恢復初期每天走動2或3次,每次30分鐘。
  • 膝關節置換後即無憂?輕視康復,關節恢復可受阻,科學鍛鍊很關鍵
    範阿姨年輕時候是部隊文藝團的活躍分子,跳舞、歌唱信手拈來,但是,步入老年之後,由於膝關節疼痛、不能彎曲,連日常生活都受到影響。她嘗試過各種保守治療,效果都不甚理想。幾經輾轉,範阿姨找到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關節外科劉寧主任。
  • 膝關節置換術後五點注意事項,術後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恢復下地
    如果膝關節炎發展到後期,此時關節已經嚴重變形、需要進行膝關節置換進行矯正。患者在置換術後也有許多事項需要注意,以及要進行康復訓練來恢復膝關節原來的功能。膝關節置換術後有哪些注意事項?患者做完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的注意事項非常多,因為膝關節手術流程比較繁瑣,在骨科手術中算是一個大型手術。
  • 關節置換術後可以做哪些康復訓練?
    膝關節置換術後2至3天後行膝關節X線檢查無異常時,大多數即可下地活動。這時候很多人都以為可以隨意走動了,甚至想要更好的恢復增加很多運動。適當運動是可以的,但是康復訓練卻是必不可少的,下面顧連專家會分享一些關節置換術後可以做的康復訓練,幫助有需要的人更快康復。
  • 膝關節置換術後傷口周圍麻木沒有感覺,怎麼辦?
    膝關節置換術後周圍麻木沒有感覺,怎麼辦? 膝關節置換術後很多患者感覺傷口周圍麻木,特別是膝關節外側偏下的部位,由於切口不可避免的損傷到隱神經的髕下支,術後患者會出現「麻木感」、「過電樣」傳痛或「針刺樣」疼痛,隨著時間的推移,上述症狀會逐漸的消失,一般持續半年到一年左右,但是出現上述的症狀不影響患者的日常起居和康復訓練的進行。
  • 膝關節置換術後什麼時候能開始彎曲膝蓋?醫生詳細說
    關節置換術後第二天,關節可以屈曲到90度嗎?可能在很多人的觀念裡,這是不可能辦到的,因為痛啊!今天查房,前天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阿姨,正在做關節鍛鍊,關節已經能屈曲到90度了。這是一位60來歲的阿姨,左膝關節痛了十年了,主要是屈曲的時候疼痛,走路時下蹲時疼痛加重。阿姨曾經在當地醫院求診,進行了口服中藥的治療,但治療效果不好。隨著時間的推移,阿姨膝部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平常行走不到500米就需要停下休息。
  • 椎間孔鏡術後康復鍛鍊方法
    那麼,椎間孔鏡手術後如何進行康復鍛鍊,鍛鍊方法有哪些?1、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鍊:手術後24小時即可在床上進行雙下肢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鍊,防止下地後雙腿無力、行走困難。術後第1天腰圍輔助後下地行走。方法:伸直下肢,收縮大腿肌肉,每次持續5-10秒,在10分鐘內做10次,直到感到疲勞為止。
  • 髖關節置換術後在院期間的功能鍛鍊
    髖關節置換術後在院期間的功能鍛鍊 醫學指導/三骨科 張慶文主任醫師、曾意榮主任醫師 文/三骨科一區 戴雪梅護士長、張水月護士 髖關節及髖關節置換術 髖關節的運作
  • 即墨人民醫院成功實施即墨首例橈骨頭關節置換手術
    28日,在即墨人民醫院骨外二科病房,宋先生正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功能鍛鍊。這是即墨人民醫院成功實施的即墨區首例橈骨頭關節置換手術,這項手術為複雜的、難以固定的橈骨頭粉碎性骨折的治療開闢了新途徑。來即墨人民醫院後,經X線、CT檢查顯示「左橈骨頭粉碎性骨折」。
  • 關節置換術後多久才能恢復正常?膝關節置換得多長時間恢復正常?
    關節置換術後多久才能恢復正常?膝關節置換得多長時間恢復正常? 臨床工作中,門診中看了很多病人,很多有明確外科手術指徵需要動刀子的老人家,他們寧願選擇保守治療,也不願意做手術。 但到後面,拖著拖著自己也覺得不行了,受不了了,這才考慮做手術!
  • 膝關節置換術後冰敷到底要多長時間?
    因此,膝關節置換術後,選擇冰敷,早期控制局部炎性反應及減少出血,促進功能鍛鍊。實際上,過度或不恰當的冰敷,確實有可能造成局部的凍傷。那麼,術後冰敷如何選擇為宜呢?   曾意榮教授結合其多年臨床經驗介紹,膝關節置換術後局部膚溫在術後一個月內達到高峰期,與對側膝關節局部膚溫相比,大約高3.4度,1個月後膚溫逐步下降,在2-3月內,局部膚溫依然還有2.4度溫差,三個月後局部膚溫下降明顯。
  • 膝關節置換術後是熱敷還是冷敷?膝關節置換後腫是熱敷還是冷敷?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是一種人工關節置換外科手術,是指切除機體已無法自行修復的關節面,用人工關節部件替代損壞的關節,矯正肢體力線,消除膝關節疼痛,維持關節穩定性,恢復膝關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是治療晚期骨關節疾病的首選方法。但術後康復期間該什麼時候熱敷,什麼時候冷敷?
  • 冰敷的妙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冰敷的打開方式
    對於絕大多數罹患膝關節疾病的患者,在術前常常接受的是要注意膝關節保暖,避免著涼的建議,怎麼術後就變成冰敷了呢?不理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正確應用冰敷常常對術後康復起到有益的效果,今天就讓我們揭秘冰敷的妙用。
  •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術後康復
    前交叉韌帶損傷是膝關節常見的運動損傷,關節鏡下韌帶重建手術已成為治療該損傷的常規手術。除了及時有效的手術治療外,術後規範化的康復治療也尤為重要,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恢復關節的功能。本視頻將從患者術後5個階段來介紹康復過程中的具體方案。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網際網路+管理下的髖膝關節...
    以田洪濤教授為首的骨科團隊自2018年起逐步開發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髖膝關節日間手術的全流程管理規範和細節,並且著力於醫工結合,開發出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設備及軟體,護航髖膝關節置換日間手術的順利安全進行。
  • 骨科微創手術+快速康復理念 更多患者在市人民醫院獲益
    你能想像,一個骨科手術,只需要4、5天的住院時間?術後當天可以正常進食,第2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動?術後也不用插引流管、尿管,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移除支具?……不要以為這是美好的幻想,近年來,重慶市人民醫院骨傷骨病研究中心(簡稱「骨科中心」)推行的先進的微創技術和快速康復理念,已讓許多的骨傷骨病患者受益。
  • 膝關節置換手術 為患病膝關節「補牙」
    而膝關節一旦出現退化和變形,保守治療效果就會很差,甚至完全無效,患者會遭受長期持續的關節疼痛,讓簡單的行走變得異常艱難。在古稀之年、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李奶奶,卻飽受膝蓋疼痛的困擾。李奶奶平素身體硬朗,只是右膝關節疼痛困擾了她十多年,平時貼貼膏藥、吃吃藥,卻不能徹底根治,輾轉多個醫院治療效果不佳。
  • 髖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可以上下樓?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生活注意事項
    髖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可以上下樓?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生活注意事項 髖關節置換手術獲得理想療效的保證,除了手術醫師精湛的手術技巧,還離不開患者術後的積極配合,因此,每一位行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都要懂得正確去使用自己體內全新組裝的關節,在這裡幫助大家匯總一下手術後的注意事項,希望每一位患者朋友都能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 和平國際醫院完成「罕見」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在這之前,已經有不少骨科專家都建議他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這本是一個相當成熟的技術,但李伯卻苦於找不到適合他的膝關節假體。 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量會高達 40 萬例,越來越多的患者將通過膝關節置換手術重新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