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閒來無事,在抖音上翻看視頻,恰好看到了樊登在解釋馬斯洛需求金字塔,頓時通透,這個模型回答了我心中的太多問題,並且幾乎可以解釋所有人的行為。
我相信聽說過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人大有人在,但是能夠準確理解裡面的含義,一定是極少數的,我以前是這麼理解的:人的需求,是從低往高走的,先解決麵包,才能有愛情;因此,人一般是先有基本的食物,水,溫暖等,才能有安全的需求,才有關愛,尊重最後到自我實現。我相信99%的人也是這麼認為的。
但其實這是錯誤的,這個金字塔圖給人直觀來看,會這麼理解。但這卻違背了馬斯洛的本意。
如果真是從下往上提升,就不會有焦裕祿這樣的人,更不會有常沙娜的父親敦煌學家常書鴻這樣在敦煌奉獻一生的人了。
金字塔的正確解讀是:如果一個人上層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他就會瘋狂向下一層索取。例如,很多貪官瘋狂的往家裡拿錢,實際上自己也不會花掉,但依然瘋狂往家裡壘現金牆,這就是從自我實現,到被尊重,在到被關愛都無法得到滿足,因此他就會拼命向下尋找,向下索取。
我聯想到在美國時候,看的一個肥胖的紀錄片,很多人肥胖都是兒時缺少關愛所致,在別關愛這方面得不到滿足,就瘋狂在吃上索取,以至于越來越胖。
說道這裡,我想到前幾日寫的文章《關於吵架站隊的思考》,我說道有些人吵架是為了刷存在感,今天我們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來解釋,一個人在自我實現層面的得不到滿足,就會向下索取被尊重,被關注,並且會變本加厲的索取,如果在這一層面受挫,就會再次向下索取,到被關愛,如果再次受挫,就一定會在物質層面瘋狂索取。
想到這裡,我頓時明白了很多道理,在企業也是這樣,每個人渴望自我實現,如果不得就會以此向下索取,我想到自己以前帶的團隊,如果我再帶他們一次,我會有更好的管理方法,一定的。
我很享受這種通透的感覺,多學西,多思考,多寫作,多總結,敞開心扉,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