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加工:
1.筒子骨塊750克洗淨,放入冷水鍋內,下入料酒、薑片、蔥段各10克大火燒開,持續大火撇淨浮沫,撈出筒子骨洗淨。
2.將筒子骨放入鍋內,下入清水2.5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持續加熱2.5小時,關火存放。
3.老豆腐1千克洗淨,切成8×2×2釐米的條,放入鍋內,倒入燒筒子骨的湯小火燉至豆腐入味。
製作方法:鍋內放入熟豬油25克、茶油75克,燒至五成熱時,先下入大蒜子、薑片各20克煸炒至色金黃,再放入筒子骨和老豆腐,用蠔油20克調味,倒入燒筒子骨的湯汁500克,大火燒開後改小火加熱15分鐘,用李錦記紅燒醬油20克、雞粉5克、鹽4克調味,下入紅尖椒段20克再燒2分鐘,出鍋裝入容器內,用香菜點綴,上桌後置於土爐上(土爐內放入燃燒的木炭)加熱食用。
主料:千葉豆腐
輔料:
豬五花肉末、小米辣椒圈、二荊條辣椒圈
調料:
味精5克、美極鮮醬油5毫升、鮮露5毫升、辣鮮露3毫升
做法:1、把千葉豆腐切成長6釐米、寬3釐米、厚0.5釐米的片,下入四成熱的油鍋炸至表皮稍稍變黃時,倒出來控油。
2、炒鍋裡留少許油燒熱,放豬五花肉末50克炒散。
3、加入小米辣椒圈和二荊條辣椒圈炒勻。
4、摻入少許鮮湯燒開,調入味精5克、美極鮮醬油5毫升、鮮露5毫升和辣鮮露3毫升,再把千葉豆腐放進去燒入味。
5、改大火收汁後起鍋裝進燒熱的砂煲裡即成。
原料:
蝦仁,白蘿蔔,青蘿蔔,草菇,香芹,木耳,白糖,雞粉,蔥,姜,鹽,高湯。
製法:蝦仁治淨,吸乾水分,剁成泥,加鹽、雞粉調味,製成蝦膠備用;
白蘿蔔、青蘿蔔去皮,切成細絲備用;
鍋入油燒熱,蔥、姜熗鍋,炒香白蘿蔔絲、青蘿蔔絲、草菇、香芹、木耳絲,加高湯煮開,下入蝦膠,加鹽、雞粉、白糖調味即可。
旺銷原因:
成菜蝦滑鮮嫩,高湯香濃,蘿蔔絲非常入味。
蘿蔔燉牛肉
主料:黃牛肋條肉1000克
配料:蘿蔔500克 生雞油150克
調料:精鹽、胡椒粉、料酒、蔥、姜各適量
製法:1.先把牛肋條肉洗淨,放入鍋中並摻適量清水,燒開汆透後撈出,切成3~3.5釐米大小的塊,再用清水衝洗乾淨;汆牛肉的水沉澱後濾去雜質,待用;蘿蔔去皮,切成大塊。
2.取大砂煲放入牛肉塊和姜蔥,倒入汆牛肉的水及適量清水(一次加足),放大火上燒開,撇淨浮沫,然後放料酒、生雞油,燉製牛肉六成(火巴)時才下蘿蔔塊,用鹽、味精和胡椒粉調好味,續燉至蘿蔔軟熟即成。
特點:
湯汁清澈,牛肉鮮香酥爛,味濃醇香。
製作要領:
1.做蘿蔔燉牛肉最好選用新鮮黃牛肋條肉,這是因為黃牛肉腥羶味比其他牛肉淡,較適合做清燉菜;其次是因為肋條具有久煮而形不散的特點。
2.牛肋條肉汆水前要先用冷水衝洗乾淨,再經汆水後切塊,這樣做燉出來的牛肉塊成形更好。
3.雞油是不可少的原料,它能給牛肉湯增鮮添香,還可讓蘿蔔吃起來更加滋潤而不是寡淡無味。
4.燉製時湯水要一次加足,先大火燒開,再文火慢燉,最好用大砂煲燉製(廚房中大批量製作也可用大不鏽鋼桶),這是因為砂煲聚溫性強,且散熱慢,燉出來的牛肉湯香味濃。
主料:長茄子、豬肉末
輔料:
姜粒、雞蛋、鹽菜末、豬肉末、榨菜末、郫縣豆瓣、青紅小尖椒粒、蒜粒
調料:
鹽、生抽、白糖、醬油、味精、醋、紅油、花椒油
做法:1、把長茄子切成夾刀片,另把豬肉末納碗,加入姜粒、雞蛋和鹽拌成肉餡。
2、取淨鍋放油燒熱,取茄夾逐個夾入肉餡,再粘裹上一層全蛋糊,待下入油鍋炸至外皮酥脆時,倒出來瀝油。
3、鍋裡留底油,先下鹽菜末、豬肉末、榨菜末、郫縣豆瓣、青紅小尖椒粒、蒜粒和姜粒,炒香才放入炸好的茄夾,等到陸續加放生抽、白糖、醬油、味精、醋、紅油和花椒油翻炒均勻,再起鍋裝盤上桌。
材料:
豬棒骨、姜蔥、自製蘸水
做法:把帶肉的豬棒骨在沸水鍋裡汆水後,撈出來放到加有姜塊和蔥結的水鍋裡煮熟。出鍋後,把棒骨上邊的肉剔下來,改刀成片裝盤後,配自製的蘸水碟一起上桌。
自製蘸水:
取炒香的豆瓣醬納碗,加青紅小米椒粒、鹽和味精,拌勻便得到。
原料:
鴨血300克 青椒150克 韭菜節30克 小米椒節10克 薑片、蒜片、花椒、鹽、黑胡椒粉、辣鮮露、老抽、味精、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1.把鴨血切成片,先在加有鹽的沸水鍋裡汆一水,撈出後待用;另把青椒切成小塊,在油鍋裡煸香後,盛出來待用。
2.淨鍋裡放少許的油,先下薑片、蒜片、花椒和小米椒節,爆香以後,再倒入鴨血和青椒塊。往鍋裡加鹽、辣鮮露、黑胡椒粉、味精和適量清水,燒至鴨血入味時,放少許的老抽調色,最後撒韭菜節一起炒勻,即可出鍋裝盤。
原料:
乳鴿1隻(約400克),青二荊條辣椒段200克,青二荊條辣椒圈100克,罐頭紅燒肉40克。
調料:
鹽3克,雞粉2克,青花椒粒10克,姜粒、蒜粒各20克,菜籽油、豬油各30克,花椒油5克。
製作:1、乳鴿宰殺治淨,斬塊後加蔥姜水、白胡椒粉、料酒、鹽、味精拌勻,醃製20分鐘。
2、鍋入菜籽油20克、豬油燒至四成熱,下入青椒段小火煸至表面起大泡,待香味充分溢出,放入青花椒粒爆香,下入乳鴿塊大火煸炒至皮肉收緊、顏色金黃,將原料撈出瀝油,撇去辣椒,留乳鴿塊備用。
3、鍋入菜籽油10克燒至四成熱,下入姜粒、蒜粒爆香,放入罐頭紅燒肉(打碎成泥)煸香,倒入乳鴿塊、辣椒圈小火翻炒2分鐘,調入鹽、雞粉翻勻,淋花椒油即可出鍋裝盤。
原料:煲熟的牛蹄筋200克,豬大腸150克,青紅美人椒段各少許。
調料:
A料(蔥段、薑片、料酒各15克)
B料(大蒜50克,蔥段、薑片各5克)
C料(蠔油5克,老抽1克,鹽0.3克,味精0.4克,雞粉0.5克,胡椒粉0.2克,白糖2克)
小料(蔥、姜、泡美人椒、香辣醬各10克,八角、桂皮各2克)
煲牛蹄筋的湯500克,料酒5克,紅油、溼澱粉各1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60克)。
製作:1、豬大腸清理乾淨,加入麵粉和白醋反覆搓揉,洗淨後改刀成長15釐米的段。
2、鍋內放入沸水,下入A料和大腸,大火燒開,撈出控水。
3、鍋內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料爆香,倒入煲牛蹄筋的湯和大腸,小火燉至軟爛,撈出小腸。
4、將煲熟的牛蹄筋切成6×1×1釐米的條,待用。
5、蹄筋、豬大腸分別放入四成熱的色拉油中滑油,撈出控油。
6、鍋留底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B料爆香,放入蹄筋、豬大腸,烹料酒,下C料煨1分鐘,下青紅美人椒段,溼澱粉勾芡,淋紅油出鍋。
原料:豬手一個,鴨子半隻,蔥花少許。
調料:
A料(蔥段、薑片各10克,紹興老酒15克)
普通紅滷水2千克,色拉油,麻油。
製作:1、豬手洗淨,剁成大小均勻的八塊,放入冷水鍋內,加入A料大火燒開,撈出洗淨。
2、鴨子洗淨,不改刀大火焯水。
3、色拉油燒至六七成熱,放入吸乾水份的豬手,小火炸至表皮起皺,撈出控油。
4、再下入鴨子,小火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
5、鍋內放入普通紅滷水,燒開後下入豬手和鴨子,小火滷製50分鐘,離火,撈出鴨子,改刀成大塊。
6、客人點菜時,將豬手和鴨子塊撈出,用麻油拌勻後放入砂鍋內,倒入滷水250克燒開,最後撒蔥花點綴即可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