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回歸了~書稿已經進入潤色修改,後面會用抽出固定的時間來更新,謝謝大家的耐心等待。
新年打算開一個「有文化的美食」系列,這是我自己特別喜歡的話題。
「拿鐵」(Latte)和「吉拉託」(Gelato)是讓我覺得會顯著提高生活幸福度的。
拿鐵:是牛奶還是咖啡?
在美國的咖啡館中,菜單上排在第一個的往往都是「拿鐵」(Latte)。所謂的「拿鐵」就是牛奶咖啡,是在苦澀的濃縮咖啡中加入大量的鮮奶,使咖啡的口感更加甘美細滑。「拿鐵」一詞在義大利語中就是「牛奶」的意思,如果在義大利咖啡館點「拿鐵」,得到的就只是一杯純牛奶而已,要想點牛奶咖啡,一定要說「拿鐵咖啡」才行(caffè latte),但因為在美國「拿鐵」是外來詞,因此也就成為了牛奶咖啡的簡稱,於是受美國的影響,除了義大利以外的各個國家都用這個詞來指代牛奶咖啡了。
有趣的是,因為「拿鐵」這個詞在美國聽起來具有異域風情,本身也價格不菲,並非在家裡隨便煮出來的黑咖啡或者速溶咖啡,因此「喝拿鐵的人」特指那些生活優裕、泡著咖啡館的精英階級,和英國的「香檳社會主義」、法國的「魚子醬左派」一樣,都是嘲諷之詞,這或許是將拿鐵咖啡引入美國的人始料未及的,不過這並未影響一般消費者對拿鐵的熱情。
同樣是義大利語的還有「卡布奇諾」(Cappuccino),是用教會修士褐色的袍子比喻這種咖啡的顏色。它是比拿鐵奶泡比例更高的牛奶咖啡,在義大利一般只在早餐時飲用,但是在美國卻全天都可以喝。但據我觀察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奶泡,所以還是拿鐵在美國的受眾最普遍。
順便提一句,摩卡咖啡的名字起源於位在紅海海邊的葉門小鎮摩卡,這個地方在15世紀時壟斷了咖啡的出口貿易。摩卡是在牛奶咖啡裡加了巧克力,一般咖啡館用的是巧克力糖漿,如果糖漿本身過甜或者有太多植物油,咖啡的味道就會變得太甜或者有一種莫名的油膩感,但是如果是高質量的巧克力,可以碰撞出濃鬱的香氣,咖啡入口的感覺也有輕微磨砂似的質感。
我個人是非常喜歡摩卡的,但是我只在自己熟悉的店點,如果是第一次去的咖啡店,更加單純的拿鐵失敗率較低,不用擔心巧克力糖漿用得很差,也更好判斷這家咖啡店咖啡豆的品質和衝泡手藝。
「吉拉託」:嫌棄冰淇淋
「吉拉託」(Gelato)也是義大利語,原意是「冷凍」,特指義大利式的手工冰淇淋,在美國的許多城市,這種冰淇淋風頭無兩,其中就包括擁有大批早期義大利移民的舊金山。不僅是城中聞名遐邇的「小義大利」(Little Italy)區,在舊金山的各個角落都有「吉拉託」的身影。如果在「吉拉託」店裡說自己要點「冰淇淋」(Ice Cream),一定會被義正言辭地糾正,這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吉拉託」是純手工製作的,店面一般都是小型家族企業,各自有秘密配方和獨家味道,體現了濃厚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因為低速手工攪打混入的空氣較少,同等體積的話要比普通冰淇淋重上許多,口感濃鬱獨特;
二、「吉拉託」的原料為新鮮果汁,不像普通的冰淇淋含有大量的糖、澱粉、色素、香精等,不僅更加健康,也受到素食主義者們的追捧。
三、因為「吉拉託」主要原料是新鮮果汁,製作保存溫度比普通冰淇凌高很多(零下十攝氏度左右),因此保存時長的極限是一周,大多數店面都是當日售賣;而流水線上的冰淇凌大量使用了雞蛋牛奶等更易腐壞的材料,需要低溫冷凍,保質期可以達到一年以上。聽說冰淇淋和方便麵是食品添加劑的兩大重災區,聽了有沒有一點倒胃口?
據說義大利人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開始享用獨具特色的冰淇淋,而意式冰淇淋的商業化則是在熱愛冰品的美國。雖然如今也有了製作意式冰淇淋的機器,讓其從生產和口味上都愈發接近泛善可陳的美式冰淇淋,但舊金山的許多義大利風情小店依然售賣正宗「吉拉託」,讓美食愛好者可以從千篇一律的美式冰淇淋中解脫出來。「吉拉託」與意式咖啡和提拉米蘇共同成為舊金山「小義大利」區的一張名片。在文化多元、充滿風情的舊金山,代表著一種悠閒、舒緩、不落窠臼的生活享受。
比較文學出身,文學博士,斯坦福畢業後曾求學於西雅圖。因為懷念加州的陽光、一號公路、自帶文藝濾鏡的舊金山、滿樹金燦燦的大橙子和淳樸的碼農,而定居這裡。
喜歡旅行中每一個新奇和令人留戀的瞬間,喜歡洗手作羹湯,碼字時習慣泡咖啡館。
稀奇古怪的愛好包括彈彈豎琴、古箏和刻刻印章,最大的夢想是擁有自己的馬兒。
有一個和大家分享生活的公眾號AlwaysWithMe,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