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相信很多家庭的小寶寶都經歷過積食,孩子腹脹腹瀉,便秘腹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嚴重的甚至高燒不退,家長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但殊不知,造成孩子積食的根源就是因為家長一些錯誤的育兒觀念和方式方法!
3歲的遠遠9月份上了幼兒園,雖然在芽芽班裡,但也是個頭最矮的一個,儘管已經3歲了,但身高只有81公分,很多孩子在2周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到90公分了,身高上的差距讓遠遠非常自卑,才上了一周的學,就跟媽媽說不想去了。
媽媽了解了原因後和爸爸商量了一下,決定帶遠遠去檢查一下,身邊同齡的孩子都比遠遠高出一頭了,沒想到來到醫院後,大夫看到遠遠的第一句話就說,你這孩子有積食,不是激素問題。經過望聞問切,結論果然是長期積食導致的,積食和脾虛是源頭,導致了營養吸收不良,供應不上,身體發育的就緩慢,遠遠媽媽抱怨到,孩子這也不吃那也不吃,一吃就說飽,我也管不了!大夫怒斥道:這就是積食的信號,你還以為是孩子不聽話!
4個習慣讓孩子積食又脾虛,再不改,孩子不長個還總生病
1、補的營養太過
牛奶是孩子生長發育必須的營養物質,很多家長覺得牛奶健康又補鈣,孩子多喝肯定沒壞處,就每天給孩子喝好幾頓。其實牛奶雖然有營養,但不能補充太多,孩子的腸胃吸收能力有限,身體吸收營養的需求也有限,過多營養不僅沒有作用,還會造成脾胃負擔,影響消化功能,食物不消化就會積食了;相同道理的還有肉類和高營養類的食物,也要適量或者少給孩子吃,能保證每天所需要攝入的營養即可。
2、孩子挑食時、不吃飯時,一味訓斥
家長很擔心因為溺愛,教育不好孩子,所以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飯,哭鬧厭食,家長就生氣的教訓孩子,要求孩子必須吃飯。其實如果孩子突然某天不愛吃飯,厭食哭鬧,家長就要注意有可能並不是任性,可能是孩子身體不舒服,如果這個時候再強行餵食,有可能會加重積食和消化不良的症狀。所以在孩子挑食、不願吃飯時,要耐心地問問是什麼原因,不要一味訓斥。
3、給孩子獎勵零食
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好好吃飯,家長經常會用孩子愛吃的零食作為誘導,比如上完課就給你買餅乾,等等。零食會破壞孩子正常的飲食規律,也會讓孩子食欲不振,而且裡面的添加劑會損傷脾胃,造成消化不良,引發積食上火。
4、睡前加餐一覺到天亮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小寶寶身上,家長為了能多睡一會,睡前給孩子吃得飽飽的,認為這樣半夜孩子醒來的次數就少了。或者日常吃飯的孩子,睡前家長會加頓牛奶等。但晚上運動量少,吃的過多不僅影響睡眠質量,還會造成夜晚消化功能負擔,不消化的食物堆積,造成積食。
天然「消食片」公布,泡一杯喝,化積健脾,積食沒了,孩子少生病
孩子消化功能不好積食時,有些老中醫會建議一些對脾胃好的食物來慢慢調理。這一類的食物比如山楂,能夠幫助消滯,沙棘,保護胃黏膜,雞內金,健脾和胃,還有山藥和猴頭菇,都是健脾養胃的好東西。現在用於小兒積食的猴菇鋅棘也是這樣,除了包含上述成分以外,還添加了茯苓、橘皮、金銀花清熱解毒,藥食同源適合小兒脾胃,緩解脾虛食滯或小兒積食,溫和又有效。
孩子其實是不適合消食片的,他們的脾胃並沒有發育完全,如果用藥太猛很容易傷了脾氣,那麼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調理了,猴菇鋅棘正是順應小兒的這一點而存在,張仲景認為,四季脾旺則不受邪,孩子脾好,生病就少。
平時堅持2點,讓孩子遠離積食
1、多運動,強健身體
周末或者閒暇時間,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戶外運動,比如踢球、跑步、做遊戲等,呼吸新鮮空氣,幫助體內食物消耗,強身健體,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每天都在戶外待夠2個小時,哪怕是散散步也好,孩子火力大,精力旺盛,新陳代謝也快,需要運動來調節。
2、多按摩、幫助消化
孩子稍微有些積食了,這個時候要多給孩子喝水,促進新陳代謝,家長也可以輕輕地給孩子按摩小肚肚,促進腸胃蠕動,又能起到暖胃的作用。比如順時針揉肚子,或者直接帶孩子去正規專業的推拿醫院給孩子做做保健按摩。
結語:養育孩子是一門活到老學到老的功課,家長肩負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未來,容不得半點馬虎,孩子積食一定要早注意,早預防,早發現,早規避,讓孩子吃飯香香,才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