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舌苔如「薄霜」,多是積食作怪!常有這3行為,想不積食都難

2020-12-21 張凱醫生說健康

大多數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都會出現孩子不愛吃飯,調皮貪玩,睡覺不踏實,身體發育緩慢等症狀,也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讓很多家長非常苦惱。我家的孩子最近身體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身體將近有半年時間沒有發育了,面黃肌瘦,而且有挑食厭食的情況。

最近天氣變冷,孩子更是三天兩頭的發燒,感冒,擔心孩子身體出現什麼問題,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之後才知道,我們孩子的身體已經脾虛積食很長時間了,導致脾胃的消化系統出現障礙,身體不能及時的獲取營養物質,免疫力下降,各種問題都會出現。

孩子脾胃差身體積食,身體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細心觀察。

1.腹脹腹痛

孩子腸胃中經常滯留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會導致肚子一直鼓鼓的,嚴重的時候肚子鼓的像個氣球,而且食欲不振,對任何食物都提不起興趣。

2.面色無光

正常情況下,孩子的皮膚比較嬌嫩,看起來應該是比較紅潤的,而且有光澤,但是身體積食之後,營養不足,就會導致面色發白,出現眼袋,鼻梁有青筋等情況出現。

3.食欲不振

孩子的身體正在快速發育,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支持,所以孩子會經常有飢餓感,隨時都想吃東西,但是如果孩子變的對任何食物都不感興趣,挑食厭食,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很有可能是脾胃出現問題,身體積食導致的。

孩子脾胃虛弱,容易積食,家長的這幾種餵養習慣是在雪上加霜

1.過度吃零食

大多數孩子都喜歡吃零食,尤其是一些重口味的食物,這會對孩子的脾胃造成嚴重的傷害,導致身體積食,而且大部分零食中還添加了大量是食用添加劑,影響身體發育,家長一定不能縱容孩子經常吃這類食物,保護好孩子脾胃。

2.吃的太涼

屬性寒涼的食物對脾胃的傷害非常嚴重,成年人吃的太涼了還會導致腹瀉,腸胃不舒服呢,更何況脾胃嬌嫩的孩子了,消化能力本來就不強,再經常吃寒涼食物,很容易導致脾虛積食。

常喝1種消食水,恢復脾胃健康,化解積食。

小兒積食並不是什麼複雜的病症,對於消積食,現代人也總結出一套較為可行的經驗。給孩子先消積食、再健脾,配合較常用到的柳果刺鋅等消食營養物,這樣才能將積食"連根拔起"。

身體經常積食的孩子,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之外,還要採取措施給孩子化解積食,調理脾胃,柳果刺鋅消食水是家長給孩子化積健脾非常好的選擇,身體積食的孩子每天堅持喝一杯,不僅可以促進腸胃的消化功能,快速化解積食,還可以提高孩子的食慾,同時幫助身體調理好脾胃,恢復脾胃的運化從能,幫助身體更好的消化吸收營養物質,促進身體發育,孩子長高個,免疫力好,少生病。

孩子身體積食,脾胃虛弱大多數都是因為平時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導致的,家長可以通過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嚴格控制零食,蛋糕等對脾胃消化有傷害的食物進食量。日常稍有出現不消化的情況,就可以拿柳果刺鋅之類的消食物來助消化。一日三餐要有規律,保護好孩子的脾胃,避免積食的出現。

生活中這2個習慣也可以預防積食,調理脾胃。

1.多運動

孩子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可以提高腸胃的消化能力,有注意食物消化,預防積食,還可以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免疫力,保障身體的健康。

2.多喝水

讓孩子養成勤喝水的習慣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助於血液循環,非常有利於身體的健康,也可以提高脾胃的運化功能,預防積食出現,對孩子非常重要。

相關焦點

  • 娃有積食,舌苔先知!當舌苔有3個異常,可能是積食在敲門
    四季脾旺不受邪,孩子脾好百病消,而小孩又是先天脾常不足,肝常有餘的,所以更容易積食脾虛。孩子積食脾虛時,身體能夠感受到異樣,尤其是舌苔,它作為身體的晴雨表,當孩子有積食、脾虛、溼熱等問題時,舌苔上也會「提醒」家長。
  • 孩子有無積食,看看舌苔就知道,醫生:常給娃喝1種水,遠離積食
    導語:孩子的消化功能處於成長階段,因為飲食的多樣性,經常會出現積食、上火等症狀,家長帶孩子去看大夫的時候,觀察舌苔是個很重要也是比較直觀反映孩子身體狀況的方式。廣東三甲醫院兒科李主任就憑藉多年臨床經驗,整理出幾種常見的舌苔表象和其對應的病因,搞清楚孩子生病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寶貴經驗,建議家長收藏!
  • 積食只會看舌苔?這些方面別忽略!
    過年期間,各色各樣的美食齊聚家中,寶寶難以抵擋美味的誘惑,自然看到什麼都想吃兩口,因此也更容易出現「病從口入」的現象。 寶寶身體的各項器官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一旦稍有疏忽,則很可能出現積食、消化不良等情況。 那元旦假期,怎麼才能避免這些現象的發生呢?
  • 鼻帶青筋、臉色發紅=孩子積食?專家:「看臉」不如看舌苔
    武漢晚報訊(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薛源)如果孩子鼻有青筋、臉色發紅,就可能出現積食,從而誘發多種疾病?這種說法在網上廣為流傳。醫生稱,「看臉」來判斷孩子是否積食,不一定準確,家長不如看看孩子的舌苔。該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醫師王蔚華分析,鼻有青筋、臉色發紅,不一定是孩子積食的象徵,如果孩子皮膚比較薄、比較白,皮下血管顯影會相對清晰,就可能看到鼻部的靜脈,也就是「青筋」。她介紹,積食在中醫中也稱為「積滯」,多發生於嬰幼兒,最常見的表現就是:不想吃飯。
  • 孩子積食有哪些危害?孩子積食該如何治療
    兒童的各項器官都發育不完整,如果平時飲食不注意可能會引起積食或腸胃不舒服。家長平時一定要注意,不要給小孩吃太多東西,尤其在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可能很多家長不知道什麼時候孩子會積食,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小孩積食都有哪些表現?孩子積食該如何治療?孩子積食有啥危害?孩子積食如何治療?
  • 孩子積食,脾虛難長個,提醒:一旦孩子出現這3個信號,儘早健脾
    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全家人都會圍著他一個人轉。孩子不生病還好,一生病全家人都焦頭爛額的,祈禱著孩子病趕快好。生病是正常的現象,也不用過度擔心,因為孩子小時候身體比較嬌弱,只要多加調理就行。折騰來折騰去堂哥帶著孩子去了醫院,經過檢查,發現孩子的脾胃比較虛弱,已經出現了積食的現象。醫生告訴堂哥:「孩子若有這3個信號,多半是脾虛積食」1、臉色發青出現積食的孩子很容易營養跟不上,孩子的面色就會出現變化。
  • 積食脾虛的孩子,看這3處不會說謊,預防積食,每位家長都要做到
    積食脾虛的孩子,這3個地方不會說謊,仔細觀察總會「露出馬腳」 1.口腔變化 如果孩子身體脾虛積食,口腔的變化是最直接最明顯的,積食時間長了,孩子的舌苔會變得發白,而且看起來比較厚膩,如果積食比較嚴重,舌苔就會變成黃色,還會出現口臭的症狀,嘴裡時常有一股酸腐味道的氣體,尤其是早晨剛睡醒的時候,
  • 立春後,孩子積食咳嗽多,3個小妙招掌握好,消除積食,止咳化痰
    春節剛剛過去,這段時間大家都在說自己又胖了不少,尤其是小孩子,一天到晚都不住嘴。每天都吃許多的零食,都不愛吃飯了,現在小孩子自身的消化系統才剛剛成型,吃很多大魚大肉的食物,不節制就會出現積食咳嗽的情況。
  • 兒科醫生提醒:孩子積食不消化,少吃3種食物,養脾健胃
    同事張姐有一個9歲的孩子小寧,平時乖巧懂事,家裡人都很寵愛小寧,平時經常給娃買薯片和各種零食,孩子也很喜歡吃,家裡人也很高興。不過,最近孩子變得不喜歡吃飯,還總是鬧脾氣,家裡人完全不知道怎麼辦。看著小寧日漸消瘦,臉色變得蠟黃,時不時還會鬧肚子,這可把張姐一家給愁壞了。
  • 如何辨別孩子是否積食?除了口氣重、舌苔厚,還會出現這些症狀
    那麼如何辨別孩子是否積食呢?這裡教大家一些小妙招。01口氣重,舌苔厚如果食物沒有辦法正常消化,就會導致食物積在孩子的肚子裡。經過長時間的發酵,氣味就會從孩子的口中傳出。除了出現口氣重的情況,舌苔厚黃也是積食的另一表現。
  • 出現3症狀:孩子積食已經嚴重了!解決積食,家長需要多留個心眼
    小孩子生病是常事,而且積食的發生率最高,積食其實是大家給的俗稱,它的名字在中醫裡叫積滯,這是很多父母都很熟悉的,但卻是非常害怕的育兒問題,如果孩子經常積食,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如果食積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育,甚至影響智力。
  • 積食帶給孩子的危害,遠不只是影響食慾!爸媽都看看吧
    很多時候,爸爸媽媽會被孩子突然的不愛吃飯、腹漲、腹瀉、腹痛、晚上哭鬧、體質消瘦、感冒、咳嗽弄得焦頭爛額又不知道寶寶怎麼回事,吃藥打針不出根?其實這都是食積在作怪!寶寶積食問題不可小覷,因為孩子食積、蟲積乃百病之源,在治療嬰幼兒童疾病時,應首先排除食積、蟲積病因才能事半功倍!
  • 孩子這5種表現是典型的積食,舌苔白厚、口氣重,千萬不能忽視!
    醫生說小傢伙積食了,開了三天健脾促消化的藥,這幾天要嚴格控制飲食了。豆豆媽媽其實也知道,小傢伙應該是積食引起的,最近發現豆豆的舌苔又厚又膩,口氣還特別重,有便秘的症狀,一定是積食了。只是豆豆一積食就發燒,這點兒還是讓自己慌了。「舌苔是孩子健康的晴雨表」,爸爸媽媽勤觀察孩子的舌苔也能發現孩子是否積食。而孩子積食最常見的五種症狀,只要父母留意,都能夠提前預防。
  • 專家提醒:孩子是否積食,別忙著吃藥,先看這4處,再消積食
    孩子積食,身體會發出這4個信號求救,家長可別裝看不見。1.口臭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呼吸的時候,口腔中經常發出酸腐臭味,孩子的身體很有可能積食了,因為腸胃中長時間存在大量未消化的食物,發酵之後產生的氣體從口腔中排出,導致孩子有口臭的情況出現。
  • 「我家孩子經常積食」,要怎麼給孩子調理?幫孩子消積食全套方法
    醫生你好,我家閨女快兩歲了,從疫情期間就開始積食,反反覆覆的,舌苔也總是白白的,大便有時候是不成形的,有時候是前幹後稀,有時候還拉不出來,晚上睡覺也不老實,翻來覆去的,起床之後還有口臭,食慾也一直不太好。
  • 不知道孩子有沒有積食,「5點判斷法」,一看一個準
    積食是兒科很常見的一種現象,有的孩子經常會因為積食而產生發燒咳嗽等,危害到健康的症狀,它的危害性之廣,早已經引起家長和醫生越來越多的重視,但是對於一些新手父母來說,對於積食還並未有完全的了解,這也使得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走了很多"彎路",那麼,到底什麼是積食呢?
  • 孩子身高體重不達標,又經常積食怎麼辦?
    4、反覆積食,反覆生病這個孩子明顯的山根青紫,鼻梁部位發青,有些孩子比較嚴重的,甚至可以看到毛細血管,我們稱之為「青筋」。睡眠不踏實、便秘、舌苔白厚膩,有這些表現就要考慮到孩子有積食,消耗不是很好。山根的問題和消化的問題,都提示了脾虛的情況,脾胃能力弱,消化能力差跟不上。
  • 寶寶出現5個信號,暗示正在遭遇積食,三個妙招巧消積食
    信號二:食慾變差,飯量變小在積食初期,孩子往往表現為食慾減退,不願吃飯,這是因為腸胃功能差,消化能力變弱,所以胃裡裝不下太多的食物,可以說飽得快,但其實他們並沒有吃飽;積食後期因為腸胃裡滯留食物越來越多,能夠給新進食物的位置不多,就算孩子餓了吃東西,吃完也會覺得腹脹或肚子痛,反反覆覆,
  • 反覆積食的娃,常有這4種特徵,醫生建議:堅持一良方,緩解積食
    漢堡和炸雞這些食物色香味俱全,不僅孩子喜歡吃,而且大人也非常喜歡吃,但是孩子的年齡比較小,吃這些食物容易控制不住,就會導致更多的熱量攝入體內,而且漢堡和炸雞這些食物本身就不容易消化,孩子的脾胃比較虛弱,進入體內之後就會造成脾胃的負擔,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長期如此就會形成積食,導致身體健康出現問題。
  • 這3物孩子多吃易積食脾虛,多數父母還在餵孩子,兒科醫師:荒唐
    這個片區屬於城中村,住著很多背井離鄉的人,來到這個城市打拼,每個人都不容易。其中讓鄰居們議論比較多的就是小王這一家了,因為前段時間,小王的兒子飄飄因為身體原因住院了。一、這3物孩子多吃易積食脾虛,多數父母還在餵孩子,兒科醫師:荒唐1、骨頭湯孩子是每個家庭裡的寶貝,覺得營養的都想給孩子吃,所以很多家長都喜歡煮濃鬱的骨頭湯給孩子喝,但是很多滋補湯裡面有大量的油脂、脂肪,孩子長期喝,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增加脾胃負擔的結果,導致脾虛積食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