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蓉專訪 | 古典針灸傳承--把中國的好東西帶回中國

2021-02-20 自道精舍

瑞士針灸無國界創立者雅克爺爺說:「為醫者,要深入研究,要服務他人」。【古典針灸】有著嚴謹而完整的體系和卓越實用型,幾年來吸引了很多中醫愛好者前來學習並積極應用於臨床,效果顯著。我們為此特別採訪了【三年制古典中醫】古典針灸板塊的任課老師之一徐雅蓉,聽聽她對古針的認識與臨床心得分享吧。

Q:您可否談一下當初是如何接觸到古典針灸的?有什麼契機和淵源呢?徐雅蓉:我剛開始接觸古典針灸(以下簡稱古針)是在2008年,當時因為《古典針灸入門》的作者雅克爺爺在瑞士成立了一個針灸無國界協會,要以這本書作為教材,在世界上一些比較貧困的地區,像非洲等等,做針灸的培訓,培訓當地的醫務人員,教他們怎麼樣用針灸去處理當地的一些醫療問題。

 

雅克爺爺在2007年的時候來過四川的藏地,發現也非常適合把古針這種模式帶到那個地方,但是他發現有人給當地衛生院捐助藥品,但不管西藥、中藥都堆積在倉庫裡,沒人會用。其實當地真正缺少的是會看病的醫生。雅克爺爺在2008和2009年到了上海,他先要把古典針灸教給這邊的醫師,然後再通過他們把這個模式帶到中國偏遠的貧困地區。 

Q:中間也做了一些針對醫生的培訓對吧?這些醫生,無論是西醫或是有臨床經驗的中醫,在學古針的時候,誰會學的更快呢?還是他們也覺得這是一個全新的東西,需要重新消化吸收?

徐雅蓉:我在上海開的一些課每期都會有一些醫生,包括西醫、中醫。學古針去用的時候,最好儘量不要把其他的東西跟你新學的古典針灸混在一起。因為古針本身的理路和次第是很清楚的,你就按照學的用,然後去實踐去體會,自然就很清楚。容易打架的一般是硬要把他們以前學過的一些概念、名相或者一些判斷方式糅合在一起,這樣學起來會有一些難度,也是沒有必要的。如果原先有中醫或者西醫基礎,對人體、氣血陰陽多了一些了解,這本身是優勢。學的時候最好還是要有一個空杯的過程。 

Q:是不是也可以這樣理解,雖說學習古針是一個空杯的過程,但古典針灸這個體系本身還是很完整的,對吧? 

徐雅蓉:對,你在給人看病的時候,你可以用古典針灸用到底。 

 

Q:所以學古典針灸對於小白或者說沒有接觸過任何醫學的人來說,只要他有意願,其實都是可以學會的?

徐雅蓉:對,我不管是對於醫生還是對於小白,我覺得都完全沒有問題。而且它不是需要自己去悟,或者需要很長時間去琢磨的。因為它的判斷和治療都是有理有據的,都非常清晰。我覺得這個清晰和本身它的架構的完整性,是古典針灸非常好的一個特色。 

 

Q:據說這個體系是很多年前,好像從中國傳到歐洲的?

徐雅蓉:我覺得是這樣的,古典針灸不是雅克爺爺把它整個照搬過去,針灸在整個發展的過程當中,有不同的流派,它有一個時間流,雅克爺爺只是做了一個整合。比方說經筋的療法,是從一個越南的醫生那邊傳承下來的,比方說五行的治療是從日本的兩位醫生再加上韓國的一位醫生那邊傳承下來的,都是在他的時間節點,他的因緣,所接觸到的。當然日本醫生的五行針灸的療法,越南醫生的經筋療法,再往前追溯,也有它的傳承。只是說雅克爺爺在他的時間點他所接觸到的,首先對人體的整個能量系統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不是單獨有一個臟腑,有一條經脈,有一個經筋等等,首先是一個整體性的框架。這個框架裡面有十二臟腑,有奇經八脈,有十二正經,有絡脈、有經筋、有經別,而且他們每個各在一個能量系統裡面是什麼位置,是在表裡什麼層次,互相是什麼關係?首先他有一個很清晰的架構圖,比方說經筋的部分,他所接觸到的,包括他研究古書所接觸到的這些醫生的傳承,這些療法,以及在臨床中去印證,不單單是他個人,包括他的學生一起在研究,慢慢找到了一個比較有效的診療方式。我們中醫院校裡面八脈的系統性診療其實是很少的,最全的一本《奇經八脈考》,雖然會介紹每一個八脈,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很難把一個整體的線索整理出來,落實到每一個人,你如何去判斷,然後選擇什麼穴位去治療?古書上我覺得有很多好像是隱形的,不是顯現出來的。雅克爺爺把散落在各個經典裡面,散落在各個章節裡面的諸如奇經八脈之類的寶藏給挖了出來,然後進行了系統性的整合,他把它落地了,把它放在明面上來了。而且這裡面也有雅克爺爺自己結合易經或者對其他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比如易經,其實是認識所有事物的一個通則,正因為他對這個部分有深入的研究,再來看這些古書,看這些經典,這個時候他就能把線索給抽離出來給到我們,不單是理論,他和他的學生也在不斷的臨床,他會發現臨床就是這個樣子的,非常有效。 所以我覺得這是雅克爺爺非常了不起的地方。還有包括募俞穴,中醫院校只有一套募俞穴,可雅克爺爺通過易經的了解再來看這些穴位,又找到了另外三套補充了整個臟腑的治療,從表層用五輸穴到中間亞急性到深層到慢性病,是有次第的,有些是身體原因,有些是精神原因,很完整的治療。所以我覺得這些東西其實一直都在,只是沒有被發現,沒有做整合,也沒有落地。

 

  

Q:所以雅克爺爺做了一番融合、歸納:把時間空間,表裡內外,情緒和身體,所有這些能夠導致疾病的原因都總結了。你在處理一條經的時候,很清晰地知道處理表層或是某個臟腑的問題,只是把它交到一個更大的維度裡去解決,並不是針對當下的這個症狀去處理,是否可以這樣說?

徐雅蓉:我自己是7年制的針灸推拿專業的。我感覺院校的教育是一個基礎理論性的教育。它的作用在於在你的抽屜裡放很多備用參考資料,這一格放的是解剖資料,這一格放的是生理學、那一格是病理學、西醫診斷學,這一格放的是各種各樣的中藥,那一格放各種各樣的方劑。這些都是需要的,沒有這些,就像如果沒有學會文字,沒有學會發音,我們即使有想法也沒有辦法表達。比方說我以前學解剖,我知道人體有骨骼,有肌肉,對我來說在我腦子裡面它其實是一個概念。但是現在我再去看解剖,我看到的不是頸椎這個名詞,是實際我的手能夠觸摸到的頸椎,什麼樣是正常的,什麼樣是有問題的,是我能夠看到的頸椎的活動,以及我怎麼樣來治療,後面延續性的內容就都有。在以前我的腦海裡面就只有人體有7個頸椎,看那個圖片,我能看到,但是它是很平面的,是一些概念,但是這些概念你需要有,不然你以後你也沒有辦法落地,所以我覺得中醫院校的學習有這個作用。就針灸來說,院校裡面學到的經絡穴位也是比較基礎的,各種各樣的針刺方法,還有灸法,但其實針刺和灸法本身應該是一個操作性很強的事情。但是學校還是比較偏理論,比較粗淺。還有我們學過的針灸叫針灸治療學,如何診斷,怎麼樣治療,應該是這個部分所要描述的內容,但是包括教材,你看他的目錄,都是按照病症來排列的,頭痛、中風、失眠、胃痛,當然你在看一個人的時候,就是從病症的角度出發的,比方說你有失眠,教材上就是說只要有失眠,主穴都是三陰交和神門。然後說你再根據辯證,比方說陰虛火旺,再加一些什麼穴位,肝氣鬱結,加一些什麼穴位。教學中教你怎麼判斷的時候,也是一些症狀的疊加,比方說一些陰虛火旺的人,應該就會有心煩失眠、潮熱、盜汗,腰膝酸痛,羅列一些症狀。但是會有一個問題是你會發現大部分病人不會按照書本來生病的。把這些症狀羅列出來,很容易形成一種機械性的點對點思維。一想到盜汗,馬上就聯想到陰虛,腰痛,馬上聯想到腎虛或者腎陰虛。但其實臨床當中不僅僅是這樣的。

 

 

 

Q:所以古典針灸的學習特色,這套體系背後的邏輯跟學院派教授的或者其它針灸體系學習的框架是不同的,對吧?

徐雅蓉比方說辯證,古針看一個人的能量系統是立體的,有正經、有八脈、有臟腑,你怎麼僅僅就一個陰虛火旺扣一個帽子,這個人就是一個陰虛火旺,其他沒有了,所以沒有一個層次。人的立體性層次沒有體現出來。這種辯證我自己感覺是有問題的。這種方式就把人給切片化了,而不是把人當成一個整體。這個人是肝鬱型、痰溼型。人不會一直這樣子。而且這個人當下是什麼樣子?針灸很注重當下,所以你這樣來看,他的診斷一開始就已經有問題了,就不用說後面的治療了。包括後面的治療,我有一個困惑,我以前學習的那些穴位,包括我們在學經絡腧穴,穴位一開始有定位,這個是很基本的。然後按照這個穴位可以治療哪些病症羅列出來,是很散的,其實又是一個針對病症,其實你並不清楚,這個穴位到底是什麼作用?比方說古典針灸裡的五輸穴,它為什麼可以處理那麼多的問題,可以處理臟腑的問題,可以處理六氣的問題,是因為五輸穴有五行的特點,木、火、土、金、水,是不是有五行的問題,我們是可以通過脈象來印證的。它不是一個穴位可以治療什麼病症的意思。再比方說有些穴位是可以影響氣機的,有些穴位,比方說上巨虛可以讓氣往下走,百會可以讓氣往上走等等。同樣是針對臟腑,我們有表層的,比方說五輸穴。深層的亞急性的募俞穴,再深層的慢性募俞穴。而奇經八脈包括兩大類穴位:八脈交會穴和交會穴。八脈交會穴是八脈的一個主要的總開關,而每一個交會穴則是八脈通往身體各個部位的閥門。所有這些應該都是很清楚的。針灸很重要的是:你用針灸的「意」,用意的意是要很清楚的。因為針灸本身其實是給身體一個消息,給身體一個信息,通過這些穴位,有特異性的開關,針對某些臟腑,某些經脈,有它自己的特點,然後很精準的調這個部分,這個是古典針灸的一個特點。你信息的傳達需要清晰,它不是含糊的。比方說足三裡,它可以調全身的氣,又是可以補胃的穴位,又是胃的下合穴等等,你在用的時候很清楚,你現在用的是取它的哪個部分的作用,針灸的意我感覺是最重要的,有這個部分臨床才會有效果。我自己後來在臨床當中,感覺本身針灸科能治療的病種在萎縮,內科能解決的病種都很少,比較大量的只有腰腿肩膀痛等,我看到的比較多的治療方法也只是一些套路,很多就是一些局部取穴,然後循著經脈,有一個症狀就加什麼穴位,隨著病症往上累加。還有比方說同樣一個腰痛,臨床做了很多年的醫生,有他自己的經驗,同樣一個腰痛,可能會有好幾種或好幾個選項的方法,可以選不同的穴位。我們那個時候就會問老師為什麼選這個或那個?我自己感覺這個過程也不是很清晰,所以就會變成你不知道自己臨床為什麼有效或沒效,你也不知道你接下來要如何醫治,有點像是在不斷嘗試古典針灸,首先它不是跟著病症走的,因為病症已經是一個表現,一個結果。它的原因是在身體內部的臟腑經脈這些能量結構當中,一個或者幾個層次出現問題,才會顯現出來各種各樣的病症。所以其實不是圍繞著病症,跟那個結果走,你要看它裡面真實的原因是什麼

 

五屆三年制經中醫【第一學年】

總有你喜歡的推送,請設「星標」🌟  

總有你愛看的文章,請點「在看

相關焦點

  • 傳承新九針技術,譜寫針灸新篇章
    (原標題:傳承新九針技術,譜寫針灸新篇章) 中國針灸學會新九針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山西省針灸學會學術年會
  • 魏氏針灸:傳承古法 續寫傳奇
    中醫針灸起源中國,歷經千年傳承至今,不僅是一種保健和治病的實踐技術,更已成為我國具有世界影響的文化標誌之一。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2006年,中國中醫科學院和中國針灸學會共同申報針灸經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中醫針灸又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中。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中國古典服裝
    這可能與中國傳統服裝形制寬大,追求服裝的整體性而不求剪裁精確,將大量功夫用在縫紉與裝飾上有關。對裁剪技術及技術的傳承方式的手藝人化,使得裁剪技術沒有能夠以書面形式保存下來。從記載著歷代出土服裝結構信息的文獻分析過渡到清末民初袍服實物研究,進而對中國傳統服裝剪裁結構進行梳理,也是從服裝剪裁結構的角度對中國服飾傳統文化的詮釋和認識,是一項開拓性工作,對傳承與弘揚中國服飾傳統文化遺產有著特殊的意義。
  • 我在重慶,一路向西|世界針灸看中國,中國針灸文史考古在巴蜀
    講述人:劉光瑞,65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針灸(劉氏刺熨療法)代表性傳承人,少林堂傳承人▲劉光瑞這些年來,國家對於中醫藥事業發展越來越重視,也讓我這種幹了一輩子中醫的人既高興,又感覺時間寶貴,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 設計專訪 | 麻油團:中國的設計有他自己的韻味
    我認為中國的設計有他自己的韻味,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設計養料,先人們遺留下來的民藝資產,是刻在中國人靈魂裡的小火苗,藉助這些小火苗加以創作的同時還能讓其被更多人所知道,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 匠心傳承 賦彩敦煌 卡姿蘭攜手中國古典珠寶名師錢鍾書打造敦煌美...
    時尚彩妝領導品牌卡姿蘭攜手中國古典珠寶名師錢鍾書,跨界合作打造定製款敦煌美妝鏡,作為卡姿蘭×敦煌博物館聯名系列的衍生。定製款敦煌美妝鏡以敦煌壁畫與文物為靈感設計,傳承經典東方美學,融合精湛的高級珠寶製作工藝,是卡姿蘭對於璀璨敦煌文化的進一步解讀。
  • 徐愛軍:疏通中醫針灸傳承鏈
    同時,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中醫藥的傳承、利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有著積極的作用。2019年10月,在全國中醫藥大會召開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與此同時,針灸還是中醫藥國際化、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中國名片。
  • 針灸申遺十周年|非遺針灸如何傳下去,活起來?專家學者這麼說!
    中國針灸學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針灸」項目的傳承保護單位,積極開展傳承保護工作,以文字或視頻的形式,將四位代表性傳承人的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進行系統梳理並記錄下來,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和文獻資料。此後,這項工作擴大至國家級。
  • SHIATZY CHEN引領中國古典美學
    金小妹與王陳彩霞當東方文化、中國風在中國時裝設計中被無數次重複的探討,從最初的一片讚揚聲到現在脫離了現代審美與可穿性的擔憂,傳統中國文化如何融入當代日常穿著已經成為中國設計師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SHIATZY CHEN 2016春夏系列靈感來源於東方古典文學《西遊記》遭遇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前者無懼困難西天取經,而後者則創立「維也納分離派」,兩者共通的堅毅品質,「引領」的是不斷向前
  • 傳承丨中國傳統古典「椅子」:坐的要有面子
    隋唐五代時期,椅凳的使用漸漸多起來;宋代椅子更為普遍,造型和結構都更合理,高度也接近現代;到了明代,椅子的形式已有很多,如交椅、圈椅、官帽椅、梳背椅等等。這些坐具的設計宗旨,並非簡單的坐,而是坐的尊嚴。中國古典正式坐具,體現的是一種莊重和典雅,蘊含著人們坐時的禮儀。
  • 當代中國最擅寫古典戲劇者、78歲劇作家王仁傑去世,中國劇協副主席...
    王仁傑一生創作三十餘年,涉及梨園戲、崑曲、越劇、閩劇、蘇劇、錫劇等各個戲曲劇種,獲獎無數,是當代中國劇壇公認的古典戲劇大家,屈指可數的可以為古老劇種寫作曲牌體劇本的大家,被譽為當代中國最擅寫古典戲劇者。30日晨,中國劇協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驚聞噩耗,她向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表示,王仁傑先生去世是中國戲曲界一大損失。
  • 專訪|吉娜·愛麗絲:我是中國媳婦,我愛中國文化
    從小成長於德國這樣一個古典音樂大國,吉娜卻從《黃河》裡感受到了中國人的靈魂和傳統,在中國居住時間長了,她也更切身體會到了中國文化的豐富和魅力,「我是中國媳婦兒,我就認為中國是我家,我特別熱愛中國。」自從和郎朗宣布婚訊,這位接地氣的德韓混血便憑芭比娃娃一般的美貌,鄰家女孩的親和力,以及讓人上頭的東北話,圈了一大波粉,成了「熱搜體質」。
  •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 中醫奇才楊金洪
    這位病人說現在供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的楊金洪主任醫師是一個讓人「又想見到又不想見到的中醫奇才」。想見到---是因為楊院長的醫術醫德讓這位患者總想感受她的精良醫術和高尚醫德,感受她的情操和善良。不想見到---是因為誰也不願意與病患再次握手,誰也不願意與病患再次相連,因此已經在很短時間內被楊院長治療好轉的病人當然不願意再去醫院了。
  • 《lAHLS通訊》第48期:常務理事陳勝前教授---尋找中國的古典考古
    文藝復興運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繼承古希臘羅馬的優秀 文 化, 如 科 學與民主精神(古希臘),法治與實用(古羅馬),這些正處在古典考古的範疇中。所以我們可以說,古典考古是西方社會傳承自身文化的基本方式。17、18 世紀英國貴族的子女有「大旅行 」(G rand Tour)的 傳 統, 他 們 一 般從巴黎開始,穿越阿爾卑斯山,遊歷眾多義大利城市,終點是羅馬。
  •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中醫奇才楊金洪
    這位病人說現在供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的楊金洪主任醫師是一個讓人「又想見到又不想見到的中醫奇才」。想見到---是因為楊院長的醫術醫德讓這位患者總想感受她的精良醫術和高尚醫德,感受她的情操和善良。不想見到---是因為誰也不願意與病患再次握手,誰也不願意與病患再次相連,因此已經在很短時間內被楊院長治療好轉的病人當然不願意再去醫院了。
  • 貼針灸、瘦針灸、糖針灸分享---貼針灸產品效果反饋圖
    著重針對不同病症選取不同穴位,「一貼一穴,一病多穴」的配穴方法,傳承了傳統針灸的精髓,功同針灸!· 貼針灸精選泗濱砭石為原材料,通過水飛法將其破碎至類納米級粉末,採用現代先進的超微粉塗布技術,研製而成。
  • 【衛生健康】讓納米比亞人民感受針灸療效|中國投資
    針灸推拿技術很適合目前缺醫少藥的非洲人民●納米比亞醫院現況●針灸神奇祛除病痛●傳業授道●中醫保健●讓傳統醫學走進非洲1996年,中國政府應約開始向納米比亞派遣醫療隊。告別時,奧利瓦表示想跟我學習針灸。儘管我再也沒有這個非洲小夥,但我相信奧利瓦一定是中國針灸的鐵桿粉絲。傳業授道對針灸充滿好奇心的不只是患者,還有很多醫務人員。我在非洲收了一個「徒弟」——蘇萊卡,這位非洲姑娘開了一家臨終關懷診所。
  • 【醫技傳承】關於「膝關節骨關節炎」的針灸療法
    【醫技傳承】關於「膝關節骨關節炎」的針灸療法 2020-08-05 14: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山之石可心攻玉之法國針灸
    自信是好的,但是過於自信並不一定是好事啊。大約在2014年左右接觸過一種特殊的脈法,叫「飛龍脈法」,這種脈法是結合傷寒論來應用的,因為自己是針灸為主,所以我本人並沒有深入的學習。大概的了解是,這種脈法是從法國傳回中國的,雖然最初是中國人帶過去的,但是經過百年時間在法國的傳播,其發展很多地方已經超過了中國。所以中國有一大批粉絲在認真的學習這個脈法。我身邊就有老師在系統的學習。
  • 新書推薦|《中國古典家具榫卯解構與鑑賞》正式上市
    以木造物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是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重要部分,無論是雄偉堅固的木結構建築,還是精美耐用的木家具,都充分彰顯了輝煌瑰麗的底層物質文化和具有東方特色審美境界的上層哲學文化。幾千年來,中國木作匠人對自然界饋贈的木材本著「尊重與善待」之心,在充分認識木性特徵的基礎上,遵循「道法自然」的法則,堅持「因材施藝,順應造物」的理念,針對不同的需要和用途,在實踐中反覆錘鍊和總結技術和工藝,創造出了無數款結構精巧、經久耐用、外觀優美大氣的榫卯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