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文化味"濃 益智答題類成主打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綜藝節目"文化味"濃 益智答題類成主打

  近期,記者發現螢屏綜藝除了真人秀、相親等傳統節目外,文化類節目突然多了起來。除貴州衛視的《最愛是中華》、河南衛視的《成語英雄2》這種傳統的選手益智答題類節目以外,還新增了人文紀錄類節目、話劇類節目等多種新鮮的形式。這也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加強版限娛令」出臺後各家衛視「改版」較為集中的一次。

  人文紀錄類創新形式

  2011年10月下旬,廣電總局「限娛令」正式下發後,一些衛視則停下了申辦選秀類歌唱比賽的「腳步」。2013年10月20日,廣電總局下發「加強版限娛令」,要求每季只有一檔歌唱類選拔節目進黃金檔,每天至少播半小時國產動畫片後,不少衛視將目光轉向了文化、益智類節目,並獲得了良好的收視率與口碑。一時間綜藝節目多了不少文化味兒。就連因為投入和資源的關係,以前幾乎很少去涉及的人文紀錄片節目今春都被衛視搬上了螢屏。其中,浙江衛視今年有一檔每周一晚播出的人文類節目《人文深呼吸》,它近期還推出了《她們的秘密》特輯,旨在講述張愛玲、王映霞、林徽因等以海派為主「名女人們」的愛恨情仇。

  益智答題類仍是主打

  從去年《漢字英雄》開始,借鑑了「好聲音的導師制」以及「開心辭典的對抗制」的文化答題類節目就在螢屏大熱,江蘇衛視的《一站到底》熱度緊逼《非誠勿擾》;今年二季度伊始,貴州衛視的《最愛是中華》、河南衛視的《成語英雄》等多檔節目將在成語、詩詞、歷史人物等文化細類中做一場文化PK。

  據《最愛是中華》製片人餘慶介紹,節目主打的是歷史人物:每個選手隨機選取一位歷史人物,根據對這位歷史人物的了解,在規定的時間內說出與之相關的8個關鍵詞,如果有7個以上關鍵詞和導師事先給出的相符合即可晉級。晉級的選手將任意挑選一名導師,二人搭檔完成更高難度的關鍵詞猜想和答題車輪戰。其中最超脫於其他節目的地方,就在於節目中導師不再只是坐著點評,而是需要幫助選手共同答題。餘慶介紹道:「我們為此特意邀請了紀連海、王立群以及康震三人,他們三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朝代,因此當他們答到其他朝代時可能也會遭遇到困難。」

  河南衛視今晚開播的《成語英雄2》是一檔親情搭檔參與的成語競猜互動節目,是《漢字英雄》的姊妹篇。據悉,其節目形式為演播室成語競猜,以畫畫猜成語為核心,其中融入成語故事及選手間的情感故事。26日,《成語英雄2》在京召開了發布會,擔任過文化部部長的王蒙此次擔任該節目導師,被問到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時,他認為應該通過正常的市場經濟行為運作,而「不要像之前中國歌手花國家的錢去金色大廳開音樂會那樣去操作」。同時擔任導師的還有錢文忠、竇文濤。

  話劇類節目首現螢屏

  今年最少見的文化類節目莫過於湖南衛視即將接檔《百變大咖秀》的《星劇社》。據悉,《星劇社》將偶像的青春氣質與舞臺劇的文藝範兒相加,併集合了國家話劇院、開心麻花、寧財神、臺灣果陀、香港詹瑞文等兩岸三地的舞臺劇工作室。雖然話劇上電視已經是很有革命意義的電視創舉,但工作人員表示此次要做的是「偶像話劇」。而一直以來比較小眾和新銳的話劇,如何克服傳播形式的劣勢搬上電視,這也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本報綜合

相關焦點

  • 詩詞、成語等文化類節目集體亮相螢屏
    如今螢屏除了綜藝、真人秀、相親等傳統節目外,文化類節目突然多了起來。  益智答題類仍是主打  代表節目:《成語英雄》《中華好詩詞》  從去年《漢字英雄》開始,借鑑了「好聲音的導師制」以及「開心辭典的對抗制」的文化答題類節目就成為螢屏大熱。
  • 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創新趨勢
    摘要:我國的文化類節目雖然有不同主題,但目前多集中在詩詞、文字和歷史等人文領域,形式比較單一,基本以競賽、背誦為主,在文化內涵與外延方面的發掘不夠深、不夠廣,與現實生活聯繫得也不夠緊密。文化類節目應該在內容和表達方式上進一步拓展、創新,努力與全媒體時代受眾的需求與認知相契合。
  • 益智類綜藝成螢屏新寵《密室大逃脫2》口碑飆升
    《密室大逃脫大神版》羊城晚報記者 龔衛鋒 實習生 餘淑媛近日,除了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益智類節目《密室大逃脫》第二季也在社交網絡霸榜。節目形式很簡單,楊冪、鄧倫、黃明昊、大張偉、郭麒麟組成的「密逃團」,玩一場帶劇情的密室逃脫遊戲,整個過程被記錄下來,做成節目。
  • 文化類節目表現搶眼 從「清流」到「潮流」
    《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朗讀者》《聲臨其境》等節目相繼走紅,被人們稱為「清流綜藝」。這類將傳統文化內核與綜藝化表達方式相結合的文化類節目,為電視節目的可持續發展開闢了一條新路徑,並逐漸成為螢屏上的潮流。
  • 淺談文化類綜藝電視節目的融合與再生
    摘要:作為近年來新興的電視節目類型,文化類綜藝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與綜藝效果迅速席捲電視收視市場。本文以央視頻道當下大熱的文化類綜藝系列節目為例,分析在新的媒體環境下,以電視為承載媒介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所具有的新的時代語境,並分析其電視語言機制的融合與再生。
  • 全國首檔益智答題闖關季播節目《小康 COME ON...
    12月2日,全國首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益智答題闖關季播節目在益陽市廣播電視臺三樓演播廳進行了首場錄製。該節目由益陽市人民政府指導,市委宣傳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益陽市廣播電視臺承辦,各區縣(市)宣傳部、全面小康辦等單位大力協辦。節目將充分展示益陽在全力推進小康社會建設進程中湧現的亮點和舉措,全方位展示小康社會建設的新風貌、新成就,營造全民快樂迎小康的積極輿論氛圍。
  • 淺析文化類網絡綜藝節目的策劃與創新
    摘要:在真人秀扎堆、快餐式綜藝節目層出不窮的今天,「跟風」、「同質化」等不良現象的出現易導致觀眾產生疲倦感。而《圓桌派》、《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出現為綜藝界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這些綜藝節目創新了文化的呈現形式,應用網際網路思維,打破與年輕群體之間隔閡,增強節目的傳播效果。
  • 網際網路時代文化類電視節目研究綜述:2013—2017
    【關鍵詞】文化類電視節目;網際網路時代;創新與反思  近幾年來,文化類電視節目呈現出「井噴」式發展,其中《漢字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節目掀起收視熱潮,成為文化類綜藝節目發展過程中的裡程碑。[14]  (四)對於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反思性研究  消費主義和大眾文化盛行的當下,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熱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眾對於更高層面精神生活的期盼與渴求。但當文化帶有了流行色彩,現象級的電視文化節目引發大規模效仿和複製的熱潮時,這種文化節目的繁榮一方面給我們帶來驚喜,另一方面當有所警惕。
  • 2018撒貝加盟的綜藝節目有哪些 撒貝寧2018綜藝檔期時間表
    ­  2018撒貝寧綜藝節目有哪些?撒貝寧主持的綜藝節目盤點­  撒貝寧從1999年開始主持《今日說法》,當時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2011年主持了春節特別節目《我們有1套》,創下了全國同時段第一和央視一套同時段收視最高的佳績。2012年主持《夢想合唱團》,與多位明星和主持人合作。2012年撒貝寧首次登上了春晚舞臺,成為春晚主持陣容的「第七人」。
  • 古老文化在綜藝節目中花樣呈現
    作為傳承、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影視作品圍繞故宮、天壇、長城、頤和園等世界文化遺產做文章,創作了《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遇見天壇》《了不起的長城》《我在頤和園等你》等一系列文化類綜藝節目,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 懶人讀書時代 文化類綜藝節目下一個火爆的會是誰?
    比如,高曉松《曉松奇談》開談天文地理,海外見聞;音頻類的適合睡前聽聽,《羅輯思維》每期節目都會講書、講觀點、講知識,有不少新東西;推薦書單的《十點讀書》,不到兩個月,用戶過萬,從10萬到100萬,又大概用了一年的時間。灌雞湯、甩格調,提供了一種「懶人讀書」的方式,仿佛用優美動聽的聲音勸慰疲憊之人飲下雞湯,難怪創始人一開始就是想做微信版《讀者》的。
  • 總臺《喜劇+》拓寬喜劇類節目創新新邊界
    2014年開始,國內喜劇類節目便開始進入「井噴期」,素人選拔、喜劇競技、明星跨界等不同形態的喜劇節目模式層出不窮,導致中國的原創喜劇節目逐漸陷入到了固有套路之中。面對喜劇類「綜N代」回歸,南北方「笑點」差異等問題,想要製作出高質量、有內涵、有品位,且能跨進大眾門檻的精品喜劇類節目實屬不易。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唯有堅持創新,才是喜劇綜藝的唯一出路。
  • 韓國綜藝節目之模式分析
    1998年,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戰略,把文化產業作為21世紀國家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加以優先發展。「韓流」成為從21世紀初一直蔓延到現在的亞洲文化現象,韓國電視綜藝節目也隨著這股強勁的「韓流」進入亞洲各國家,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 綜藝|阮經天周深陷答題困境
    文化綜藝節目《了不起的長城》日前在北京衛視播出,長城磚員阮經天、黃明昊、楊迪、周深、沈南,與搬磚輔導員——中國青年跨界歌唱家伊麗媛,以及特邀嘉賓李莎旻子一起,繼續探秘寧夏水洞溝地區的明長城和紅山堡。而看似簡單的題目其實處處 " 暗藏玄機 ", 第一期節目中令大家難忘的 " 麵粉磚 " 懲罰環節也將再次出現,讓阮經天和周深深陷答題困境,大呼 " 太過分了 "。而在 " 守衛紅山堡 " 遊戲關卡中,長城磚員們將由威亞吊著,站在高高的 " 城牆 " 上,模擬古時士兵守衛任務。
  • 這幾檔綜藝背離主旨,網友給節目改名,勵志類節目改名「造星計」
    在影視劇的寒冬時期,真人秀節目都越來越火,看這些明星表演還是挺有意思的,但是隨著綜藝節目越來越多,綜藝節目似乎也變了內味兒了。但是這檔綜藝現在也慢慢的變了味,很多網友表示這節目組不能因為贊助多了就故意生活的這麼奢侈啊,這還是嚮往的田間生活嗎?乾脆叫「奢侈的生活」算了。
  • 益智答題手遊Trivia Crack月收入破1.5億元
    (點擊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在歐美手遊收入榜上,除了King的消除遊戲之外,我們很難看到其他輕度休閒遊戲入圍,更別提一向吸金能力較弱的益智答題類遊戲
  • 豆瓣9分的綜藝憑什麼贏了?
    《了不起的長城》是一部以長城文化體驗為主題,由阮經天、劉燁、楊超越、黃明昊、周深等人組成的長城研學團,在導遊張紹剛的帶領下,共同遊覽長城的文化類綜藝節目。 七位嘉賓將通過遊戲探險、情景還原、角色扮演等新鮮有趣的形式,普及長城知識,推廣長城文化。
  • 羅斯基&AdTiming:2020益智類手遊報告(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完整版報告可添加AdTiming負責人二維碼獲取一、 益智類手遊發展歷程2011~2015:答題、單詞解謎、連水管、數字解謎是益智遊戲中出現時間早總的來說,超休閒向益智類遊戲稱霸市場,新遊在題材和玩法上均有創新。益智類手遊重點品類發展特點總結:答題:因遊戲受眾多為35+,其老遊戲更受市場偏愛,熱度經久不衰,且部分有線下綜藝IP加持。
  • 楊瀾姜昆、王雪純吉雪萍、高博主持的節目《正大綜藝》的前世今生
    我就想起中央電視臺最早的綜藝節目《正大綜藝》。屈指算來正大綜藝已經有30年的歷史了。正大綜藝欄目主題歌的演唱者翁倩玉正大綜藝是90年代初中央電視臺製作播出的綜藝益智欄目。正大綜藝是中央電臺第一個外資介入與泰國正大集團合作,第一個以企業冠名的電視欄目。是國內第一個引進的電視節目。節目以臺灣中視的《繞著地球跑》為藍本製作。
  • 綜藝節目「注水」幾時休
    觀眾則以開啟倍速觀看、只追熱搜短視頻等方式應對不斷「虛胖」的綜藝。給綜藝節目「注水」的舉動,是制播雙方在追求利潤最大化動機驅使下形成的默契,犧牲的則是綜藝節目的藝術價值與社會價值。專家指出,在政策和市場積極引導下,制播雙方應擰緊綜藝「水龍頭」,讓文化娛樂功能更充分地融入正向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