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成語等文化類節目集體亮相螢屏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詩詞、成語等文化類節目集體亮相螢屏

  如今螢屏除了綜藝、真人秀、相親等傳統節目外,文化類節目突然多了起來。除了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2》,貴州衛視的《最愛是中華》,河南衛視的《成語英雄2》外,還新增了人文紀錄類節目、話劇類節目等多種新鮮的形式。這也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加強版限娛令」出臺後各家衛視「改版」較為集中的一次。

  益智答題類仍是主打

  代表節目:《成語英雄》《中華好詩詞》

  從去年《漢字英雄》開始,借鑑了「好聲音的導師制」以及「開心辭典的對抗制」的文化答題類節目就成為螢屏大熱。在今年二季度伊始,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2》、貴州衛視的《最愛是中華》、河南衛視的《成語英雄2》等多檔節目將在成語、詩詞、歷史人物等文化細類中做一場文化PK。

  人文紀錄類創新形式

  代表節目:浙江衛視《人文深呼吸》;陝西衛視《絲綢之路》

  隨著觀眾逐漸對文化類節目的看重,各地也慢慢湧現了一批以地方特色為主的紀錄片節目。其中,陝西衛視就有主打長安文化的「絲綢之路」,據陝西衛視副總監楊文萌稱,「絲綢之路萬裡行」並非一個紀錄片欄目,而是一檔人文歷史全媒體的系列活動,其中包括「對話版」(《長安與絲路的對話》絲路商界領袖望長安聊文化)、「行走版」(跨國自駕紀錄活動《自駕萬裡到羅馬》)、「娛樂版」(全球婚禮文化紀錄節目《長安羅馬假日》)三大板塊。

  而浙江衛視今年則有一檔每周一晚播出的人文類節目《人文深呼吸》,近期還推出了《她們的秘密》特輯,旨在講述張愛玲、王映霞、林徽因等以海派為主的民國時期「名女人」的愛恨情仇。

  話劇類節目首現螢屏

  代表節目:湖南衛視《星劇社》

  今年最少見的文化類節目莫過於湖南衛視即將接檔《百變大咖秀》的《星劇社》。據悉,《星劇社》將偶像的青春氣質與舞臺劇的文藝範兒相加,併集合了國家話劇院、開心麻花、寧財神、臺灣果陀、香港詹瑞文等兩岸三地的舞臺劇工作室。雖然話劇上電視已經是很有革命意義的電視創舉,但工作人員表示此次要做的是「偶像話劇」。而一直以來比較小眾和新銳的話劇,如何克服傳播形式的劣勢搬上電視,這也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相關節目

  《最愛是中華》4月6日起每周日晚貴州衛視播出

  導師:紀連海、王立群等定位:歷史人物答題特色:導師也要答題

  《最愛是中華》主打歷史人物,每個選手隨機選取一位歷史人物,根據對這位歷史人物的了解,在規定的時間內說出與之相關的8個關鍵詞,如果有7個以上關鍵詞和導師事先給出的相符合,即可晉級。晉級的選手將任意挑選一名導師,二人搭檔完成更高難度的關鍵詞猜想和答題車輪戰。

  導師不再只是坐著點評,而是需要幫助選手共同答題。據節目組介紹,「我們為此特意邀請了紀連海、王立群以及康震三人,他們三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朝代,因此當他們答到其他朝代時可能也會遇到困難。」

  《中華好詩詞2》3月28日起每周五晚河北衛視播出

  導師:趙忠祥、楊雨定位:詩詞答題

  特色:明星需要表演

  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中華好詩詞》首先增加了更多樣化的題型,在保留第一季影視題、沙畫題、歌曲題、成語題的基礎上,第二季開闢了新的題型樣式。節目組介紹稱,「比如添加書畫題,請知名書畫家現場揮毫,書或畫與詩詞相關的作品,請選手根據作品表達的意境來答題;添加表演題,請現場藝人半即興地表演某個詩詞意境或者典故,進一步增強節目的趣味性和欣賞性。」

  據悉,該節目每期均有一位名流擔當特別「大學士(即導師)」,王剛、梁宏達、於文華、趙本山、濮存昕等均在邀請之列。而在首期節目中,喻恩泰、金玉婷、寧桓宇等娛樂咖將上臺挑戰。

  《成語英雄2》3月28日起每周五晚河南衛視播出

  導師:王蒙、錢文忠、竇文濤

  定位:成語答題

  特色:畫畫猜成語

  《成語英雄》是一檔親情搭檔參與的成語競猜互動節目,是《漢字英雄》的姊妹篇。據悉,其節目形式為演播室成語競猜,以畫畫猜成語為核心,其中融入成語故事及選手間的情感故事。

相關焦點

  • 綜藝節目"文化味"濃 益智答題類成主打
    近期,記者發現螢屏綜藝除了真人秀、相親等傳統節目外,文化類節目突然多了起來。除貴州衛視的《最愛是中華》、河南衛視的《成語英雄2》這種傳統的選手益智答題類節目以外,還新增了人文紀錄類節目、話劇類節目等多種新鮮的形式。這也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加強版限娛令」出臺後各家衛視「改版」較為集中的一次。
  • 文化類節目表現搶眼 從「清流」到「潮流」
    《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朗讀者》《聲臨其境》等節目相繼走紅,被人們稱為「清流綜藝」。這類將傳統文化內核與綜藝化表達方式相結合的文化類節目,為電視節目的可持續發展開闢了一條新路徑,並逐漸成為螢屏上的潮流。
  • 淺談文化類綜藝電視節目的融合與再生
    一、文化融娛樂成為電視綜藝創作新命題文化類綜藝近幾年來逐漸在螢屏上嶄露頭角,據統計,2018年有超過50檔文化類綜藝亮相各大平臺。對於電視綜藝來說,文化類綜藝的選題日漸多元,層次更加豐富,內容更貼近觀眾,由此成為電視端節目創作的主要發力點。
  • 網際網路時代文化類電視節目研究綜述:2013—2017
    [15]他們認為用曲水流觴、吟詩作對這些指意活動對文化節目確立起「文脈正統」的正當性的同時,也使得文化意義不斷陷落扁平和匱乏的窘境,並強化了文化民主化在消費層面的合法性。傳統文化從精英文化的語境中落入大眾文化的語境之中,形成「集體狂歡式」的文化表達,文化符號的去深度化生產反映了消費主義對文化工業的訴求,這些都構成了後現代的文化景觀。
  • 《成語英雄2》將播 前文化部長王蒙任評委
    節目形式大升級後的《成語英雄》,「成語先生」也發生了變化,除了上一季的錢文忠外,蔡志忠和崔永元均無緣本季節目,接力他們二人的則是著名作家、前文化部部長王蒙和鳳凰衛視著名節目主持人竇文濤。節目形式大升級後的《成語英雄》,「成語先生」也發生了變化,除了上一季的錢文忠外,蔡志忠和崔永元均無緣本季節目,接力他們二人的則是著名作家、前文化部部長王蒙和鳳凰衛視著名節目主持人竇文濤。前文化部長加盟《成語英雄2》:為弘揚傳統文化在今年兩會上,著名節目主持人、全國政協委員崔永元再次拋出涉轉基因食品安全提案,之後有傳聞稱其因個人言論遭封殺,無緣亮相電視螢屏。
  • 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創新趨勢
    摘要:我國的文化類節目雖然有不同主題,但目前多集中在詩詞、文字和歷史等人文領域,形式比較單一,基本以競賽、背誦為主,在文化內涵與外延方面的發掘不夠深、不夠廣,與現實生活聯繫得也不夠緊密。文化類節目應該在內容和表達方式上進一步拓展、創新,努力與全媒體時代受眾的需求與認知相契合。
  • 電視文化類節目傳播中國傳統東方美學理念
    原標題:電視文化類節目傳播中國傳統東方美學理念   在全球化浪潮衝擊下,中國主流電視媒體作為意識形態的重要窗口,必然要立足於本土文化,堅守文化自信,爭取國際話語權
  • 《成語天下》熱播方興未艾 催生傳統文化「活」起來
    同時贏得了人民網、新華社等權威主流媒體的支持點讚,學習強國APP、搜狐、騰訊等平臺的同步播出使節目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有了更大提升。《成語天下》是成語小鎮與河北衛視在2019年聯合出品的一檔大型原創季播文化節目,是河北衛視踐行主流媒體「興文化」使命的新作,也是「中華好」系列品牌文化節目的新成員,更是成語小鎮踐行成語文化「產業化」,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的成功案例。
  • 擠掉董卿,在《詩詞大會》上連番用錯成語的龍洋,什麼來頭?
    詩詞大會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是由央視臺打造的一項大型的文化節目,剛播出時掀起了不小的詩詞熱潮,前四季由深受大家喜愛的董卿主持,而到第五季卻換成了新人龍洋。這一操作引來網友的不斷吐槽。讓大家吐槽的不僅是因為深受大家喜愛的董卿姐姐被換成了新人,這位新人在詩詞大會上連番用錯成語的表現也是槽點不斷。
  • 用「光語」映照中國傳統文化 楊浩老師匠心打造第二季龍印《成語...
    河北衛視原創文化類節目,龍印《成語天下》第二季即將開錄!  記者從錄製組得知,本季龍印《成語天下》邀請到了《故事裡的中國》的燈光總設計楊浩老師加盟,強強聯手匠心打造《中華好詩詞》姐妹篇。據悉,本季《成語天下》採用全新舞臺,現場美輪美奐。從舞臺、燈光、特效都進行了全面升級,視覺效果更加震撼,觀看體驗也將更上一層樓。
  • 「成語大會」弘揚文化自信
    最近,央視黃金時段播出的《中國成語大會》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引發了全年齡段、不同文化程度電視觀眾對漢字文化、民族文化的廣泛關注。  在「成語大會」節目中發現,改弦更張、反求諸己、隨珠彈雀等等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四字格」,在現實中竟然如此「乏人問津」。自進入21世紀以來,網際網路的傳播和應用已經無孔不入滲透到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各個方面,並且產生一定程度的衝擊。在網絡傳播和快餐文化盛行的當下,西方腐朽價值觀的侵蝕,傳統文化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劣。
  • 西安市未央區成功舉辦第一屆成語詩詞大賽
    詩詞與成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詩詞豐富的情感與想像,精煉與形象性的語言,鮮明的節奏與韻律,成語精簡的語言裡蘊涵的豐富故事與哲理,是漢語特有的魅力和功能,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獨特的表現形式和文化遺產。中華五千年的浩瀚歷史中,成語古詩詞就像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文學藝術的星空中熠熠生輝。
  • 重慶奉節三名選手亮相《中國詩詞大會》 展夔州詩詞風韻
    圖為《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重慶奉節宣傳片。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2月2日電(劉巧)重溫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1月28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科教頻道開播,作為「中華詩城」的重慶奉節在本季節目中再度亮相,包括《早發白帝城》、《登高》等夔州詩詞及夔門、瞿塘峽、三峽之巔等奉節縣風景名勝將在節目中以多種形式呈現,展現厚重的詩詞文化和優美的人文詩韻。    據悉,《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出題形式包括知識題、飛花令、身臨其境題等。
  • 本原小學師生亮相中國詩詞春晚
    《聲律啟蒙》為廣東省唯一入選校園節目,將於牛年春節期間在央視播出  珠江商報訊 記者呂紅紅報導:12月20日晚,第五屆中國詩詞春晚在廣西賀州文化藝術中心錄播,現場一片喜慶歡騰。
  • 楊雨:聆聽詩詞故事,領略名人志士的智慧和情懷
    擔任央視《中國成語大會》《漢語橋全球華人漢語大會》 等節目點評專家,擔任《見字如面》《中華好詩詞》《少年國學派》等衛視節目點評專家等。 2018 年 3 月攜新書《楊雨講詩詞故事》亮相義大利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出席 " 在美麗的中國文化中遇見——中國文化走出去中西對談 "。
  • 央媽為文化事業操碎心,「詩詞」「地名」等各種大會扎堆呈現
    除了《中國詩詞大會》,還有《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地名大會》,《中國戲曲大會》,《經典詠流傳》,等等等等。央視這些年,很是用心的推出了一檔又一檔文化綜藝節目,它也是想在各個方面,觸動我們整個國民對於文化的關注,再一起促進偉大時代的文化繁榮。關注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之前曾寫過很多的關於《詩詞大會》和《經典詠流傳》等綜藝節目的文字。
  • 書信文化類電視節目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摘 要:目前,在我國電視螢屏上,書信文化類電視節目並不多見。僅有的《見字如面》和《信·中國》這兩檔書信類節目,既有語言表達功底深厚的明星進行朗讀,也有主持人及嘉賓進行書信背景及文化精神的解讀,兼具文化和藝術審美功能,廣受歡迎。
  • 從女生到女神,中國詩詞大會主持人龍洋
    喜歡《中國詩詞大會》的朋友們可能已經發現了,在第五季出現了以為新的主持人,這個姑娘氣質高貴相貌漂亮,贏得了不少觀眾的喜歡,她就是龍洋。龍洋大學時期就讀於南京藝術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她1989年12月17日出生於湖南郴州,是一位漂亮的湖南妹子。
  • 淺析文化類網絡綜藝節目的策劃與創新
    摘要:在真人秀扎堆、快餐式綜藝節目層出不窮的今天,「跟風」、「同質化」等不良現象的出現易導致觀眾產生疲倦感。而《圓桌派》、《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出現為綜藝界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這些綜藝節目創新了文化的呈現形式,應用網際網路思維,打破與年輕群體之間隔閡,增強節目的傳播效果。
  • 詩詞「圈粉」更要潤心
    「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風靡全國,「圈粉」無數。去年第一季,節目一經推出就收穫好評如潮,如今第二季的節目「觀眾緣」更強,「詩詞力」更猛。在「一笑二鬧三跳四唱」的娛樂節目時代,為什麼《中國詩詞大會》能夠以如此優雅的方式脫穎而出?(2月9日 《人民日報》)    最近,《中國詩詞大會》風靡全國。不僅電視觀眾喜歡,而且也受到許多主流媒體的追捧。一檔文縐縐的綜藝節目何以抓住觀眾的眼球,一檔充滿情懷和詩意的節目何以在泛娛樂化時代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