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詩讀,不揀花朝與雪朝,惟有衣香染未銷

2020-12-26 騰訊網

李商隱這首詩回答了,當時許多人對他無題情詩的猜測

「不揀花朝與雪朝,五年從事霍嫖姚。

君緣接座交珠履,我為分行近翠翹。

楚雨含情皆有託,漳濱臥病竟無憀。

長吟遠下燕臺去,惟有衣香染未銷。「李商隱《梓州罷吟寄同舍》

李商隱的《無題詩》名傳千古,實際在當時就因為很多朋友同僚的喜歡而流傳。因為這些無題當中沒有特別強調人物主體,但主要表達的是一種極致深邃的纏綿悱惻的感情,所以引來了很多人的猜測。當然這些猜測有助於李商隱詩的流傳,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因素,因為在人們的概念當中,這應該是多情男子愛情的跌宕和傷懷,繼而引發一些猜測,甚至這些猜測但現在都沒有定論。

因為他絕大多數無題詩,我們依然是做愛情詩看,比如心有靈犀一點通,身無彩鳳雙飛翼之類。而李商隱多情之名,在當時應該是流傳的。再加上他仕途不順,這麼有才華卻總升不了官,坊間必定會有很多傳聞。

李商隱40歲左右,妻子病故,在四川工作了五年左右。四川節度使柳仲郢對他厚待,主動做媒,給他一房妾室,但他拒絕了。他說妻子亡故,孩子太小,自己沒有這方面願望,而且您這樣做,也會有辱您的名聲。

那麼四川節度使幕府還有其他來自各地的官員幕僚,李商隱落落寡歡,工作之外常常獨來獨往,這個近在咫尺的李商隱也讓他們感覺琢磨不透。但實際這個時期李商隱身體狀態不好,只要有空就在附近找山林,尋找僧人,研究佛理去了。這當然不會吹喇叭告訴別人。

在這裡工作五年之後,柳仲郢調任,一套人馬解散。在分別之時,同僚官員一起喝酒,就開始問李商隱他們心中的迷惑。比如你的那些詩,究竟寫的是什麼,你是不是和某女有關係?也許是玩笑,也許是真的想知道答案。因為李商隱早年有些詩,已經廣為傳播。

李商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用詩的方式做了回答。

「不揀花朝與雪朝,五年從事霍嫖姚。」

我和你一樣,從來就沒有過退縮,不管是春天浪漫的花開季節還是大雪美景,五年裡,我們共同在將軍門下,你看我可有過請假和懈怠?這是軍營,那些風花雪月和我有什麼相關?

李商隱說得起這個話,他妻子已經病故,孩子託給姨媽姨父在京城,他無需要年節回家,他無家可歸,軍營就是他的家。如果說從前他還希望幕府作為升官的跳板去折騰,那麼這五年,他沒有想法,在工作上一心一意。不管是人間什麼良辰美景,他都在崗位上。

「君緣接座交珠履,我為分行近翠翹。」

你年輕有為,在這裡都是幕僚朋友,可以為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但是我已經老了,我不能和你同行,所以總是看些書,寫些仿佛很美的詩句。

「楚雨含情皆有託,漳濱臥病竟無憀。」

我們知道李商隱寫過很多綺麗深情的詩句,但是沒有特定主體和主題,總讓人讀起來一往情深,卻又不能太確定到底寫得是誰。有人會解讀為愛情詩,但也有人覺得這瑰麗浪漫之外是否還有些別的什麼。

李商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古代文學這個「託」,是寄託,是寫眼前事,卻是抒發的不能明說的政治心懷。

這是李商隱給出的答案。當然當代人研究,這些無題詩多半還是歌詠男女離別的惆悵悲懷為主,但也正是李商隱仕途不順,這些詩詞裡的憂傷也折射了一個時代的傾頹與壓抑。李商隱自己都敏感知道這點,甚至有意延伸詩境裡的廣度和厚度,可以媲美屈原之離騷。當然他給出這個答案,是為自己的詩正本清源。

你看到是情詩,就是。但我肯定不止寫情詩這麼簡單。

而這句話也成了解讀李商隱詩的一把鑰匙。

李商隱的詩是不能簡單當做情詩愛情詩來看的。人世間所有的感情和感覺都是相通的,只要你活著。

而他也說出了創作這些詩的狀態,多病,處於人生低谷。

「長吟遠下燕臺去,惟有衣香染未銷。」

那麼燕臺是戰國時代燕昭王的納賢臺。這裡說的是幕府解散,而大家行將分散。李商隱說自己不廢吟詠,不會管人世間如何看待他這個人,對他做各種猜測。

如果他的詩如同梅花香氣流傳,那也由它吧。也許這一生,一事無成,註定自己的詩會被別人猜測,那也好。我自己已經知道了人生的結局,甚至也知道了我的詩的結局,爭議與永恆。

李商隱才四十多歲,但是這已經是他生命的暮年了。從十幾歲開始打拼,到妻子忽然病故,李商隱本身的舊疾也開始發作,他知道自己處在生命的哪個節點。所以一向不談詩的他給同僚留下了這樣一首詩,明確告訴他,或者爭議會永遠,但是我告訴你,我的詩不是簡單的情詩。我不多情,只是我對這世上有深情和有憂患,無人能懂。但我相信總會有人一剎那間洞徹。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相關焦點

  • 清朝無名氏一首無題詩,頗有李商隱的風採,通篇寫得很有韻味!
    《無題·朝鬥壇前山月幽》  清朝:佚名  朝鬥壇前山月幽,師雄有夢生清愁。  何時杖爾看南雪,我與梅花兩白頭。    這首詩的作者現在無從考證,不知何人所作,也不知道詩人是誰,但是寫得很有趣,從開篇到結尾,不僅寫出了新意,也頗有晚唐詩人李商隱的風採。如果你熟悉唐詩的話,對於李商隱的《無題》詩一定不會陌生。
  • 詩在巴山蜀水中
    李商隱寫下了《利州江潭作》:「神劍飛來不易銷,碧潭珍重駐蘭橈。自攜明月移燈疾,欲就行雲散錦遙。河伯軒窗通貝闕,水宮帷箔卷冰綃。他時燕脯無人寄,雨滿空城蕙葉雕。」這首詩吟詠武則天,歷來沒有爭議。因為李商隱在詩題下自註:「感孕金輪所」。「金輪」是武則天的尊號「金輪聖神皇帝」的簡稱。郭沫若以李商隱詩立據,證明武則天生於廣元。利州至今尚有皇澤寺,寺裡有武則天真容殿。
  • 潮劇《李商隱》中的令狐綯原來也偷過詩,詩主就與李商隱齊名而同樣...
    唐朝號稱詩國,詩的地位崇高,因此常有偷詩的事。其一是宋之問偷他的外甥劉希夷。劉希夷也因此事而知名。「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的傳頌很廣,用來形容物是人非、世事變遷。劉希夷便是因這句詩被偷而廣為人知的,代價則是付出了生命。
  • 李商隱十首詩,一首一個千古名句,纏綿悱惻,細膩動人!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他的詩詞感情濃烈纏綿,在意境塑造上追求至美,大多構思新奇,時而含蓄細膩,時而隱晦迷離。讓後世人百讀不厭。夜晚讀詩,整理出十首經典作品,一首一個流傳千古的名句。每次讀之,沁入心腸。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寫此詩是否因思念亡妻
    李商隱天資聰穎,文思銳敏,二十左右就考中進士,但他三次舉鴻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被刷下,從此懷才不遇。為「李牛黨爭」所累,令兩方猜疑,屢被排斥,壯志難酬。中年喪妻的他,又因寫詩抒懷,遭受貶斥。因為常年職位調動,使得他與妻子分隔兩地、聚少離多;妻子的溫婉大方也令李商隱在妻子去世之後更加懷念起妻。儘管李商隱仕途上如此坎坷,他的妻子王氏也都對他不離不棄,這也更加增加了李商隱心中對於妻子的愧疚之意。
  • 李商隱經典愛情名句20句,句句深情綿邈,感人至深,全是詩中精華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他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所以元好問說「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李商隱的愛情詩,尤其為人關注。他的以《無題》為代表的詩歌中,表現出一種撲朔迷離而又精緻婉轉的感情,被人視為豐富的愛情體驗的表達。
  • 不讀這幾首詩,你就永遠不懂李商隱
    但如果我們只讀過李商隱那些優美動人的愛情詩、無題詩以及一些隱晦難解的詩歌的話,是無法完全讀懂李商隱這個人的。葉嘉瑩先生在《美玉生煙:葉嘉瑩細講李商隱》一書中告訴我們,要想讀懂李商隱,看到李商隱的另外一面,以下這兩首詩我們不可不讀。
  • 天天讀詩 |《暮秋獨遊曲江》唐·李商隱
    劉熙載《藝概·詩概》獨推李商隱詩「深情綿邈」,這首悼念所愛者的小詩便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佳作。這首七絕雖都是律句,但句與句之間不盡符合粘對規則。作者故意讓一二句之間不對,二三句之間不粘,並採用其獨擅的字句重用的手法來敘事抒情。馮浩贊此「調古情深」,正說出了這首以律句所寫的古絕,聲調感愴悲涼,情思纏綿哀痛的特點。「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詩一開頭就用緩慢沉重的語氣喃喃訴說起作者內心的憾恨。上、下句七字中有四字重複,類似的字句重用令人想起其七絕名篇《夜雨寄北》中關於「巴山夜雨」的吟詠,讀來自有迴環往復、似直而紆的情韻。
  • 李商隱最好懂的一首詩,卻依舊留下了千年難解之謎
    本 文 約 1640 字閱 讀 需 要 5 min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十二》一提起李商隱,我們多半會發出和元好問同樣的感慨:好詩,但看不懂!
  • 【中國新古典插花】013-《國色朝酣酒》-張超
    作品:國色朝酣酒 作者:張超 >《牡丹詩》 李正封(唐)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 李商隱中悲傷的一首詩是心碎的,不忍心被掃,我還是想回頭看看
    他是晚唐著名的詩人,他被稱為「小李杜」和杜牧,李白,「三李」與李白,李賀,他的詩是感傷的,感傷的,尤其是他的愛情詩,非常感人,充滿了深深的愛,也正是因為他對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的真摯愛都應該深沉,所以作品創作自然與眾不同,飽含悲情。
  • 李商隱的詩,讓人們展開了想像的翅膀
    但李商隱的橫空出世,足以讓人們感受到晚唐詩壇並不寂寞,一個能夠撐起晚唐詩壇半壁江山的領軍人物出現了。我是李商隱的鐵桿粉絲,對李商隱和他的詩格外青睞。李商隱與杜牧是晚唐時期最傑出的代表性詩人,後人稱之為「小李杜」。李商隱的詩在詩歌發展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對中國詩歌的發展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喜歡李商隱和他的詩。
  • 花朝節丨一花一詩,美翻了!
    清詩: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種花挑菜這一天,各地還有栽花種樹的習俗,有點今天植樹節的味道了;挑菜,就是挖野菜——白蒿、薺菜正是鮮嫩的時候。02讀詩十二花神次第來,人間月月花兒開,花團錦簇彤彤日,笑逐顏開喜心懷。
  • 李商隱一首含蓄的愛情詩,全詩28個字翻譯過來就是:我想你了
    ——李商隱 這首詩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這便是李商隱寫下的七言絕句《夜雨寄北》,全詩朗朗上口語言樸實,令人不得不佩服詩人李商隱的文學功底紮實。 而由於中學老師對這篇課文的講解,我們更是早已知道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李商隱為了給遠在長安的妻子而寫下了這首詩,在巴山夜雨的背景以及提筆寫出的文字之間,滿含著李商隱對自己妻子的思念。
  • 李商隱的詩,不只是晦澀難懂,他把美女寫絕了,不信你看!
    李商隱的詩讀著美,是他圈粉的原因之一,但他的詩讀著晦澀難懂,又是眾人脫粉的原因,搞不懂偶像在想什麼,對粉絲來說是一件多痛苦的事。李商隱的詩有多難懂呢,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該給詩起個啥題目,乾脆直接「無題」,像《錦瑟》這種名篇,詩題是直接把詩句前兩個字拿來用,本質上來說還是屬於「無題詩」,1000多年過去了,《錦瑟》到底寫了什麼,人們還是靠猜,這麼說吧,讀李商隱詩,不是在讀詩,而是在猜詩謎。
  • 李商隱: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
    當時李商隱在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幕下當巡官,隨軍東赴郭州(今山東鄲城縣),這首詩就是途中有感而發。前四句寫這次徵伐給人民造成的沉重負擔,而軍隊卻腐敗無能,沒有諸葛亮那樣英明的主帥和嚴明的軍紀,只會象王溶那樣謊報軍情,冒功領賞。五六句進一步指出,只要有賢明巨相執掌朝中大權,就不會讓藩鎮割據分裂,暗示了對朝政腐敗的不滿。最後二句寫戰地裡的枯骨堆積得如草垛,對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死亡和痛苦表示了深深的感慨。
  • 巍巍佛圖關,悠悠千古事:李商隱、李嚴與重慶的情緣
    這首詩的中間二聯四句中他神奇地並用了四個古代傳說的典故:「莊生曉夢」、「望帝春心」、「滄海月明」、「藍田日暖」加以渲染。整首詩曲折迷離,情景交融,讀來優美異常,表現出一種若有若無的朦朧美境,讓人慾罷不能,難怪後人將李商隱視為中國朦朧詩的鼻祖。李商隱在這首詩中究竟想表達什麼,是自傷身世嗎或是其它,一千多年來人們眾說紛紜。
  • 李商隱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你讀過嗎?
    可是,這些都不如李商隱的《錦瑟》寫的更令人絕望。李商隱最有名的一首詩,全篇都是名句李商隱,字義山,他是一個「謎一般的男子」,是晚唐的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這是李商隱最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讀一次驚豔一次,美得心醉,雖然只有56個字,卻能讓人讀出千百種滋味。讀完會感到心中有塊大石頭堵在心口,感受到仕途的不順,愛妻的離世,世人的貶低這些在精神上折磨著李商隱。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借古喻今充滿了諷刺,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特別是晚唐時期的李商隱和杜牧,兩個人作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詩人,寫過了無數充滿了諷刺的詩作,譬如杜牧的《江南春》、《泊秦淮》等等,那都是充滿了諷刺,另外靚麗手法也是極為高明,讀來當真是令人讚嘆不已。那麼李商隱同樣如此,尤其是他的一首《賈生》,同樣也是諷刺了當時的皇帝,可見他的膽子還是比較大,如果換成另外的詩人,那是絕對不敢這麼寫,但是他不一樣,只要看到了不滿的事情,那就是要站出來反對。
  • 以花入饌,古人與花的千古韻事
    花卉飲食在嗅覺與味覺上,給人們帶來了一般食物無法比擬的享受。屈原《楚辭》中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直接以菊花為食,「播江離與滋菊兮,原春日以為糧芳」,把菊花與糧食摻在一起做成乾糧食用。楊萬裡有詩《寒食梅粥》描寫梅粥:才看臘後得春饒,愁見風前作雪飄。脫蕊收將熬粥吃,落英仍好當香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