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事|庭中誰種枇杷樹

2021-02-07 有風自南翼彼新苗

(老家半山腰的水庫,2019年10月。)



自從讀過了《項脊軒志》中「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枇杷樹在我們這裡便有了悼亡的意味——當然是在調侃的意味上玩梗。如今我倒確確實實地種了兩棵弱不禁風的枇杷樹苗,也認認真真地有了點悼念的意味。枇杷核是今年特意從福建帶到北邊來種的。原來的樹長在我老家大姑家門口,大約此刻已經被剷平了事。這兩棵小小的果核在我這裡倒小心翼翼地長了起來。南方的佳果到了北方的花盆裡連佳木都長不成。如蓋是不可能的,能如傘便算是爭氣。

(大姑家門口的枇杷樹,2020年4月)

在我們亞熱帶,枇杷樹其實是很不值錢的。枇杷上市的時候,人們吃枇杷時咳珠唾玉。枇杷核落到泥地裡,悄沒聲息地就長了出來,很快變成一棵樹。在福建,一棵枇杷樹別說如傘,就算亭亭如蓋也是不好意思拿來一說的。不僅是枇杷,許多果樹在福建長勢都十分兇狠恣肆。有一次我向我爸描述一番了網上介紹的如何種植龍眼盆栽的方法。這個曾經的資深果農非常敷衍地微微一笑,難掩嘲諷之色。畢竟在我老家那個小村子裡,幾乎每一家的房前屋後皆長滿果樹。灰綠的枇杷樹,翠綠的芒果樹,深綠的龍眼樹,一叢淺淡一叢深。果樹四季如春,春深似海;果樹高過房頂;果樹將房子團團圍住。我家老屋門前的兩棵芒果樹,大約是村子裡最高大的兩棵芒果。十多年以前摘高處的果子即要在晃晃悠悠的樹枝上再架設梯子。以至於我姑父摘完果子的當晚,便發了懸在樹上下不來的噩夢。這棵果樹上的果子從此只好被我們放棄了。

(老屋門前的芒果樹,2020年4月。)

這麼多兇猛的果樹當然不只是徒有高大茂盛的外表,還有豐厚的饋贈。枇杷這種嬌氣的水果經不起長途運輸的顛簸,能順利抵達外地的,即使滋味平平也能奇貨可居地貴起來。但在莆田本地的市場上,有時則可以以低廉的價格買到極甜的枇杷。龍眼目下是身價大跌,但它也曾有過價格相當可觀的年歲。但我那時是不知道龍眼之矜貴的。因為在龍眼上市的季節裡,我家廳堂裡總有一筐——有時不只一筐——我大姑從鄉下帶上來的龍眼,並且總在我媽「快吃,不然就要爛掉」的吆喝裡不可扼制地散發出爛熟甜膩的酒精氣味來。

(荒廢的老屋。2013年2月。)

而果樹密集,便難免孳生蚊蟲。我老家盛產一種小黑蚊,我從沒仔細辨認過其外貌,因為只有被叮得無處遁形的命。莆田話謂之為「蚊姑」。聽此名,便知其乃是蚊子之長輩,其功力自在蚊子之上幾個層次。不僅叮人其癢,而且練就了一身金鐘罩鐵布衫,蚊香花露水風油精皆奈何它不得,想來就來,想叮就叮。我大姑說起夏天「蚊姑」全盛之時在飯桌底下密集如黑雲的場景也是連連擺手,更何況從小就未受過它歷練的人——比如我和我三明的哥哥,雙雙留下了一手吃龍眼一手撓腿的佳話。有一年暑假,我不知是從何處借來了膽子,向我爸提出要去鄉下玩。但我立刻為我天真的冒險精神付出了一身包的慘痛代價。什麼剛剛摘離枝頭的新鮮龍眼,什麼樹上的蟬樹下的金背甲蟲,在「蚊姑」的攻勢面前統統不值一提。最後我嚎著讓我爸在大中午冒著酷暑的烈日騎自行車帶我回家。「蚊姑」猛於烈日。

(在村外田野中。2013年2月。)

但有一年暑假我跟著我奶奶回去,居然平安地過了一夜。那次過夜大約是個意外,因為沒有帶換洗的衣服。洗過澡以後我大姑拿出了我表哥的一件紅色運動背心給我穿。我當下堅定地拒絕了,因為不好看。第二天凌晨的時候,我被我奶奶和大姑的說話聲吵醒了。她們要一起去給後山上給果樹除草。我跑到陽臺上聽她們說了一會兒話。月光很白,果樹林很黑,我居然不覺得害怕,又一個人回到房間裡的竹床上睡著了。我對那個夜晚的記憶過於清晰。月光把水泥地照成了白色,樹林裡嘁嘁的蟲鳴,我白色連衣裙上的銀色荷葉邊躺著的時候總是扎得我有些癢。太多的細節,以至於我不免懷疑那些都不是真的,是夢。

我在老家度過的時間非常非常有限。反而是今年,因為疫情而延長了假期,才在整個村子被拆遷之前頻繁地回去了幾次。村子裡非常安靜,大多的人都搬走了。但我家老房子門口的那條小溪依然潺潺,映著如緞的藍天和如絮的白雲。溪水從高處跳下來的時候就發出了好喝的聲音。那條小溪,人們曾經喝它用它,我也曾跨過它去C的外婆家看她家堂屋梁下層層疊疊的燕子窠,也曾沿著它跟著送葬的隊伍送我奶奶的棺材上山。等到村子被完全推倒的時候,小溪也是會不見的吧。

那幾天做了一系列以前做過而以後也許沒機會做的事。回老家摘枇杷基本是我離開福建前的那幾年裡的保留項目。但今年既是意外趕上,或許也是最後絕唱。枇杷果過於嬌氣,果農會用紙袋將其包裹起來,以免風吹日曬枝葉磕碰壞了它的賣相,或者貪吃的小鳥來偷嘴。有主的枇杷樹掛滿紙袋。但我今年春天回去時看到的枇杷樹則大多滿樹金黃甚至一地金黃,因為早就無人看管任其自生自滅。我爸上樹依然敏捷輕快,我也還是那個滿地撿落果並順便就地吃掉的角色。我爸摘得特別徹底我也吃得特別淋漓,因為以後便沒有這樣可以供我們隨意揮灑的地方了。

(我爸猴兒身輕掛樹稍後的勞動果實,2020年4月。)

後來我們又到山上找了幾處山澗撈溪蝦。這山我曾來過,大約三十年前,也是來撈溪蝦。關於那次撈蝦我的記憶約等於零,只記得在非常早的早晨我們在大姑房前的樹下挖蚯蚓作餌。後來撈到的蝦是什麼樣子的,我全不記得了。

(1990年撈完蝦我和表哥開展了喜聞樂見的留影活動,然後我就忘了……)

撈蝦是一項非常需要耐心的遊戲,須要先將穿在樹枝上的蚯蚓置入水口梭遊,先將溪蝦從其洞中逗引出來,再悄悄將網置於它們身後請君入罟,因為蝦受驚後是向後彈跳的。這遊戲顯然是非常不適合像我這樣沒耐心的人的。每每蝦未進網便忙不迭地起網。但這次我們竟也收穫頗豐,儘管我爸對我們每次起網都將水攪渾的手法頗不以為然。撈回的蝦用陶罐養了兩天,後來被家屬餵枇杷作死了。我媽說,二十五塊一斤的蝦被你們養死了。此是後話。

(傳說中市值25一斤的溪蝦,2020年4月。)

黃昏的時候,我們走到我小時候經常去的水庫。在我還有冬至假期給奶奶掃墓的時候,幾乎每次都要繞遠路經過水庫下山。那些冬天的日子裡,水庫四面的山都是一種沉靜的灰綠色。大壩上生長的青草也顯得堅韌而冷漠。但春天是不一樣的。春天裡,近岸的水草下都是流動的小蝌蚪。近旁的樹上爬滿了刺橄欖藤,開著碩大潔白的花朵。陽光下,它們像掛了一樹的星星一樣耀眼。

(山谷中的刺橄欖花,2020年4月。)

我們一直走到庫底深處的山腳下。這裡堆滿了巨大的石頭,大約是豐水期被溪水從深山裡帶下來的。那山裡我從未去過。我爸說他少年時進山砍柴,一天要上下山幾個來回。現在山裡草木蔥蘢,不知路在何方。但像他這樣的老江湖現在也無法進山了。

(水庫裡春水如藍,2020年4月。)

四圍的暮色中,幾隻黃牛慢悠悠踏過溪石回家,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吃著草。其中一隻沒被韁繩束縛起來的小牛一直快樂地跑上跑下,尾巴高高甩起,適意得很。它知道山下的村子要不見了嗎——但山下的村子不見了,於它又有什麼影響呢?

(水庫邊路遇黃牛母子,2020年4月。)

山下的村子要不見了。我爸曾在這裡給果樹擇花擇果,半夜上山引水澆灌水稻田;也在這裡做過會計;最後從這裡離開,成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而這村子就要不見。新的大學城將會在這裡慢慢生長起來,慢慢抹去它在這裡留下的所有吉光片羽。而我只剩下匆匆打撈起的兩棵枇杷樹苗,兩棵徒然的挽留。


延伸閱讀


二三事︱在小時候的夏天見

二三事│遠走

二三事︱戲裡與戲外

相關焦點

  •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為何感人?
    網上搜索唯美傷感句子排行,無論哪個榜單,一定會有「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這句話出自我們高中時代的必背課文——明代歸有光的《項脊軒志》。餘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餘問古事,或憑几學書。
  •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今伐之,為博小娘子一笑。小娘子一笑,恰似吾妻年少時。小娘子為吾與吾妻之女,今伐樹,為造出嫁之物,願伉儷情深,不輸吾與吾妻。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堦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於廳。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於此。
  • 庭有枇杷樹,亭亭如蓋矣
    老家的那條街上就有兩株枇杷樹,每逢初夏,黃澄澄的枇杷便掛滿了枝頭,輕輕剝去皮,立刻露出黃燦燦的枇杷肉來,微微帶點酸,別有一番風味。那裡的每一枚都讓附近的孩子牽腸掛肚,在枇杷只有青杏大小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樹下來回巡視,仔細檢閱果肉的飽滿程度。
  • 連星:庭有枇杷樹
    花正芳(團扇絹本) 韓非初讀《項脊軒志》的時候,不過十多歲,並不能切身體會到作者的悲涼心境,卻是記得「庭有枇杷樹那時候故鄉的小樓後有一個小院子,也確實種了一棵枇杷樹。 說起來,這棵枇杷樹與我本無淵源,它原是路邊一株小小的苗,偏偏被我瞧見了,於是就誤打誤撞地成了我的「院中之物」。一開始,它是那麼的小,不過六七寸高,枝細葉嫩,仿佛一個怯生生的小姑娘。然而才過兩三年,它便長得比較粗壯結實了,比那時的我還高出好一截,自然也開始開花結果了。 若是把枇杷樹比作姑娘,那她應該是個挺莽撞的鄉野丫頭了。
  • 《枇杷樹》三
    她回到小院裡,院裡的枇杷葉落了大半,枇杷樹殘喘著掙扎在齊腰高的野草叢中,企圖搶出一點養分。院前高低不平的村道彎彎繞繞地通向不遠處的池塘,夕陽下的池塘閃著細碎的銀片,碎紙片般的池水在風中飄散。日頭沉了,陳嬌揮刀砍去枇杷樹旁的雜草。當夜一張涼蓆鋪在院中,滿天的星星,綴在墨藍的天空上,星星密密排列著,陳嬌在等那雙眼睛出現。等了許久,眼睛沒有出現,她困了,沉沉睡去。
  •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這大概就是經典的魅力,可以跨越千年,讓同一種情感,滋生在兩個互不相識的人心裡,開出類似的花。但是今天的主角並不是蘇東坡,或者說,不止是蘇東坡。歸有光和枇杷樹歸有光第一任妻子魏氏逝世時,歸有光才三十二歲。之後十幾年,早已經動筆的《項脊軒志》遲遲沒有完成,少的正是這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和那些回憶妻子的文字。歸有光的妻子魏氏,是崑山大儒魏庠的女兒。
  • 枇杷樹,枇杷花
    每天上班途徑的街道和人家門前,有大小不同的三棵枇杷樹,每次經過我總忍不住多看它們幾眼。
  • 面相中說的五官,三庭是啥?
    因此,請大家一定要修善心,存善念,說善話,行善事,這樣,你的相貌才能端莊,令人喜愛。通常是有看來善良的面相;心地兇惡的人,通常具有比較兇惡的面相。不過,反過來講並不一定成立喔。面相判斷是需要專業的,並不那麼容易。面相的『五官』指的是什麼?所謂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種人體器官。耳:名為『採聽官』。
  • 適合做備註的韻味詞語: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1.庭有枇杷樹 (《項脊軒志》作者對妻子的愛。「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5.既白 (《赤壁賦》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作者與好友之間美好相處。) 6.江長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 喪失之痛|庭有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矣
    Grohol,Jessica Meiman & Maud Purcell封面/Ines Cui導語「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有一件事可能很難理解——對大多數人來說,喪失所帶來的哀慟永遠不會徹底離開一個人。這種喪失會永遠伴隨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可能一開始是巨大的、壓倒性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變得越來越小。
  • 郎郎丫丫愛生活(二)——來自真實成長的快樂
    這一周裡,我們觀察生活,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事,也學會不少本領。拿著刀,切好菜,一3的周詩蕊給全家做頓飯。炒一炒,煮一煮,咖喱味兒香滿屋。要問味道怎麼樣?嗯,一個字:棒!一3崔守仁每天細心地為前年種下的枇杷樹澆水,幫助它茁壯地成長,他說,綠色是希望,願疫情早日過去,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
  • 枇杷樹
    喜鵲一共有兩隻,像對戀人嬌嬌嗔嗔的眉來眼去的把人羨煞,難免會想起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無法忘懷的記憶。這是一棵枇杷樹,枝繁葉茂的樣子,不高,也不好看,開出的花細細碎碎的,不怎麼耀眼,枝葉耷拉著,一些落到了地上,一些翹到了牆頭,像個邋遢的老頭,頭髮亂蓬蓬的,嘴裡叼著旱菸,一個人吞雲吐霧,悠哉悠哉的享受著節日時光。
  • 我院民二庭與省高院民二庭開展黨支部共建結對
    我院民二庭與省高院民二庭開展黨支部共建結對 2020-12-17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枇杷樹生長几年才能結果,不結果有哪些原因?
    提要枇杷樹種植幾年才能坐果?枇杷樹屬於亞熱帶的常綠果樹,樹冠優美,樹葉濃密,葉大美麗,並且枇杷的病蟲害也少,枇杷在每年的10-12月開始開花,第二年的5-6月份枇杷的果實陸續成熟,那麼種植一棵枇杷樹幾年才能收穫呢?
  • 市法院民二庭與秦淮法院民二庭聯合黨建,共促營商環境優化
    11月10日下午,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二庭黨支部與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法院民二庭黨支部聯合組織黨建促營商環境服務活動。市法院民二庭庭長杭鳴、秦淮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方建國及兩級法院民二庭黨支部全體黨員來到新街口百貨商店股份有限公司,開展聯合主題黨日活動。新百公司紀委書記、百貨事業部副總裁吳曉梅等參加了此次活動。
  • 【庭室動態】對照責任清單 落實「一崗雙責」 ——我院民三庭開展...
    為強化工作擔當,深化責任意識,細化工作作風,切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責任,9月14日晚,我院民三庭召開履行「一崗雙責」工作匯報會,副院長陳葉影、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魏東及民三庭全體幹警職工參加會議。
  • 怎樣確定「三庭五眼」什麼是「三庭五眼」
    【本文由美業人人網—美業技術交流平臺推薦】怎樣確定「三庭五眼」首先
  • 枇杷樹什麼時候開花結果?枇杷果怎麼吃做法
    枇杷樹四季常綠,適宜農家庭院、房前屋後、小區公園美化環境。但是,愛吃枇杷的你可知道枇杷樹什麼時間開花嗎?這你還得親自去體驗一下哦~枇杷花開在冬天,卻遠不如臘梅那般為世人所知曉。今天路過公園街道,一股淡淡的、幽幽的花香氤氳在薄薄的晨霧中。這種香味既沒有剛剛退場的桂花的馥鬱,也沒有尚未出場的梅花的香甜,這是一股怎樣的花香呢?
  • 《項脊軒志》:悼亡詩文的清流,陋室中的親情、愛情與鄉愁
    導語: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大家都不陌生,高中課文中難得一見的散文文言,平白如話,感人至深。那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手植,今已亭亭如蓋矣。」短短數字寫盡離愁,被視為悼亡詩文中的清流。唯有這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手植,今已亭亭如蓋矣。」沒有歷史典故,沒有奇字險句,沒有繁複修飾,平平淡淡中寫盡光陰流轉、斯人已逝的萬般滋味。少年歸有光:身處陋室,心懷天下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 面相小知識|論三庭的重要性
    就好比,兩個面相相似的人,他們在遇到大的流年的時候,可能都會遇到好事或者都遇到不好的事,生在富貴之家的人,遇到好事情的時候,直接一飛沖天了,生在貧困之家的人,遇到好事情的時候,他們可能就解決了一段時間的溫飽問題了。他們在相同的流年,都會有類似的經歷,但絕對不會是一樣的,主要還是要看個人所在的時空分布,壞事發生時,對有的人來說不過是元氣大傷,但對有的人來說卻是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