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承諾實現碳中和,伊利再立高目標的底氣在哪?

2020-12-14 北青網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全球性挑戰。2018年,聯合國氣候大會達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規範了參與協議各國碳排放及減量目標。今年9月,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0月24日,正值聯合國日,伊利積極響應「中國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國家目標,率行業之先承諾實現碳中和。

伊利綠色工廠

碳中和是指測算組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從事生產、經營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或購買碳信用的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零碳排放。根據承諾,伊利將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措施,通過減少牧場溫室氣體排放、建設綠色工廠、全面使用環保包材等方式,抵消生產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實現「零排放」,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率先承諾實現碳中和並不容易,必將面臨多重考驗。而伊利底氣十足,決心在兩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方面是做好汙染防控的「減法」。伊利通過減少能源消耗、發展新能源、採用清潔生產工藝、開展碳盤查等先進的管理和技術,不斷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強化綠色管理。從2011年開始,伊利便率先開展全面碳盤查,連續十年編制《碳盤查報告》,7次榮獲「國際碳金獎」。據2019年《碳盤查報告》顯示,2019年伊利能源消耗減少19699.04噸標煤。

伊利碳盤查報告截圖

另一方面是做好綠色發展的「加法」。從項目選址和設施、供應商/商品/原材料,到生產和製造流程、員工日常工作,再到產品、交通和物流,伊利開展了全生命周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面對東北松嫩平原草場退化的問題,伊利致力於對退化草場的修復,實現農業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伊利還支持發起成立黑龍江流域溼地保護網絡,共謀溼地保護良策。伊利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成績,入選了《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2019)》案例。

入選《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2019)》

多年發展中,伊利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對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此次伊利承諾率先實現碳中和,充分展示了伊利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未來,伊利將繼續用行動兌現承諾,積極承擔減排責任,助力國家「碳中和」目標的實現,為應對氣候變化、全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伊利的底氣在哪?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伊利6萬名員工,漲薪!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宣布給員工漲薪2月26日,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在總裁例會上表示,伊利將啟動「給員工漲薪」計劃,同時將進一步加大員工關懷力度。
  • 時尚快訊:寶潔承諾在未來十年實現碳中和;Fenty Beauty將推出護膚...
    寶潔承諾在未來十年實現碳中和 日前,寶潔集團宣布一項承諾,將通過一系列保護、改善和恢復生態環境的措施,推動公司全球的運營在未來十年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0%,併購買100%的可再生電力,目前各項承諾正在穩步向前推進。
  • 蘋果2030年實現碳中和,十年後的iPhone會不會更貴了
    7 月 21 日,蘋果發布了 2020 年環境進展報告,同時宣布公司的整個業務、生產供應鏈和產品生命周期將在 2030 年實現碳中和。 蘋果可能是業界目前最重視環保的手機廠商之一了,但即便對於他們來說,實現碳中和也要再花 10 年時間。那究竟什麼是碳中和?它實現起來難度有多大?iPhone 會不會因此漲價?
  • 實現碳中和,天然氣機會幾何?
    近一段時間,包括我國在內的近30個國家和地區相繼發布了在21世紀中葉前後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國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碳排放與能源消費密切相關。
  • 實現碳中和 我們對2060年的承諾-認識碳中和
    北極星大氣網訊:在今年9月召開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向外界承諾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什麼?畢馬威近期將發布碳中和系列文章,介紹碳中和的意義及影響。本系列文章共三期,本次為第一期,主要介紹碳中和的基本認識。
  • 豪言壯語——澳大利亞要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談何容易?
    4128字|預計閱讀時長5分鐘閱讀導航碳中和,談何容易眾多碳排放源碳排放信用機制1碳中和,談何容易最近,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承諾在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Carbon Neutral),其中歐盟決定以《歐洲氣候法》為基準,擬定新立法並要求所有成員國採取必要措施實現該目標。
  • 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公布:伊利排名再創新高,蟬聯食品行業第一
    伊利持續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展現了以伊利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強大的發展勢能,而這種強大的發展勢能也幫助伊利抗擊疫情,並實現了上半年業績逆勢超預期增長。 國內國際雙躍升,伊利逆勢高增長 近年來,中國乳業逐漸成為我國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乳企作為民營企業裡食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出強勁的增長趨勢。作為乳業龍頭,伊利在董事長潘剛「高目標引領」的戰略思想帶領下,一次次挑戰不可能,一次次創造新歷史。
  • 戴彥德:氫能有助於我國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
    編輯 | 國際能源網/氫能匯 我國前不久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我國為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的承諾。
  • 中國「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倒計時,「十四五」如何部署減排...
    在今年9月作出「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承諾的基礎上,習近平進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支持有條件地方碳排放率先達峰 實現減汙降碳...
    會議指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會議強調,要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圖片來源:新華社支持有條件地方碳排放率先達峰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
  • 2060碳中和,這些中國企業正加速履行「碳」責任
    在這樣的基礎上,中國達到碳達峰、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時間卻相比西方國家短得多。從現在到碳排達峰只有10年時間,從碳達峰到碳中和30年,比發達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要少一半以上。可以說,為應對氣候變化,中國主動提高了自主貢獻力度,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承諾為世界應對氣候變化樹立了榜樣。
  • LG化學發布可持續發展新戰略 宣布"2050年實現碳中和增長"
    近日,LG化學發布了以"2050年實現碳中和增長"為 核心的、致力於客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新戰略。LG化學將以"為環境和社會提供創新的、可持續的解決方案"為目標,積極推進五大核心課題:應對氣候變化、使用可再生能源、資源循環利用、保護生態環境、負責任的供應鏈開發與管理。
  • 財報出爐,蒙牛和伊利差距在哪?
    【營收超千億,核心競爭力未變】2019年報顯示,2019年伊利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902.23億元,同比增13.41%,淨利潤70億元,同比增7.73%%;同時,實現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為69.34億元,同比增長7.67%。
  • 兌現「碳中和」承諾,中國將說到做到
    5年前,多國領導人共同籤署《巴黎協定》,承諾採取行動遏制全球暖化。然而受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影響,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徹底游離於全球碳排放體系和安排之外,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嚴重受挫。世界氣象組織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1—2020年是工業革命以來最熱的10年,而這其中最熱的一年是2020年。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全球各地將不斷出現極端天氣,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 海外網評:兌現「碳中和」承諾,中國將說到做到
    5年前,多國領導人共同籤署《巴黎協定》,承諾採取行動遏制全球暖化。然而受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影響,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徹底游離於全球碳排放體系和安排之外,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嚴重受挫。世界氣象組織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1—2020年是工業革命以來最熱的10年,而這其中最熱的一年是2020年。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全球各地將不斷出現極端天氣,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 2060年實現碳中和,且看LNG怎麼走
    就在一個多月前,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中提出,中國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首次提出碳中和目標,也是響應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向綠色低碳社會轉型的重要舉措。
  • 蘋果公司承諾到2030年實現100%碳中和足跡
    如今蘋果已經在全球企業運營方面已經實現了碳中和,但在周二,該公司公布了到2030年在整個業務、製造供應鏈和產品生命周期中實現碳中和的計劃。 今日蘋果公司詳細介紹了其計劃,即到2030年減少75%的排放量,同時為剩餘25%的足跡制定碳清除解決方案。
  • 海外網評:實現碳中和,中國有「時間表」更有「路線圖」
    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引發廣泛關注,中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路線圖」更加清晰。在氣候變化、環境風險挑戰、能源資源約束等全球問題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中國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不僅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也為加快推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 釋新聞|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什麼
    對此,生態環境部氣候變化事務特別顧問、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解讀認為,目前我國提出的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遠遠超出了《巴黎協定》「2℃溫控目標」下全球2065--2070年左右實現碳中和的要求,這將可能使全球實現碳中和的時間提前5-10年,此外也對全球氣候治理起到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 鍾青:火電如何適應碳市場,碳市場能為碳中和做些什麼?
    儘管媒體對碳中和概念引用不盡相同,但碳中和都可以通過兩大類途徑實現。一是減少直接的絕對排放數值,二是通過固碳等方式去除環境存量中的二氧化碳。  碳中和對於建設中的中國碳市場至少具有以下幾個明確而具體的意義。  首先,碳市場成為減排政策工具庫中最重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