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經典,給自己一方安靜的天地,大家好,我是安久。
詩詞的魅力就在於,即使經過了千百年,我們讀起來依舊能夠體會到其中的韻味。那些感人至深的詩句,無不令人動容。這種情緒上的共鳴,比其他文學來得更有意思。即使詩詞只有短短幾行,不過幾十個字,但是其中的意味是無窮的。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非常膾炙人口的詩,了解它最初是描寫什麼場景的,相信成年人一看就懂。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首詩很大部分人認為是蘇軾所作,甚至還有背景資料。其實了解過相關的內容後就會知道,蘇軾確實曾經調侃好友張先納妾的事,也確實寫了一首詩。
但蘇軾寫的是:
《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錦裡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鬢眉蒼。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柱下相君猶有齒,江南刺史已無腸。平生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後堂。
而張先也寫了一首詩回蘇軾,可惜沒有流傳下來,至今只知道其中的一句,是這麼寫的「愁似鰥魚知夜永,懶同蝴蝶為春忙。」。
雖然都是寫老年丈夫娶年輕妻子,但是詩作可不能混淆。而我們今天聽到的最流行的版本,其實是民間故事裡面的一句詩,出自元稹的一句詩「一朵梨花壓象床」。所以說這首詩應當看作是一個民間段子,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不都一樣。而上面這首詩之所以流傳最廣,還是因為其更通俗、更直白。
首先這第一句就交代了新郎新娘的年齡差,雖然年齡不是差距,但是十八和八十的兩人在一起,還是會引起很多人關注的。「蒼蒼白髮」、「紅妝」則是更加鮮明的對比,新郎是八十老人,頭髮都全白了。而新娘則是嬌豔欲滴,新婚當天更是裝扮得更動人。這兩句就將背景全交代清楚了,接下來的兩句更加引人遐想。
洞房花燭夜當然會有夫妻間最親密的事情,「鴛鴦被」、「成雙夜」則是描寫了新婚當晚的場景。當然,這首詩最著名的就是最後一句「一樹梨花壓海棠」,這一句成年人一讀就懂。經歷過夫妻閨房之樂,就會發現這句詩特別有生活藝術。而且還寫出了調侃的意味,不是單純地寫洞房花燭。
「梨花」是白的,其實就是代指新郎,「海棠」是紅的,指的就是新娘。和上面的「蒼蒼白髮」、「紅妝」呼應上了。這樣四句詩一看,就非常引人遐想了。其實自古以來,年齡都不是愛情和婚姻的阻礙,關鍵看自己怎麼選擇。
現在你知道這首詩最初是描寫什麼場景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