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梨花壓海棠,原來汙,可以汙得這樣文藝

2020-12-07 耿於天

有客謂子野曰:人皆謂公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曰之為張三影?客不曉。公曰:雲破原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此餘生平所得意也……

張先,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明道元年(1032年),以宿州掾入仕。

康定元年(1040年),張先以秘書丞銜知吳江縣。康定二年(1041年),改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時,闢張先為通判。皇佑四年(1053年),以屯田員外郎銜知渝州。嘉祐四年(1059年),改知虢州。治平元年(1064年),張先以尚書都官郎中銜致仕……

作為政治人物的張先,名氣或者成就,雖然也是高官,遠不如作為文學家。

早年間,張先以一首《行香子》聞名於世:

舞雪歌雲,閒談勻,藍淡水深染輕裙。酒香醺臉,粉色生春,更巧談放,美情性,好精神。江空無畔,凌波何處?月橋邊,青柳朱門。斷鍾殘角,又送黃錯,奈。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

因其中「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一句,人送外號「張三中」。

後來,一位朋友提起此事,張先說其實,我更願意別人叫我「張三影」。朋友問何謂「三影」。張先說: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這才是我最得意的作品……

雲破月來花弄影,出自《天仙子》: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具體字句,不同版本略有不同),出自《歸朝歡》:

聲轉轆轤聞露井。曉引銀瓶牽素綆。西園人語夜來風,叢英飄墜紅成徑。寶猊煙未冷。蓮臺香蠟殘痕凝。等身金,誰能得意,買此好光景。粉落輕妝紅玉瑩。月枕橫釵雲墜領。有情無物不雙棲,文禽只合常交頸。晝長歡豈定。爭如翻作春宵永。日曈曨,嬌柔懶起,簾押殘花影……

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出自《剪牡丹》:

野綠連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淨。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汀洲日落人歸,修巾薄袂,擷香拾翠相競。如解凌波,泊煙渚春暝。彩絛朱索新整。宿繡屏、畫船風定。金鳳響雙槽,彈出今古幽思誰省。玉盤大小亂珠迸。酒上妝面,花豔眉相併。重聽。盡漢妃一曲,江空月靜……

文學創作之外,張先的私生活,非常風流。

甚至八十歲時,還納了一次妾,娶了一位年方十八歲的小姑娘。婚宴上,張先十分得意,賦詩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文豪蘇軾,也在婚宴受邀之列,詩興大發,當即和了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你別說,人家張先,真不是佔著茅…… 佔著那啥,不拉那啥。八十歲才納的小妾,居然又給他生了兩男兩女。張先一生,總共育有十子兩女,年紀最大的兒子,比年紀最小的女兒,大上整整六十歲……

順便說一句,據當代學者考證,所謂一樹梨花壓海棠,是蘇軾調侃張先之作的說法,其實是附會。

這首詩,出自民間無名氏,最早版本來自明代蔣一葵《堯山堂外紀》,一直以野史小說形式流傳。

而更早出處,可以追溯至唐代元稹的《白衣裳》:

雨溼輕塵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半含惆悵閒看繡,一朵梨花壓象床。藕絲衫子柳花裙,空著沈香慢火燻。閒倚屏風笑周昉,枉拋心力畫朝雲……

相關焦點

  • 蘇東坡雖沒寫過一樹梨花壓海棠,但他真的很汙
    如果老師問:「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詩的作者是誰?估計很多同學都要搶著舉手:蘇東坡。再問:這句詩表達的意思是什麼?估計很多同學要壞笑:老牛吃嫩草,嘿嘿,你懂的。當然了,這只是如果,老師不會問這個問題,原因嘛,你也懂的。
  • 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一次,想到的是梨花和海棠。春天,幾處早鶯爭暖樹,還未立夏,百草便豐茂起來,更別說杏花、桃花、李花、梨花、櫻花、海棠等各種花了,紛紛耐不住寂寞,漸次盛開,爭奇鬥豔,一個比一個嫵媚,一個比一個愛搶風頭,漸欲迷人眼睛,試圖讓人們醉在䁔意的春天裡。春到三月,不負好時光。梨花一枝春帶雨,繁盛如雪,而此時海棠正好掛滿枝頭,豔無俗姿,美而高雅。梨花海棠,一白一紅,頗似一對戀人。
  • 「一樹梨花壓海棠」的故事
    詩句「一樹梨花壓海棠」,是大文豪蘇軾調侃其好友張先時即興所做。這裡用梨花代指白髮蒼蒼的老人,用海棠代指青春貌美的姑娘,用比較通俗的話講就是「老牛吃嫩草」的意思。也因此他比較擅長寫「愁」和描寫女子,不是如此,豈不「浪」得虛名。比如寫女子:「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朱粉不須施,花枝小,春偏好。」
  • 「一樹梨花壓海棠」到底是什麼意思?不懂的千萬不要亂用哦!
    春天就要來了,記得每年春天百花齊放、百花爭豔的時候,總有人說「一樹梨花壓海棠」或「一枝梨花壓海棠」。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是說梨花比海棠花更美嗎?到底是「一樹梨花壓海棠」還是「一枝梨花壓海棠」?所謂「刨根問底」,要理解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我們還得了解這句話的出處。
  • 文人墨客那些事:蘇東坡「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什麼意思?如何賞析
    文人墨客那些事:蘇東坡的「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什麼意思?如何賞析?我是大夫覺成,喜歡中華傳統文化,歡迎關注,閱讀更多精彩內容。」字面意思是:一棵梨樹,盛開著白色梨花的枝條,壓在了盛開著紅色海棠花的海棠樹枝條上,爭相鬥豔,十分好看。
  • 洛麗塔(lolita):一樹梨花壓海棠和宋代蘇軾蘇東坡的詩
    張福全 - 從來佳茗似佳人 04:51來自匠人詩心有一部法國電影,名叫《Lolita》,翻譯為中文,根據發音直譯的叫「洛麗塔」,根據內涵表現的翻譯為「一樹梨花壓海棠原因就是在電影中女主洛麗塔的裝扮就是這樣的,所以這種風格的形成是影視劇的影響和傳導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下面我想著重闡述的,是關於年齡落差特別大的愛戀關係的概念,為什麼這部電影就叫「一樹梨花壓海棠」了?蘇東坡在他的有生之年,寫過一首詩,全文是這樣的「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 漲知識:一樹梨花壓海棠,知道真正的意思後臉都紅了
    「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詩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初見這句詩時,還覺得甚是美好,以為是什麼感懷傷春之作。但當知道這句詩的真正含義後,卻不禁老臉一紅。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這首詩是蘇軾調侃友人張先之作。張先是北宋詞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詞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此人一生風流,據說他80歲的時候娶了個18的小妾,在家宴上,他興奮地為此賦詩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 下半句「一樹梨花壓海棠」,上半句的簡短7字,為何更吸引人?
    在他給自己年長的老友寫的詩中有一千古名句。這時就讓人好奇一個比其父親還大的老友,蘇軾和他會寫出什麼東西呢?談詩作賦引用經典,國家大事憂國憂民呢,還是談論風花雪月,其實這些都不是。下半句是「一樹梨花壓海棠」,上半句的簡短7字,為何會更加吸引人呢?比蘇軾父親還大的老友就是張先,張先,字子野 ,自幼在其父的薰陶之下精通詩詞,科舉致仕後在朝廷中官居重職。
  • 世人皆知:「一樹梨花壓海棠」,其實前一句更絕妙,新婚夫妻才能懂
    我們都知道蘇軾是出了名的大文豪,就是這樣一位大文豪,還特別喜歡廣泛交友。上至二十歲青年下至八十歲老者都可以成為他的至交好友。
  • 「一樹梨花壓海棠」廣為流傳,其實前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少有人知
    就好比蘇軾的這一名句「一樹梨花壓海棠」,大多數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上半句。這句話本是蘇軾寫來調侃老友張先娶嬌妻之事。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滿座的賓客聽後無不拍手叫好。蘇軾聽完後自然少不了要調侃一下這位老友,於是馬上附和了一首,沒想到卻成為了千古名句!
  • 古人「開車」的最高境界:用文藝寫出境界,沒文化還真讀不懂
    古人也不是聖人,偶爾還是會寫一些很汙的文章,或許是年少氣盛,或許是興致到了,總之在古代,一些很「汙」的詩層出不窮。但是就像《西廂記》、《金瓶梅》一類,這樣的詩歌往往一出現,就躲不過被列為「禁詩」的命運。
  • 「一樹梨花壓海棠」,上一句是什麼?你知道後,便不會再隨便用
    法國有一部影視作品,直譯為《洛麗塔》,而我們則更熟知他在國內的影視名,即《一樹梨花壓海棠》。不知此句來緣的人,自然不知道這語句的深意。通篇未見花草,哪來的梨花和海棠。而此詩詞誕生了這一美妙絕倫的詞句。眾人只知梨花壓海棠,卻不知上一句的「鴛鴦被裡成雙夜」,這直白的描述和開懷的打趣,讓我們不禁讚嘆詞人的用詞大膽。
  • 蘇軾隨手寫的「一樹梨花壓海棠」,本來是調侃老友,不料卻成經典
    被流傳到現在的就是」一樹梨花壓海棠「,從文字上看還以為是形容梨花壓在海棠上,但其實這句話還有不同的意思,而且還是形容夫妻過夜的情況,想起來就讓人臉紅。很多人都會好奇,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給我們的印象就是或豪邁大氣,或悲傷動人,但是很少會寫「內涵「的古詩,其實這首詩還有前因後果。
  •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這首詩,成年人一看就懂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這首詩很大部分人認為是蘇軾所作,甚至還有背景資料。其實了解過相關的內容後就會知道,蘇軾確實曾經調侃好友張先納妾的事,也確實寫了一首詩。而我們今天聽到的最流行的版本,其實是民間故事裡面的一句詩,出自元稹的一句詩「一朵梨花壓象床」。所以說這首詩應當看作是一個民間段子,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不都一樣。而上面這首詩之所以流傳最廣,還是因為其更通俗、更直白。首先這第一句就交代了新郎新娘的年齡差,雖然年齡不是差距,但是十八和八十的兩人在一起,還是會引起很多人關注的。
  • 「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張先,飲盡浮生與江湖,不過是一杯風月
    此人的名字叫張先,說起他應該沒有多少人知道他,他有一個名號叫「張安陸」,原因是他之前在安陸做過縣令,一生沒有做出什麼好成績,甚至四十歲才考上進士,但他一生過得十分愜意,一直活到了88歲。這句詞可謂是經典,可以想像到詞中的這位女子有多絕色。張先的筆下記錄了不少絕色女子,歌女舞女在他筆下都各有特色,風姿獨韻,每一個他都用心刻畫,都是最獨特的。在北宋專門為女性寫歌的詞人很稀少,能說上嘴的恐怕只有張先和劉永了,說是說這樣說,劉永更多的是為了能夠謀生,但張先只是作為愛好,兩人相比下來,還是張先更有魅力,更有文人的風流獨韻。
  • 【有部電影看】一樹梨花壓海棠
    無他,趕潮流這事我不懂(太費事了),自己感覺穿得舒服便好。我的觀點是,衣服雖然是穿給他人看,不過更重要是自己喜歡。信步踏出房門,忽然察覺到一股異樣的感覺向我襲來。神奇的緣何珠力量似乎已與我的神識作進一步融合,感知已在逐步的提升和擴張,那種感覺簡直就如遊戲中"自然之心"的力量,能我我對身邊的事物產生感應。比起上次飈車時那絲絲的感應,此刻已能進步到呈現出朦朧影子的存在。
  • 從蘇東坡的「一樹梨花壓海棠」,說北宋著名詞人張先的《天仙子》
    「一樹梨花壓海棠」原文是這樣寫的: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對,一樹梨花壓海棠。這首詩的作者是蘇軾,蘇軾這首詩寫的就是北宋詞人張先,張先是蘇軾的朋友的,在他八十歲的時候竟然還要納妾,而且這個妾年芳十八歲。
  •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什麼意思?蘇軾果然風流,小姐姐看了別臉紅
    直到蘇軾的橫空出世,宋詞才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宋詞才開始有了豪放詞,一改以前宋詞的靡靡之音,讓世人知道,宋詞也能和唐詩一樣豪邁,也能向唐詩一樣言志。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念奴嬌·赤壁懷古》、《滿庭芳·蝸角虛名》等都是著名的豪放詞。蘇軾改變了宋詞,拯救了宋詞,他對文壇的貢獻非常大。
  • 17新娘57郎,一樹梨花壓海棠,曾引爭議的「爺孫戀」,今幸福嗎?
    清朝劉廷璣在《在園雜誌》中寫道,有年春天他到淮北巡視,過宿遷民家時,發現小園梨花最盛,紛紜如雪,其下海棠一株,紅豔絕倫。此情此景,不由得讓他想起了張先在80年歲納18歲小妾寫的詩詞。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 「一樹梨花壓海棠」不是蘇軾所寫?18個文學冷知識,讓人恍然大悟
    「一樹梨花壓海棠」真是蘇軾寫的嗎?「鳳凰涅槃」的原創作者是誰?「鴛鴦」是形容情侶的嗎?一些文學冷知識,你知道多少?但是,雖然乾隆寫詩多,可以一觀的實在少,這一點,遠遠比不上陸遊。8、成語「鳳凰涅槃」是誰最早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