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店經營狀況並不樂觀的情況下,元祖股份仍然計劃將募集資金中的6.2億元用於開設306家直營門店,相關專家表示對此非常費解
時隔兩年之後,靠著冰淇淋餡的「雪月餅」走進內地市場的臺灣烘焙品牌「元祖」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上市攻勢。
「元祖」品牌1981年誕生於臺灣省臺北市,是一家老字號的烘焙企業,1991年進入內地市場,目前在內地共有16家子公司,1家孫公司,衝刺IPO的上海元祖夢果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元祖股份」)是其中一家。元祖股份控股股東為元祖國際(中國臺灣),在發行前持有近66%的股權,實際控制人為董事長張秀琬。
雖為臺資控股,元祖股份也非常重視A股市場這一融資重地。4月13日,公司在證監會官網更新IPO披露文件,「擬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募集資金9.75億元」。若本次上市順利,它將成為A股市場的「烘焙第一股」。
不過,本次融資資金用途卻充滿了很多令人不解之處,其中最讓人捉摸不透的,就是在門店經營狀況並不樂觀的情況下仍然計劃將6.2億資金用於開設306家直營門店。此外,元祖股份還有一大硬傷是過度依賴單一產品。公司在這些問題上作何考慮?《投資者報》記者近日致電公司公布的電話,但無人接聽。
截至2015年末,元祖股份擁有直營門店509家,其中有159家自開業以來從未盈利,佔直營門店總數的31%。而且,最近3年內,公司還相繼關閉了68家直營店。
直營店經營狀況如此頹靡,與越來越高的店租、人力、原料成本有很大關係。
烘焙行業營銷專家餘建忠曾指出,「以武漢市場為例,10年前的房租成本估計只佔到銷售額的5%,今年門店房租甚至高達20%。原料包裝成本已經佔銷售額的35%至40%。而人力成本在以前大概佔到銷售額的18%,而今年人力成本沒有25%是絕對做不到的。」此外,再加上工商、稅務、社保等壓力,整個烘焙市場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從2015年度來看,元祖股份的銷售費用不斷提高。直營門店租賃費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約10%;銷售人員工資、獎金、社保等人工成本支出為2.26億,增長約15%。
可供對比的,是在香港地區上市的「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該公司2013年開始虧損,2014年再次遭遇「滑鐵盧」,虧損約1.51億元人民幣,2015年更是繼續虧損過億。為挽救業績, 2014年克莉絲汀開始大規模關閉虧損門店,僅兩年就關閉了300多家。
如此行業寒冬,元祖股份還選擇逆市擴張,募資新開306家門店,令人不得不質疑其融資的真正目的。餘建忠預測,「元祖上市的目的應該是資本運作,通過擴店可以做高估值,這樣就能吸引更大的資本進來。增開300家店,它的估值可能會是1億到2億元,但是成本也就1500萬到2000萬元。」
此外,仔細觀察元祖股份近年來的經營模式也會發現,其大量增開門店的必要性並不是那麼大。
元祖股份這幾年主攻團購,有逐漸淡化零售市場的趨勢。越來越多的門店開始充當提貨點,店面客流和選址不再那麼重要。
根據元祖股份招股說明書顯示,與目前大多數烘焙企業前店後廠的模式不同,元祖採用的是中央烘焙工廠,即在四川和上海設立兩大中央工廠,利用冷鏈運輸運貨。而門店零售不再是主體,主要經營模式變為團購,與大企業及部分政府部門籤單。靠著早期打下的品牌基礎,元祖目前的產品價格定位較高,除主營月餅產品之外,以禮盒包裝為主的團購業務成為另一重頭。
「由於採用中央工廠模式節省了成本,而且禮盒和水果的定價高,使得元祖的利潤很高。」餘建忠說。根據元祖股份公開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年,元祖的毛利率為61.55%。
既然主營模式轉為團購業務,且在這種模式下還可以保持較高的毛利率,公司還花費大量資金用於擴張門店,實在顯得有些多餘。
元祖品牌在行業內有著「禮盒專家」之稱,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麵包糕餅專業委員會提供的數據,2015年元祖在月餅產品上的市場佔有率超過2%。2013至2015連續三年,超過三成的銷售收入都來源於月餅禮盒。這也意味著,對單一產品過於依賴,一旦市場環境發生較大改變,就會對公司的業績造成很大衝擊。
自從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後,月餅禮盒業務高速增長的態勢宣告終止。再加上公司的主營模式是與部分政府部門團購籤單,致使元祖月餅銷售開始萎縮。2013年,元祖股份營業利潤下滑了三成,2014年,月餅銷售收入繼續減少8500多萬,下滑超過 15%。如此看來,相對大擴門店,公司開發更多熱門產品也許更為緊迫。
另外,烘焙市場向來競爭激烈,而且與大多數食品行業一樣,品牌集中度不高。行業內,元祖股份的主要競爭對手為克莉絲汀、好利來、85度C、麵包新語、米旗、杏花樓等。其主打產品「雪月餅」的主要競爭來自哈根達斯。這些品牌在國內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比元祖更勝一籌。而且,這些公司大多早已上市,麵包新語2003年在新加坡上市,85度C於2010年在臺灣地區上市,克莉絲汀則在2012年於香港上市。一旦發生激烈的市場搶奪戰,相比於元祖股份,這些已上市的品牌將會有更多的資金支持。
而且,烘焙行業一直有5年一洗牌的說法,越來越多的地方本土品牌的崛起也不容小覷。這也給元祖股份帶來更多壓力,如何在大小品牌中脫穎而出,也許才應該是其在未來投資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責任編輯:閻明煒)